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3097发布日期:2021-01-26 14:5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滚子属滚动体与钢球同是轴承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轴承行业使用最多的滚动体,滚子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轴承的品质和寿命。圆柱滚子主要用于圆柱滚子轴承,还可以将滚子组件直接用于机械中,该类滚子在尺寸上已标准化,可作为商品滚子供设计和用户选择。
[0003]
加工完成后的滚子需要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即上油,以往滚子的上油工作由人工来完成,人工操作易导致上油不均匀,且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节省人工,提高工作效率,上油均匀的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省人工,工作效率高的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包含有互相平行设置的输送带和滤油料带,所述输送带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滤油料带长度方向的一侧紧贴在一起,所述滤油料带的后端超出输送带的后端;所述输送带上竖直有序排列有多个滚子;所述滤油料带的上方设置有淋油装置;所述输送带在远离滤油料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滤油料带在远离输送带的一侧连接有沥油存料台,所述沥油存料台上开设有滤孔;所述滤油料带在与沥油存料台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
[0007]
本实用新型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与滚子的接触面为圆弧面,滚子的圆周面与所述圆弧面相贴合。
[0008]
本实用新型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与滚子的接触面为圆弧面,滚子的圆周面与所述圆弧面相贴合。
[0009]
本实用新型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所述输送带由电机驱动。
[0010]
本实用新型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所述沥油存料台的下方设置有集油箱。
[0011]
本实用新型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2]
本实用新型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通过输送带和滤油料带的配合输送、以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对滚子的推送、以及滤油料带上方的淋油装置对滚子进行淋油,共同完成了滚子的自动淋油工作,节省了人工,提升了工作效率吧,并且滚子淋油充分,各个面淋油均匀;最后滚子在沥油存料台上沥去多余的油,多余的油通过滤孔滴入集油箱中可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滤油料带1、沥油存料台2、滤孔3、输送带4、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第一推块7、第二推块8、淋油装置9、电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包含有互相平行设置的输送带4和滤油料带1,所述输送带4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滤油料带1长度方向的一侧紧贴在一起,所述滤油料带1的后端超出输送带4的后端;所述输送带4上竖直有序排列有多个滚子;所述滤油料带1的上方设置有淋油装置9,所述淋油装置9对滤油料带1上的滚子进行淋油;所述输送带4在远离滤油料带1的一侧设置有用来推送滚子的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推块7,所述第一推块7与滚子的接触面为圆弧面,滚子的圆周面与所述圆弧面相贴合;所述滤油料带1在远离输送带4的一侧连接有沥油存料台2,所述沥油存料台2上开设有滤孔3,所述沥油存料台2的下方设置有集油箱;所述滤油料带1在与沥油存料台2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用来推送滚子的第二气缸6,所述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二推块8,所述第二推块8与滚子的接触面为圆弧面,滚子的圆周面与所述圆弧面相贴合。
[0016]
所述输送带4由电机10驱动。
[0017]
本实用新型滚子的自动上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滚子在输送带4上传输,第一气缸5将输送带4上的滚子推送至滤油料带1上,淋油装置9对滤油料带1上的滚子进行淋油,同时滤油料带1上也有油层,当第一气缸5将滚子从输送带4上推送至滤油料带1上时,滚子的底部接触到滤油料带1上的油层,淋油装置9从滚子顶部对其淋油,油从滚子的上端面均匀流淌至滚子的圆周面,由此,整个滚子上油完成;第二气缸6将上完油的滚子从滤油料带1上推送至沥油存料台2上进行沥油,滚子上多余的油通过滤孔3流入沥油存料台2下方的集油箱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