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5797发布日期:2020-10-31 10:2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叉车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对货物的转运要求越来越高,以提高物流效率。物流行业中装卸货物的环节是物流安全、高效运输的关键。通常装卸货物一般采用叉车,叉车具有可靠性能好、作业效率高及承载能力大的特点,但是传统叉车的机动性能差,不能长距离的搬运运输,更不能随机动车作业。

采用运输车辆运输货物时,需要对货物进行装卸作业。在货场装卸货物,目前一般根据货物及包装不同大都采用叉车、吊车、装载机和皮带传送等设备。货场之外装卸货物时,需要租用上述设备完成作业,但可能出现等待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甚至因为资源有限而租不到相应的设备,而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等待,从而降低了运输车辆使用效率,和增加了物流运营成本,因此一些随车货物装卸设备应运而生,如随车吊、汽车尾板等。

随车吊车通常在运输车辆上增设叉车仓或吊钩,比较笨重,而且占用运输有效载荷,增加运输车辆油耗,制造成本也较高,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使用场合局限性,不适用于安装在厢式货车上。汽车尾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它可以安装在运输车辆尾部,随车移动,需要装卸货物时,可将货物放置在尾板上,利用尾板的上下运动,实现货物的装卸。但尾板只能上下提升货物,不能搬运;而且尾板一旦安装完毕,重量大、拆卸非常麻烦,不管运输过程中是否需要,车辆都必须带尾板行驶,使车辆运载能力下降,油耗上升,增加运输成本。能够随车使用,实现叉,自身重量轻,占用空间小,重物装卸,减少人工干预是物流及货物搬运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在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有行走机构、侧面设有一对载货叉、内部设有自驱动动力机构,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部设有门型立柱,在所述门型立柱侧面上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门型立柱内表面形成限位滑槽,在所述底座底部两端分别设有抽拉槽;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两端通过支架连接的万向轮,支撑腿贯穿设置在抽拉槽内,在所述支撑腿前端设有前脚轮、中后端设有后辅轮,分别设置在抽拉槽内的支撑腿的后端通过抽拉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载货叉包括叉臂、承重臂,所述叉臂一端成浅凹槽,所述承重臂一端成深凹槽,所述浅凹槽的端部与深凹槽的端部连接,形成镂空状,并通过加强筋板固定,支撑腿卡接在承重臂的深凹槽中,在所述叉臂底部设有带有销孔的挡板、顶部设有配重扣板;所述自驱动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挡板上的变速箱、与变速箱连接的传动轴,在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与变速箱固定连接的,另一端与固定架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伸出套筒、并在传动轴端部、固定架外侧设有齿轮,两侧所述的固定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铰接的导向轮,在所述挡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承托板、下承托板,在所述下承托板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变速箱通过电机驱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挡板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侧的固定架与挡板上部设有固定盖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电机一侧设有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门型立柱上设有推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现双向运动,实现自我驱动的同时举升货物,既能举升、搬运货物,也能提升自身,实现上下车,也可利用自身升降,依靠自身动力上车、下车,整个过程一分钟内即可完成。单次运输不需该叉车时,可随时卸装,避免汽车尾板、汽车吊等类产品个人无法拆卸的弊端。大大减轻运输车辆负担;需要该叉车时,叉车自行上车,随运输车辆行驶,停车装卸时,叉车可带货或不带货上下运输车辆,实现吊车、叉车等装卸车功能,完成货物装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i;

图2为本发明的轴测图ii;

图3为本发明主体框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主体框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行走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行走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行走机构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载货叉的轴测图i;

图9为本发明载货叉的轴测图ii;

图10为本发明自驱动动力机构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自驱动动力机构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自驱动动力机构的后视图;

图13为本发明自驱动动力机构的侧视图;

图中:1主体框架、101底座、102门型立柱、103齿条、104限位滑槽、105抽拉槽、106推拉把手、

2行走机构、201支架、202万向轮、203支撑腿、204前脚轮、205后辅轮、206抽拉把手、

3载货叉、301叉臂、302承重臂、303浅凹槽、304深凹槽、305加强筋板、306挡板、307销孔、308配重扣板、

4自驱动动力机构、401挡板、402变速箱、403传动轴、404套筒、405固定架、406齿轮、407导向轮、408上承托板、409下承托板、410定位孔、411固定盖板、412电机、41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主体框架1,在所述主体框架1底部设有行走机构2、侧面设有载货叉3、内部设有自驱动动力机构4,自驱动动力机构4的导向轮407,位于主体框架1的齿条103内,外圆与主体框架1侧面配合实现固定齿轮、齿条啮合及运动导向功能,利用电机412、传动轴403、齿轮406齿条103啮合结构,实现双向运动,实现自我驱动的同时举升货物,既能举升、搬运货物,也能提升自身,实现上下车。

图3、图4为本发明主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底座101,在所述底座101上部设有门型立柱102,在所述门型立柱102侧面上设有齿条103,所述齿条103与门型立柱102内表面形成限位滑槽104,在所述底座底部两端分别设有抽拉槽105,在所述门型立柱102上设有推拉把手106。

图5、图6、图7为本发明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设置在底座101两端通过支架201连接的万向轮202,支撑腿203贯穿设置在抽拉槽105内,在所述支撑腿203前端设有前脚轮204、中后端设有后辅轮205,分别设置在抽拉槽105内的支撑腿203的后端通过抽拉把手206固定连接。

图8、图9为本发明载货叉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载货叉3有一对,相互对称,载货叉3包括叉臂301、承重臂302,所述叉臂301一端成浅凹槽303,所述承重臂302一端成深凹槽304,所述浅凹槽的端部与深凹槽的端部连接,形成镂空状,并通过加强筋板305固定,支撑腿203卡接在承重臂的深凹槽304中,在所述叉臂底部设有带有销孔307的挡板306、顶部设有配重扣板308。

图10、图11、图12、图13为本发明自驱动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自驱动动力机构4包括设置在挡板401上的变速箱402、与变速箱402连接的传动轴403,在所述传动轴403两端分别设有套筒404,所述套筒404一端与变速箱402固定连接的,另一端与固定架405连接,所述固定架405固定在挡板401两侧,所述传动轴403两端伸出套筒404、并在传动轴403端部、固定架405外侧设有齿轮406,两侧所述的固定架405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铰接的导向轮407,在所述挡板40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承托板408、下承托板409,在所述下承托板409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孔410,所述变速箱402通过电机412驱动连接,所述两侧的固定架405与挡板401上部设有固定盖板411,在所述电机412一侧设有电源413。

该叉车使用直流电机驱动,电能不仅可以随车补充,即使忘记充电,也可使用运输车辆电源解决动力问题。既方便、节能、适应范围广,同时可作为储能设备使用。

整体结构由电机传动系统提供动力,传递到齿轮406,齿轮406在齿条103上啮合运行,沿框架中的固定齿条上下移动,同时带动载货叉3搬运货物。主体框架1为自驱动动力机构4提供导向作用并限定其运动范围。

具体而言,主体框架1主要起承载、负重、导向作用,自驱动动力机构4提供双向动力,套筒404一端与变速箱402固定连接的,另一端与固定架405连接,传动轴403两端分别通过套筒404进行轴向固定,固定架405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的铰接的导向轮407与所述齿条103与门型立柱102内表面形成的限位滑槽104相匹配,传动轴403端部、固定架405外侧设有的齿轮406啮合齿条103,在电机412驱动下,导向轮407在限位滑槽104上下滚动,进行水平方向限位,使得齿轮406啮合齿条103,实现自我驱动并举升货物,实现双向运动,区别于以往‘被动’举升重物的结构,齿轮406啮合齿条103,传动结构简单、紧凑,大大增加叉车车体强度,齿轮406齿条103,加工属于大众成熟工艺,制造成本很低;由于使用齿轮406齿条103啮合结构,不仅增强了整体刚性,又使得举重与自重比提高。

底座101两端通过支架201连接的万向轮202,支撑腿203贯穿设置在抽拉槽105内,在所述支撑腿203前端设有前脚轮204、中后端设有后辅轮205,叉臂301一端成浅凹槽303,所述承重臂302一端成深凹槽304,所述浅凹槽的端部与深凹槽的端部连接,形成镂空状,支撑腿203卡接在承重臂的深凹槽304中,叉臂301通过顶部设有的配重扣板308连接在上承托板408上,滑动配合,可以左右移动,

叉臂底部设有带有销孔307的挡板306,下承托板409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孔410,销孔307与定位孔410通过销轴进行固定,使得支撑腿203卡接在承重臂的深凹槽304中;

上车时候,载货叉3承载货物,通过自驱动动力机构4抬升到略高于汽车尾部的高度,通过推拉把手106将叉车推到贴合汽车尾部位置,自驱动动力机构4下降,载货叉3落在汽车尾部上,齿轮406齿条103啮合结构传动实现双向运动,并实现自我驱动的同时举升货物,这时,主体框架1在齿轮406齿条103啮合结构传动下,实现爬升动作,将抽拉槽105内的支撑腿203拉到不阻挡爬升的位置,当主体框架1爬升到底座101底部两端的抽拉槽105与载货叉3同一高度,再将支撑腿203推进去,然后,自驱动动力机构4在控制载货叉3爬升一段距离,使得支撑腿203受力,继续推动推拉把手106到货车指定位置进行卸货,

叉车下车动作与上车动作相反,现将叉车移动到汽车尾部,自驱动动力机构4控制载货叉3下降,由于镂空状的载货叉3下降,在齿轮406齿条103啮合结构下,将主体框架1举升,然后抽拉出支撑腿203,自驱动动力机构4控制主体框架1下降,直到接触到地面,完成下车动作,载货叉既能承载货物、反向运动时又能承载自身重量。

本发明实现双向运动,区别于以往‘被动’举升重物的结构,创新性的实现自我驱动的同时举升货物,既能举升、搬运货物,也能提升自身,实现上下车,也可利用自身升降、半折叠功能,放置在运输车辆闲余空间,不占用货箱空间。该叉车可依靠自身动力上车、下车,整个过程一分钟内即可完成。单次运输不需该叉车时,可随时卸装,避免汽车尾板、汽车吊等类产品个人无法拆卸的弊端。大大减轻运输车辆负担;需要该叉车时,叉车自行上车,随运输车辆行驶,停车装卸时,叉车可带货或不带货上下运输车辆,实现吊车、叉车等装卸车功能,完成货物装卸。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