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卡合结构形成的减震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5538发布日期:2022-06-14 19:0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卡合结构形成的减震箱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物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卡合结构形成的减震箱体。


背景技术:

2.有许多部件在生产过程会进行周转转运,对于比较精密的部件,在转运中需要特别保护,需要提供良好的抗震,因此在周转装载时需要具有高抗压特性高缓冲减震的箱体来放置部件。现有常用的包装箱采用泡沫材料,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存储、运输成本都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卡合结构形成的减震箱体。
4.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减震箱体,由两块epe材质的片材组成,其中一块片材折叠作为包装容器的两个面,另一块片材折叠后作为包装容器的三个面,其中在一块片材的边缘表面形成有卡合槽,在另一块片材的边缘末端形成有对应的卡合凸起,卡合凸起用于插入到卡合槽中从而将两块片材组合形成箱体。
5.其中,卡合凸起为水滴状、矛状或大致燕尾榫状,卡合槽的形状与卡合凸起的形状相匹配。
6.进一步,在卡合凸起上设置有多条小凹槽,在卡合槽内对应设置有多条小凸筋,卡合凸起与卡合槽卡合时,小凸筋对应卡合在小凹槽内,形成紧配合。
7.进一步,片材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第一片材包括两个部分,用于构成箱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作为箱体的底面;第二片材包括三个部分,用于构成箱体的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
8.进一步,第一片材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连处形成有第一折叠沟,第一片材沿第一折叠沟折叠后形成l形;第二片材在第三侧面、第五侧面与第四侧面的相连处形成有第二折叠沟,第二片材沿第二折叠沟折叠后形成凵形。
9.其中,折叠沟呈倒八字形,其中在倒八字的一边具有凸条,另一边具有凹槽,相邻两个侧面翻折成垂直状态后,折叠沟一边的凸条卡入到另一边的凹槽中。
10.其中,第一片材的第一折叠沟和卡合槽以及第二片材的第二折叠沟和卡合凸起都是通过模压形成,模压而成的折叠沟的底部向片材外表面突出。
11.进一步,在组成箱体的多个侧面上模压有适配被包装物外形的造型。
12.进一步,在作为箱体底面的侧面外表面模压有用于箱体叠置的造型。
13.进一步,在两块片材的里面和/或外面都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与片材层压、叠置或粘接在一起。
14.进一步,片材里面的保护层采用硬度比片材的硬度低且具有一定柔软度的材料;片材外面的保护层采用硬度比片材的硬度高的材料。
15.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由两块片材组成,两块片材都是长方形,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非常小,而且片材都为平面状,方便存放和运输,两块片材折叠后通过卡合即可形成箱体,组装容易,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有利于实现减量包装。
16.附图说明:
17.图1:包装容器示意图;
18.图2:第一片材示意图;
19.图3:第二片材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0-第一片材;
22.101-第一侧面;102-第二侧面;
23.103-第一折叠沟;104-卡合槽;
24.200-第二片材;
25.201-第三侧面;202-第四侧面;
26.203-第五侧面;204-第二折叠沟;
27.205-卡合凸起。
28.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30.如图1所示,减震箱体由第一片材100和第二片材200两部分卡合组成。其中第一片材100和第二片材200都采用epe材料。
31.如图2所示,第一片材100包括两个部分,用于构成箱体的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其中第一侧面101作为箱体的底面。两个面是一体的,在折叠前是一块长方形的片材,在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相连处形成第一折叠沟103,第一片材100沿第一折叠沟103折叠后形成l形。第一折叠沟103的宽度和深度可根据产品的厚度进行选择。在第一片材100的边缘表面形成有卡合槽104,用于与第二片材200卡合。
32.如图3所示,第二片材200包括三个部分,用于构成箱体的第三侧面201、第四侧面202和第五侧面203,三个面也是一体的,在折叠前也是一块长方形的片材,在第三侧面201、第五侧面203与第四侧面202的相连处形成第二折叠沟204,第二片材200沿第二折叠沟204折叠后形成凵形。第二折叠沟204的宽度和深度与第一片材100的第一折叠沟104的宽度和深度相同。在第二片材的边缘末端形成卡合凸起205,用于与第一片材100卡合。
33.第一片材100的第一折叠沟103和卡合槽104以及第二片材200的第二折叠沟204和卡合凸起205都是通过模压形成。模压而成的折叠沟103、204的底部可以向片材外表面突出,以方便侧面翻折。折叠沟内呈倒八字形,其中可以在倒八字的其中一边模压出凸条,在另一边模压出凹槽,当相邻两个侧面翻折成垂直状态后,折叠沟的其中一边的凸条卡入到另一边的凹槽中,增加两个侧面之间的卡合效果。
34.对于卡合凸起205,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水滴状结构,也可以采用矛状结构、大致燕尾榫状结构,或者采用其他方便加工且容易实现卡合的结构,卡合槽104的形状与卡合凸起205的形状相匹配。
35.为了提高两块片材的卡合效果,可以在卡合凸起205上设置多条小凹槽,在卡合槽104内对应设置多条小凸筋,小凸筋与小凹槽形成紧配合。小凸筋和小凹槽优选设置四条。
对于卡合槽104内小凸筋的设置,其中两个小凸筋设置在靠近卡合槽开口的位置,两两相对,沿着大致平行于片材的方向相对凸出,另两条小凸筋对称设置在靠近卡合槽底部的位置。卡合凸起205上的小凹槽与卡合槽104内的小凸筋对应匹配设置。
36.下面结合图1描述两块片材如何组合成减震箱体。
37.首先,以第一片材100的第一侧面101作为底面,将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折叠沟103向上翻折,形成如图1所示的l形。将第二片材200的第三侧面201和第五侧面203沿第二折叠沟204向上翻折,形成如图1所示的凵形。
38.然后,将折叠后的凵形第二片材200上的卡合凸起205插入到折叠后的l形第一片材100的卡合槽104中,通过卡合凸起205与卡合槽104形成紧配合,从而使得第一片材100与第二片材200组合而形成上部开口的缓冲箱体。
39.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卡合槽104形成在第一片材100上,卡合凸起205形成在第二片材200上,而卡合槽104和卡合凸起205也可以互换位置。
40.另外,在侧面上也可以模压出适配被包装物外形的形状。
41.需要的话,也可以给盒体配备盖子。
42.作为转运箱体,会存在多个箱体摞成多层的情况,为了适应这样的使用工况,可以在箱体的底面形成与箱体上部边沿配合的结构,如在底面形成可容纳上部边沿的凹槽;或者在模压第一片材100的卡合槽104时,使得卡合槽104向片材外表面突出,形成箱体叠置用凸起,同时在箱体的行上端部形成叠置凹槽;或者其他方便叠置的结构。需要的话,在最上层的箱体上配备盖子即可。
43.另外,还可以在第一片材100和第二片材200的里面和/或外面加保护层,保护层可通过粘接、层压、叠置或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片材上,其中里面的保护层采用硬度比片材的硬度低且具有一定柔软度的材料,外面的保护层采用硬度比片材的硬度高的材料,以提高箱体的强度。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