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梁及纵向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1153发布日期:2021-10-09 16:4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支撑梁及纵向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堆垛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梁及纵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堆垛机是立体仓库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堆垛机立柱结构作为纵向的主体结构支撑件,提供有上下运输的轨道,堆垛机的立柱结构直接影响堆垛机的总体性能、并且影响立体仓库的效率节拍。
3.现有技术中的堆垛机的立柱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整体式立柱结构或者桁架式立柱结构,但是整体式立柱结构存在重量大的问题。桁架式立柱结构存在连接处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以及连接强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梁及纵向支撑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整体式立柱结构存在的重量大、功耗高等问题,以及桁架式立柱结构存在的连接处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以及连接强度低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梁,包括梁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梁主体两端的相对所述梁主体的中点中心对称的两个连接座;
7.所述连接座包括主板和第一子板,其中,
8.所述第一子板与位于同一平面的所述梁主体的端部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板向远离所述梁主体中点的方向延伸;
9.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子板端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子板垂直,所述主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10.进一步地,
11.所述主板包括第二子板和第三子板,所述第二子板和所述第三子板分设于所述第一子板两侧;
12.所述第三子板低于所述第二子板。
13.进一步地,
14.所述连接座还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
15.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均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板的同一侧;
16.所述第一壁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子板的顶部相连,另一侧边与所述主板的顶部相连;
17.所述第二壁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子板的底部相连,另一侧边与所述主板的底部相连。
18.进一步地,
19.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壁,所述第三壁的两侧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
子板的底端和所述第三子板的底端;
20.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二壁位于同一平面。
21.进一步地,
22.所述第一子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安装孔,
23.所述第二子板和所述第三子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边柱连接孔。
24.进一步地,
25.沿所述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的至少部分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梁主体所在的平面的第一加强筋。
26.进一步地,
27.沿所述梁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的至少部分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梁主体所在的平面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高于所述第一加强筋。
28.进一步地,
29.所述梁主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3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向支撑结构,包括上述的支撑梁,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梁两侧的边柱,所述支撑梁通过两端的连接座连接于所述两侧的边柱。
31.进一步地,
32.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梁;
33.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梁在竖直面上以折线段形式延伸。
34.进一步地,
35.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梁;
36.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梁在竖直面上相互交叉。
37.进一步地,
38.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梁;
39.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梁在水平面间隔设置。
40.进一步地,
41.所述边柱上沿纵向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被用于与所述连接座相连。
42.本方案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43.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支撑梁,包括梁主体和设置于梁主体两端的相对梁主体的中点中心对称的两个连接座;连接座包括主板和第一子板,其中,第一子板与位于同一平面的梁主体的端部连接,且第一子板向远离梁主体中点的方向延伸;主板与第一子板端部连接,且与第一子板垂直,主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44.本方案通过连接座的主板可以实现支撑梁与外部结构的横向连接,并且,本方案采用了相邻的支撑梁的第一子板相互连接的方式实现了相邻的两个支撑梁的纵向对接。这种连接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堆垛机的整体式立柱而言,质量较轻,并且功率消耗较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桁架式立柱而言,本方案无需预先在侧边外部结构上设置复杂的连接结构,装配简单,对侧边的外部结构无过高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梁的其中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梁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梁的再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9.图4为上下两个支撑梁的两个支撑座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50.图5为上下两个支撑梁的两个支撑座连接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51.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形式的支撑梁布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52.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种形式的支撑梁布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53.图标:100

梁主体;200

连接座;300

边柱;
54.210

第一子板;220

主板;221

第二子板;222

第三子板;
55.240

第一壁;250

第二壁;260

第三壁;
56.001

支架安装孔;002

边柱连接孔;
57.110

第一加强筋;120

第二加强筋;130

减重孔;
58.310

滑槽;320

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6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3.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6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5.现有技术中的堆垛机的立柱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整体式立柱结构或者桁架式立柱结构。
66.整体式立柱结构多通过型材、钢板或者铝合金等材料整体拉模成型,因此,其通常表现为柱状的外观,存在质量较重且功率消耗较大等问题。
67.桁架式立柱结构是通过桁架连接两侧的两个小型边柱300,其通常需要在小型边柱300的外表面预设与桁架相匹配的连接结构,而这种连接结构通常对加工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加工较为复杂,而这些问题导致桁架和小型边柱300的装配不良,甚至存在连接强度不高等问题。
68.有鉴于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支撑梁,请参见图1至图7,该支撑梁包括梁主体100和设置于梁主体100两端的相对梁主体100的中点中心对称的两个连接座200;
69.连接座200包括主板220和第一子板210,其中,第一子板210与位于同一平面的梁主体100的端部连接,且第一子板210向远离梁主体100中点的方向延伸;主板220与第一子板210端部连接,且与第一子板210垂直,主板220上设置有连接孔。
70.本方案通过连接座200的主板220可以实现支撑梁与外部结构的横向连接,并且,本方案采用了相邻的支撑梁的第一子板210相互连接的方式实现了相邻的两个支撑梁的纵向对接。这种连接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堆垛机的整体式立柱而言,质量较轻,并且功率消耗较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桁架式立柱而言,本方案无需预先在侧边外部结构上设置复杂的连接结构,装配简单,对侧边的外部结构无过高的精度要求。
71.关于主板220的结构,具体而言:
72.主板220包括第二子板221和第三子板222,第二子板221和第三子板222分设于第一子板210两侧;第三子板222低于第二子板221,从而,主板220形成一个l形结构板体结构。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支撑梁相互连接时,位于上部的支撑梁的第一壁240能够搭载于l形结构板体的缺口位置,从而实现上下方向的两个连接座200的对接。可选地,第二子板221设置为矩形结构。可选地,第三子板222设置为矩形结构,可选地,第三子板222的顶端设置有倒角。具体请参见附图。
73.为了增强第一子板210和第二子板221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座200还包括第一壁240,第一壁240位于第一子板210的一侧,第一壁240的一侧边与第一子板210的顶部相连,另一侧边与主板220的顶部相连;可选地,第一壁240设置为三角板,三角板的一个直角边与第一子板210的顶部连接,三角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二子板221的顶部连接。可选地,第一壁240、第一子板210和第二子板221一体连接。
74.为了增强第一子板210和第二子板221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座200还包括第二壁250,第二壁250和第一壁240位于第一子板210的同一侧,并且,第一壁240和第二壁250水平设置。可选地,第二壁250设置为三角板,三角板的一个直角边与第一子板210的底部连接,三角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二子板221的底部连接。可选地,第二壁250、第一子板210和第
二子板221一体连接。
75.为了增强第一子板210和第三子板222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座200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壁260,第三壁260的两侧边分别连接于第一子板210的底端和第三子板222的底端;第三壁260第二壁250位于同一平面。第三壁260的一侧边与第三子板222的底部连接,另一侧边与第一子板210的底部连接。可选地,第三壁260设置为三角板,三角板的一个直角边与第一子板210的底部连接,三角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三子板222的底部连接。可选地,第三壁260、第三子板222和第一子板210一体连接。
76.为了实现相邻的两个支撑梁的连接座200的连接,在第一子板2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安装孔001,可选的,在第一子板210上横向设置有两个支架安装孔001,当两个支撑梁的连接座200背靠背对接时,各个支撑梁的第一子板210上的支架安装孔001相对应,通过螺栓同时穿过两个第一子板210的两个支架安装孔001以实现两者的连接。优选的,上述螺栓可以选择铰制孔螺栓,以增加连接的强度和精度。
77.为了实现连接座200与边柱300的连接,在第二子板221和第三子板22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边柱连接孔002。更为具体地,在第二子板221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两个边柱连接孔002,在第三子板222上设置有一个边柱连接孔002,通过螺栓穿过边柱300安装孔后定位于边柱300以实现连接座200与边柱300地连接。优选的,上述螺栓可以选择铰制孔螺栓,以增加连接的强度和精度。
78.为了增强支撑梁的结构强度,沿梁主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的至少部分设置有垂直于梁主体100所在的平面的第一加强筋110。可选的,第一加强筋110自梁主体10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79.为了增强支撑梁的结构强度,沿梁主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部的至少部分设置有垂直于梁主体100所在的平面的第二加强筋120,第二加强筋120的高度高于第一加强筋110。可选的,第二加强筋120设置于梁主体100的中部,可选的,第二加强筋120凸出于第一加强筋110的部分设置为梯形结构。
80.为了实现减重,梁主体10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130。减重孔130优选设置为长条形结构,且沿梁主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重孔130。
81.实施例二
8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纵向支撑结构,该纵向支撑结构包括有实施例一述及的支撑梁还包括位于支撑梁两侧的边柱300,支撑梁通过两端的连接座200连接于两侧的边柱300。
83.本实施例中,支撑梁可以采取多种布置方式,以下列举两种结构形式:
84.方式一、该纵向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梁,至少两个支撑梁在竖直面上以折线段形式延伸。折线段布置方式具体请参见附图,当上下相邻的两个支撑梁构造成折线段的形式时,其中一个支撑梁向上偏离度,相邻的另一个支撑梁向下偏离度,从而形成度的夹角,以此类推。
85.方式二、该纵向支撑梁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梁,至少两个支撑梁在竖直面相互交叉。相互交叉的布置方式请参见附图,当两个支撑梁构造成相互交叉的结构形式时,两个支撑梁相互交叉且端部分离。可选地,两个支撑梁的中点相互交叉,或者,偏离中点的位置相互交叉。以上的交叉点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力学计算结果确定。
8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纵向支撑结构可以仅包括方式一中的支撑梁布置
方式,也可以仅包括方式二中的支撑梁布置方式,当然也可以同时包括方式一种的支撑梁布置方式和方式二中的支撑梁布置方式,具体选择可以根据力学计算结果确定。
87.为了进一步增加整体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可以水平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梁,例如可以水平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折线形的支撑梁,或者,水平间隔设置两个交叉形式的支撑梁。
88.为了有效降低支撑梁与边柱300连接精度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在边柱300的内侧面设置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滑槽310,其中一个滑槽310对应第二子板221设置,另外一个滑槽310对应第三子板222。在各个滑槽310上均设置有滑块320,滑块320上设置有安装孔,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二子板221上的边柱连接孔002和滑块320上的安装孔后将第二子板221与边柱300连接,以及,通过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三子板222上的边柱连接孔002和另一个滑槽310上的滑块320上的安装孔后将第三子板222与边柱300连接。
89.上述的连接方式,大大降低了装配精度的需求,只需要在边柱300上提前开槽,在开槽位置安装滑块320,滑块320可沿开槽滑动。当支撑梁的连接座200的开孔位置存在误差或者精度未达标时,可以通过现场调整滑块320的位置实现支撑梁与边柱300的装配。
9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