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5445发布日期:2021-02-09 21:5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收料装置,是聚酯膜带在生产中最后一个步骤,将生产出来的聚酯膜带通过收料装置进行收集,最后在统一进行存放。
[0003]
现有的收料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4]
1、在卷料盘达到收料最大量时,对其拆卸更换比较麻烦,而且拆卸更换时收料装置就得停止使用,延长了收料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0005]
2、在铸片后容易因材料带的传输导致材料带拉伸变形,使得其拉伸的厚度发生改变,无法更好的控制所拉伸的厚度,影响拉伸效果,材料带刚挤出的时候温度较高,材质较软,在收料的时候容易因为挤压导致材料带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解决了卷料盘不易拆卸,材料带容易因为传输过程导致厚度发生改变,材料带温度过高的问题。
[0008]
(二)技术方案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固定柱、拉伸装置、固定座和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向轮,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有降温装置,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l形槽,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卷料轴,所述卷料轴的外表面与l形槽滑动连接,所述卷料轴表面固定连接有卷料盘,所述转向轮和卷料盘的顶部滑动连接材料带。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伸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表面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顶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部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固定框的顶部至固定腔内,所述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固定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的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轴轮,所述轴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伸盘,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和第一滑块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有降温盒,所述降温盒的一侧开设有排风口,所述降温盒的另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从右至左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和风机,所述降温盒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导风板。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卷料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块。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料盘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卷料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该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板、l形槽、卷料盘和限位盘,使得工作人员在对卷料盘拆卸更换时更加轻松便捷,避免了在卷料盘达到最大卷料量的时候对其进行拆卸更换浪费更多的拆卸时间,减少了卷料盘的更换时间,提高收料速度。
[0018]
2、该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通过设置的拉伸装置,对材料带拉伸,使得材料带在铸片后进行拉伸,使得材料带的厚度进行二次校准,避免了因为机器卡顿导致材料带厚度发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通过设置的降温装置对材料带进行降温,避免了因温度过高导致材料带在收料时挤压变形。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侧视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工作台;2、固定柱;3、转向轮;4、拉伸装置;401、固定框;402、固定腔;403、第一滑块;404、转动盘;405、螺纹杆;406、第二滑块;407、轴轮;408、压伸盘;409、限位弹簧;5、固定座;6、降温装置;601、降温盒;602、排风口;603、固定槽;604、过滤网;605、风机;606、导风板;7、固定板;8、l形槽;9、卷料盘;10、限位盘;11、卷料轴;12、固定块;13、固定支架;14、电机;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材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7]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膜带生产用收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固定柱2、拉伸装置4、固定座5和固定板7,两个固定柱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向轮3,固定座5的顶部固定有降温装置6,固定板7的表面开设有l形槽8,两个固定板7之间设置有卷料轴11,卷料轴11的外表面与l形槽8
滑动连接,卷料轴11表面固定连接有卷料盘9,转向轮3和卷料盘9的顶部滑动连接材料带17。
[0028]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固定板7、l形槽8、卷料盘9和限位盘10,使得工作人员在对卷料盘9拆卸更换时更加轻松便捷,减少了卷料盘9的更换时间,提高收料速度,通过设置的拉伸装置4使得可以使得在拉伸材料带17的时候对厚度进行调节,方便了在铸片后对材料带17进行二次拉伸,避免了因传输过程中机器的卡顿导致材料带17厚度变厚。
[0029]
具体的,拉伸装置4包括固定框401,固定框401表面开设有固定腔402,固定腔402顶部设置有转动盘404,转动盘404的底部固定有螺纹杆405,螺纹杆405贯穿固定框401的顶部至固定腔402内,螺纹杆405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06,固定腔40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03,第二滑块406和第一滑块403的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轴轮407,轴轮4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伸盘408,第二滑块406的底部和第一滑块403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409。
[0030]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螺纹杆405向内进行旋转使得推动第二滑块406挤压限位弹簧409导致轴轮407之间的距离变小,通过向外,从而向外转动螺纹杆405使得在限位弹簧409的回弹力下使得轴轮407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使得控制拉伸材料带17的厚度。
[0031]
具体的,降温装置6包括有降温盒601,降温盒601的一侧开设有排风口602,降温盒601的另一侧开设有固定槽603,固定槽603的内壁从右至左固定连接有过滤网604和风机605,降温盒60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导风板606。
[003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过滤网604使得外界空气在进入降温盒601内时进行过滤,避免了吸入灰尘过多导致材料带17表面被污染,通过设置的导风板606使得风机605抽取的外界风更好的与材料带17进行接触,达到降温的作用。
[0033]
具体的,固定板7的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支架13,固定支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卷料轴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6,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6啮合连接。
[0034]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方便了在拆卸更换后通过电机14与卷料轴11进行工作,避免了在拆卸的时候直接与电机14一起进行拆卸。
[0035]
具体的,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块。
[0036]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额支撑板对工作台1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避免了因为机器工作发生抖动导致工作台1发生倾倒,通过设置的防滑块使得装置可以在各种地形下进行固定。
[0037]
具体的,卷料盘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盘10,卷料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
[0038]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限位盘10对卷料盘9的表面收卷的材料带17进行夹持,避免了因转动导致材料带17无法固定在同一歌中心点,通过设置的固定块12使得卷料轴11在卡入到l形槽8中后,避免因为电机转动导致卷料轴11发生扭动。
[0039]
本实施例中电机和风机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
[00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材料带17通过转向轮3的调节使得材料带17可以与工作台1呈同一水平位置,然后通过拉伸装置4对材料带17进行拉伸,然后在通过降温装置6使得材料带17的温度降低,最后通过电机14带动卷料盘9进行转动对材料带17进行
收卷,在拉伸装置4的拉伸中,通过设置的螺纹杆405向内进行旋转使得推动第二滑块406挤压限位弹簧409导致轴轮407之间的距离变小,通过向外,从而向外转动螺纹杆405使得在限位弹簧409的回弹力下使得轴轮407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使得控制拉伸材料带17的厚度,在降温装置6进行降温的时候,通过设置的过滤网604使得外界空气在进入降温盒601内时进行过滤,避免了吸入灰尘过多导致材料带17表面被污染,通过设置的导风板606使得风更好的与材料带17进行接触,达到降温的作用。
[004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