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取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7142发布日期:2020-05-22 20:31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口罩取用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取用盒。



背景技术:

口罩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消耗品。口罩不仅能在寒冷的天气起到保暖的作用,更多的可起到过滤空气中灰尘、花粉、细菌的作用。同时部分呼吸道疾病患者佩戴,还可阻隔细菌、病毒的传播,避免传染性疾病的扩散。针对不同用途的口罩,口罩的包装也有所不同。如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前需要保持无菌状态,需要进行单独的无菌密封包装。而常规的防灰尘、花粉的口罩则不需要每个都进行独立包装,独立包装虽然能够提升单个口罩的清洁度,但是也会造成过度包装的问题,带来不必要产生的垃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口罩取用盒,保证口罩在日常使用时的清洁取用和收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口罩取用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所述第二顶盖与盒体可翻折的连接,所述第二顶盖设置于第一顶盖的上方,所述第一顶盖上设有取物口,所述取物口处向内形成半圆形凸起,所述取物口处设有撕拉结构,所述撕拉结构的边缘形成便于撕拉的刀切虚线。

其中,所述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分别与盒体的一侧壁延伸成型,且与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延伸成型的两个侧壁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口罩取用盒内由上至下依次叠放设置有多个口罩,所述口罩的外侧朝向取物口处设置。

其中,所述盒体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包括遮挡层和设置在遮挡层上方的支撑层;

所述遮挡层的材质为塑料薄膜,所述遮挡层中部设有直线型切口;

所述支撑层为条状结构,所述支撑层由固定部和撕拉部组成,沿所述支撑层的撕拉部的边缘形成便于撕拉的刀切虚线。

其中,所述盒体的底面的下方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与盒体可翻折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取用盒,在第一顶盖处设置取物口,在提供抽取口罩的取物口的同时提供对取物口处进行封闭的第二顶盖,通过在盒体的顶部设置两个顶盖,保证了口罩的方便取用和清洁收纳,有效避免了灰尘的落入。同时取物口处的半圆形凸起,便于使用者手部下压,将取物口处的撕拉结构撕开,撕拉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可保证口罩在开盒前的密封干净,另一方面也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和使用环境控制取物口处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口罩取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口罩取用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口罩取用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盒体;2、第一顶盖;21、取物口;22、半圆形凸起;23、撕拉结构;3、第二顶盖;4、支撑部;41、遮挡层;42、支撑层;5、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取用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1、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所述第二顶盖3与盒体1可翻折的连接,所述第二顶盖3设置于第一顶盖2的上方,所述第一顶盖2上设有取物口21,所述取物口21处向内形成半圆形凸起22,所述取物口21处设有撕拉结构23,所述撕拉结构23的边缘形成便于撕拉的刀切虚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口罩取用盒内叠放有多个口罩,使用者打开第一顶盖2,手指按压半圆形凸起22处,撕拉结构23与圆形凸起处连接的刀切虚线断裂,使用者将全部撕拉结构23取下,或拉开撕拉结构23部分区域,然后从取物口21取用盒体1内的口罩,口罩取用结束后,关闭第二顶盖3。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取用盒,在第一顶盖处设置取物口,在提供抽取口罩的取物口的同时提供对取物口处进行封闭的第二顶盖,通过在盒体的顶部设置两个顶盖,保证了口罩的方便取用和清洁收纳,有效避免了灰尘的落入。同时取物口处的半圆形凸起,便于使用者手部下压,将取物口处的撕拉结构撕开,撕拉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可保证口罩在开盒前的密封干净,另一方面也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和使用环境控制取物口处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分别与盒体1的一侧壁延伸成型,且与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延伸成型的两个侧壁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取用盒内由上至下依次叠放设置有多个口罩,所述口罩的外侧朝向取物口21处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口罩外部朝向取物口处设置,在取用时手部不会触及到口罩内侧,保证了口罩的清洁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1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部4,两个所述支撑部4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4包括遮挡层41和设置在遮挡层41上方的支撑层42;

所述遮挡层41的材质为塑料薄膜,所述遮挡层41中部设有直线型切口;

所述支撑层42为条状结构,所述支撑层42由固定部和撕拉部组成,沿所述支撑层42的撕拉部的边缘形成便于撕拉的刀切虚线;所述支撑层42与盒体1的底面一体成型。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支撑部,将支撑层向上按压(朝向盒体内部),可将原本在盒体底面呈平面状的支撑层向上抬起,使支撑层形成向上的支撑结构,在盒体内口罩剩余量较少时向上支撑,便于客户取用,同时遮挡层设置于支撑层的下方,其切口可提供手部对支撑层按压的空间,也能够避免外部的灰尘从支撑层撑起后形成的取物口处进入盒体内,保证了口罩的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1的底面的下方设有底盖5,所述底盖5与盒体1可翻折的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底盖,完全保证了对支撑层撑起后形成的开口处的遮挡,底盖的作用与第二顶盖的作用相似。

实施例1:

口罩取用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1、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所述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与盒体1可翻折的连接,所述第二顶盖3设置于第一顶盖2的上方,所述第一顶盖2上设有取物口21,所述取物口21处向内形成半圆形凸起22,所述取物口21处设有撕拉结构23,所述撕拉结构23的边缘形成便于撕拉的刀切虚线;

所述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分别与盒体1的一侧壁延伸成型,且与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延伸成型的两个侧壁相对设置;

所述口罩取用盒内由上至下依次叠放设置有多个口罩,所述口罩的外侧朝向取物口21处设置。

实施例2:

口罩取用盒,包括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状的盒体1、第一顶盖2、第二顶盖3和底盖5;所述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与盒体1可翻折的连接,所述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用于遮盖盒体1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顶盖3设置于第一顶盖2的上方,所述第一顶盖2上设有取物口21,所述取物口21处向内形成半圆形凸起22,所述取物口21处设有撕拉结构23,所述撕拉结构23的边缘形成便于撕拉的刀切虚线;

所述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分别与盒体1的一侧壁延伸成型,且与第一顶盖2和第二顶盖3延伸成型的两个侧壁相对设置;

所述盒体1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部4(见图2,虚线表示支撑部向上撑起的状态,该图中为避免盒体的侧壁遮挡,仅画出盒体的两个侧壁和底面),两个所述支撑部4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4包括遮挡层41和设置在遮挡层41上方的支撑层42;所述支撑层42与盒体1的底面一体成型;

所述遮挡层41的材质为塑料薄膜,所述遮挡层41中部设有直线型切口(图3的遮挡层41的中间线);

所述支撑层42为条状结构,所述支撑层42由固定部和撕拉部组成,沿所述支撑层42的撕拉部的边缘形成便于撕拉的刀切虚线;

所述盒体1的底面的下方设有底盖5,所述底盖5与盒体1可翻折的连接;

所述口罩取用盒内由上至下依次叠放设置有多个口罩,所述口罩的外侧朝向取物口21处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罩取用盒,在第一顶盖处设置取物口,在提供抽取口罩的取物口的同时提供对取物口处进行封闭的第二顶盖,通过在盒体的顶部设置两个顶盖,保证了口罩的方便取用和清洁收纳,有效避免了灰尘的落入。同时取物口处的半圆形凸起,便于使用者手部下压,将取物口处的撕拉结构撕开,撕拉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可保证口罩在开盒前的密封干净,另一方面也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和使用环境控制取物口处的大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