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0313发布日期:2020-10-17 00:3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电梯在运行过程,需要按照召唤上行、下行、停车,甚至在某些紧急情况下需要急停,导致轿厢产生震动,直接影响轿厢内乘客的乘坐舒适度,而且轿厢震动容易产生噪音,因此,如何在电梯轿厢设置减震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方式一般都是采用橡胶减震,仅采用橡胶减震的抗震能力差,而且橡胶长期受压后容易老化,需要定期更换,非常不便,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电梯轿厢,结构简单,能够控制电梯轿厢在停止时的速度,且轿厢体内部外部均设有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好,安全性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体,所述轿厢体外侧固定连接有轿厢架,所述轿厢架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且所述轿厢架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一端均与轿厢架底部固定相连,所述轿厢架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两侧均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均与支撑块转动相连,且所述移动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两端均设有滑槽,所述滑轮与滑槽滑动相连,所述支撑块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所述支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两端均与第二连接板滑动相连,且所述压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体内腔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端均与轿厢体内壁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底部与轿厢体内腔底部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缓冲垫内部均匀分布有多根第二减震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体内腔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均设有连接槽,所述压块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与压簧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板顶部固定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移动杆,通过在其上设置滑轮,使其与第一支撑板滑动相连,在轿厢体停止时,配合支撑块底部的压簧,对其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减少其停止时带来的震动。

2、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一连接杆,减少轿厢架的震动,进一步增加减震效果,通过设置第二缓冲垫,对轿厢体停止时起到缓冲作用。

3、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弹簧与第一缓冲垫,减少轿厢体内部的震感,使人们在轿厢体内部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扶手,在极速降落时起到支撑作用,增加该轿厢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轿厢体;2、轿厢架;3、第一支撑板;4、第一减震弹簧;5、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板;7、支撑块;8、移动杆;9、转轴;10、滑轮;11、滑槽;12、第二连接板;13、压块;14、压簧;15、第二支撑板;16、第一缓冲垫;17、第二减震弹簧;18、扶手;19、第二缓冲垫;20、连接槽;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体1,所述轿厢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轿厢架2,所述轿厢架2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3,且所述轿厢架2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4,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杆5,减少轿厢架2的震动,进一步增加减震效果,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杆5与第一连接板6一端均与轿厢架2底部固定相连,所述轿厢架2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底部两侧均设有移动杆8,所述移动杆8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两端均与支撑块7转动相连,且所述移动杆8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0,所述第一支撑板3顶部两端均设有滑槽11,所述滑轮10与滑槽11滑动相连,所述支撑块7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且所述支撑块7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13,所述压块13两端均与第二连接板12滑动相连,且所述压块13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14,通过在其上设置滑轮10,使其与第一支撑板3滑动相连,在轿厢体1停止时,配合支撑块7底部的压簧14,对其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减少其停止时带来的震动。

更具体而言,所述轿厢体1内腔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扶手18,,在极速降落时起到支撑作用,增加该轿厢的安全性,所述轿厢架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19,对轿厢体1停止时起到缓冲作用,所述第二连接板12一侧均设有连接槽20,所述压块1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与滑槽11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与压簧14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板3顶部固定相连。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所述轿厢体1内腔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二支撑板15两端均与轿厢体1内壁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支撑板1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6,减少轿厢体1内部的震感,使人们在轿厢体1内部更加稳定,所述第一缓冲垫16底部与轿厢体1内腔底部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缓冲垫16内部均匀分布有多根第二减震弹簧17。

工作原理:该种减震电梯轿厢,通过设置移动杆8,通过在其上设置滑轮10,使其与第一支撑板3滑动相连,在轿厢体1停止时,配合支撑块7底部的压簧14,对其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减少其停止时带来的震动,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4与第一连接杆5,减少轿厢架2的震动,进一步增加减震效果,通过设置第二缓冲垫19,对轿厢体1停止时起到缓冲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弹簧17与第一缓冲垫16,减少轿厢体1内部的震感,使人们在轿厢体1内部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扶手18,在极速降落时起到支撑作用,增加该轿厢的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轿厢架(2),所述轿厢架(2)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3),且所述轿厢架(2)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4),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杆(5)与第一连接板(6)一端均与轿厢架(2)底部固定相连,所述轿厢架(2)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底部两侧均设有移动杆(8),所述移动杆(8)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两端均与支撑块(7)转动相连,且所述移动杆(8)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0),所述第一支撑板(3)顶部两端均设有滑槽(11),所述滑轮(10)与滑槽(11)滑动相连,所述支撑块(7)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且所述支撑块(7)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13),所述压块(13)两端均与第二连接板(12)滑动相连,且所述压块(13)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体(1)内腔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第二支撑板(15)两端均与轿厢体(1)内壁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支撑板(1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6),所述第一缓冲垫(16)底部与轿厢体(1)内腔底部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缓冲垫(16)内部均匀分布有多根第二减震弹簧(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体(1)内腔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扶手(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架(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2)一侧均设有连接槽(20),所述压块(1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与滑槽(11)滑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与压簧(14)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板(3)顶部固定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体,所述轿厢体外侧固定连接有轿厢架,所述轿厢架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且所述轿厢架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一端均与轿厢架底部固定相连,所述轿厢架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两侧均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均与支撑块转动相连,且所述移动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该种减震电梯轿厢,结构简单,能够控制电梯轿厢在停止时的速度,且轿厢体内部外部均设有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好,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日电气(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2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