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2421发布日期:2021-03-30 19:5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冷却面积大的风冷式风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板材大都需要在其上热压一次花纹层,热压后,温度很高,需要对其降温。但现有的降温结构复杂,且板材的降温面积较小,不利于板材的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散热面积的风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冷装置,包括传输机构,以及设于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的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风冷箱,至少一个设于风冷箱内的冷风机,设于风冷箱内且从进料口延伸到出料口的传送带结构,以及多个固设于传送带结构的传送带外表面的竖板。

所述冷风机设有多个出风口,便于对板材进行多角度风冷降温。

上述的风冷装置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风冷机构,使得板材在被传输到传送带结构时,板材靠立在两个竖板之间,让板材两面都能被冷风机吹到,增大了散热面积,降温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感应到板材是否达到风冷机构的进料口,所述风冷机构还包括设于进料口处的第一感应器。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智能控制,还包括分别与传输机构和风冷机构连接的控制器;连接方式可以是电性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某些板材的某个面划伤,还包括设于传输机构的进料端且与控制器连接的翻转机构。

具体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设于支架的翻转结构,与控制器连接且带动翻转结构转动的动力结构,以及与控制器连接且将待冷却物传输到翻转结构的传输结构。

更具体的,所述翻转结构包括转动设于支架的转轴,以及至上两个固设于转轴的卡爪。

更具体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电机,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与转轴均啮合的传动链条。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感应到板材是否达到传输结构进料端,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设于传输机构进料端且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感应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风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风冷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00,设于传输机构100的出料端的风冷机构200,以及分别与传输机构100和风冷机构200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传输机构100采用带传输结构即可。

具体的,所述风冷机构200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风冷箱210,多个设于风冷箱内的冷风机220,设于风冷箱210内且从进料口延伸到出料口的传送带结构230,设于进料口处的第一感应器240,以及多个固设于传送带结构230的传送带外表面的竖板250。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传输机构100的进料端且与控制器连接的翻转机构300。

具体的,所述翻转机构包300括支架310,转动设于支架310的翻转结构320,与控制器连接且带动翻转结构320转动的动力结构330,以及与控制器连接且将待冷却物传输到翻转结构320的传输结构340(采用带传输结构即可)。

更具体的,所述翻转结构320包括转动设于支架310的转轴321,以及多个固设于转轴321的卡爪322。

更具体的,所述动力结构330包括电机331,与电机33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轮332,以及与主动轮332与转轴321均啮合的传动链条333。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300还包括设于传输机构100进料端且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感应器350。

综上所述:上述的风冷装置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风冷机构,使得板材在被传输到传送带结构时,板材靠立在两个竖板之间,让板材两面都能被冷风机吹到,增大了散热面积,降温效果更好。

另外,上述的风冷装置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翻转机构,使得可以对板材的上下板面进行调整,防止某些板材的面被刮花。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以及设于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的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风冷箱,至少一个设于风冷箱内的冷风机,设于风冷箱内且从进料口延伸到出料口的传送带结构,以及多个固设于传送带结构的传送带外表面的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还包括设于进料口处的第一感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传输机构和风冷机构连接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传输机构的进料端且与控制器连接的翻转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设于支架的翻转结构,与控制器连接且带动翻转结构转动的动力结构,以及与控制器连接且将待冷却物传输到翻转结构的传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构包括转动设于支架的转轴,以及至上两个固设于转轴的卡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电机,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与转轴均啮合的传动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设于传输机构进料端且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感应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冷却面积大的风冷式风冷装置,包括传输机构,以及设于传输机构的出料端的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风冷箱,至少一个设于风冷箱内的冷风机,设于风冷箱内且从进料口延伸到出料口的传送带结构,以及多个固设于传送带结构的传送带外表面的竖板。本风冷装置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风冷机构,使得板材在被传输到传送带结构时,板材靠立在两个竖板之间,让板材两面都能被冷风机吹到,增大了散热面积,降温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福思睿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7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