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茶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1789发布日期:2020-11-19 19:2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的茶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的茶具盒。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交谈时,通常习惯和喜欢喝茶,然而在未有专业茶具的场合交谈时,一般选择包装的茶水饮料,或者经常利用一次性的杯子装茶,由于这类产品的便携性,使用比较频繁。带有包装的或者利用一次性杯子装乘的茶水,在茶水饮用完成后,使用后的器具均一般当做垃圾而浪费,过多使用这类易耗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15669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包装盒与茶托盘两用功能的旅行用茶具包装盒。本包装盒是由盒盖、茶具卡套托架和盒体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盒内设有茶具卡套托架用以放置茶具、茶壶和茶杯。饮茶时,将盒盖从盒体上端面抽出,再将盒内茶具卡套托架上的茶具、茶壶和茶杯拿出,然后将盒盖置于盒体上端面,将茶具、茶壶和茶杯放在盒盖上即可饮茶,无需另配茶托茶具。在倒茶及茶洗时,其溢流茶水可通过盒盖上的溢流槽流入盒体内,剩余茶水也可倒入盒体内;从而保持了饮茶场所环境干净、整齐和清洁卫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携带茶具包装盒时,茶具、茶杯、茶壶甚至茶叶均放置在茶具卡套托架,茶具卡套托架被装在盒体内,而使用茶具时,需要盒体存放多余的废水,盒体内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状态,然而在茶具卡套托架内的物品直接与经常装有废水的盒体接触,可能影响茶具的卫生程度,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的茶具盒,具有茶具不易长时间与底座的内部接触,提高茶具的卫生程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环保的茶具盒,包括底座、盒身和盒盖,所述底座呈中空且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状,所述盒身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且上侧开口,所述盒身的下侧设有插接件,所述盒身通过所述插接件与所述底座插接配合,所述盒盖呈板状,且用于分别封堵所述盒身或所述底座的上侧开口,所述盒盖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贯穿的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携带茶具盒时,茶具被放置在盒身内,盒盖对盒身的上侧开口进行遮挡,从而盒身内的茶具被保存在盒身内;盒身通过插接件与底座插接在一起,同时盒身将底座的上侧开口进行遮挡,以此底座、盒身和盒盖成为一体,方便了携带,当使用茶具时,将盒盖从盒身的上侧移开,同时将茶具从盒身内取出,再将盒身和底座分开,并将盒盖遮挡盒身的上侧开口,茶具放置在盒盖上,即可使用茶具,茶具使用过程中,废水通过漏水孔流至并储存在底座内,从而对废水进行了收集;其中茶具被储存在盒身内,茶具不易与底座的内侧接触,从而提高了茶具的卫生程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件为插接环,所述插接环的截面呈方框形,所述插接环固定在所述盒身的下侧,当所述插接环插设在所述底座内时,所述插接环的外周侧与所述底座的内周侧贴合,所述盒身的下侧抵接在上底座的上侧,且所述盒身的外周侧与所述底座的外周侧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携带茶具盒时,盒身下侧的插接环插接在底座内,从而使得底座和盒身固定在一起,插接环与底座的内周侧贴合,从而盒身不易与底座相互脱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的内底侧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挡边条,所述挡边条的相邻两侧垂直设置,所述挡边条相互垂直的两侧分别贴合与所述底座的内底侧和内侧壁,所述插接环的下侧的外侧边沿均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挡边条的倾斜面契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边条将底座内底侧的阴角进行遮挡,从而底座内的废水不易堆积在底座内底侧的阴角处,方便了对废水的清理,废水不易残留在底座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挡边条的下侧均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安装杆,且所述底座的内底侧靠近其边沿处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安装孔,多个所述挡边条均通过所述安装杆和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底座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底座喝茶时,挡边条通过安装杆插设在安装孔内从而固定在底座的内底侧,此时挡边条限制废水残留在底座的内侧阴角处,清洗底座时,通过将安装杆拔出安装孔,从而方便将底座内的废水从安装孔排出,方便了对底座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盒身内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上侧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盒的外周侧与所述盒身的内周侧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茶具、茶杯等通过放置在放置槽内,从而不易相互碰撞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盒身的内周侧设有方框状的台阶,当所述盒盖遮挡所述盒身的上侧开口时,所述盒盖的下侧搁置在所述台阶的上侧,同时所述盒盖的上侧与所述盒身的上侧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身内设的台阶方便了搁置盒盖,盒盖遮挡盒身的上侧开口时,台阶对盒盖进行支撑,减小了盒盖受外力下沉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盒盖的下侧固定有两块相互正对的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分别靠近所述盒盖下侧的相对两边沿处设置,当所述盒盖封堵所述盒身的上侧开口时,两块所述支撑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贴合与所述盒身的两相对内侧,当所述盒盖用于遮挡所述底座的上侧开口时,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均与所述底座的内底侧抵接,且所述盒盖的上侧低于所述底座的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盖遮挡盒身上侧开口时,支撑板与盒身的内侧贴合,从而盒盖不易受外力而从盒身的上侧脱离,使得盒盖将盒身内的茶具保护在内;当盒盖遮挡底座的上侧开口时,支撑板对盒盖进行支撑,从而维持盒盖低于底座的上侧,从而盒盖上的水不易留至底座外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盒盖上开设有用于拿起所述盒盖的取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拿孔方便了盒盖上侧的水留至底座内,且通过取拿孔方便将盒盖从盒身或底座的上侧拿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茶具盒携带时,茶具被储存在盒身内,从而茶具不易在储存中与底座的内侧接触,长时间接触废水的底座不易污染茶具,提高了茶具的卫生程度;

2.茶具被放置在单独的放置槽内,从而茶具之间不易碰撞而损伤;

3.底座内的挡边条对底座内的阴角进行遮挡,从而废水不易残留在底座的边角处,方便了对底座的清理,提高了底座的卫生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挡边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盒盖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盒身;3、盒盖;4、漏水孔;5、插接环;6、挡边条;7、安装杆;8、安装孔;9、放置盒;10、放置槽;11、台阶;12、支撑板;13、取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环保的茶具盒,包括底座1、盒身2和盒盖3,底座1呈中空且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状。盒身2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且上侧开口,盒身2的下侧设有插接件,插接件为插接环5,插接环5的截面呈方框形,盒身2通过插接环5与底座1插接配合。插接环5固定在盒身2的下侧,当插接环5插设在底座1内时,插接环5的外周侧与底座1的内周侧贴合,盒身2的下侧抵接在上底座1的上侧,且盒身2的外周侧与底座1的外周侧平齐。盒盖3呈板状,且用于分别封堵盒身2或底座1的上侧开口,盒盖3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贯穿的漏水孔4。携带茶具盒时,茶具被放置在盒身2内,盒盖3对盒身2的上侧开口进行遮挡,从而盒身2内的茶具被保存在盒身2内。盒身2通过插接环5与底座1插接在一起,同时盒身2将底座1的上侧开口进行遮挡,以此底座1、盒身2和盒盖3成为一体,方便了携带。使用茶具时,将盒盖3从盒身2的上侧移开,同时将茶具从盒身2内取出,再将盒身2和底座1分开,并将盒盖3遮挡盒身2的上侧开口,茶具放置在盒盖3上,即可使用茶具。

参照图2,盒身2内设有放置盒9,放置盒9主体由泡沫板支撑且表面缝制有布料,放置盒9的上侧开设有多个放置槽10,放置盒9的外周侧与盒身2的内周侧贴合。茶具被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槽10内,从而茶具之间不易碰撞损伤。

盒身2的内周侧设有方框状的台阶11,当盒盖3遮挡盒身2的上侧开口时,盒盖3的下侧搁置在台阶11的上侧,盒盖3的下侧与放置盒9的上侧间隙设置,同时盒盖3的上侧与盒身2的上侧平齐。在台阶11对盒盖3的支撑作用下,盒盖3不易受外力而下沉。

参照图2和图4,盒盖3的下侧固定有两块相互正对的支撑板12,支撑板12呈弓形设置,且其弧形面背离盒盖3设置。两块支撑板12分别靠近盒盖3下侧的相对两边沿处设置。当盒盖3封堵盒身2的上侧开口时,两块支撑板12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贴合与盒身2的两相对内侧。支撑板12增大了盒盖3与盒身2内侧的接触面面积,从而盒盖3不易脱离盒身2。当盒盖3用于遮挡底座1的上侧开口时,两个支撑板12的下侧均与底座1的内底侧抵接,且盒盖3的上侧低于底座1的上侧。使用茶具时,支撑板12对盒盖3进行支撑,从而维持盒盖3低于底座1的上侧,从而盒盖3上的水不易留至底座1外侧。

参照图1,为了方便将盒盖3从盒身2或底座1的上侧取走,所述盒盖3上侧开设有用于拿起所述盒盖3的取拿孔13,取拿孔13贯穿盖板设置。

参照图2和图3,底座1的内底侧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挡边条6,挡边条6用于遮挡底座1的内底侧的阴角。挡边条6的相邻两侧垂直设置,挡边条6相互垂直的两侧分别贴合与底座1的内底侧和内侧壁。同时插接环5的下侧的外侧边沿均开设有倒角,倒角与挡边条6的倾斜面契合。携带茶具盒时,插接环5插接在底座1内,插接环5下侧的倒角抵接在挡边条6上。当使用茶具时,底座1内的水在挡边条6的限制下,不易残留在底座1内侧的阴角处,从而提高了底座1内的卫生程度。

参照图3,多个挡边条6的下侧均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安装杆7,且底座1的内底侧靠近其边沿处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安装孔8。多个挡边条6均通过安装杆7和安装孔8与底座1插接配合。使用底座1喝茶时,挡边条6通过安装杆7插设在安装孔8内从而固定在底座1的内底侧,此时挡边条6限制废水残留在底座1的内侧阴角处,清洗底座1时,通过将安装杆7拔出安装孔8,从而方便将底座1内的废水从安装孔8排出,方便了对底座1的清洗。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携带茶具盒时,茶具被放置在盒身2内,盒盖3对盒身2的上侧开口进行遮挡,从而盒身2内的茶具被保存在盒身2内;盒身2通过插接件与底座1插接在一起,同时盒身2将底座1的上侧开口进行遮挡,以此底座1、盒身2和盒盖3成为一体,方便了携带,当使用茶具时,将盒盖3从盒身2的上侧移开,同时将茶具从盒身2内取出,再将盒身2和底座1分开,并将盒盖3遮挡盒身2的上侧开口,茶具放置在盒盖3上,即可使用茶具,茶具使用过程中,废水通过漏水孔4流至并储存在底座1内,从而对废水进行了收集;其中茶具被储存在盒身2内,茶具不易与底座1的内侧接触,从而提高了茶具的卫生程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