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及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6735发布日期:2021-01-26 17:2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及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检验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及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代城市中,电梯作为建筑物的基本配置被广泛应用。当某个建筑物需要使用电梯时,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将电梯运输至该建筑物并在该建筑物的井道内进行安装作业,在安装完成后必须对该电梯进行检验后,才能够正常使用。
[0003]
在对安装的电梯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检验标准以及电梯生产厂家的安装要求,结合安装场地的实际情况对电梯进行运行状况的检验。例如在现有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中对电梯顶部、底部空间的最小尺寸进行了要求规定。
[0004]
然而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在对轿厢运行过程中与井道顶部、底部以及其他井道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均由人工进行检验,而按照上述检验规定或检验要求,或由于实际场地的空间限制,上述距离往往较小,因此在检验过程中为技术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可能存在技术人员无法直接检测到相关数据的情况,因此还降低了检验数据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与井道顶部、底部或其他井道零部件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人工检验难度大、检验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及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通过根据现场场地的实际尺寸建立井道和电梯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对电梯的实际运行进行安全检验,从而大大降低了检验难度,提高了检验精确性。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所述检验方法包括:获取预设井道模型和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获取安全尺寸要求信息,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基于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和所述预设井道模型生成对所述电梯的检验结果。
[0007]
优选地,所述检验方法还包括:在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之前,获取井道测量数据和电梯测量数据;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对所述预设井道模型进行优化;基于所述电梯测量数据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优化。
[0008]
优选地,所述获取安全尺寸要求信息,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包括: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获取第一安全尺寸;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和所述电梯设计数据获取与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对应的第二安全尺寸,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和所述第二安全尺寸在三维空间内属于不同维度上的尺寸;基于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和所述第二安全尺寸生成三维尺度信息;基于所述三维尺度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
[0009]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包括: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和所述电梯设计数据生成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距离缓冲模块和压缩缓冲模块;将所述缓存模块和所述安全模块叠加至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获得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
[0010]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和所述预设井道模型生成对所述电梯的检验结果,包括:获取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的轿厢模型;获取所述轿厢模型在井道内的运行路径;基于所述运行路径判断所述轿厢模型与所述预设井道模型或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除所述轿厢模型外的其他模型是否存在碰撞;若是,则获取与所述轿厢模型存在碰撞的将碰撞模型,并生成对应的碰撞检验结果;否则,生成运行安全的安全检验结果。
[0011]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所述检验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井道模型和预设电梯部件模型;安全模块生成单元,用于获取安全尺寸要求信息,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检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和所述预设井道模型生成对所述电梯的检验结果。
[0012]
优选地,所述检验装置还包括优化单元,所述优化单元包括: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在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之前,获取井道测量数据和电梯测量数据;第一优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对所述预设井道模型进行优化;第二优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梯测量数据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优化。
[0013]
优选地,所述安全模块生成单元包括:第一尺寸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获取第一安全尺寸;第二尺寸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和所述电梯设计数据获取与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对应的第二安全尺寸,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和所述第二安全尺寸在三维空间内属于不同维度上的尺寸;三维尺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和所述第二安全尺寸生成三维尺度信息;安全模块生成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尺度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
[0014]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缓冲模块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和所述电梯设计数据生成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距离缓冲模块和压缩缓冲模块;调整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缓存模块和所述安全模块叠加至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获得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
[0015]
优选地,所述检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的轿厢模型;获取所述轿厢模型在井道内的运行路径;基于所述运行路径判断所述轿厢模型与所述预设井道模型或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除所述轿厢模型外的其他模型是否存在碰撞;若是,则获取与所述轿厢模型存在碰撞的将碰撞模型,并生成对应的碰撞检验结果;否则,生成运行安全的安全检验结果。
[0016]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
通过在对电梯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根据现场场地的实际尺寸建立井道和电梯的三维模型,将现场的实际物体转换为虚拟的三维模型,通过控制三维模型的相对运行以对电梯的实际运行进行安全检验,而不再需要技术人员在井道中进行人工观察或测量,从而大大降低了检验难度,提高了检验精确性。
[0018]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中生成安全模块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中生成检验结构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与井道顶部、底部或其他井道零部件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人工检验难度大、检验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及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通过根据现场场地的实际尺寸建立井道和电梯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对电梯的实际运行进行安全检验,从而大大降低了检验难度,提高了检验精确性。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0026]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0027]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方法,所述检验方法包括:
[0028]
s10)获取预设井道模型和预设电梯部件模型;
[0029]
s20)获取安全尺寸要求信息,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
[0030]
s30)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
[0031]
s40)基于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和所述预设井道模型生成对所述电梯的检验结果。
[0032]
为了降低对电梯运行状况的检验难度,提高检验精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首先获取预设井道模型和预设电梯部件模型,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安装电梯的建筑物的设计资料获取到上述三维的预设井道模型,也可以通过安装人员反馈的井道尺寸信息生成;可以通过电梯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获取到上述三维的预设电梯部件模型,也可以通过安装人员反馈的电梯尺寸信息生成。
[0033]
然后进一步获取安全尺寸要求信息,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安全尺寸要求信息可以为相关检验标准,当然,该安全尺寸要求信息也可以为电梯生产厂家的相关安装运行的安全尺寸要求信息等,根据该安全尺寸要求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例如根据该安全尺寸要求获取到对应的安全模块的长、宽、高信息,并根据该长、宽、高信息生成对应的三维安全模块。
[0034]
此时根据上述三维的安全模块对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该安全模块叠加至该预设电梯部件模型中去,例如该安全模块为根据轿厢的顶部与井道顶部的距离要求生成的顶部安全模块,则将该顶部安全模块叠加至预设电梯部件模型中轿厢的三维模型顶部,从而获得对应的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
[0035]
最后根据上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以及上述预设井道模型生成对电梯的检验结果。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轿厢的三维模型进行调整后,将该轿厢按照正常运行时的运行路径在该预设井道模型中上下运行,通过直观的观察或自动识别获得对该电梯轿厢在井道中运行时的检验结果。
[003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现实中的井道以及电梯实物转换为虚拟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控制上述虚拟模型按照正常的运行状况进行相对的移动,从而能够直观观察或自动识别出电梯在井道中运行时的安全状况,而不再需要技术人员亲自进入井道对电梯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人工测量或观察,从而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对电梯检验的检验效率,降低了检验难度,提高了检验的精确性;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井道中技术人员造成的伤害,因此还大大提高了检验的安全性,保障了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
[003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验方法还包括:在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之前,获取井道测量数据和电梯测量数据;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对所述预设井道模型进行优化;基于所述电梯测量数据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优化。
[0038]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过虚拟模型对电梯进行检验的检验精确性,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到预设井道模型和预设电梯部件模型后,还进一步获取井道测量数据和电梯测量数据,上述测量数据可以为技术人员在安装现场实际测量的数据,然后基于井道测量数据对预设井道模型进行优化,从而获得优化后的预设井道模型,以及基于电梯测量数据对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优化,从而获得优化后的预设电梯部件模型,此时再根据安全模块对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更精确的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
[003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现场的实际测量信息对获取的预设井道模型和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优化,保证对电梯进行模拟检验所生成的模拟模型与现场尺寸或环境具有一致性,保证了检验的精确性。
[0040]
请参见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安全尺寸要求信息,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包括:
[0041]
s201)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获取第一安全尺寸;
[0042]
s202)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和所述电梯设计数据获取与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对应的第二安全尺寸,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和所述第二安全尺寸在三维空间内属于不同维度上的尺寸;
[0043]
s203)基于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和所述第二安全尺寸生成三维尺度信息;
[0044]
s204)基于所述三维尺度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
[004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对电梯轿厢顶部与井道顶部之间的距离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获取对应的安全尺寸要求信息,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安全尺寸要求信息为《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中的相关规定,例如该规定为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某预设值,例如该预设值为0.3+0.035v2(m),因此根据该安全尺寸要求信息获得对应的高度信息为0.3+0.035m,即获得了第一安全尺寸;此时,进一步根据电梯设计数据中电梯轿厢的尺寸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二安全尺寸,例如该第二安全尺寸为长度和宽度信息,例如该长度*宽度为1.55m*2.0m。根据上述长宽高信息获得对应的三维尺度信息为1.55m*2.0m*0.335m,根据该三维尺度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安全模块为一透明的三维模块,当该三维模块与电梯井道或电梯零部件发生碰撞时,能够生成对应的报警信息或发生颜色变化,以便于技术人员的直观观察分析或便于电梯控制系统对电梯进行自动化检验。
[004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包括: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和所述电梯设计数据生成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距离缓冲模块和压缩缓冲模块;将所述缓存模块和所述安全模块叠加至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获得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
[004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预设电梯部件模块中的电梯轿厢模型进行调整。在获取到上述安全模块后,进一步根据电梯本身运行的相关需求生成对应的缓冲模块,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电梯轿厢顶部与井道顶部之间的距离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根据对重的缓冲距离设计高度获得对应的距离缓冲模块,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缓存高度为0.2-0.25m,因此生成对应的1.55m*2.0m*0.2m的距离缓冲模块,为了便于区分,该距离缓冲模块被设置为绿色透明的三维模块;然后根据对重缓冲器的压缩行程高度获得对应的压缩缓冲模块,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压缩行程高度为0.08m,因此生产对应的1.55m*2.0m*0.5m的压缩缓冲模块,为了便于区分,该压缩缓冲模块被设置为黄色透明的三维模块,此时结合上述获取到的安全模块,例如为了便于区分,该安全模块被设置为红色透明的三维模块,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将距离缓冲模块、压缩缓冲模块以及安全模块叠加至电梯轿厢的三维模型中的轿顶护栏内,从而实现对电梯轿厢的叠加处理,获得对应的调整后电梯轿厢。
[0048]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和所述预设井道模型生成对所述电梯的检验结果,包括:
[0049]
s401)获取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的轿厢模型;
[0050]
s402)获取所述轿厢模型在井道内的运行路径;
[0051]
s403)基于所述运行路径判断所述轿厢模型与所述预设井道模型或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除所述轿厢模型外的其他模型是否存在碰撞;
[0052]
s4041)若是,则获取与所述轿厢模型存在碰撞的将碰撞模型,并生成对应的碰撞检验结果;
[0053]
s4042)否则,生成运行安全的安全检验结果。
[0054]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对上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后并获得对应的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后,开始进行检验操作。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获取调整后电
梯部件模型中的轿厢模型,并控制轿厢模型在井道中按照正常运行时的运行路径上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实时判断电梯轿厢模型与预设井道模型是否发生碰撞,或实时判断电梯轿厢模型与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除所述轿厢模型外的其他模型是否发生碰撞,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控制电梯轿厢模型运行的过程中,发现当电梯轿厢模型运行至顶层楼层的平层位置时,在电梯轿厢模型上叠加的安全模块与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0,因此确定电梯轿厢模型的安全模块与该最低部件发生了碰撞,因此立即生成对应的报警信息。
[005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传统的电梯检验方法进行改进,将现实的井道以及电梯各部件转换为虚拟的三维模型,并通过该三维模型模拟电梯在井道内的运行情况,从而能够更直观和方便的观察到电梯的运行是否存在安全风险,而不再需要技术人员进入到井道中对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人工观察和检验,大大提高了对电梯检验的检验效率,降低了检验难度,同时有效的保护了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检验的精确性。
[005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进行说明。
[0057]
请参见图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的可视化检验装置,所述检验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井道模型和预设电梯部件模型;安全模块生成单元,用于获取安全尺寸要求信息,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检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和所述预设井道模型生成对所述电梯的检验结果。
[005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验装置还包括优化单元,所述优化单元包括: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在基于所述安全模块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调整之前,获取井道测量数据和电梯测量数据;第一优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对所述预设井道模型进行优化;第二优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梯测量数据对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进行优化。
[005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模块生成单元包括:第一尺寸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安全尺寸要求信息获取第一安全尺寸;第二尺寸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和所述电梯设计数据获取与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对应的第二安全尺寸,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和所述第二安全尺寸在三维空间内属于不同维度上的尺寸;三维尺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安全尺寸和所述第二安全尺寸生成三维尺度信息;安全模块生成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尺度信息生成对应的安全模块。
[006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缓冲模块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井道测量数据和所述电梯设计数据生成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距离缓冲模块和压缩缓冲模块;调整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缓存模块和所述安全模块叠加至所述预设电梯部件模型获得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
[006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的轿厢模型;获取所述轿厢模型在井道内的运行路径;基于所述运行路径判断所述轿厢模型与所述预设井道模型或所述调整后电梯部件模型中除所述轿厢模型外的其他模型是否存在碰撞;若是,则获取与所述轿厢模型存在碰撞的将碰撞模型,并生成对应的碰撞检验结果;否则,生成运行安全的安全检验结果。
[006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006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64]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单片机、芯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65]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