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输液配药完成后输送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3462发布日期:2020-06-12 21:46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输液配药完成后输送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院输液配药完成后输送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输液配药通常在配药室内进行,在配药完成后需要将其向外输送,现有的输送方式通常采用输送履带将配液药物从窗口向外输送,但是,现有的输送履带结构单一,没有阻挡功能,将配液药物放在现有输送履带上运送时,当配液药物从窗口输送出去后,人员未能及时取走时,药物可能会掉落到地面上,从而造成药物浪费,且摔碎的药物可能发出难闻的气味,药物输送过程中,由于药物散乱放在输送履带上,输送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输液配药完成后输送传递装置,包括底板、输送单元、放置架和传递框组,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输送单元,底板的前端安装有放置架,且放置架位于输送单元的上方,输送单元的后端均匀设有传递框组。

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主动轴、从动轴、驱动电机和卡扣组、一号架和二号架,一号架安装在底板的后端,一号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主动轴,主动轴的右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一号架侧壁上,主动轴通过输送带与从动轴连接,从动轴通过轴承与二号架连接,二号架安装在底板上,输送带上均匀设有卡扣组,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输送带顺时针转动,将一组输液配药放入到单个传递框组内,将该传递框组扣入到卡扣组内,通过输送带传递。

所述的放置架包括两个l架、阻挡框、阻挡架、两个导引槽、推进机构和空槽,阻挡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l架,l架的下端安装在底板上,阻挡框的前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阻挡架连接,阻挡框的左右两内壁开设有两个导引槽,阻挡框的后端对称开设有空槽,且空槽内设有推进机构,具体工作时,传递中的传递框组经过阻挡框时会被阻挡停止,推进机构可对卡入到阻挡框内的传递框组前推,方便人员将传递框组沿导引槽轨道拿取,拿取时,人员只需抬动阻挡架即可,通过阻挡架带动传递框组铲起,放置架的设置对传递框组起到停止前移、临时放置以及取出的作用。

所述的传递框组包括传递框、隔开架、操作槽、定位槽、受压组、挤出组和解锁块,传递框的内部架设有隔开架,传递框的前端开设有操作槽,操作槽的前端设有受压组,操作槽的后端设有挤出组,传递框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解锁块连接。

具体工作时,将一组输液配药放入到单个传递框内,隔开架对各个配药起到隔开放置的作用,传递框输送到阻挡框处时,传递框的左右两端会卡入到两个导引槽内,此时,受压组被阻挡架抵住后向后运动,从而挤压挤出组,受挤状态的挤出组将卡扣顶出,传递框与输送带之间分离,卡扣组与受压组、挤出组相配合保证了传递框在运送中紧紧插在输送带,提高了运送的稳定性,当传递框临时放置在阻挡框内时,卡扣组与受压组、挤出组三者之间受压分离。

所述的受压组包括受压块、内置弹簧和挤压辊,受压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操作槽连接,受压块与操作槽之间连有内置弹簧,内置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受压块的后端通过销轴连有挤压辊,从而减小了挤压的难度。

所述的挤出组包括挤出块、操作弹簧、定位块和连接弹簧,挤出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操作槽的后端连接,挤出块的上端与操作槽之间连有操作弹簧,挤出块的前端开设有进出槽,进出槽内通过连接弹簧与定位块连接。

具体工作时,受压块被阻挡架抵住后向后运动,从而挤压挤出块下降,下降状态的挤出块将卡扣顶出,传递框与输送带之间分离,此时,定位块会进入到定位槽内,从而对挤出块的高度定位,此时,挤出块的下端面与传递框的下端面为处于同一平面,避免其他卡扣意外进入到操作槽内重新形成锁紧状态,传递框取出后由于挤出块的下端面与传递框的下端面为处于同一平面,当需要重新插入卡扣内时,只需按压解锁块从而挤出定位块,受压块在内置弹簧的作用下回升,此时,操作槽后端下侧处于空腔状态,可插入。

优选的,所述的卡扣组包括卡扣和复位弹簧,输送带上均匀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内通过复位弹簧与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卡扣的前端上侧设有倒角结构,卡扣由橡胶材质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阻挡架的后端设有铲起板,且铲起板的后端从前往后为逐渐向下倾斜的结构,阻挡架的前端设有提起手柄。

优选的,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推进块和强力弹簧,推进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空槽连接,推进块的外端与阻挡框外壁之间连有强力弹簧,且推进块的内端为三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传递框的下端通过销轴设有移动辊,挤出块的下端紧贴在卡扣的上端面,且卡扣位于操作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挤出块的上端面从前往后为逐渐向上倾斜的结构,且挤压辊紧贴在挤出块的上端面。

(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院输液配药完成后输送传递装置,本发明采用框体装载式的方式将一组药物放入传递框41内,并与输送带21通过插入式的方式进行稳定运输,且通过框内卡入的方式将运输到前方的传递框41进行临时放置,避免药物掉落至地面上,无需人员随时看护;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院输液配药完成后输送传递装置,本发明所述的放置架3对传递框组4起到停止前移、临时放置以及取出的作用,避免了药物未及时取走导致掉落到地面的情况;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院输液配药完成后输送传递装置,本发明所述的传递框组4对一组药物采用框体放置,避免了两组药物混在一起的情况,且通过卡扣组25与受压组45、挤出组46之间联动式挤压的方式保证了传递框41在运送中紧紧插在输送带21以及受阻后快速解锁,提高了运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阻挡框、推进机构与空槽之间的剖视图(从上往下看);

图4是本发明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医院输液配药完成后输送传递装置,包括底板1、输送单元2、放置架3和传递框组4,所述的底板1上安装有输送单元2,底板1的前端安装有放置架3,且放置架3位于输送单元2的上方,输送单元2的后端均匀设有传递框组4。

所述的输送单元2包括输送带21、主动轴22、从动轴23、驱动电机24和卡扣组25、一号架26和二号架27,一号架26安装在底板1的后端,一号架26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主动轴22,主动轴22的右端与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24安装在一号架26侧壁上,主动轴22通过输送带21与从动轴23连接,从动轴23通过轴承与二号架27连接,二号架27安装在底板1上,输送带21上均匀设有卡扣组25,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24带动输送带21顺时针转动,将一组输液配药放入到单个传递框组4内,将该传递框组4扣入到卡扣组25内,通过输送带21传递。

所述的放置架3包括两个l架31、阻挡框32、阻挡架33、两个导引槽34、推进机构35和空槽36,阻挡框32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l架31,l架31的下端安装在底板1上,阻挡框32的前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阻挡架33连接,阻挡框32的左右两内壁开设有两个导引槽34,阻挡框32的后端对称开设有空槽36,且空槽36内设有推进机构35,具体工作时,传递中的传递框组4经过阻挡框32时会被阻挡停止,推进机构35可对卡入到阻挡框32内的传递框组4前推,方便人员将传递框组4沿导引槽34轨道拿取,拿取时,人员只需抬动阻挡架33即可,通过阻挡架33带动传递框组4铲起,放置架3的设置对传递框组4起到停止前移、临时放置以及取出的作用。

所述的传递框组4包括传递框41、隔开架42、操作槽43、定位槽44、受压组45、挤出组46和解锁块47,传递框41的内部架设有隔开架42,传递框41的前端开设有操作槽43,操作槽43的前端设有受压组45,操作槽43的后端设有挤出组46,传递框41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44,定位槽44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解锁块47连接。

具体工作时,将一组输液配药放入到单个传递框41内,隔开架42对各个配药起到隔开放置的作用,传递框41输送到阻挡框32处时,传递框41的左右两端会卡入到两个导引槽34内,此时,受压组45被阻挡架33抵住后向后运动,从而挤压挤出组46,受挤状态的挤出组46将卡扣251顶出,传递框41与输送带21之间分离,卡扣组25与受压组45、挤出组46相配合保证了传递框41在运送中紧紧插在输送带21,提高了运送的稳定性,当传递框41临时放置在阻挡框32内时,卡扣组25与受压组45、挤出组46三者之间受压分离。

所述的受压组45包括受压块451、内置弹簧452和挤压辊453,受压块45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操作槽43连接,受压块451与操作槽43之间连有内置弹簧452,内置弹簧452起到复位的作用,受压块451的后端通过销轴连有挤压辊453,从而减小了挤压的难度。

所述的挤出组46包括挤出块461、操作弹簧462、定位块463和连接弹簧464,挤出块46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操作槽43的后端连接,挤出块461的上端与操作槽43之间连有操作弹簧462,挤出块461的前端开设有进出槽,进出槽内通过连接弹簧464与定位块463连接。

具体工作时,受压块451被阻挡架33抵住后向后运动,从而挤压挤出块461下降,下降状态的挤出块461将卡扣251顶出,传递框41与输送带21之间分离,此时,定位块463会进入到定位槽44内,从而对挤出块461的高度定位,此时,挤出块461的下端面与传递框41的下端面为处于同一平面,避免其他卡扣251意外进入到操作槽43内重新形成锁紧状态,传递框41取出后由于挤出块461的下端面与传递框41的下端面为处于同一平面,当需要重新插入卡扣251内时,只需按压解锁块47从而挤出定位块463,受压块451在内置弹簧452的作用下回升,此时,操作槽43后端下侧处于空腔状态,可插入。

所述的卡扣组25包括卡扣251和复位弹簧252,输送带21上均匀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内通过复位弹簧252与卡扣251连接,具体工作时,将一组输液配药放入到单个传递框41内,将该传递框41插入到卡扣251内,此时,卡扣251位于该传递框41的操作槽43内。

所述的卡扣251的前端上侧设有倒角结构,卡扣251由橡胶材质组成,倒角结构的设计以及橡胶材质的组成均减小了卡扣251经过传递框41下端时的难度。

所述的阻挡架33的后端设有铲起板,且铲起板的后端从前往后为逐渐向下倾斜的结构,减小了运输到此处传递框41的铲起难度,保证了传递框41的下端前半部分被铲起板铲起,阻挡架33的前端设有提起手柄,传递框41需要被取出时,只需抬起提起手柄即可将传递框41整体抬起。

所述的推进机构35包括推进块351和强力弹簧352,推进块35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空槽36连接,推进块351的外端与阻挡框32外壁之间连有强力弹簧352,强力弹簧352起到复位的作用,且推进块351的内端为三角结构,减小了挤压的难度,具体工作时,阻挡框32内可放置两个传递框41,当前面放置的传递框41被抬起取出时,后面放置的传递框41会受到推进块351、强力弹簧352的强力挤压从而前推,从而移动到前方。

所述的传递框41的下端通过销轴设有移动辊,减小了挤压的难度,挤出块461的下端紧贴在卡扣251的上端面,且卡扣251位于操作槽43内,起到纵向锁定的作用,提高了传递框41运输的稳定性。

所述的挤出块461的上端面从前往后为逐渐向上倾斜的结构,减小了挤压的难度,且挤压辊453紧贴在挤出块461的上端面。

工作时:

s1、通过驱动电机24带动输送带21顺时针转动,将一组配好的输液配药放入到单个传递框41内,将其与卡扣组25扣入锁定,转动状态的输送带21带动传递框41前移;

s2、传递框41输送到阻挡框32处时,传递框41的左右两端会卡入到两个导引槽34内,受压块451被阻挡架33抵住后向后运动,从而挤压挤出块461下降,下降状态的挤出块461将卡扣251顶出,传递框41与输送带21之间分离;

s3、需要取出时,人员只需抬动阻挡架33即可抬起阻挡框32内临时放置的传递框41。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