一种自动变向整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7737发布日期:2020-11-20 09:4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变向整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流水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流水线中使用的自动变向整形结构。



背景技术:

矩形零件的自动包装缺少标准化的自动包装流水线。包装流水线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流并搬运包装,常见的包装流水线有啤酒包装生产线、纯净水生产线、饮料生产线、膨化食品包装线等自动包装生产线。不同种类的包装生产线有不同的工序流程,矩形零件包装生产线中常常需要调整零件方向、排列形态的步骤。

当前的矩形零件的包装过程中,需要人工装入包装袋,存在员工人数多、劳动强度大、装袋效率低、装袋数量不准确、以及矩形零件排列不规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变向整形结构,采用特定形状尺寸的挡板配合传送带的传送完成零件的自动变向整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变向整形结构,包括支架、传送带组件、挡板第一段、挡板第二段、挡板第三段和弯心滚轮;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和侧挡,所述传送带在两个侧挡之间运转,所述侧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挡板第一段、挡板第二段和挡板第三段设置在侧挡上且悬空于传送带之上,所述挡板第一段、挡板第二段和挡板第三段依次衔接,挡板第一段和挡板第三段平行,挡板第一段、挡板第二段和挡板第三段整体上成折线形,所述弯心滚轮设置在挡板第一段和挡板第二段连接处的内侧;所述挡板第一段的间距小于挡板第三段。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为塑料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为从挡板第一段至挡板第三段。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第三段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平行于传送带所在平面且垂直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侧挡上固定设置桥架,所述弯心滚轮吊装在桥架的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挡板整体上成折线形,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矩形零件可以顺畅的变向;2、挡板内设置弯心滚轮,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配合传送带的传送在弯心滚轮处自动变向;3、挡板第三段设置两个光电传感器,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对矩形零件是否成功完成变向进行检测;4、弯心管轮吊装在桥架上,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弯心滚轮位置固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侧挡;3、传送带;4、挡板第一段;5、挡板第二段;6、挡板第三段;7、弯心滚轮;8、矩形零件;9、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变向整形结构,包括支架1、传送带组件、挡板第一段4、挡板第二段5、挡板第三段6和弯心滚轮7;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3和侧挡2,所述传送带3在两个侧挡2之间运转,所述侧挡2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挡板第一段4、挡板第二段5和挡板第三段6设置在侧挡2上且悬空于传送带3之上,所述挡板第一段4、挡板第二段5和挡板第三段6依次衔接,挡板第一段4和挡板第三段6平行,挡板第一段4、挡板第二段5和挡板第三段6整体上成折线形,所述弯心滚轮7设置在挡板第一段4和挡板第二段5连接处的内侧;所述挡板第一段4的间距小于挡板第三段6。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传送带3为塑料传送带,所述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为从挡板第一段4至挡板第三段6。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挡板第三段6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平行于传送带3所在平面且垂直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侧挡2上固定设置桥架9,所述弯心滚轮7吊装在桥架9的横梁上。

使用时,矩形零件8沿箭头所示方向在传送带3上传送,起初时矩形零件8处于纵置的状态;运动至弯心滚轮7处,由于传送带3和弯心滚轮7的双重作用,矩形零件8完成自动变向,由纵置状态变为横置状态;在挡板的约束和传送带3的作用下自动完成变向整形,光电传感器监测矩形零件8是否完成自动变向,必要时发出示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变向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传送带组件、挡板第一段(4)、挡板第二段(5)、挡板第三段(6)和弯心滚轮(7);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3)和侧挡(2),所述传送带(3)在两个侧挡(2)之间运转,所述侧挡(2)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挡板第一段(4)、挡板第二段(5)和挡板第三段(6)设置在侧挡(2)上且悬空于传送带(3)之上,所述挡板第一段(4)、挡板第二段(5)和挡板第三段(6)依次衔接,挡板第一段(4)和挡板第三段(6)平行,挡板第一段(4)、挡板第二段(5)和挡板第三段(6)整体上成折线形,所述弯心滚轮(7)设置在挡板第一段(4)和挡板第二段(5)连接处的内侧;所述挡板第一段(4)的间距小于挡板第三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向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为塑料传送带,所述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为从挡板第一段(4)至挡板第三段(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向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第三段(6)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平行于传送带(3)所在平面且垂直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变向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2)上固定设置桥架(9),所述弯心滚轮(7)吊装在桥架(9)的横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流水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流水线中使用的自动变向整形结构。其包括支架、传送带组件、挡板第一段、挡板第二段、挡板第三段和弯心滚轮;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和侧挡,所述传送带在两个侧挡之间运转,所述侧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挡板第一段、挡板第二段和挡板第三段设置在侧挡上且悬空于传送带之上,所述挡板第一段、挡板第二段和挡板第三段依次衔接,挡板第一段和挡板第三段平行,挡板第一段、挡板第二段和挡板第三段整体上成折线形,所述弯心滚轮设置在挡板第一段和挡板第二段连接处的内侧;所述挡板第一段的间距小于挡板第三段。

技术研发人员:裴建峰;王新国;支树龙;曹保华;孟帅;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科隆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