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3495发布日期:2020-06-12 16:4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显著;其中,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垃圾分类需有效、快速的进行推行。

现今推行的垃圾分类方案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导致人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人民个人素质影响也尤为重要),垃圾分类的推行进展缓慢,因此,需提供一种有效的、长期的、激励的垃圾分类措施或系统,对垃圾分类进行推行,保护环境也保护自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从而公开了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服务器、基于社区设立的子服务器、用户模块和垃圾分类投放箱;

所述的用户模块:或app形式集成于用户的移动设备上,或以射频载体方式为用户独立掌控,单个或多个用户模块可以以门牌号为识别标志进行绑定,形成独立的用户单元;

所述的子服务器:以门牌号为识别标志对独立的用户单元进行管理,并基于用户单元进行用户模块的信息存储,同时,通过互联网与系统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数据互通;

该用户模块的信息至少包括用户个人信息、垃圾分类信息和用户积分数据;

所述的系统服务器:包括激励惩罚逻辑模块和数据库,系统服务器与子服务器数据互通,通过数据库存储和备份子服务器信息数据,通过激励惩罚逻辑模块对用户模块的垃圾分类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基于垃圾分类信息对用户模块的用户积分数据进行增减,确定奖励或惩罚;

所述的垃圾分类投放箱:包括识别控制器和多个类别的垃圾箱,所述识别控制器与子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交互,并通过识别装置对用户模块进行识别,使用用户模块的用户以垃圾袋盛放垃圾,并投入相应的垃圾箱中,所述垃圾箱中内置传送带和自动贴标器,垃圾袋投入垃圾箱后,落于传送带的前端,并由自动贴标器贴标后,送入传送带后端的垃圾存放区域;

所述传送带和自动贴标器由识别控制器智能控制,且自动贴标器所贴标贴的编码与用户模块对应。

上述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还包括标贴扫码枪,工作人员在垃圾收集时,通过标贴扫码枪扫描标贴,并基于当前垃圾袋内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打分,打分数据经无线网络传输至子服务器中,以垃圾分类信息的形式进行存储,相应用户模块的垃圾分类信息传输至系统服务器中,由激励惩罚逻辑模块进行逻辑运算后,得出用户积分,并对相应用户模块的用户积分数据进行增减,确定奖励或惩罚。

上述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所述的识别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射频扫描器或扫码器。

上述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该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的运行方法如下:

个人用户通过app方式进行用户模块的注册,或通过子服务器进行实时注册获取以射频载体为识别依据的用户模块;同时对用户模块信息进行完善,以门牌号为识别标志进行绑定,形成独立的用户单元;用户个人信息存储于子服务器和系统服务器中;

用户在进行垃圾投放时,以垃圾袋对垃圾进行打包,通过识别装置对用户模块进行识别认证,随后将垃圾袋投入对应的垃圾箱中,落入垃圾箱的垃圾袋首先落在传送带的前端,再通过自动贴标器贴标后,送入传送带后端的垃圾存放区域,自动贴标器所贴标贴的编码与用户模块相对应;

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垃圾的收集回收,在进行垃圾收集回收时,通过标贴扫码枪扫描标贴,对标贴进行识别,确定投放垃圾袋的用户,同时,检查垃圾袋内垃圾的分类情况,并进行打分,打分数据经无线网络传输至子服务器中,并以垃圾分类信息的形式存储于对应用户的用户模块下,系统服务器获取所有用户的垃圾分类信息并存储,同时,由激励惩罚逻辑模块对相应用户模块的垃圾分类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出用户积分,从而对相应用户的用户模块进行用户积分数据的增减,确定奖励或惩罚。

上述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服务器基于用户模块的用户积分数据,对用户单元进行积分数据的综合判定,确定奖励或惩罚。

上述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服务器的奖励和惩罚方式以增减用户社区服务费用的方式进行,该用户的社区服务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物业费、停车费和或社区公摊费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包括系统服务器、基于社区设立的子服务器、用户模块和垃圾分类投放箱,单个或多个用户模块可以以门牌号为识别标志进行绑定,形成独立的用户单元,系统服务器包括激励惩罚逻辑模块和数据库,垃圾分类投放箱包括识别控制器和垃圾箱,垃圾箱内置传送带和自动贴标器,本发明设计合理,内容完善,通过设定奖惩措施进行垃圾分类的有效推行,提高用户的积极性,并基于多种识别措施,有效追踪垃圾投放用户,保证奖惩方案的准确、真实,提高垃圾分类推行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长期以外可培养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垃圾分类投放箱示意图。

图3为垃圾箱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服务器、基于社区设立的子服务器、用户模块和垃圾分类投放箱;

所述的用户模块:或app形式集成于用户的移动设备上,或以射频载体方式为用户独立掌控,单个或多个用户模块可以以门牌号为识别标志进行绑定,形成独立的用户单元;

所述的子服务器:以门牌号为识别标志对独立的用户单元进行管理,并基于用户单元进行用户模块的信息存储,同时,通过互联网与系统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数据互通;

该用户模块的信息至少包括用户个人信息、垃圾分类信息和用户积分数据;

所述的系统服务器:包括激励惩罚逻辑模块和数据库,系统服务器与子服务器数据互通,通过数据库存储和备份子服务器信息数据,通过激励惩罚逻辑模块对用户模块的垃圾分类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基于垃圾分类信息对用户模块的用户积分数据进行增减,确定奖励或惩罚;

所述的垃圾分类投放箱:包括识别控制器和多个类别的垃圾箱,所述识别控制器与子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交互,并通过识别装置对用户模块进行识别,使用用户模块的用户以垃圾袋盛放垃圾,并投入相应的垃圾箱中,所述垃圾箱中内置传送带和自动贴标器,垃圾袋投入垃圾箱后,落于传送带的前端,并由自动贴标器贴标后,送入传送带后端的垃圾存放区域;

所述传送带和自动贴标器由识别控制器智能控制,且自动贴标器所贴标贴的编码与用户模块对应。

本实施例以门牌号为单位对用户进行识别和绑定,并基于贴标方式,对垃圾的投放用户进行追踪,实现用户积分的有效、真实评定,保证用户模块的奖惩方案准确、真实,从而达到垃圾分类的有效和稳定推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还包括标贴扫码枪,工作人员在垃圾收集时,通过标贴扫码枪扫描标贴,并基于当前垃圾袋内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打分,打分数据经无线网络传输至子服务器中,以垃圾分类信息的形式进行存储,相应用户模块的垃圾分类信息传输至系统服务器中,由激励惩罚逻辑模块进行逻辑运算后,得出用户积分,并对相应用户模块的用户积分数据进行增减,确定奖励或惩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所述的识别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射频扫描器或扫码器,用户可通过射频扫描器对射频载体进行识别,也可通过二维码方式进行扫码识别;其中,射频载体可以为射频卡牌等。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该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的运行方法如下:

个人用户通过app方式进行用户模块的注册,或通过子服务器进行实时注册获取以射频载体为识别依据的用户模块;同时对用户模块信息进行完善,以门牌号为识别标志进行绑定,形成独立的用户单元;用户个人信息存储于子服务器和系统服务器中;

用户在进行垃圾投放时,以垃圾袋对垃圾进行打包,通过识别装置对用户模块进行识别认证,随后将垃圾袋投入对应的垃圾箱中,落入垃圾箱的垃圾袋首先落在传送带的前端,再通过自动贴标器贴标后,送入传送带后端的垃圾存放区域,自动贴标器所贴标贴的编码与用户模块相对应;

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垃圾的收集回收,在进行垃圾收集回收时,通过标贴扫码枪扫描标贴,对标贴进行识别,确定投放垃圾袋的用户,同时,检查垃圾袋内垃圾的分类情况,并进行打分,打分数据经无线网络传输至子服务器中,并以垃圾分类信息的形式存储于对应用户的用户模块下,系统服务器获取所有用户的垃圾分类信息并存储,同时,由激励惩罚逻辑模块对相应用户模块的垃圾分类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出用户积分,从而对相应用户的用户模块进行用户积分数据的增减,确定奖励或惩罚;

其中,以用户单元为集合的用户模块,需要所述系统服务器基于用户模块的用户积分数据,对用户单元进行积分数据的综合判定,确定奖励或惩罚。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一种社区化垃圾分类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服务器的奖励和惩罚方式以增减用户社区服务费用的方式进行,该用户的社区服务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物业费、停车费和或社区公摊费用;至于社区由于奖励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可由垃圾分类带来的回收利润中抽取。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内容完善,通过设定奖惩措施进行垃圾分类的有效推行,提高用户的积极性,并基于多种识别措施,有效追踪垃圾投放用户,保证奖惩方案的准确、真实,提高垃圾分类推行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长期以外可培养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