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及其大吨位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0734发布日期:2021-03-19 12:3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及其大吨位叉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叉车传动设备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大吨位叉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吨位叉车普遍采用驱动电机+万向节+变速箱的安装结构,因存在车架焊接后出现空位安装误差、驱动电机安装位置偏差不一以及万向节连接柔性差等问题,很难保证驱动电机与变速箱间的同轴度,且两者间存在一定的机械摩擦,严重时噪声巨大,并且随着车速越高噪声越大,长期磨损对驱动桥、驱动电机都将造成损坏,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影响了用户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大吨位叉车驱动桥异响问题,改善了噪声,结构紧凑,显著地提升了叉车的传动效率和载荷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维修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大吨位叉车,具有上述技术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桥之间安装制动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桥的驱动轴之间通过花键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动器具体为鼓式制动器。

优选的,所述制动器通过支座和螺栓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桥和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支座包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以及所述驱动桥的输入轴。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震件安装于车架的安装孔位。

优选的,所述减震件包括安装上缓冲橡胶垫、下缓冲橡胶垫、分布于所述上缓冲橡胶垫的顶部及底部的上垫片及中部上垫片、分布于所述下缓冲橡胶垫的顶部的中部下垫片,以及贯穿于所述上垫片、所述上缓冲橡胶垫、所述中部上垫片、所述中部下垫片以及所述下缓冲橡胶垫的螺杆及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减震件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桥的输入轴通过轴承连接接手盘的第一端,所述接手盘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花键套,所述制动器安装在所述接手盘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吨位叉车,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

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取消了传统的万向节,采用花键套实现驱动桥、制动器、驱动电机的直接连接,保证了同轴度精度要求,提高了传动效率,减小了机械损失,降低噪音,将驻车制动器集成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充分利用传动速比,缩小了制动器尺寸,结构更加简单,布局更加紧凑,并且可以适配于各类叉车,通用性强,有效地降低了生产及使用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大吨位叉车,其性能稳定可靠,显著地降低了维修频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减震件的示意图。

其中,1-驱动桥、2-驱动电机、3-制动器、4-花键套、5-减震件、6-接手盘;

51-上垫片、52-上缓冲橡胶垫、53-中部上垫片、54-下缓冲橡胶垫、55-中部下垫片、56-螺杆、57-锁紧螺母、5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显著地降低驱动桥噪音,提高传动效率,提升驾驶员驾驶的舒适性。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大吨位叉车,具有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技术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上、下、左、右”方向指的是图1中的上、下、左、右方向。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均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习惯用法以及说明书附图为基准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减震件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和驱动桥1,驱动电机2与驱动桥1之间设有制动器3,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驱动桥1的驱动轴之间通过花键套4连接,具体地,花键套4连接接手盘6,接手盘6和驱动轴连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优化了驱动电机2与驱动桥1之间的机械连接,将传统的万向节连接改善为花键套4连接,利用精加工的花键套4同轴度高的性能,减小了径向力,避免了传统万向节连接存在的同轴度偏差以及因机械磨损而产生的噪声,提高传动效率,提升了整车性能,同时减少了零件数量,方便安装及拆卸,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花键套4和制动器3易于拆卸更换,快捷方便,可以避免长时间运行所致制动效果不佳的问题。

具体地,本申请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驱动电机2与驱动桥1之间的同轴度依靠精密加工同轴度良好的花键套4来保证,消除了传统万向节传动的传动效率低、传动噪声大等缺陷。经实际测试表明,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使得驾驶员的耳边噪音从80db降到78db,完全符合叉车外辐射噪音的标准,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和操作体验感。此外,驱动桥1与驱动电机2布局更加紧凑合理,驱动电机2直接安装于原有车架的安装孔位即可,安装方便,无需更改车架和/或驱动桥1的安装结构,代替万向节中间传动,传动效率更高,降低成本。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制动器3具体为鼓式制动器3。相较于传统的钳盘式制动器3,鼓式制动器3的噪声效果经实际测试表明,降噪效果显著,可以将噪音降低至符合外辐射噪音标准的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和操作体验感,并且成本更低。

传统驱动桥由桥体、轮边制动器、驻车制动器、法兰等组成,法兰面与万向节连接的部分驻车制动依靠钳盘式制动器,制动接触的面积小,需要较大的制动力矩才能使车辆停驻在路面或者坡道上。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桥1采用中央抱轴式制动方式,所需的制动力矩小,制动效果好,相较于传统卡钳式制动器3,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关于鼓式制动器3的安装方式,鼓式制动器3通过支座和螺栓组件固定安装在驱动桥1和驱动电机2上。

为了有效地保护驱动电机2,驱动桥1和驱动电机2与车架减震连接。具体来说,上述驱动电机2可通过减震件5安装于车架的安装孔位,这样,在不改变原有车架、驱动电机2型号及驱动桥1安装方式的情况下,仅更改驱动电机2在车架上的安装孔位即可,节省生产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减震件5包括安装上缓冲橡胶垫52、下缓冲橡胶垫54、分布于上缓冲橡胶垫52的顶部及底部的上垫片51及中部上垫片53、分布于下缓冲橡胶垫54的顶部的中部下垫片55、螺杆56及锁紧螺母57,螺杆56依次贯穿上垫片51、上缓冲橡胶垫52、中部上垫片53、中部下垫片55以及下缓冲橡胶垫54设置,中部上垫片53和中部下垫片55分别设置于连接件58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利用锁紧螺母57将驱动电机2锁紧固定在车架上,这样一来,通过上缓冲橡胶垫52及下缓冲橡胶垫54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技术效果,有效地保护驱动电机2,降低噪音,驱动电机2寿命更长。

优选的,减震件5为两个,其对称地分布于驱动电机2的两侧,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

本申请采用新式驱动桥结构:其一,本申请采用鼓式制动器,有别于传统的钳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更小,制动效果更好;其二,驱动桥1的输入轴通过轴承连接接手盘的第一端,接手盘的第二端连接花键套4,接手盘连接驱动桥和花键套4,制动器3安装在接手盘上,利用花键套4来传递电机扭矩,以代替法兰盘螺栓连接万向节传递电机扭矩的方式,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更高;其三,支座采用包围驱动电机2输出轴以及驱动桥1输入轴的安装方式,支座连接驱动电机2,且支座固定在制动器3上,可以防止灰尘,异物落入,保证清洁程度。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吨位叉车,包括上述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由于具有上述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显著地缩小了大吨位叉车的外型尺寸,提升其传动精度及传动效率,降低噪音。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驱动桥,本发明的驱动桥与传统驱动桥主体部分基本一致,然而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鼓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成本更低,制动力矩更小,制动效果也更好。虽然本发明鼓式制动驱动桥总体尺寸略大于传统卡钳式制动驱动桥,但是因取消了万向节,缩小了整体传动装置的纵向尺寸,传动效率更高,结构更加紧凑。

与此同时,本发明中的驱动桥,不仅采用花键套替换万向节的结构,支座位于驱动电机和制动器之间,全包围花键套的设计,无需担心因灰尘、泥水、碎石、铁屑等对传动机构造成影响,仅需要定期保养润滑脂即可,养护方便,与之相对应地,如若采用万向节连接方式,万向节完全裸露在车身框架之间,长期工作后必然会布满灰尘,严重时泥水、碎石、铁屑等可能会影响万向节的转动与传动,假如卡入了强度较大的物体,那么将会影响齿轮或者驱动电机运行。而本发明更好的保证了传动部分(驱动桥输入轴、花键套、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的清洁度,从清洁度的方面来降低传统叉车普遍存在的噪声,效果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大吨位叉车传动装置及其大吨位叉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