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2413发布日期:2021-03-30 19:5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



背景技术:

旋转分配器是一种能够自动调位并利用物料的自流输送到预定部位的装置,是一种由一点向多点供料的远距控制设备,它具有结构紧凑、定位快速准确、进出物料速度快、机械自锁结构、占地空间小、稳定可靠等特点,且能自动清理机内积尘,具有预置仓位,自动显示等特点,操作维修方便,广泛用于原料进仓及中间产品进入配料仓,是饲料、制粉等行业理想的配套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一般采用接近开关和plc控制器控制导料管运动至特定位置再进行下料操作,极大地方便了饲料生产。但该种饲料生产用的选择分配器的弊端在于:在旋转分配器向配料仓内供料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配料仓内有空气,而空气的流动往往会夹带粉尘向旋转分配器的壳体内散落,增大了机体的清理难度。而当物料跟随空气流动至其他配料仓,则会造成不同的配料仓发生串料和混料现象,影响饲料生产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通过设置连接筒对输料过程进行密闭,可有效地防止串料和混料。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导料管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下料管,所述导料管的出料端滑动安装有连接筒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筒沿所述导料管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下料管的进料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包括扩张部、缓冲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下料管的进料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下料管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扩张部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所述缓冲部包括由若干缓冲柱组成的缓冲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骨架内侧的柔性连接部,所述缓冲骨架、柔性连接部的两端均分别与连接部和扩张部固定连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连接部与下料管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导料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电缸,所述电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料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管的外部固定安装导套,所述导套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嵌设有滚珠,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导套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管的末端与连接筒的末端之间设置有防尘布袋。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部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通过设置连接筒和连接罩对输料路径进行密封,可有效地防止输料过程中物料及灰尘的逸出,利于保持壳体内部清洁并防止输料过程中发生串料和混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的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0-上壳体,20-下壳体,11-导料管,11a-第二驱动装置,12-第一驱动装置,13-转轴,21-下料管,14-导套,15-连接罩,31-扩张部,32a-缓冲柱,321-伸缩杆,322-弹簧,32b-柔性连接部,33-连接部,33a-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饲料生产用旋转分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壳体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所述上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导料管11,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导料管11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12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为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导料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该减速电机带动转轴13进行转动,所述转轴13通过与导料管11固定连接以实现对导料管11的控制。所述下壳体20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下料管21,且所述下料管21贯穿所述下壳体20并与下壳体20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21的进料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绕所转轴13呈圆周分布,所述下料管21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0的外部并与配料仓连通。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导料管11的选择角度以实现导料管11与不同的下料管21进行对接,便于将物料通过不同的下料管21输送至不同的配料仓中进行配料。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输料过程中物料以及灰尘会跟随空气流动进入壳体其他部位或进入其他非目标下料管21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管11的出料端滑动安装有连接筒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筒沿所述导料管11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1a。具体的,所述导料管11的外部固定安装导套14,所述导套14上间隔均匀地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嵌设有滚珠,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导套14滑动连接,所述导套14与滚珠可有效地减小导料管11与连接筒之间的摩擦,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节约能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1a为电缸,所述电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料管11上,且所述电缸与控制器电连接便于实现自动控制。为防止输料过程中的灰尘或物料进入所述导料管11与导套14、导套14与连接筒之间,本实施例在导料管11的末端与连接筒的末端之间设置有防尘布袋,所述防尘布袋的两端分别与导料管11和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防尘布袋也可以由其他适宜的柔性材料制成。在具体实施时,物料直接通过该防尘布袋进行输送,可防止灰尘或物料进入导套14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管21的进料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罩15,所述连接罩15用于与连接筒进行对接并进行密闭。所述连接罩15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扩张部31、缓冲部以及连接部33。具体地,所述扩张部31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且所述扩张部31的最大直径应当大于连接筒的直径,便于与连接筒实现对接,所述扩张部31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垫,所柔性垫由橡胶材料制成,便于实现连接筒与扩张部31在输料过程中的密闭。所述缓冲部包括由若干缓冲柱32a组成的缓冲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骨架内侧的柔性连接部32b,所述柔性连接诶部32b具有一定的伸缩折叠性能。所述缓冲柱32a由设置在内侧的伸缩杆321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杆321外侧的弹簧322构成,所述缓冲柱32a设置有多个并呈圆周分布。所述缓冲柱32a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33和扩张部31固定连接。所述柔性连接部32b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33和扩张部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33为圆环状并通过法兰与下料管21的进料端进行连接,且所述连接部33与下料管21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3a,所述压力传感器33a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3a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罩15对下料管21产生的压力,并将检测数据输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据该压力检测数据判断连接筒是否达到预定位置并与扩张部31进行密闭。

在具体实施时,在导料管11旋转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1a驱动连接筒远离导料管11并与扩张部31接触,在第二驱动装置11a的继续驱动下,所述连接筒向所述扩张部31施以逐渐增大的压力,而该压力将被压力传感器33a检测到并反馈至控制器,当压力传感器33a的检测数值超过一定阈值时,则可判定该连接筒与扩张部31的连接处已经密封,此时,可以开始进行输料过程,并可防止该输料过程中灰尘以及物料逸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