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板链输送线的随行侧顶机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9320发布日期:2020-11-20 09:4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板链输送线的随行侧顶机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配合板链输送线的随行侧顶机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车体在装配底盘之后,经板链输送线进行慢速自动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由人工参与各个工位的操作来完成车身内饰的装配,在内饰装配完成后,即在板链输送线的下件点再由人工将整车开出,完成装配。在板链输送线的上件点,即底盘装配线与板链输送线的交接点,设置有随行侧顶机,随行侧顶机上安装有升降机构,随行侧顶机配合升降机构,将装配完底盘的车体从底盘装配线转接到板链输送线待内饰的安装。

现有技术中,车身在完成底盘装配后,整体重量较重,约2000kg,采用电机减速机直接驱动链条来实现侧顶机上升降机构的垂直升降,导致选取的电机减速机的功率很大,相应的传动链条、电气控制变频器等的选型都相应增大,很不经济,亦不利于自动化设备整体的成本管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配合板链输送线的随行侧顶机升降机构,从而巧妙地通过配重架的设置来大大减小电机的驱动扭矩,经济性好,极大地助力于成本管控,且升降运动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合板链输送线的随行侧顶机升降机构,包括立柱一,所述立柱一一侧的下部安装有换向轮组件,立柱一另一侧的下部安装有驱动轴组件,立柱一顶部安装有从动轴组件;依次绕过换向轮组件、驱动轴组件、从动轴组件安装有动力链,位于换向轮组件和从动轴组件之间的动力链上安装有升降架;还包括配重链,所述配重链一端与换向轮组件配装啮合,配重链另一端向上绕过从动轴组件,配重链的上端端头安装有配重架;所述驱动轴组件在电机驱动下转动,经动力链和配重链分别带动升降架与配重架相对于立柱一上下移动,且配重架与升降架的升降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与所述立柱一相对间隔设置有立柱二,立柱二上安装有与立柱一相同的换向轮组件、从动轴组件以及配重架、升降架;所述立柱二前侧面的下部安装有换向链轮,所述立柱二上亦安装有动力链和与立柱一相同的配重链,该动力链依次绕过驱动轴组件、立柱二上的换向轮组件、从动轴组件、换向链轮,并回至驱动轴组件形成回路,位于换向轮组件和从动轴组件之间的该动力链上安装升降架;在驱动轴组件的带动下,立柱一与立柱二上的升降架同步升降。

所述驱动轴组件的结构为: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主轴座,两个主轴座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主轴,主轴其中一个端部向外伸出主轴座,主轴伸出的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位于两个主轴座之间的主轴两端部分别套装有主链轮座一,主链轮座一周向套装有主链轮一;位于两个主链轮座一之间的主轴上套装有两个主链轮座二,主链轮座二周向套装有主链轮二。

单个主链轮座一上均套装有两个主链轮一,单个主链轮座二上均套装有两个主链轮二,主链轮一上配装固装于升降架顶部的动力链上半部分的端头,主链轮二上配装从升降架下方绕经换向轮组件的动力链下半部分的端头。

所述从动轴组件的结构为:包括间隔固装于立柱一顶部的次轴座,两个次轴座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从轴,位于两个次轴座之间的从轴两端部分别套装有动力链轮,位于两个动力链轮之间的从轴上对称套装有配重链轮;所述动力链轮上套装动力链,所述配重链轮上套装配重链。

所述动力链为平行设置的两组链条,所述配重链为平行设置的两根链条。

位于从动轴组件下方的立柱一上安装有转向轮组件,所述配重链向上绕过从动轴组件之后从内侧绕经转向轮组件,通过转向轮组件改变配重链端头配重架在水平方向相对于立柱一的位置。

所述配重架的结构为:包括配重框架,配重框架内部放置有配重块,配重框架两侧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沿着立柱一内侧面上对应的凹槽滑动;所述配重框架顶部与配重链固装。

所述升降架的结构为: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个纵板,两个纵板之间上下对称安装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与两个纵板共同构成口型结构的框架体;位于下方的横梁两端向着侧面安装有水平的支臂;两个纵板相对内侧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沿着立柱一外侧面上对应的导向轨道滑动。

位于上方的横梁两端与两个支臂之间分别安装有加强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在升降架上支撑重物(如车身)并将其提升时,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组件顺时针转动,动力链在驱动轴组件的带动下拉动升降架上移实现重物的提升,此时换向轮组件在动力链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配重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拉动配重链下降,亦同步使得换向轮组件逆时针转动,有效助力于动力链的传动,即通过配重架的反向向下运动配掉了一部分升降架及重物的总重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电机的驱动扭矩,机构整体升降运动稳定可靠,适用性好,进而助力于自动化设备整体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配重架的重量大于空载时升降架的重量,当需要升降架由高位向低位运行时,必须对升降架施加向下的力,即升降架必须在动力链的拉动下向下运动,这时升降架、配重架及动力链相对于驱动轴组件形成闭环,从而保证了升降机构中升降架下降时机构整体的稳定可靠性;

在电机的驱动下,立柱一和立柱二上的升降架同步上升或下降,两侧升降架同时将重物提升,使得提升运动可靠稳定;

配重架侧面安装有导轮,升降架侧面安装有导向轮,导轮和导向轮分别为配重架和升降架相对于立柱一或立柱二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在保证垂直升降运动的同时,使得升降运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链与配重链的绕向原理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从动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省略加强臂)。

其中:1、立柱一;2、配重架;3、动力链;4、配重链;5、转向轮组件;6、从动轴组件;7、升降架;8、驱动轴组件;9、换向轮组件;10、电机;11、换向链轮;12、立柱二;21、配重框架;22、配重块;23、导轮;61、次轴座;62、动力链轮;63、配重链轮;64、从轴;71、纵板;72、横梁;73、导向轮;74、支臂;75、加强臂;81、主轴座;82、主链轮一;83、主链轮座一;84、主轴;85、主链轮二;86、主链轮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配合板链输送线的随行侧顶机升降机构,包括立柱一1,立柱一1一侧的下部安装有换向轮组件9,立柱一1另一侧的下部安装有驱动轴组件8,立柱一1顶部安装有从动轴组件6;依次绕过换向轮组件9、驱动轴组件8、从动轴组件6安装有动力链3,位于换向轮组件9和从动轴组件6之间的动力链3上安装有升降架7;还包括配重链4,配重链4一端与换向轮组件9配装啮合,配重链4另一端向上绕过从动轴组件6,配重链4的上端端头安装有配重架2;驱动轴组件8在电机10驱动下转动,经动力链3和配重链4分别带动升降架7与配重架2相对于立柱一1上下移动,且配重架2与升降架7的升降方向相反。

与立柱一1相对间隔设置有立柱二12,立柱二12上安装有与立柱一1相同的换向轮组件9、从动轴组件6以及配重架2、升降架7;立柱二12前侧面的下部安装有换向链轮11,立柱二12上亦安装有动力链3和与立柱一1相同的配重链4,该动力链3依次绕过驱动轴组件8、立柱二12上的换向轮组件9、从动轴组件6、换向链轮11,并回至驱动轴组件8形成回路,位于换向轮组件9和从动轴组件6之间的该动力链3上安装升降架7;在驱动轴组件8的带动下,立柱一1与立柱二12上的升降架7同步升降,两侧升降架7同时将重物(如车身)提升,使得提升运动可靠稳定。

立柱一1和立柱二12可以分别由并列的两个立柱构成,两个立柱顶部共同安装从动轴组件6,升降架7相对于两个立柱相背的外侧面上下移动,配重架2相对于两个立柱相对的内侧面上下移动。

如图4所示,驱动轴组件8的结构为: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主轴座81,两个主轴座81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主轴84,主轴84其中一个端部向外伸出主轴座81,主轴84伸出的端部与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位于两个主轴座81之间的主轴84两端部分别套装有主链轮座一83,主链轮座一83周向套装有主链轮一82,位于两个主链轮座一83之间的主轴84上套装有两个主链轮座二86,主链轮座二86周向套装有主链轮二85。

单个主链轮座一83上均套装有两个主链轮一82,单个主链轮座二86上均套装有两个主链轮二85,主链轮一82上配装固装于升降架7顶部的动力链3上半部分的端头,主链轮二85上配装从升降架7下方绕经换向轮组件9的动力链3下半部分的端头。

如图5所示,从动轴组件6的结构为:包括间隔固装于立柱一1或立柱二12顶部的次轴座61,两个次轴座61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从轴64,位于两个次轴座61之间的从轴64两端部分别套装有动力链轮62,位于两个动力链轮62之间的从轴64上对称套装有配重链轮63;动力链轮62上套装动力链3,配重链轮63上套装配重链4。

对于立柱一1或立柱二12来说,动力链3为平行设置的两组链条,配重链4为平行设置的两根链条;动力链3的单组链条由两段链条构成,一段从驱动轴组件8两侧的主链轮一82出发向上绕经从动轴组件6之后与升降架7的顶部固装,为动力链3的上半部分链条;另一段从升降架7的底部出发向下经换向轮组件9之后与驱动轴组件8中部的主链轮二85啮合配装,为动力链3的下半部分链条;对于立柱二12上的动力链3来说,其上半部分从驱动轴组件8上主链轮一82出发并在绕经换向轮组件9之后再向上绕过从动轴组件6。

拉动立柱一1上升降架7的动力链3的两组链条中上半部分链条端头与驱动轴组件8内靠外侧的两个主链轮一82配装,下半部分链条端头与驱动轴组件8内靠外侧的两个主链轮二85配装;拉动立柱二12上升降架7的动力链3的两组链条中上半部分链条端头与驱动轴组件8内靠内侧的两个主链轮一82配装,下半部分链条端头与驱动轴组件8内靠内侧的两个主链轮二85配装。

位于从动轴组件6下方的立柱一1或立柱二12上安装有转向轮组件5,配重链4向上绕过从动轴组件6之后从内侧绕经转向轮组件5,通过转向轮组件5改变配重链4端头配重架2在水平方向相对于立柱一1或立柱二12的位置,使得配重架2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立柱一1或立柱二12位于中部,保证了升降机构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配重架2的结构为:包括配重框架21,配重框架21内部放置有配重块22,配重框架21两侧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导轮23,导轮23沿着立柱一1内侧面或立柱二12外侧面上对应的凹槽滑动;配重框架21顶部与配重链4固装。

如图7和图8所示,升降架7的结构为: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个纵板71,两个纵板71之间上下对称安装有两个横梁72,两个横梁72与两个纵板71共同构成口型结构的框架体;位于下方的横梁72两端向着侧面安装有水平的支臂74;两个纵板71相对内侧面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有导向轮73,导向轮73沿着立柱一1外侧面或立柱二12外侧面上对应的导向轨道滑动。

配重架2侧面安装有导轮23,升降架7侧面安装有导向轮73,导轮23和导向轮73分别为配重架2和升降架7相对于立柱一1或立柱二12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在保证垂直升降运动的同时,使得升降运动更加顺畅。

位于上方的横梁72两端与两个支臂74之间分别安装有加强臂7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3所示,在升降架7上支撑重物(如车身)时,电机10工作,带动驱动轴组件8顺时针转动,动力链3的上半部分链条在驱动轴组件8的带动下拉动升降架7上移,此时换向轮组件9在动力链3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配重架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拉动配重链4下降,亦同步施力于换向轮组件9逆时针转动,进而有效助力于动力链3的传动,即通过配重架2的反向向下运动配掉了一部分升降架7及重物的总重量;

本实用新型中,配重架2的重量大于空载时升降架7的重量,当需要升降架7由高位向低位运行时,必须对升降架7施加向下的力,即升降架7必须在动力链3下半部分链条的拉动下向下运动,从而升降架7、配重架2及动力链3相对于驱动轴组件8形成闭环,从而保证了升降机构中升降架7下降时机构整体的稳定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巧妙,通过配重架2的设置,大大减小了电机10的驱动扭矩,有效助力于自动化设备整体的成本控制,且升降机构上将运动稳定可靠。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