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5372发布日期:2021-02-05 16:5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对于同系列项目的产品而言,产品的长度和宽度相同,而厚度不同。
[0003]
目前,对于同系列项目的产品的包装方式是根据不同厚度的产品研发不同厚度的包装结构。这种方式所设计的包装结构只能适用于特定的产品,无法通用,从而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结构,以提高包装结构的适用性。
[0005]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包括:
[0007]
包装主体,所述包装主体为筒体,所述包装主体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够沿所述筒体的径向伸缩以到达所述筒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包装主体的内壁第一设定长度,所述限位部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包装主体的内壁第二设定长度,所述第二设定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长度。
[0008]
其中较优的,所述限位部为多个。
[0009]
其中较优的,所述包装主体为由一块纸板折叠形成的矩形筒体,所述矩形筒体的棱边上形成有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包括两条沿所述矩形筒体的周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切割线,两条所述第一切割线之间的纸板形成所述限位部;
[0010]
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在伸展状态下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在伸展状态下到达所述第二位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能够在收缩状态下与所述矩形筒体的内壁平齐。
[0011]
其中较优的,所述纸板为瓦楞纸板。
[0012]
其中较优的,所述包装主体的顶部还开设有观察口。
[0013]
其中较优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裹在所述包装主体的外围。
[0014]
其中较优的,所述缓冲部由纸板折叠成矩形形状,且所述矩形缓冲部的外周缘上向外凸伸出多个缓冲翼。
[0015]
其中较优的,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包装主体由一块纸板折叠形成。
[0016]
其中较优的,所述缓冲部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包括三条第二切割线,三条所述第二切割线形成u形以使所述第二切割部形成开口部和盖板部,所述开口部和观察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盖板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翻转以开启和封闭所述开
口部和观察口。
[0017]
其中较优的,所述缓冲部的顶部还开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包装主体的拆装位置相对应。
[001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0019]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包装结构,其通过在包装主体上设置限位部,使得限位部能够沿筒体的径向伸缩以到达筒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从而达到了调节筒体内部容纳空间的目的,当需要包装的产品较厚时,则可以将限位部陷入包装主体的第一位置,当需要包装的产品较薄时,则可以将限位部陷入包装主体的第二位置。利用该包装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包装不同厚度的产品,从而提高了包装结构的适用性,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图1完全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装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图3半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图3完全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0026]
1、包装主体;11、限位部;12、第一切割线;13、观察口;111、第一限位部;112、第二限位部;2、缓冲部;21、缓冲翼;22、开口部;23、盖板部;24、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实施例一:
[0029]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结构,其包括:包装主体1,包装主体1为筒体,包装主体1具有限位部11,限位部11能够沿筒体的径向伸缩以到达筒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限位部11在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沿筒体的径向凸出于包装主体1的内壁第一设定长度,限位部11在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沿筒体的径向凸出于包装主体1的内壁第二设定长度,第二设定长度大于第一设定长度。
[0030]
本实施例中,具体使用时,由于限位部11能够沿筒体的径向伸缩从而能够到达筒体内的不同位置,因此,当需要包装厚款产品时,则可以将包装主体1上的限位部11沿筒体的径向伸缩以到达筒体内的第一位置,此时的包装主体1内部的容纳空间较大,从而能够容纳厚款产品;当需要包装薄款产品时,则可以将包装主体1上的限位部11沿筒体的径向伸缩以到达筒体内的第二位置,此时的包装主体1内部的容纳空间较小,从而能够容纳薄款产品。利用该包装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包装不同厚度的产品,从而提高了包装结构的适用性,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0031]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包装主体1为由一块纸板折叠形成的矩形筒体,矩形筒体的棱边上形成有第一切割部,第一切割部包括两条沿矩形筒体的周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切割线12,两条第一切割线12之间的纸板形成限位部11。
[003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1包括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第一限位部111能够在伸展状态下到达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112能够在伸展状态下到达第二位置,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能够在收缩状态下与矩形筒体的内壁平齐。当需要包装厚款产品时,则将第一限位部111伸展以到达第一位置,同时,将第二限位部112收缩,使得第二限位部112与矩形筒体的内壁平齐;当需要包装薄款产品时,将第二限位部112伸展以到达第二位置即可。能够理解的是,包装薄款产品时,由于第二限位部112凸出于包装主体的内壁的长度更长,因此,当第二限位部112伸展以到达第二位置后,无论第一限位部111处于什么位置均不影响对薄款产品进行包装,但包装厚款产品时,当第一限位部111到达第一位置后,则第二限位部112必须收缩才能保证不会产生干涉。本实施例中,利用纸板通过折叠形成包装主体1,不仅减少了物料成本,而且节能环保。
[0033]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纸板为瓦楞纸板。瓦楞纸板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所包装的产品,同时,瓦楞纸板的机械强度相比一般纸板较高,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0034]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部11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各个限位部11所能够到达筒体内的位置均不相同;当任一限位部11沿筒体的径向伸缩以到达筒体内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则包装主体1内部的容纳空间会随之变化,从而使得该包装主体1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包装结构的适用范围。
[0035]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包装主体1的顶部还开设有观察口13。利用该观察口13不用开箱即可对包装主体1内部的产品进行简单查看,提高了产品检查的便利性。
[0036]
实施例二:
[0037]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包装结构还包括缓冲部2,缓冲部2包裹在包装主体1的外围。当搬运过程中受到碰撞或摔跌时,首先通过该缓冲部2起到一定的卸力作用,从而能够对包装主体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所包装产品的安全性。
[0038]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部2由纸板折叠成矩形形状,且矩形缓冲部2的外周缘上向外凸伸出多个缓冲翼21。当搬运过程中受到碰撞或摔跌时,缓冲翼21会首先与地面或碰撞到的其他物体相接触,碰撞或摔跌所产生的冲击力相应地作用在该缓冲翼21上,而能够传递到包装主体1内部的冲击力很小,从而提高了所包装产品的安全性。
[0039]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参照图5所示,缓冲部2与包装主体1由一块纸板折叠形成。该方式能够省去二次组装的过程,从而提高包装结构的生产效率。
[0040]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部2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切割部,第二切割部包括三条第二切割线,三条第二切割线形成u形以使第二切割部形成开口部22和盖板部23,开口部22和观察口13的位置相对应,盖板部23能够相对于开口部22翻转以开启和封闭开口部22和观察口13。当需要观察包装主体1内部的产品时,通过外力将盖板部23翻开一定的角度,从而能够通过该开口部22和观察口13观察到包装主体1内部的产品;当观察完毕后,撤去外力,则盖板部23恢复原状,并将开口部22封闭,以避免杂物从开口部22落入包装主体1的内部。
[0041]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部2的顶部还开设有避让口24,避让口24与包装主体1的拆装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组装或拆卸包装主体1时,操作人员的手指可穿过该避让口24直接与包装主体1的拆装位置相接触,不会产生阻碍,以便于对包装主体1进行拆装。
[004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4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