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线机换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0856发布日期:2020-11-06 12:3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线机换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线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线机换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加工生产中,并线机是将两根或者两根以上的纱线合并,形成一根多股的纱线,增加纱线的强度,并线时,将需要并线的纱锭放置在转动台上,拉出纱线,经过并线装置后,形成一根纱线,这根纱线绕在线筒上,线筒固定在线筒安装架上,线筒的一侧有转动筒带动线筒转动,线筒转动,将纱线绕到线筒上,收集纱线。

一个线筒上缠绕的纱线量是有限制的,为了方便后期的搬动、运输,线筒上不宜缠绕过多的纱线,这样当一个线筒上的纱线缠绕到一定量后,就需要更换新的线筒,更换线筒需要先将纱线剪断,然后将旧的线筒从线筒安装架上拿下,拿起纱线剪断的一端,人工手动将纱线在新的线筒上绕上几圈,最后将新的线筒放置到线筒安装架上。

上述更换线筒的操作中,人工绕线比较费时,并且存在绕线圈数少导致线筒转动时,纱线从线筒上脱落,没能将纱线绕到线筒上的情况,这样就需要暂停并线机,取下线筒,重新绕线,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线机换筒装置,具有不需要人工绕线、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并线机换筒装置,包括线筒、转动筒、电机一和工作台,所述转动筒和电机一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和工作台固定连接,还包括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二、连接块一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有三个,且每个转动杆均包括杆一和杆二,所述杆一和杆二之间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杆二的一端和连接块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底面和电机二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和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杆一的一端设有通孔一,杆一的顶面转动连接有线筒固定盘一,且线筒固定盘一的中心设有通孔二,所述杆一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伸缩杆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且固定连接有气动手指一,所述工作台在靠近转动筒的线筒固定盘一正上方还设有线筒固定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筒放置在靠近转动筒的线筒固定盘一上,线筒固定装置固定线筒,转动筒带动线筒转动,纱线缠绕到线筒上,要更换线筒时,暂停电机一,转动筒停止转动,线筒也停止转动,线筒固定装置松开,解除对线筒的固定,下一个将要转动到转动筒附近的转动杆上的气缸一上升,气缸一上的气动手指一夹住纱线,剪断线筒和气动手指一之间的纱线,电机二带动转动杆转动120度,纱线被气动手指一夹住,跟着到转动筒附近,气动手指一在线筒固定盘一的正上方,当新的线筒插到线筒固定盘一上时,气动手指一在新的线筒内,纱线一方面有气动手指一夹紧,另一方面有线筒和线筒固定盘一夹紧,这样不需要在人工绕线,之间启动电机一,线筒转动,纱线缠绕到线筒上,随着纱线在线筒上的累积,直径增大,转动筒固定不动,这样通过一个弹性机构保证纱线表面和转动筒呈接触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弹簧槽和导块,所述弹簧槽呈圆柱形,且设在杆二远离连接块一的一端,所述杆一一端截面呈圆形,另一端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导块和圆形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导块和弹簧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设在弹簧槽内,且在导块和弹簧槽的端面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一和杆二之间通过弹簧槽和导块滑动连接,加入弹簧之后,在初始位置时,线筒安装在杆一上的线筒固定盘一后,线筒表面刚好和转动筒接触,随着线筒上的纱线缠绕,线筒和转动筒之间的间距变大,压缩弹簧,减小线筒和连接块一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线筒固定装置包括气缸二、机架一、连接块二和线筒固定盘二,所述气缸二和机架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二和气缸二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线筒固定盘二和连接块二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二带动连接块二升降,带动线筒固定盘二升降,线筒的下端和线筒固定盘一卡接固定,线筒的上端和线筒固定盘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线筒固定盘一顶面设有圆柱凸起一,圆柱凸起一的直径等于线筒内径,所述通孔二穿透线筒固定盘一和圆柱凸起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凸起一直接插入线筒的下端,线筒的底面和线筒固定盘一的顶面接触,纱线在两者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线筒固定盘二底面设有圆台,且圆台下方的直径要小,所述圆台的侧面粘接有一层软性材料,所述圆台的中心设有通孔三,所述通孔三穿透线筒固定盘二和圆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筒固定盘二底面设圆台,圆台侧面粘接一层软性材料,线筒固定盘二下压,圆台进入线筒上端,卡紧之后,并将线筒压紧,这样线筒底部的纱线也被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在远离转动筒的一个线筒固定盘一的一侧设有导线环,所述导线环和气动手指一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较小,所述气动手指一的两个夹指表面均粘接有一层海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在缠绕到筒上的过程中受力,绷紧,设置导线环控制纱线的方向,气动手指一的夹指表面粘接一层海绵,这样和纱线柔性接触,保证对纱线的夹紧。

作为优选,所述线筒固定盘一的另一侧侧设有剪线装置,所述剪线装置包括气缸三、气动手指二和机架二,所述气缸三和机架二固定连接,所述气动手指二和气缸三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气动手指二的夹指固定连接有剪刀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三带动气动手指二靠近纱线,气动手指二的夹指上固定连接有剪刀片,这样气动手指二运动,就可以剪断纱线。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筒的表面设有导线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在缠绕到线筒的过程中,会沿着导线槽,不断的上下来回,使纱线均匀的缠绕到线筒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转动装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转动筒和线筒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侧视图。

附图标记:1、线筒;2、转动筒;21、导线槽;3、电机一;4、工作台;5、转动装置;51、电机二;52、连接块一;53、转动杆;531、杆一;532、杆二;533、圆形凸起二;534、通孔一;54、弹性机构;541、弹簧;542、弹簧槽;543、导块;55、线筒固定盘一;56、圆形凸起一;561、通孔二;57、轴承一;58、气缸一;59、气动手指一;6、线筒固定装置;61、气缸二;62、连接块二;63、线筒固定盘二;64、圆台;65、机架一;66、通孔三;67、轴承二;7、导线环;71、支撑杆;8、剪线装置;81、气缸三;82、气动手指二;83、机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工作台4上设有转动装置5,转动装置5包括电机二51、连接块一52和转动杆53,工作台4上设有通孔,电机二5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4下方,输出轴从通孔穿出工作台4,连接块一52呈圆柱形,且连接块一52的底面和设有螺纹孔,电机二51的输出轴上设有配合的外螺纹,两者固定连接,转动杆53有三根,每根转动杆53都包括杆一531、杆二532以及设在杆一531和杆二532之间的弹性机构54,杆二532的一端和连接块一52焊接固定,杆二532的另一端设有一段直径较大的圆柱,圆柱内设有圆柱形的弹簧槽542,弹簧槽542内放置有弹簧541,圆柱端面上设有通孔,杆一531的一端为圆柱形,并在这端焊接固定有导块543,导块543呈圆柱形且和弹簧槽542配合,杆一531插入弹簧槽542内,杆一531和杆二532之间可以沿着轴向移动,弹簧541用于复位,杆一531的另一端截面呈正方形,杆一531在这端的顶面设有圆形凸起二533,圆形凸起二533的圆心上设有通孔一534,通孔一534穿透圆形凸起二533和杆一531,圆形凸起二533卡接有轴承一57的内圈,轴承一57的外圈卡接有线筒固定盘一55的通孔二561,这样线筒固定盘一55就和杆一531转动连接,杆一53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气缸一58,气缸一58的伸缩杆穿过通孔一534和通孔二561,且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气动手指一59,气动手指一59在筒线固定盘一55的上方,且气动手指一59的两个夹指上都粘接有一层海绵层,这样方便气动手指一59夹紧纱线。

如图4和图5所示,工作台4还设有转动筒2,转动筒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一3,电机一3和工作台4固定连接,转动筒2设在一根转动杆53带有线筒固定盘一55的一端,在这个线筒固定盘一55的正上方,设有线筒固定装置6,线筒固定装置6包括气缸二61、机架一65、连接块二62和线筒固定盘二63,气缸二61和机架一65固定连接,气缸二61的伸缩杆和连接块二62固定连接,连接块二62包括两段大、小圆柱,小圆柱在下方,小圆柱卡接有轴承二67的内圈,轴承二67的外圈卡接有线筒固定盘二63的通孔三66,这样线筒固定盘二63就和连接块二62转动连接,线筒固定盘一55和线筒固定盘二63的轴线重合,线筒固定盘一55的顶面中心设有圆形凸起一56,圆形凸起一56的外径等于线筒1的内径,线筒固定盘二63的底面中心设有圆台64,且圆台64下方的直径要小,圆台64的侧面粘接有一层软性材料,初始时,先将线筒1插在线筒固定盘一55的圆形凸起一56上,然后气缸二61带动线筒固定盘二63下降,线筒固定盘二63的圆台64插入到线筒1上端,并跟线筒1卡紧,值得一提的是,线筒1的长度大于转动筒2的长度,当线筒1固定完成后,线筒固定盘一55的顶面低于转动筒2底面,线筒固定盘二63的底面高于转动筒2顶面,这样转动筒2位于线筒固定盘一55和线筒固定盘二63之间,转动筒2的侧面和线筒1的侧面接触。

如图6所示,工作台4还设有导线环7,导线环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折的支撑杆71,支撑杆71和工作台4固定连接,导线环7设在另外一根转动杆53带有线筒固定盘一55的一端,且这根转动杆53上的气缸一58带动气动手指一59上升后,气动手指一59和导线环7的间距较小,并线机停止时,线筒1和导线环7之间的纱线在线筒1上的位置是不固定的,线筒1的高度较高,导线环7很小,纱线在导线环7上的位置相对固定,气动手指一59用于夹紧线筒1和导线环7之间的纱线,将气动手指一59设置离导线环7很近,这样降低对气动手指一59夹紧纱线时的定位要求,当气缸一58带动气动手指一59下降到低位时,气动手指一59不与纱线接触,不影响线筒1缠绕纱线。

工作台4还设有剪线装置8,包括气缸三81、气动手指二82和机架二83,气缸三81和机架二83固定连接,气动手指二82和气缸三81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气动手指二82的夹指固定连接有剪刀片,剪线装置8设置在导线环7的一侧,当气动手指一59上升时,夹紧纱线后,气缸三81带动气动手指二82下降,这时气动手指一59在导线环7和气动手指二82之间,气动手指二82剪断气动手指一59一端的纱线。

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一个线筒1收集完纱线,需要更换线筒1时,关闭电机一3,转动筒2停止转动,线筒1也停止转动,气缸二61带动线筒固定盘二63上升,然后靠近导线环7的转动杆53上,气缸一58带动气动手指一59上升,气动手指一59夹紧导线环7和线筒1之间的纱线,气缸二61带动气动手指二82下降,剪断气动手指一59远离导线环7一端的纱线,电机二51转动120度,夹有纱线的转动杆53转动到转动筒2一侧,手工取下收集好纱线的线筒1,将空的线筒1装到夹有纱线的转动杆53上,即将线筒1的下端插到该转动杆53的线筒固定盘一55的圆形凸起一56上,这样有一段纱线会处在线筒1和线筒固定盘一55之间,气缸二61带动线筒固定盘二63下降,压紧线筒1,处在线筒1和线筒固定盘一55之间的纱线被压紧,且夹有纱线的气动手指一59处在线筒1内,这样就不需要先手工在空的线筒1上绕线,启动电机一3,使线筒1转动,线筒1就开始收集纱线,在收集完成之前,气动手指一59松开,不影响后续取走线筒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