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3696发布日期:2021-02-18 22:5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化床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流态化是固体颗粒在气体的作用下,由相当静止的状态转化为具有流体属性的流动状态,它在化工领域是一项旨在强化颗粒与气体之间接触和传递的技术,近年来,由于生产实际的推动,流态化反应器技术已经在气固两相反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固体颗粒在流化床反应器是一个循环流动并参与反应的过程,固体颗粒循环的总量取决于系统总阻力与总推动力的平衡,因此通常需要特殊的进料调节装置对进料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目前流化床所用进料调节装置主要为气动式阀门和机械式阀门两大类。气动式阀门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出现调节不准或堵塞的情况,而机械式阀门虽耐高温能力较强,但是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造成流化床内部气体的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流化床用下料装置,既能保证流化床内部上升的气体不会通过管道流失,又可实现物料自动下料,节约人力。
[0004]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流化床用下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下料管和挡板;
[0006]
所述壳体为筒形;壳体顶部沿水平向内侧延伸出连接部;下料管从壳体顶部伸入壳体内,且下料管与连接部密封固定连接;下料管的底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一定倾斜角度;
[0007]
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挡板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与下料管外侧壁连接;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固定钩;
[0008]
所述挡板位于下料管底部,挡板的顶部与固定钩位置对应处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钩与固定孔挂接;当所述装置整体倾斜时挡板与下料管底部盖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处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盖板;所述检修口与固定板位于壳体的同侧位置。通过设置检修口便于对固定钩和挡板位置的调整。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两个固定钩;所述固定钩的形状为顶端开口的环形。通过设置两个固定钩可以防止挡板的形变,避免因挡板变形造成挡板与下料管底部闭合不紧密的情况。
[0011]
优选的,所述固定钩的开口方向可调节。通过调整固定钩的开口方向,可以调整挡板的倾斜角度,保证挡板与下料管底部盖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下料管的侧壁设有增加挡板强度的筋板。
[0013]
优选的,所述下料管的底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65
°
或135
°

[0014]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采用水平倾斜安装,保证装置整体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一
般安装角度为物料安息角的1.1~1.25倍,从而使挡板与下料管底部盖接。当物料进入下料管被挡板阻拦,会在挡板位置形成堆积;物料堆积到一定程度受重力作用推开挡板,经挡板与下料管之间的空隙流下。当物料全部落下后,挡板在重力作用下恢复到起始位置重新封盖下料管,从而避免物料落下,并防止流化床内气体进入下料管。挡板与下料管之间的开启角度受固定钩开口角度限制,通过设置固定钩的不同开口角度可以控制下料管的最大下料量,实现对流化床进料速度的控制。
[0015]
本实用新型可单独使用,也可将若干下料装置收尾相连串联使用;与传统的下料阀门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容易出现物料堵塞等情况,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
图1 本实用新型所述流化床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 为图1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 本实用新型所述流化床用下料装置在流化床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所述
ꢀ“
水平”、“竖直”“内”、“外”等用语,仅为阐明各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0020]
一种流化床用下料装置,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壳体1、下料管2和挡板6;
[0021]
所述壳体1整体成筒形;壳体1顶部沿水平向内侧延伸出连接部3;下料管2从壳体1顶部伸入壳体1内,通过下料管2与连接部3的焊接,使下料管2与壳体1固定连接;下料管2底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一定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角度为65
°

[0022]
壳体1内设有用于固定挡板6的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端焊接在连接部3上,固定板4的另一端焊接在下料管2的外侧壁,从而使固定板4与水平面有一定倾斜角度。固定板4上设有两个顶端开口的环形固定钩5,所述环形固定钩5通过螺栓与固定板4连接;为了便于环形固定环5开口方向可调节,环形固定环5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将螺栓与不同位置的通孔连接,可以调节环形固定环5的开口方向。
[0023]
挡板6位于下料管2的底部;挡板6的顶部与环形固定钩5位置对应处开设有两个固定孔;通过固定孔与环形固定钩5挂接,使挡板6的顶部与固定板4可转动连接,并保证当装置整体如图3所示向右侧倾斜时挡板6与下料管2的底部盖接。为了避免挡板6从环形固定钩5的开口处脱出,环形固定钩5的开口处设有限位突起(图中未画出)。挡板6的下侧壁设有两条筋板7;筋板7为条形,且筋板7的长侧壁与挡板6焊接,从而避免挡板6在使用中发生形变,导致封盖不严密。
[0024]
为了便于挡板6的拆卸与维修,在挡板6外侧的壳体1侧壁设有检修口;检修口处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盖板8;壳体1在检修口处沿竖直方向向外侧延伸出固定块9,利用螺栓将
盖板8与固定块9连接,从而便于盖板8的开启和闭合。
[0025]
本实用新型可单独使用,也可多个装置收尾相连串联使用。为了便于多个装置的串联,壳体1的下部向内侧弯折,形成缩口,且所述缩口的内径略大于下料管2的外径,从而便于将壳体1下部与另一装置的下料管2顶部插接。
[002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上述流化床用下料装置固定于流化床10的下料管上,流化床10的下料管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一般为物料安息角的1.1~1.25倍。打开盖板8从检修口处调整挡板6的位置,使挡板6与下料管2底部盖接;将环形固定钩5与挡板6挂接,并将环形固定钩5固定于固定板4上。当物料进入下料管2后被挡板6阻拦,会在挡板6位置形成堆积;物料堆积到一定程度受重力作用推开挡板6,经挡板6与下料管2之间的空隙流下。当物料全部落下后,挡板6在重力作用下恢复到起始位置重新封盖下料管2底部,从而避免物料落下,并防止流化床10内气体进入下料管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