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3345发布日期:2021-04-27 15:2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矽钢片又指硅钢片,硅钢片,英文名称是silicon lamination,它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硅量为0.5~4.5%。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生产线需要取用矽钢片时,通常都是在固定的位置,使用机械手取用,这就需要每片矽钢片在被取用时其在指定位置上;传统的方法是人工将待取用的矽钢片一片一片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上,机械手取走一片,工人将新的矽钢片再放到刚刚矽钢片被取走的位置处,这样不仅费时费力,长时间工作工人注意力下降容易出错,导致矽钢片被放错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将待取用的矽钢片一次性堆叠放置好,不需要人工一片一片上料。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蜗杆,所述底座内安装有径向方向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蜗杆,所述转轴的中部安装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配合,所述底座上穿设有两根丝杠,两根丝杠上均穿设有丝杠螺母,两个所述丝杠螺母的上端与所述底座的顶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杠螺母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二蜗轮,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分别与转轴两端的第二蜗杆配合;所述丝杠向上穿出所述底座,所述丝杠的上端连接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内插入有承载圆盘;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向上穿出所述承载圆盘。
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环内环切有承载圆盘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其中一半贯穿所述升降环的内外壁面,并铰接有封门;所述安装槽的另一半内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承载圆盘的外圈开设有定位凹槽。
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封门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升降环的对应位置穿设有固定螺钉。
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升降杆。
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丝杠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环。
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底部攻有螺纹,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将待取用的矽钢片一次性堆叠放置好,不需要人工一片一片上料;工人不用长时间站在该工位上,只需要在本装置上的矽钢片用完后,补充矽钢片就行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
力,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根据矽钢片的内孔直径,选择对应直径的定位柱安装在底座上,以及选择定位柱在承载圆盘穿过的孔的孔径与定位柱相同;以适应不同尺寸矽钢片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11.图1是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13.图3是图1的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5.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矽钢片生产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安装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蜗杆17,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径向方向的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蜗杆15,所述转轴11的中部安装有第一蜗轮16,所述第一蜗轮16与所述第一蜗杆17配合,所述底座1上穿设有两根丝杠2,两根丝杠2上均穿设有丝杠螺母13,两个所述丝杠螺母13的上端与所述底座1的顶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杠螺母13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二蜗轮14,两个所述第二蜗轮14分别与转轴11两端的第二蜗杆15配合;所述丝杠2向上穿出所述底座1,所述丝杠2的上端连接有升降环3,所述升降环3内插入有承载圆盘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有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向上穿出所述承载圆盘5;用于承载圆盘用于承载定位柱6上穿设的矽钢片,升降环3用于带动承载圆盘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定位柱6上穿设的矽钢片上下移动。
16.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环3内环切有承载圆盘的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的其中一半贯穿所述升降环3的内外壁面,方便承载圆盘的拆装,并铰接有封门4;所述安装槽31的另一半内设置有定位凸部32,所述承载圆盘5的外圈开设有定位凹槽51,定位凸部32与定位凹槽51配合起到定位作用,保证承载圆盘5准确安装,定位柱6能够顺利穿入承载圆盘上的对应的孔洞;承载圆盘从安装槽的一侧插入,完全装入后将封门关上。
17.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封门4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升降环3的对应位置穿设有固定螺钉8,固定螺钉穿入封门的固定螺孔中将封门4固定住。
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环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升降杆7,起到辅助支撑和限位的作用。
19.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丝杠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环,防止丝杠2整根向上穿出。
20.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6的底部攻有螺纹,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12,方便定位柱6的安装和拆卸。
2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根据矽钢片的内孔直径,选择对应直径的定位柱6安装在底座1上,以及选择定位柱6在承载圆盘穿过的孔的孔径与定位柱6相同;以适应不同尺寸矽钢片的生产需求。
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
23.生产线需要取用矽钢片时,通常都是在固定的位置,使用机械手取用,这就需要每片矽钢片在被取用时其在指定位置上;先将底座1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上;在备料时,先将矽钢片穿在定位柱6上,定位柱6直径与矽钢片内孔直径相同,是为了定位准确,让其不会有产生各个方向的偏移,保证机械手每次都能准确取到矽钢片;机械手将定位柱6最顶部的矽钢片(如果是环绕设置有一圈的定位柱6,则将每根定位柱6上穿套的最顶部的矽钢片)夹走后,(电机10驱动丝杠2转轴1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蜗轮14转动,进而带动丝杠螺母13转动,丝杠螺母13由于无法上下移动,所以丝杠2与丝杠螺母13发生相对转动时,丝杠2会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丝杠2向上运动一个矽钢片厚度的距离,带动升降环3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承载圆盘向上运动,进而将定位柱6上穿着的矽钢片向上推动一个矽钢片厚度的距离,使接下来要被取走的矽钢片在指定的高度处,便于机械手将其取走。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