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2170发布日期:2020-12-04 14:0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张力调节机构是聚乙烯薄膜注塑机最基本的结构单元,用于确保薄膜在拉伸过程中拉伸力适中,现有的张力调节机构通常结构固定,以至于不方便进行调节,当聚乙烯薄膜因拉伸速度过快或过慢时,容易导致聚乙烯薄膜质量的参差不齐,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张力调节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聚乙烯薄膜用张力调节机构不方便调节、易导致聚乙烯薄膜质量的参差不齐、实用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台、固位轴承座、第一传动辊、对位孔、张力调节机构、定位轴承座和第二传动辊,两个所述固位轴承座的底部与支撑台左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个固位轴承座顶端的内腔插接,所述对位孔开设于支撑台顶面的中心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的底端与支撑台后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轴承座的底部分别与支撑台右端顶面的前方和后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个定位轴承座顶端的内腔插接。

优选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操作支架、导轨、调位块、调位孔、支撑轴承、调位杆、调位电机、升降轴承、张力辊、调位轴承座、固位管、固位杆、升降台、除杂盒、刷毛、抽风机、抽风管、集尘盒和滤网,所述操作支架的底部与支撑台后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后端与操作支架底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调位块的后端与导轨前端的中部卡接,所述调位孔开设于调位块前端的顶面,两个所述支撑轴承分别镶嵌于支撑台后端顶面的中心处与操作支架前端的顶面,所述调位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轴承的内腔和调位孔的内腔插接,所述调位电机两端的底部与操作支架顶面的两端固定连接,且调位电机底端的输出轴末端与调位杆的顶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承镶嵌于调位块正面的中心处,所述张力辊的后端与升降轴承内环的内嵌插接,所述调位轴承座后端的内腔套装于张力辊前端的表面,所述固位管的背面与调位轴承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杆的底端与固位管的内腔插接,且固位杆的底部与支撑台前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的底端与调位块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除杂盒的顶端与升降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刷毛的顶端粘接于除杂盒底面的左端,所述抽风机前端和后端的底部均与升降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抽风管的顶端与抽风机底端的抽风口连通,且抽风管的底端贯穿升降台的底面并与除杂盒的内腔连通,所述集尘盒的底部与升降台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且集尘盒的背面与抽风机前端的排风口连通,所述滤网镶嵌于集尘盒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调位块后端的槽面与导轨前端的表面滑动连接,导轨是对调位块移动的方向进行了限定,且增加了调位块移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调位杆的表面与调位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刷毛的底部与张力辊的顶部搭接,刷毛可以有效清除张力辊上的杂质,并且清理的杂质会被除杂盒给传输到集尘盒的内部,这样就达到了除尘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位管的内壁与固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固位杆是对固位管的移动方向进行了限定,且固位杆增加了固位管移动时的稳定性,这样固位管就能够增加张力辊工作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材质为不锈钢,滤网可以把粉尘筛选到集尘盒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调位电机,首先控制调位电机正转,调位电机正转就能够带动调位杆正转,调位杆正转就能够带动调位块向下移动,调位块向下移动就能够带动张力辊向下移动,当张力辊的底部与聚乙烯薄膜充分挤压时,这样就达到了张力调节的效果,从而保证了聚乙烯薄膜质量的均匀度。

2、通过对聚乙烯薄膜张力调节机构的改进,首先通过控制调位电机的正反转,就能够随意调节张力辊对薄膜的张力,进而提高了薄膜的加工质量,然后还能够对张力辊进行除尘工作,这样就能够保证张力辊的洁净度,进而提高了张力调节机构的环保性,以至于可以进一步增加聚乙烯薄膜的加工质量,同时,这样也提高了整个张力调节机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的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支撑台;2、固位轴承座;3、第一传动辊;4、对位孔;5、张力调节机构;501、操作支架;502、导轨;503、调位块;504、调位孔;505、支撑轴承;506、调位杆;507、调位电机;508、升降轴承;509、张力辊;510、滤网;511、调位轴承座;512、固位管;513、固位杆;514、升降台;515、除杂盒;516、刷毛;517、抽风机;518、抽风管;519、集尘盒;6、定位轴承座;7、第二传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聚乙烯薄膜的输送用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台1、固位轴承座2、第一传动辊3、对位孔4、张力调节机构5、定位轴承座6和第二传动辊7,两个固位轴承座2的底部与支撑台1左端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辊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个固位轴承座2顶端的内腔插接,对位孔4开设于支撑台1顶面的中心处,张力调节机构5的底端与支撑台1后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两个定位轴承座6的底部分别与支撑台1右端顶面的前方和后方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辊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个定位轴承座6顶端的内腔插接。

张力调节机构5包括操作支架501、导轨502、调位块503、调位孔504、支撑轴承505、调位杆506、调位电机507、升降轴承508、张力辊509、调位轴承座511、固位管512、固位杆513、升降台514、除杂盒515、刷毛516、抽风机517、抽风管518、集尘盒519和滤网510,操作支架501的底部与支撑台1后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导轨502的后端与操作支架501底端的正面固定连接,调位块503的后端与导轨502前端的中部卡接,调位块503后端的槽面与导轨502前端的表面滑动连接,调位孔504开设于调位块503前端的顶面,两个支撑轴承505分别镶嵌于支撑台1后端顶面的中心处与操作支架501前端的顶面,调位杆506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轴承505的内腔和调位孔504的内腔插接,调位杆506的表面与调位孔504的内壁螺纹连接,调位电机507两端的底部与操作支架501顶面的两端固定连接,且调位电机507底端的输出轴末端与调位杆506的顶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升降轴承508镶嵌于调位块503正面的中心处,张力辊509的后端与升降轴承508内环的内嵌插接,调位轴承座511后端的内腔套装于张力辊509前端的表面,固位管512的背面与调位轴承座511的正面固定连接,固位管512的内壁与固位杆513的表面滑动连接,固位杆513的底端与固位管512的内腔插接,且固位杆513的底部与支撑台1前端顶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升降台514的底端与调位块503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除杂盒515的顶端与升降台514的底面固定连接,刷毛516的顶端粘接于除杂盒515底面的左端,刷毛516的底部与张力辊509的顶部搭接,抽风机517前端和后端的底部均与升降台514的顶面固定连接,抽风管518的顶端与抽风机517底端的抽风口连通,且抽风管518的底端贯穿升降台514的底面并与除杂盒515的内腔连通,集尘盒519的底部与升降台514前端的顶面固定连接,且集尘盒519的背面与抽风机517前端的排风口连通,滤网510镶嵌于集尘盒519的顶面,滤网510的材质为不锈钢。

使用时,首先控制调位电机507正转,调位电机507正转就能够带动调位杆506正转,调位杆506正转就能够带动调位块503向下移动,调位块503向下移动就能够带动张力辊509向下移动,当张力辊509的底部与聚乙烯薄膜充分挤压时,这样就达到了张力调节的效果,这时控制抽风机517启动,抽风机517启动就能够带动除杂盒515把刷毛516刷掉的粉尘给传输到抽风管518的内部,抽风管518再把粉尘给传输到集尘盒519的内部,这时通过设置的滤网510,滤网510可以把粉尘过滤到集尘盒519的内部,这时再控制调位电机507反转,调位电机507反转就能够带动调位杆506反转,调位杆506反转就能够带动调位块503和张力辊509同时向上移动,通过张力辊509的向上移动就能够再次改变聚乙烯薄膜输送时的张力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