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柱举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2472发布日期:2020-10-13 07:4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双导柱举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举升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双导柱举升器。



背景技术:

在模具浮料装置中,常使用矩形弹簧作为弹性源弹顶,这样使得模具中有较大的空间被弹簧锁占用,而且存在稳定性较差、使用次数较少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复杂模具或大型模具中,空间的使用对模具的成本价格影响较大,使得维护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文献cn209379778u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拉延模具浮动机构,包括浮料芯,所述浮料芯一侧设有导向浮料芯上下运动的导板和限位浮料芯高度的限位板,所述浮料芯上方对应设置有上模氮气弹簧,所述浮料芯底部设有下模氮气弹簧,该浮动机构采用氮气弹簧作为浮动结构,其不足之处在于:1)只能用在拉延模具中,不适用于级进模具;2)移动对象为浮料芯,不能用于浮动料片,也不具有配合镶块向上顶料片的功能;3)采用导板导向,导向精度相对较低;4)采用限位板进行限位,不具有缓冲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双导柱举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双导柱举升器,用于在固定件和浮动件之间提供弹力,它包括一块固定板、一块浮动板、一个气弹簧和两根导向柱;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气缸安装孔、两个导向孔,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固定板安装到固定件上的第一安装孔;各所述导向孔内分别设置有与其过盈配合的导向套;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其安装到浮动件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气弹簧包括气缸和活塞杆;所述气缸的上部固定安装在气缸安装孔内,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与浮动板接触;各所述导向柱分别与一个导向套间隙配合,可沿导向套的轴向进行滑动;各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浮动板上,下端分别设置有限制其最大浮动行程的限位部件。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在限位部件的上方设置有阻尼垫片,当导向柱达到最大浮动行程时,阻尼垫片夹在限位部件与固定板之间起到阻尼缓冲作用,减少噪音和振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件精准定位的第一定位销孔;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浮动件精准定位的第二定位销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在气缸安装孔的上部设置有卡板安装槽和安全卡板;所述安全卡板可拆卸地固定在卡板安装槽内;所述安全卡板的中部设置有延续自气缸安装孔的通孔;所述卡板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台阶,后者与安全卡板合拢后形成环绕气缸安装孔的第一卡环安装槽;所述气缸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卡环安装槽,所述第一卡环安装槽和第二卡环安装槽合拢后形成环形空间,并在环形空间内设置有固定卡环,从而形成对气缸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浮动板的下部设置有与活塞杆相匹配的定位盲孔,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卡入定位盲孔内,避免活塞杆横向晃动,提高气弹簧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气缸安装孔设置在固定板的中心,两个所述导向孔对称地设置在气缸安装孔的两侧;所述气缸的顶端(即与活塞杆接触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柱安装孔,各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柱固定螺孔,各所述导向柱分别通过穿过导向柱安装孔并螺纹连接在导向柱固定螺孔内的导向柱固定螺钉与浮动板相连;所述导向柱安装孔为沉头孔,所述导向柱固定螺钉为沉头螺钉。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切除一部分形成防转凸台,所述导向柱安装孔的下部设置有与防转凸台相匹配的防转槽,所述防转凸台伸入防转槽内形成防转限位,防止导向柱在使用中转动,避免高频次使用时导向柱与浮动板的连接发生松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采用法兰面直径大于导向孔直径的法兰螺母,所述法兰螺母螺纹连接在导向柱下端设置的螺纹上。

优选地,所述导向套采用镶石墨铜衬套或者聚四氟乙烯复合型无油衬套,前者在导向孔处结构宽松时使用,后者在导向孔处结构紧凑时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氮气弹簧提供弹力源,其弹力比传统弹簧弹性力更大。

2)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套配合,能够完成高精度、高稳定性导向功能。

3)导向柱、导向套的导向次数,以及氮气弹簧可用次数和稳定性均优于传统弹簧。

4)该双导柱举升器使用简单,安装方便,结构紧凑,能够节约模具空间,减少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双导柱举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导柱举升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双导柱举升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6分别为图2中a、b、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双导柱举升器的应用示意图。

其中,零部件编号如下:

固定件1,浮动件2;

固定板3,包括:气缸安装孔3.1、导向孔3.2、第一安装孔3.3、导向套3.4、第一定位销孔3.5、卡板安装槽3.6、安全卡板3.7、第一卡环安装槽3.8、卡板固定螺钉3.9;

浮动板4,包括:第二安装孔4.1、第二定位销孔4.2、定位盲孔4.3、导向柱安装孔4.4、防转槽4.5;

气弹簧5,包括:气缸5.1、活塞杆5.2、第二卡环安装槽5.3、固定卡环5.4;

导向柱6,包括:限位部件6.1、阻尼垫片6.2、导向柱固定螺孔6.3、导向柱固定螺钉6.4、防转凸台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双导柱举升器,用于在固定件1和浮动件2之间提供弹力,它包括一块固定板3、一块浮动板4、一个气弹簧5和两根导向柱6。其中:

固定板3上设置有一个气缸安装孔3.1、两个导向孔3.2、四个第一安装孔3.3,以及两个第一定位销孔3.5。气缸安装孔3.1设置在固定板3的中心,两个导向孔3.2对称地设置在气缸安装孔3.1的两侧,四个第一安装孔3.3和两个第一定位销孔3.5也对称的分布在气缸安装孔3.1的两侧。

各导向孔3.2内分别设置有与其过盈配合的导向套3.4。导向套3.4根据导向孔处空间大小,选择镶石墨铜衬套(结构宽松时使用)或者聚四氟乙烯复合型无油衬套(结构紧凑时使用)。

浮动板4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安装孔4.1、两个第二定位销孔4.2,以及两个导向柱安装孔4.4。

第一安装孔3.3采用杯头沉孔以避免螺帽对浮动板4位移造成阻碍,第二安装孔4.1采用螺纹孔,导向柱安装孔4.4采用杯头沉孔以避免对浮动件2的安装造成干扰。

第一定位销孔3.5和第二定位销孔4.2用于安装定位销钉,分别与固定件1和浮动件2进行精准定位。第一定位销孔3.5的上部带有螺纹,配合螺纹堵头,防止倒装时定位销钉脱离。第二定位销孔4.2类似于杯头沉头孔,下部孔径适当缩小,配合头部直径较大的定位销,可防止定位销从浮动板4的下部脱离。

气弹簧5采用氮气弹簧,包括气缸5.1和活塞杆5.2。气缸5.1采用卡环式固定结构固定在气缸安装孔3.1内,气缸5.1的顶端(即与活塞杆5.2接触的一端)与固定板3的上表面平齐。

前述卡环式固定结构具体为:固定板3在气缸安装孔3.1的上部设置有卡板安装槽3.6和安全卡板3.7。安全卡板3.7通过四个卡板固定螺钉3.9可拆卸地固定在卡板安装槽3.6内。安全卡板3.7的中部设置有延续自气缸安装孔3.1的通孔(与自气缸安装孔3.1孔径相同并且同轴)。如图4所示,卡板安装槽3.6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台阶,后者与安全卡板3.7合拢后形成环绕气缸安装孔3.1的第一卡环安装槽3.8。气缸5.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卡环安装槽5.3,第一卡环安装槽3.8和第二卡环安装槽5.3合拢后形成环形空间,并在环形空间内设置有固定卡环5.4,从而实现对气缸5.1的限位固定。

如图5所示,浮动板4的下部设置有与活塞杆5.2相匹配的定位盲孔4.3,活塞杆5.2的顶端卡入定位盲孔4.3内,避免活塞杆5.2晃动,提高气弹簧5的稳定性。

各导向柱6分别与一个导向套3.4间隙配合,可沿导向套3.4的轴向进行滑动。导向柱6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柱固定螺孔6.3,导向柱6通过穿过导向柱安装孔4.4并螺纹连接在导向柱固定螺孔6.3上的导向柱固定螺钉6.4与导向柱6固定相连。

导向柱固定螺孔6.3的螺纹设置在孔的下部,孔的上部不设螺纹,以便增加横向剪切面,增加抗剪切强度。导向柱安装孔4.4为杯头沉孔,导向柱固定螺钉6.4为杯头沉头螺钉,避免对浮动件2的安装造成干扰。

如图6所示,导向柱6的顶端切除一部分形成防转凸台6.5,导向柱安装孔4.4的下部设置有与防转凸台6.5相匹配的防转槽4.5,防转凸台6.5伸入防转槽4.5内形成防转限位,防止导向柱6在使用中转动,避免高频次使用时导向柱6与浮动板4的连接发生松动。

导向柱6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部件6.1,限制浮动板4的最大浮动行程。限位部件6.1采用法兰面直径大于导向孔3.2直径的法兰螺母,法兰螺母螺纹连接在导向柱6下端设置的螺纹上。

导向柱6在限位部件6.1的上方设置有具有一定厚度的阻尼垫片6.2。阻尼垫片6.2采用柔性材料(如尼龙或橡胶)制成,通过法兰螺母和导向柱6上的轴肩部进行限位。当导向柱6达到最大浮动行程时,阻尼垫片6.2夹在限位部件6.1与固定板3之间起到阻尼缓冲作用,减少噪音和振动。

以下以模具冲压为例,介绍该双导柱举升器的使用方法:

如图7所示,首先将通过第一安装孔3.3和配套螺栓将固定板3安装到模具下模(固定件1)的上部,再通过第二安装孔4.1和配套螺栓将浮动板4安装到浮料板或镶块(浮动件2)的下方。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多个举升器在模具下模和浮料板(或镶块)之间,即可替代常规弹簧实现浮料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