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4917发布日期:2020-12-18 13:1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制作设备时,例如制作电梯时,往往需要对各种板材进行加工。然而,经过加工分割的板材依然搬运不便。为此,提供一个既方便搬运、又不易损坏板材的搬运工具,成为设备生产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方便用户对板材进行搬运的辅助工装,同时避免现有的搬运工具使用时容易出现的损坏板材的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包括:至少一个吸盘、第一管道、支撑架、气缸、两个活塞杆和两个把手;

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气缸内部;

所述气缸的两端导通,两个所述活塞杆的活塞端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的内部两侧,两个所述活塞杆用于在相互远离时使所述气缸内形成负压;

两个所述把手分别可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活塞杆的非活塞端。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活塞杆在气缸内造成负压,为吸盘吸附住钢板提供了负压,进而造成钢板吸附在吸盘上,再通过抬起把手,将钢板抬起、进行移动。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板材移动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无需复杂结构,即可实现对钢板的有效抓取,为用户移动板材提供了很好的拾取工具。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辅助杆;

所述辅助杆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外侧两端,且所述辅助杆与所述活塞杆方向相同,所述辅助杆用于在所述把手转动弯折后对所述活塞杆进行定位。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辅助杆,可以在抬起时无需施加两个与活塞运动趋势相反的力,进而使操作时更简单、更牢固。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活塞杆的非活塞端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交叉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实现对把手和活塞杆的可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吸盘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所述吸盘的底部设有辅助密封边条。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吸盘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气,同时增大与钢板的接触面积,增大吸附力。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压力表;

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气缸上,所述压力表用于标示所述气缸内的压力值。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压力表,可以方便用户观察气缸内的压力数据,使用户对钢板的吸附力有观察指标,避免拾取的钢板过重,或者在吸盘缓慢漏气及时发现。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辅助气泵;

所述辅助气泵设置在所述气缸上,所述辅助气泵的进气口与所述气缸的内部导通,所述辅助气泵用于将所述气缸内的空气抽走。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辅助气泵对气缸进行负压补充,避免缓慢漏气时无法使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锂电池;

所述锂电池与所述辅助气泵电性连接,所述锂电池用于向所述辅助气泵供电。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使该板材移动工具摆脱电线的束缚,提高适用范围。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把手上还设有防滑胶套。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防滑胶套,可以减少手滑现象的产生,增强握持力。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塞杆在气缸内造成负压,为吸盘吸附住钢板提供了负压,进而造成钢板吸附在吸盘上,再通过抬起把手,将钢板抬起、进行移动。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板材移动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无需复杂结构,即可实现对钢板的有效抓取,为用户移动板材提供了很好的拾取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a-a剖视图。

图中标号:

1、吸盘;101、辅助密封边条;2、第一管道;3、支撑架;4、气缸;5、活塞杆;6、把手;7、辅助杆;8、第一连接环;9、第二连接环;10、压力表;100、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另一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a-a剖视图。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包括:至少一个吸盘1、第一管道2、支撑架3、气缸4、两个活塞杆5和两个把手6。

该吸盘1设置在该第一管道2的一端,该第一管道2的另一端固定在该支撑架3上。

该气缸4固定在该支撑架3上,该支撑架3内部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一管道2和该气缸4内部。

该气缸4的两端导通,两个该活塞杆5的活塞端分别位于该气缸4的内部两侧,两个该活塞杆5用于在相互远离时使该气缸4内形成负压。

两个该把手6分别可转动设置在两个该活塞杆5的非活塞端。

该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手持两个把手6,将吸盘1压在钢板100上,使吸盘1吸附在钢板100表面;然后拉动两个把手6,使两个活塞杆5彼此分离,使得气缸4内形成真空;真空传递到吸盘1内,使吸盘1更紧地吸附在钢板100表面。

在该技术方案,通过活塞杆5在气缸4内造成负压,为吸盘1吸附住钢板100提供了负压,进而造成钢板100吸附在吸盘1上,再通过抬起把手6,将钢板100抬起、进行移动。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板材移动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无需复杂结构,即可实现对钢板100的有效抓取,为用户移动板材提供了很好的拾取工具。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还包括:辅助杆7。

该辅助杆7设置在该气缸4的外侧两端,且该辅助杆7与该活塞杆5方向相同,该辅助杆7用于在该把手6转动弯折后对该活塞杆5进行定位。

如图1至3所示的,即是采用辅助杆7时把手6弯折时的情形。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辅助杆7,可以在抬起时无需施加两个与活塞运动趋势相反的力,进而使操作时更简单、更牢固。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该活塞杆5的非活塞端设有第一连接环8,该把手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环9,该第一连接环8与该第二连接环9交叉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环8和第二连接环9实现对把手6和活塞杆5的可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该吸盘1由柔性材料制成,且该吸盘1的底部设有辅助密封边条101。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吸盘1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气,同时增大与钢板100的接触面积,增大吸附力。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还包括:压力表10。

该压力表10设置在该气缸4上,该压力表10用于标示该气缸4内的压力值。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压力表10,可以方便用户观察气缸4内的压力数据,使用户对钢板100的吸附力有观察指标,避免拾取的钢板100过重,或者在吸盘1缓慢漏气及时发现。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还包括:辅助气泵。

该辅助气泵设置在该气缸4上,该辅助气泵的进气口与该气缸4的内部导通,该辅助气泵用于将该气缸4内的空气抽走。

需要说明的是,辅助气泵的位置不作特别的限定。只要在气缸4上、能够对气缸4提供负压即可。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辅助气泵对气缸4进行负压补充,避免缓慢漏气时无法使用。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还包括:锂电池。

该锂电池与该辅助气泵电性连接,该锂电池用于向该辅助气泵供电。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使该板材移动工具摆脱电线的束缚,提高适用范围。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梯制作的板材移动工具,该把手6上还设有防滑胶套。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防滑胶套,可以减少手滑现象的产生,增强握持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