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风扇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6804发布日期:2020-12-22 10:4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风扇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中的相关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风扇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电梯轿厢风扇,一种控制方式是通过操纵箱检修窗里船型开关控制,另一种控制方式是操纵箱上锁来控制,这两种控制方式都是通过手动来进行控制的,对于用户来说具有极大的不变性,用户体验感差。而且如果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控制电梯风扇时,由于操作不便,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并不会频繁启动和停止风扇,当在炎热夏天时,无论轿厢内是否有人,风扇都会一直保持启动状态,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风扇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风扇节能装置,所述电梯包括轿厢和位于轿厢下方的轿底下梁;所述电梯的轿厢内部固定有风扇;所述电梯包括固定支架和安装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轿底下梁;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固定有弹性支撑物;所述轿厢固定于弹性支撑物上方;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轿底下梁;在所述安装支架之上固定有超载传感器;在所述轿厢底面固定有磁钢片;所述磁钢片的位置位于所述超载传感器的正上方;所述超载传感器内部安装有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的两端串联于所述风扇的供电线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面、第二固定面和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固定面通过螺栓组锁定于所述轿底下梁;所述第二固定面上方固定有弹性支撑物;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固定面、第四固定面和连接所述第三固定面和所述第四固定面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三固定面通过螺栓组锁定于所述轿底下梁;在所述第四固定面上固定有超载传感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支撑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垂直于所述第三固定面和第四固定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高度。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轿厢底面的第一区域通过弹性支撑物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面上;所述轿厢的第二区域的底端固定有所述磁钢片;所述第二固定面与所述第二区域在竖直方向不重合;所述第三固定面上用于固定所述超载传感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固定面在竖直方向不重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支撑物受重压缩时,所述磁钢片高度下降,进入所述磁性开关的感应范围;所述弹性支撑物不受重时,所述磁钢片高度上升,离开所述磁性开关的感应范围。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超载传感器的型号为hd-mv01a;型号为hd-mv01a的超载传感器包括为所述超载传感器供电的电源线和内置的常开开关连接端口;电源线连接供电电源;所述常开开关连接端口串联于所述风扇的供电线路。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弹性支撑物为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便捷控制的风扇节能装置。本实用新型成本低、便于安装而且通用性好,可批量化生产。相对于现有技术,提供了更好的电梯风扇控制方式,解决了电扇控制不便的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装置,当有人使用电梯时风扇才启动,极大的节省了电能。尤其适用于家用电梯等不适于常年在电梯中开启空调且对供电成本比较敏感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扇的供电线路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超载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弹性支撑物;3、固定支架;4、磁钢片;5、超载传感器;6、安装支架;7、轿底下梁;8、风扇;9、接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梯包括轿厢1和位于轿厢1下方的轿底下梁7。电梯的轿厢1内部天花板上固定有风扇8。风扇8本身可以使用市售产品,以螺栓组或者其他常规方式固定于电梯轿厢1的天花板。

电梯还包括固定支架3和安装支架6。

固定支架3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面、第二固定面和连接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的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垂直于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第一固定面通过螺栓组锁定于轿底下梁7。第二固定面上方固定有弹性支撑物2。轿厢1固定于弹性支撑物2上方。也即轿厢1和第二固定面之间固定有弹性支撑物2。优选的,弹性支撑物2选择使用橡胶块。

安装支架6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固定面、第四固定面和连接第三固定面和第四固定面的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垂直于第三固定面和第四固定面。第三固定面通过螺栓组锁定于轿底下梁7。在第四固定面上固定有超载传感器5。在轿厢1底面固定有磁钢片4。磁钢片4的位置位于超载传感器5的正上方。

具体的,轿厢1底面分为两个区域。轿厢1底面的第一区域通过弹性支撑物2固定于第二固定面之上。轿厢1底面的第二区域的底端固定有磁钢片4。第二固定面与第二区域在竖直方向不重合。也即用于固定磁钢片4的第二区域是在第二固定面的范围之外悬空的。

第三固定面上用于固定超载传感器5的位置与第二固定面在竖直方向不重合。也即当视线为竖直方向时,位于第三固定面和轿厢1之间的第二固定面不遮挡磁钢片4和超载传感器5。

超载传感器5内部安装有磁性开关。磁性开关的两端串联于风扇8的供电线路。图2为风扇的供电线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磁性开关的两端可以连接入传感器供电线路的接入端9。

又如图1所示,第二支撑面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面的高度。这是为了保证磁钢片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有变化的前提下,超载传感器5永远位于磁钢片4的下方。具体的,弹性支撑物2受重压缩时,磁钢片4高度下降,进入超载传感器5的磁性开关的感应范围。弹性支撑物2不受重时,磁钢片4高度上升,离开超载传感器5的磁性开关的感应范围。

图3为实施例中超载传感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超载传感器5的型号可以为hd-mv01a。型号为hd-mv01a的超载传感器5包括为超载传感器5供电的电源线和内置的磁性常开开关连接端口。具体的,型号为hd-mv01a的超载传感器5有六根连接线路,其中用于供电的电源线为红色线和黑色线,可将红色线和黑色线连接超载传感器5的供电电源。其中红色线连接接24v电源正极,黑色线连接24v电源副极。黄色线和棕色线为超载传感器5的内置常开开关的两端的引出线。黄色线和棕色线串联于风扇8的供电线路。绿色线和蓝色线为内置的常闭开关的两端的引出线,在本实用新型中不涉及。

进一步的,可以使用启动电压为24v的风扇8,则可以更方便接线,风扇8的供电电源正极可连接到超载传感器5的红色线上,风扇8的供电电源的副极连接24v电源副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

当有人进入轿厢1时,由于轿厢1底部和固定支架3之间通过弹性支撑物2固定,弹性支撑物2会压缩变形,轿厢1底部磁钢片4下移靠近超载传感器5,超载传感器5感应到磁钢片4的磁性而动作,超载传感器5内置的常开开关关闭,电源接通,风扇8启动。当人离开轿厢1时,弹性支撑物2恢复原状,轿厢1底部的磁钢片4远离超载传感器5,超载传感器5感应不到磁钢片4的磁性,超载传感器5内部的常开开关打开,风扇8的电源断掉,停止工作。综上,本实用新型既能便捷的控制风扇8的启停,又能在无人的状况下保持风扇8在停止状态,达到省电效果。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