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塔吊与楼层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9353发布日期:2021-02-27 11:3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式塔吊与楼层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锁式塔吊与楼层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楼房建造过程中,需要采用设备将建筑物料运输送至楼房的各楼层,便于在各楼层上进行施工。
[0003]
现有的楼层升降装置多如专利申请书cn201420704509.x中的一种自锁式楼层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楼层通道中的固定支撑框架,固定在固定支撑框架顶部的由电气控制柜控制运行的卷扬装置,该卷扬装置的钢绳的端部固定在货物托架顶部,该货物托架随钢绳收缩沿固定支撑框架上下移动,在每一楼层的进出口处设置有通过插销启闭的门;其中:所述门上方的固定支撑框架上固定有安装横梁,该安装横梁上安装有由电气控制柜控制运行的气缸,紧邻门处的固定支撑框架上固定有检测门启闭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检测的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柜;所述货物托架上设置有与气缸的活塞杆匹配的锁紧孔。由于所述结构提高了安全系数和便于锁定货物托架。
[0004]
常规的楼层升降装置,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由于楼层升降装置上升的高度会很高,工作人员工作注意力非常集中,在升降装置上行走或身体向前探身进行工作,因此楼层升降装置上必须安装保护措施,否则可能出现工作人员坠落的危险。
[0005]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自锁式塔吊与楼层升降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式塔吊与楼层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楼层升降装置,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由于楼层升降装置上升的高度会很高,工作人员工作注意力非常集中,在升降装置上行走或身体向前探身进行工作,因此楼层升降装置上必须安装保护措施,否则可能出现工作人员坠落的危险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塔吊与楼层升降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
一种自锁式塔吊与楼层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部上下贯穿一个矩形的升降柱;所述固定板顶部平面的前端固定安装两个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齿,两个所述电机的后端环形处固定安装一圈齿条;
[0009]
所述升降柱顶端的左右边缘处固定安装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圆柱形连接柱;所述升降柱顶端的前后边缘处固定安装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圆柱形连接柱;所有所述连接柱的两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右侧壁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矩形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顶部的中部上下贯穿。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包括漏孔、万向轮、固定块和内槽,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部
上下贯穿一个矩形的漏孔,所述固定板底部平面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两根垂直向下且相互对称的万向轮,所述固定板顶部平面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对向的内侧壁中部有向外侧凹进的矩形内槽。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柱包括齿条、挡板、升降台、挡柱和连接杆,所述升降柱左右两侧的中部固定焊接相互对称的齿条,两排所述齿条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相互对称的矩形挡板,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平面固定安装一个矩形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顶部的中部有下凹的矩形状,所述升降柱顶部的四周边缘处固定安装垂直向上的圆柱形挡柱,所有所述挡柱的中部固定安装矩形的连接杆。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包括套环、钢绳和腰圈,所有所述连接柱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环形的套环,前后两个所述套环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钢绳,左右两个所述套环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钢绳,所有所述钢绳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一个圆形的腰圈。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包括转轴和折叠板,所述固定框的左端前后贯穿一个圆柱形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安装向下的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右端向下有均匀的向左凹进的矩形折叠板。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升降柱的顶部平面固定安装一个矩形的升降台,升降台顶部的中部有下凹的矩形状,升降柱顶部的四周边缘处固定安装垂直向上的圆柱形挡柱,所有挡柱的中部固定安装矩形的连接杆,工作人员准备工作时,站在升降台上,打开电机后,升降柱就会上升,上升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停住,在升降台上工作时,连接杆能到人的腰部,挡柱比连接杆还高,这样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双手穿过挡柱,不仅不会妨碍工作,还不用时刻担心掉落的危险,所有连接柱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环形的套环,前后两个套环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钢绳,左右两个套环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钢绳,所有钢绳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一个圆形的腰圈,把腰圈绑在工作人员的腰上,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注意力集中,可能向前迈步就会发生危险,有腰圈的捆绑固定就不会坠落,固定框的左端前后贯穿一个圆柱形的转轴,转轴的下端固定安装向下的折叠板,折叠板的右端向下有均匀的向左凹进的矩形折叠板,折叠板上下为软梯状,利用电机把升降台降落,工作人员进入升降台会非常简单,但是在工作中,电机没电时,就会困住工作人员,这时利用折叠板爬下去就行,不用一直在等待电机的充电。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方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上方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2]
1、固定板;101、漏孔;102、万向轮;103、固定块;104、内槽;2、升降柱;201、齿条;202、挡板;203、升降台;204、挡柱;205、连接杆;3、电机;301、转齿;4、连接柱;401、套环;402、钢绳;403、腰圈;5、固定框;501、转轴;502、折叠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实施例:
[0027]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式塔吊与楼层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顶部的中部上下贯穿一个矩形的升降柱2;固定板1顶部平面的前端固定安装两个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电机3,电机3包括转齿301,两个电机3的后端环形处固定安装一圈齿条201,两个电机3为同步电机,转齿301与齿条201相啮合;
[0029]
升降柱2顶端的左右边缘处固定安装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圆柱形连接柱4;升降柱2顶端的前后边缘处固定安装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圆柱形连接柱4,所有连接柱4的两端相互固定连接;连接柱4包括套环401、钢绳402和腰圈403,所有连接柱4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环形的套环401,前后两个套环401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钢绳402,左右两个套环401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钢绳402,所有钢绳402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一个圆形的腰圈403,准备工作时,把腰圈403绑在工作人员的腰上,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注意力集中,可能向前迈步就会发生危险,有腰圈403的捆绑固定就不会坠落;
[0030]
升降柱2右侧壁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矩形的固定框5;固定框5顶部的中部上下贯穿。
[0031]
其中,固定板1包括漏孔101、万向轮102、固定块103和内槽104,固定板1顶部的中部上下贯穿一个矩形的漏孔101,固定板1底部平面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两根垂直向下且相互对称的万向轮102,固定板1顶部平面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固定块103,两块固定块103对向的内侧壁中部有向外侧凹进的矩形内槽104,固定板1下端安装万向轮102方便工作人员来回移动,左端固定块103上的内槽104,能使左端的电机3在转动时,顶住左端的电机3左侧,右端固定块103上的内槽104,能使右端的电机3在转动时,顶住右端的电机3右侧。
[0032]
其中,升降柱2包括齿条201、挡板202、升降台203、挡柱204和连接杆205,升降柱2左右两侧的中部固定焊接相互对称的齿条201,两排齿条201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相互对称的矩形挡板202,升降柱2的顶部平面固定安装一个矩形的升降台203,升降台203顶部的中部有下凹的矩形状,升降柱2顶部的四周边缘处固定安装垂直向上的圆柱形挡柱204,所
有挡柱204的中部固定安装矩形的连接杆205,工作人员准备工作时,站在升降台203上,打开电机3后,升降柱2就会上升,上升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停住,在升降台203上工作时,连接杆205能到人的腰部,挡柱204比连接杆205还高,这样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双手穿过挡柱204,不仅不会妨碍工作,还不用时刻担心掉落的危险。
[0033]
其中,固定框5包括转轴501和折叠板502,固定框5的左端前后贯穿一个圆柱形的转轴501,转轴501的下端固定安装向下的折叠板502,折叠板502的右端向下有均匀的向左凹进的矩形折叠板502,折叠板502上下为软梯状,利用电机3把升降台203降落,工作人员进入升降台203会非常简单,但是在工作中,电机3没电时,就会困住工作人员,这时利用折叠板502爬下去就行。
[0034]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0035]
电机3包括转齿301,两个电机3的后端环形处固定安装一圈齿条201,两个电机3为同步电机,转齿301与齿条201相啮合,固定板1底部平面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两根垂直向下且相互对称的万向轮102,固定板1顶部平面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相互平行且相互对称的固定块103,两块固定块103对向的内侧壁中部有向外侧凹进的矩形内槽104,固定板1下端安装万向轮102方便工作人员来回移动,左端固定块103上的内槽104,能使左端的电机3在转动时,顶住左端的电机3左侧,右端固定块103上的内槽104,能使右端的电机3在转动时,顶住右端的电机3右侧,升降柱2左右两侧的中部固定焊接相互对称的齿条201,升降柱2的顶部平面固定安装一个矩形的升降台203,升降台203顶部的中部有下凹的矩形状,升降柱2顶部的四周边缘处固定安装垂直向上的圆柱形挡柱204,所有挡柱204的中部固定安装矩形的连接杆205,工作人员准备工作时,站在升降台203上,打开电机3后,升降柱2就会上升,上升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停住,在升降台203上工作时,连接杆205能到人的腰部,挡柱204比连接杆205还高,这样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双手穿过挡柱204,不仅不会妨碍工作,还不用时刻担心掉落的危险,所有连接柱4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环形的套环401,前后两个套环401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钢绳402,左右两个套环401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钢绳402,所有钢绳402对向的一侧固定安装一个圆形的腰圈403,准备工作时,把腰圈403绑在工作人员的腰上,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注意力集中,可能向前迈步就会发生危险,有腰圈403的捆绑固定就不会坠落,固定框5的左端前后贯穿一个圆柱形的转轴501,转轴501的下端固定安装向下的折叠板502,折叠板502的右端向下有均匀的向左凹进的矩形折叠板502,折叠板502上下为软梯状,利用电机3把升降台203降落,工作人员进入升降台203会非常简单,但是在工作中,电机3没电时,就会困住工作人员,这时利用折叠板502爬下去就行。
[003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