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7798发布日期:2020-05-19 20:57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



背景技术:

采用运输车辆运输货物时,需要对货物进行装卸作业。在货场装卸货物,目前一般根据货物及包装不同大都采用叉车、吊车、装载机和皮带传送等设备。货场之外装卸货物时,需要租用上述设备完成作业,但可能出现等待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甚至因为资源有限而租不到相应的设备,而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等待,从而降低了运输车辆使用效率,和增加了物流运营成本,因此一些随车货物装卸设备应运而生,如随车吊、汽车尾板等。

随车吊车通常在运输车辆上增设叉车仓或吊钩,比较笨重,而且占用运输有效载荷,增加运输车辆油耗,制造成本也较高,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使用场合局限性,不适用于安装在厢式货车上。

汽车尾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它可以安装在运输车辆尾部,随车移动,需要装卸货物时,可将货物放置在尾板上,利用尾板的上下运动,实现货物的装卸。但尾板只能上下提升货物,不能搬运;而且尾板一旦安装完毕,重量大、拆卸非常麻烦,不管运输过程中是否需要,车辆都必须带尾板行驶,使车辆运载能力下降,油耗上升,增加运输成本。

能够随车使用,实现双向搬运,自身重量轻,占用空间小,重物装卸,减少人工干预是物流及货物搬运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能实现装货、卸货搬运车基本是在普通叉车设计思路上进行的,增加遥控、简化结构、轻量化等设计。液压形式叉车由于自身结构及重量,不易实现紧凑及轻量化,而且大多只能完成上行功能,下行需要靠重力作用自然下落,费时且无法实现快速。其他形式叉车有依靠循环链条、钢丝绳实现上下驱动,但链条与钢丝绳属于‘软’连接,必须加强框架强度才能保证较重货物装卸。加强叉车框架又会出现笨重、占用运输有效载荷、增加运输车辆油耗、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解决了其他形式叉车有依靠循环链条、钢丝绳实现上下驱动,但链条与钢丝绳属于‘软’连接,必须加强框架强度才能保证较重货物装卸。加强叉车框架又会出现笨重、占用运输有效载荷、增加运输车辆油耗、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础架、活动行走机构、电机丝杠传动副和载货搬运机构,所述活动行走机构安装在基础架底端两侧套管内,所述载货搬运机构滑动连接在基础架两侧立柱内及前端面上,所述基础架两侧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安装万向支撑轮,且万向支撑轮的最低端比活动行走机构的底端凸出约四厘米,所述载货搬运机构两侧均有固定连接安装件,所述安装件滑动连接在基础架的内侧,所述基础架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丝杠传动副,所述电机丝杠传动副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杠本体,所述丝杠本体与货叉丝杠链接件连接,所述货叉丝杠链接件固定在载货搬运机构一端中部。

进一步,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所述活动行走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两侧连接有两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下侧固定安装有行走轮。

进一步,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所述载货搬运机构包括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前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载货叉。

进一步,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所述基础架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把手。

进一步,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所述基础架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有丝杠固定座,所述丝杠本体另一端安装在丝杠固定座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础架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壁固定安装有上横梁丝杠固定座,所述丝杠本体另一端安装在上横梁丝杠固定座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利用电机、丝杠副,双向作用力,既能举升、搬运货物,也能提升自身,实现上下车,也可利用自身升降功能,挂在运输车辆尾部,不占用货箱空间,可实现将搬运车自身搬运到指定地点或运输车辆上固定位置,适宜产品装配中装配件举升及调整。

2、该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通过丝杠传动结构简单、紧凑,降低结构高度的同时整体重量下降,制造成本降低;由于使用丝杠传动直连结构,即增强了整体刚性,又使得举重与自重比提高,也避免靠重力下滑速度不稳定的情况。

3、该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通过双向搬运车可依靠自身动力上车、下车,整个过程约需要一分钟左右。运输全程不需要双向搬运车时,可快速移除,减轻运输车辆负担;需要双向搬运车时,双向搬运车自行上车,随运输车辆行驶,停车装卸时,双向搬运车可带货或不带货上下运输车辆,实现吊车、叉车等装卸车功能,完成货物装卸,产品种类及型号齐全,利于产品批量和个性化定制。

4、该丝杠传动双向搬运车,使用电机、丝杠传动副,搬运车电能可随车补充,既方便,又节能,同时可作为储能设备使用,电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劳动强度,实现一人、一车、一工具,降低人工成本,既简化结构又可控制行程范围,加强了搬运车整车强度及刚度,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与载重提升,同时保证即使意外失去动力也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基础架与活动行走机构连接图。

图中:1、基础架;2、活动行走机构;21、滑动杆;22、行走轮;3、载货搬运机构;31、前面板;32、载货叉;4、连接板;5、移动把手;6、支撑架;7、万向支撑轮;8、安装件;9、电机丝杠传动副;10、丝杠本体;11、货叉丝杠链接件;12、连接板;13、上横梁丝杠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包括基础架1、活动行走机构2、电机丝杠传动副9和载货搬运机构3,所述活动行走机构2安装在基础架1底端两侧套管内,所述载货搬运机构3滑动连接在基础架1两侧立柱内及前端面上,所述基础架1两侧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中安装万向支撑轮7,且万向支撑轮7的最低端比活动行走机构2的底端凸出约四厘米,所述载货搬运机构3两侧均有固定连接安装件8,所述安装件8滑动连接在基础架1的内侧,所述基础架1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丝杠传动副9,所述电机丝杠传动副9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杠本体10,所述丝杠本体10与货叉丝杠链接件11连接,所述货叉丝杠链接件11固定在载货搬运机构3一端中部。通过利用支撑轮7比活动行走机构2的底端凸出一至三厘米,便于支撑轮7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搬运车的底盘造成磨损,通过安装件8可以保证载货搬运机构3在基础架1侧壁滑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行走机构2包括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一端两侧连接有两个滑动杆21,所述滑动杆21一端下侧固定安装有行走轮22,所述载货搬运机构3包括有前面板31,所述前面板31前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载货叉32。所述基础架1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把手5。所述基础架1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固定安装有丝杠固定座13,所述丝杠本体10另一端安装在丝杠固定座13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双向搬运车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基础架1、载货搬运机构3、活动行走机构2、电机丝杠传动副9四部分组成。基础架1起承载装配作用,载货搬运机构3承载货物、自身实现上下运动功能;活动行走机构2实现运输货物及上下车,电机丝杠传动副9为货物装卸及自身上下车提供动力,电机丝杠传动副9顶部与基础架1连接,中间与载货搬运机构3配合,由电机提供动力,提供丝杠将动力传递到载货搬运机构3,且整个传动系统与基础架1为整体结构为载货搬运机构3导向并限定运动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