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7566发布日期:2021-02-26 17:0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新型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是一种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自动化生产方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人工生产方式,并且其发展方向越发趋向于集成化和自动化。目前,在进行外丝加工时,通常是采用操作员手动上料的方式进行攻丝操作,但是这种上料方式存在很多弊端。由于需要上料的管件数量较多,手动上料时一个操作员至多只能看管两台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造成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攻丝效率低。因此有人提出采用振动盘将外丝输送到攻丝机溜子上的上料机,但是这种方案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虽然操作员可以同时看管的设备有所增多,但仍需要操作员定时定量的向振动盘内加装外丝;另一方面,在输送外丝时,振动盘内的外丝全部震动,外丝之间会相互撞击,造成外观损坏;且振动盘设备本身能耗高,噪音大;还有就是由于攻丝速度较慢、上料机的上料速度较快,二者速度不匹配,如果每台攻丝机配置一台上料机,上料机的不能满负荷上料,会造成资源浪费且设备投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为两台攻丝机上料的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下料单元、排序单元、送料单元和控制电路单元;所述下料单元向两侧对应设置有两套排序单元,每套排序单元均设有一套送料单元;所述排序单元包括排序轨道、梳料机构、直线振动送料器、升降机构、远推机构和远推轨道;所述排序轨道与下料单元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排序轨道起始端的下方安装直线振动送料器,排序轨道末端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降轨道和推动升降轨道升降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轨道下落后的前端与排序轨道接应,升起后的后端与远推轨道接应,远推轨道的后部设置送料单元;所述梳料机构包括有梳料板和双向气缸;所述梳料板位于排序轨道的前中部的上方,梳料板后端连接双向气缸的气缸杆,该气缸杆的推动方向与外丝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远推机构包括有远推块,远推块位于远推轨道的前部上方并与双向气缸的另一气缸杆连接,该气缸杆的推动方向与外丝的输送方向相同。
[0005]
本新型所述梳料板包括固接在一起的后梳料胶板和前梳料胶板;所述后梳料胶板为双门柱结构,所述前梳料胶板为单门柱结构。
[0006]
本新型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斗、调节门和推杆;所述调节门设置在下料斗的一侧下部;所述下料斗的中下部设置有正对调节门的推杆,推杆连接有驱动其向调节门方向移动的下料气缸。
[0007]
本新型所述送料单元包括推料机构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机构位于远推轨道的末端并与攻丝机溜子的进料端分列在远推轨道的两侧,推料机构连接可将其向攻丝机溜子进
料端方向推动的推料气缸。
[0008]
本新型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控制芯片(plc)、对射光电开关、到位传感器和料满传感器;所述对射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排序轨道起始端的两侧配合设置;所述到位传感器装配在远推轨道的末端;所述料满传感器设置在攻丝机溜子上;所述控制芯片(plc)的信号输入端与对射光电开关、到位传感器和料满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与下料气缸、双向气缸、升降气缸和推料气缸连接。
[000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所述排序单元通过直线振动送料器和梳料机构能将姿态合格的外丝输送,在此过程中达到了输料和排序的双重目的;采用梳料机构进行排序,只允许姿态合格的外丝从梳料机构通过,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姿态纠正,提高了外丝的攻丝效率,有助于实现外丝的连续自动化生产。本新型采用两套排序单元和送料单元,这样本新型即可设置在两台攻丝机之间;采用远推机构和远推轨道,能有效的将外丝推送的更远,避免因两台攻丝机距离太远、上料机必须靠近而造成的每台攻丝机必须配套一台上料机的情况;这样即可实现了一台上料机为两台攻丝机供料,从而能有效的利用上料机的上料效率;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工、安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中a1部的放大图;
[0013]
图3是图1中b1部的放大图;
[0014]
图4是图1中a2部的放大图;
[0015]
图5是图1中b2部的放大图;
[0016]
图6是图1中a3部的放大图;
[0017]
图7是图1中b3部的放大图;
[0018]
图8是本新型的右视图;
[0019]
图9是本新型中梳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下料单元1、下料桶11、下料斗12、调节门13、防窝料底14、下料气缸15、推杆16、排序单元2、挡料板21、双向气缸22、远推轨道23、排序轨道24、直线振动送料器25、前梳料胶板26、后梳料胶板27、上防掉板28、上远推挡板29、远推块210、侧远推挡板211、侧防掉板212、升降连接板213、升降轨道214、送料单元3、推料支架31、推料块32、侧推料挡板33、上推料挡板34、攻丝机溜子4、机架5、外丝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1所示,本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包括包括机架5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下料单元1、排序单元2、送料单元3和控制电路单元。所述排序单元2和送料单元3共有两套;所述下料单元1向两侧分别对应设置一套排序单元2,每套排序单元2均对应设置一套送料单元3。所述下料单元1用于对上料机进料,排序单元2用于对外丝的排序和输送,送料单元3用于将外丝送入攻丝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单元的运转。
[0022]
图1、图8所示,本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所述下料单元1包括下料斗 12、调节
门13和推杆16。所述下料斗12上方设置有下料桶11,下料桶11为圆筒状,其上端与上一加工单元接通,用于将经过上一加工单元加工的外丝输送到下料斗12。所述下料斗12为圆筒状,侧部下方设置有调节门13,调节门 13可上下调节,用以将调节门开启或封闭。所述下料斗12底部设置有防窝料底 14,防窝料底14为斜置的一个平面;该斜面正对调节门13,且底部与调节门底部等高或略高;这样外丝在进入下料斗12后,即可沿着防窝料底14直接向调节门13方向滑动,从而避免了外丝在下料斗12底部堆积。所述下料斗12内正对调节门13的位置设有推杆16,推杆16远离调节门的一端与下料气缸15连接;这样下料气缸15即可驱动推杆16向调节门13移动,从而将外丝从调节门13 中推出。采用上述结构后,下料过程为:外丝在经过下料桶11进入到下料斗12,在下料斗12底部沿着斜置的防窝料底14滑到调节门处;所述推杆16在下料气缸15的驱动下,推动外丝朝着调节门13的方向运动;外丝从调节门13掉落到排序单元的起始端;推杆16回缩,然后再次推动外丝从调节门13掉落。
[0023]
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所述排序单元2均包括排序轨道24、梳料机构、直线振动送料器25、升降机构、远推机构和远推轨道23。下述以其中一套排序单元为例进行撰写。所述排序轨道24与下料单元的调节门13对应设置,调节门13掉落的外丝6落到排序轨道24的起始端。所述排序轨道24为条状轨道,底面最好为v型、u型等结构,使外丝有由横向变为顺着排序轨道的姿势,并能有效防止外丝由与顺着排序轨道的姿势变为横向的趋势;在排序轨道24与调节门13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挡料板21,用于防止外丝在下料过程中从排序轨道24掉落。所述排序轨道24起始端的下方安装直线振动送料器25,用以将外丝6向末端运送。所述梳料机构包括有梳料板和双向气缸22;图9所示,所述梳料板位于排序轨道的前中部的上方,包括固接在一起的后梳料胶板27和前梳料胶板26;所述后梳料胶板27为双门柱结构,所述前梳料胶板26为单门柱结构;这样组合形成的梳料孔与排序轨道24相配合,仅允许姿态符合要求的、顺着排序轨道方向的外丝进入通过,而不符合形态要求的外丝则被挡住。所述梳料板在运送方向端连接双向气缸22的气缸杆,这样该气缸杆即可将外丝向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从而实现将被挡住的不符合形态要求的外丝推回到排序轨道的起始端。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排序轨道 24末端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降轨道214和升降气缸,升降轨道214通过升降连接板213连接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用于推动升降轨道进行升降;所述升降轨道214下落后的前端与排序轨道24接应,这样即可接应排序轨道输送过来的外丝;所述升降轨道214的侧面设有侧防掉板212、上面设有上防掉板28,用于防止外丝从升降轨道上掉落。所述升降轨道214升起后的后端与远推轨道23接应。所述远推轨道23为条状轨道,远推轨道的侧面设有侧远推挡板211、上面设有上远推挡板29,这样即可防止外丝在滑动过程中的姿态发生变化,还可防止外丝从远推轨道上掉落。所述远推机构包括有远推块210,远推块210位于远推轨道的前部上方并与双向气缸22的另一气缸杆连接,该气缸杆的推动方向与外丝的输送方向相同;这样升降轨道214升起后,双向气缸22 即可将升降轨道上的外丝推入到远推轨道。所述输送过程为:外丝6自下料斗的调节门13掉落到排序轨道24的起始端;由于挡料板21的阻挡不会掉落到地上。在直线振动送料器25的震动下外丝沿着两条排序轨道24向左右两个方向运送。由于排序轨道24为v型或u型条状轨道,外丝在运输过程中会不断调整姿态以符合要求;在遇到梳料机构之后,不符合形态要求的外丝进入不了后梳料胶板27和前梳料胶板26的组合形成的梳料孔,被在双向气缸22带动下的梳料板推送回到排序轨道24的起始端;而姿态符合要求的外丝将通过
梳料孔继续在排序轨道24上运送。并且由于排序轨道24为v型或u型,外丝的姿态在运输过程中将不再改变,从而实现了自动排序和姿态调整。外丝从排序轨道24送入到升降轨道214,升降轨道214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并与与远推轨道 23接应;双向气缸22带动远推块210向运送方向推动位于升降轨道上的外丝,外丝在推力作用下滑到远推轨道23上,并沿远推轨道滑向其末端。
[0024]
图1、图6和图7所示,本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所述送料单元3包括推料机构和推料气缸,推料机构设置在远推轨道23的末端。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块32和推料支架31;所述推料块32与攻丝机溜子4的进料端相对设置在远推轨道23的两侧。所述推料块32与推料支架31固结,推料支架31连接有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用于将推料块32向攻丝机溜子4进料端的方向推送,从而使推料块32将远推轨道23上的外丝6推入攻丝机溜子4的进料端。所述推料机构的侧面设有侧推料挡板33、上面设有上推料挡板34,用于防止外丝在推送过程中掉落。所述送料过程为:滑到远推轨道23末端的外丝6被在推料支架31 和推料气缸带动下的推料块32垂直推向攻丝机溜子4入口,从而实现攻丝机溜子的上料。
[0025]
本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控制芯片(plc)、对射光电开关、到位传感器和料满传感器。所述控制芯片plc的信号输入端与对射光电开关、到位传感器和料满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与下料气缸15、双向气缸22、升降气缸和推料气缸。所述对射光电开关的发射器设置在排序轨道24 起始端的一侧,接收器在排序轨道24的另一侧配合设置。对射光电开关将检测排序单元的起始端是否有外丝。若射光电开关没有检测到外丝,则控制控制芯片plc驱动下料气缸15,推杆16在下料气缸15的带动下将推动下料斗12内的外丝,使其从下料斗12中掉落到排序轨道24的起始端。到位传感器装配在远推轨道23的末端,其作用是为了确定外丝是否达到推料机构的范围。所述料满传感器设置在攻丝机溜子4上,是为了确定攻丝机溜子4上是否有外丝。所述下料气缸15负责控制推杆16是否进行推料操作。所述双向气缸22负责控制梳料板是否进行梳料操作、控制远推块210是否推料。所述升降气缸用以负责升起或下落升降轨道214。所述推料气缸负责控制推料块32是否将外丝由排序单元末端推送到攻丝机溜子4上。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的工作过称为:当对射光电开关检测不到排序单元的起始端有外丝时,控制芯片plc将控制下料气缸工作,下料气缸带动推杆进行下料操作;当到位传感器检测到外丝而料满传感器检测不到外丝时,控制芯片plc将控制推料气缸带动推料机构进行推料操作;直线振动送料器运料过程中双向气缸周期性推动进行梳料;当到位传感器检测不到外丝而升件机构在上升位时进行推料操作,将外丝推送到到位传感器位置完成外丝远推。
[0026]
本双上料式自动化外丝上料机的的使用过程为:(1)外丝6经由下料桶11 进入下料斗12,在下料斗12中沿着防窝料底14滑动到调节门13处。安装在排序轨道24起始端的对射光电开关未检测到外丝,控制芯片plc控制下料气缸15 带动推杆16运动,推动外丝朝着调节门13的方向运动,外丝掉落到排序轨道 24的起始端。接着,推杆16回缩,再次进行推动动作。
[0027]
(2)外丝自下料斗的调节门经过挡料板21的阻挡,掉落到排序轨道24的起始端。在直线振动送料器25的震动下外丝沿着排序轨道24运送。外丝在运输过程中会不断调整姿态以符合要求,并在遇到梳料板之后,不符合形态要求的外丝进入不了后梳料胶板27和前梳料胶板26的组合形成的梳料孔,被在梳料气缸带动下的梳料板推送回到排序轨道的起始
端。而姿态符合要求的外丝将通过梳料孔继续在排序轨道上运动。
[0028]
(3)外丝从排序轨道24末端进入升降轨道214,升降轨道214在升降气缸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并与远推轨道23接应;双向气缸22带动远推块210向运送方向推动位于升降轨道214上的外丝,外丝在推力作用下滑到远推轨道23上,并沿远推轨道23滑向其末端的送料单元。
[0029]
(4)当到位传感器检测到外丝而料满传感器检测不到外丝时,控制芯片plc 将控制推料气缸通过推料支架31带动推料块32将外丝垂直推向攻丝机溜子4 入口,进入攻丝机溜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