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00695发布日期:2021-06-04 13:0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液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液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已经成为消费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201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670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13%以上,并任以12%的增速扩张。作为一种快销品,化妆品在给人们带来美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由于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化妆品都采用塑料容器,在内容物耗尽后,容器就变为塑料垃圾,这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环保系统都构成挑战。在目前全球提倡环保,以及我们国家大力治理污染,提倡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许多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品牌纷纷提出各自的环保理念,消费者的环保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替换乳液瓶,内瓶的可替换,使得外瓶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并且不影响其安全性和美观度,在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又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乳液瓶。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乳液瓶,包括瓶身和瓶盖,瓶身的内部设有内胆,内胆的上方螺接有大盖,内胆内设有泵,泵的上部穿过大盖后连接有头帽,大盖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卡紧部,卡紧部包括第一卡块,第一卡块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瓶身的上方设有中节,中节的内壁设有若干个与卡紧部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块和限位柱,第二卡块为“7”字形结构,限位柱与第二卡块的水平段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第一卡块的空腔,限位柱能够卡入第一凹槽内固定。
6.外瓶和瓶盖为方形、椭圆形、三到八角形或圆形。
7.中节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的上端面相连接,瓶身的上端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卡入内环和外环之间的空隙并与外环通过卡扣连接。
8.瓶盖的下端设有卡环,卡环与中节通过卡扣连接。
9.大盖的外周套设有泵套,大盖和泵套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大盖的上部均布有若干条凸柱,泵套的内壁设有与凸柱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内胆与瓶身可拆卸连接,当瓶内的膏体使用完毕后,只需更换内胆即可;2、内胆与大盖相互螺接,大盖和中节通过旋转卡紧的方式连接,将第一卡块旋入第二卡块和限位柱形成的空腔内,限位柱卡入第一凹槽内固定,可以防止卡点配合松动且有扭转到位的手感。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12.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
13.图3为本发明中节和大盖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5.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
16.图6为图3中c处放大图;
17.图7为图3中d处放大图;
18.图8为本发明大盖的立体图;
19.图9为本发明泵套的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泵套的剖视图;
20.图中:瓶盖1、卡环11、第三凹槽12、限位台13、头帽2、泵套3、第二凹槽环31、第二凹槽32、外翻边33、大盖4、限位环41、凸柱42、卡紧部43、第一卡块44、第一凹槽45、泵5、中节6、第二卡块61、限位柱62、凸棱63、外环64、第一凹槽环65、内环66、内胆7、螺柱71、瓶身8、第一凸环81、第二凸环8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22.如图1~8所示一种乳液瓶,包括瓶身8和瓶盖1,瓶身8的内部设有内胆7,内胆7的上方螺接有大盖4,内胆7的上部为螺柱71,大盖4的下端为双层环状结构,大盖4的内壁设有与螺柱71相配合的螺纹;
23.大盖4内压入有泵5,泵5的下端连接有吸管,泵5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泵5的下端伸入内胆7,吸管延伸至内胆7的底部,泵5的上部连接有头帽2,大盖4外环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卡紧部43,优选为四个卡紧部43且均匀环状分布,卡紧部43包括第一卡块44,第一卡块44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45,瓶身8的上方设有中节6,中节6的内壁设有若干个与卡紧部4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块61和限位柱62,第二卡块61为“7”字形结构,限位柱62与第二卡块61的水平段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第一卡块44的空腔,限位柱62能够卡入第一凹槽45内固定,使得第一卡块44只能从限位柱62的一侧旋转卡入空腔内,限位柱62卡入第一凹槽45内固定,第二卡块61的竖直段远离限位柱62 的一端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防止在安装时,用力过重导致限位柱62从第一凹槽45内脱出;当瓶内的乳液用完后,旋转大盖4,将第一卡块44从第二卡块 61和限位柱62围成的空腔内移出,使得大盖4与中节6相脱离,拿出大盖4后,旋转内胆7,将内胆7进行更换后继续将内胆7装入瓶身8内,旋转大盖4进行固定,至此内胆7更换完毕,瓶身8及其余配件能够继续使用,提高了外瓶的使用寿命,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24.外瓶6和瓶盖1为方形、椭圆形、三到八角形或圆形,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25.中节6包括内环66和外环64,内环66和外环64的上端面相连接,瓶身8 的上端设有第一凸环81,第一凸环81卡入内环66和外环64之间的空隙,第一凸环8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环82,外环64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凸环8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环65,第二凸环82卡入第一凹槽环65内固定,使得中节6与瓶身 8固定。
26.瓶盖1的下端设有卡环11,卡环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凹槽12,外环64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三凹槽12相配合的凸棱63,卡环11的厚度小于瓶盖1上部的厚度,使得卡环11与瓶盖1的上部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环状的限位台13,限位台 13距离瓶身8一定距离用于容纳中节6,
在保证瓶盖1结构强度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
27.大盖4的外周套设有泵套3,泵套3的下端设有外翻边33,外翻边33与大盖4下部的双层环状结构相贴合,当瓶盖1盖紧时,外翻边33位于限位台13 的下方,大盖4和泵套3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大盖4的内壁设有限位环41,所述泵套3的外壁设有与限位环4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环31,大盖4的上部均布有若干条凸柱42,泵套3的内壁设有与凸柱42相配合的第二凹槽32,使得大盖4 和泵套3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28.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