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7549发布日期:2021-06-25 17:4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2.吸烟制品通常包装在硬质的铰接盖包装盒中,通常采用铝箔纸或其他金属化纸等不透气的柔性材料包裹香烟束后形成内包装装置于铰接盖容器中。在消费者从包装盒中第一次取用香烟时,先翻转铰接的上盖,再破坏内包装,最后从内包装的开口中拿取香烟。在第一次取用香烟后,香烟包装的密封性破坏,包装内剩余香烟的香气、水分无法保持。尤其是处于过于潮湿或干燥的环境中时,包装内剩余香烟的品质无法保证。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设计中提出了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例如,国际公开号为wo2008/14254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其内包装的开口由一个粘贴标签覆盖,粘贴标签内表面与内包装开口对应区域的四周设有可重复粘贴的不干胶层,且粘贴标签下边缘的一部分与铰接上盖的内壁固连。如此实现在消费者打开铰接盖时能够同时打开粘贴标签以露出内包装的开口,并且在多次打开包装后,粘贴标签与内包装之间仍能通过不干胶贴合形成密封,这样的包装具有开启方便,可重复密封的优点。然而这种包装盒存在以下问题:为了使粘贴标签和内包装之间的密封效果可靠,不干胶区的区域应具有足够的宽度,但是由于粘贴标签的一部分与盖相连,在打开盖时消费者需要同时克服盖与内包装的摩擦,还需要克服粘贴标签与内包装之间不干胶的粘粘力。因此消费者首次打开包装较为费力,甚至可能因为用力过大而破坏包装。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在保证粘贴标签与内包装纸密封性的同时,降低包装盒打开时所需要的力,方便使用和制造。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包括方形的外盒、方形的内包装、以及粘贴标签,所述外盒包括上端敞口的下盒体、以及可翻转连接在下盒体后壁上的上盒盖,所述内包装设置在下盒体内,所述内包装从其顶面开设有延伸至其前面的开口,所述内包装位于开口前后左右侧区域分别为前密封区、后密封区、左密封区和右密封区,所述粘贴标签后边固定粘贴在后密封区上、前边固定粘贴在上盒盖前壁内侧,所述上盒盖合盖在下盒体上时粘贴标签内表面能够覆盖住内包装的开口,且粘贴标签内表面上与开口、前密封区、左密封区、右密封区和后密封区对应的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上设有可重复粘贴的第一粘合剂涂层,用于分别与前密封区、左密封区和右密封区粘贴,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粘合剂涂层上还设有减粘涂层,所述减粘涂层由分散在第一粘合剂涂层上的减粘材料构成,且减粘材料形成非连续表面,所述减粘材料没有粘力、或者减粘材料与内包装之间粘力小于第一粘合剂涂层与内包装之间粘力。
6.进一步地,所述减粘材料采用油墨、光油、金刚砂和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的第一粘合剂涂层上都设有减粘涂层。
8.进一步地,所述粘贴标签的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上的第一粘合剂涂层与第一区域之间都具有间距,且该间距至少为1mm。
9.进一步地,所述减粘材料与内包装之间没有粘合力,所述减粘涂层布满整个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
10.进一步地,所述粘贴标签前边通过外表面粘贴在上盒盖前壁内侧。
11.进一步地,所述粘贴标签与上盒盖前壁相贴的区域为第六区域,所述第六区域上设有引流结构,并在引流结构中设有液态的永久性粘合剂,所述引流结构可引导和存储液态的永久性粘合剂。
12.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结构包括低于粘贴标签表面的不连续凹陷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结构包括突出粘贴标签表面的不连续凸起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内包装还包括可移除纸,包装盒第一次打开前,所述可移除纸与内包装的开口边缘之间全部采用可撕裂连接、或者后侧边缘铰接线连接而其余边缘可撕裂连接,所述可移除纸固定粘贴在粘贴标签的第一区域上。
15.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包装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减粘涂层,在第一次打开前,外盒盖合好,粘贴标签内表面覆盖住内包装的开口,并且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通过紧密粘贴在开口周围的前密封区、左密封区和右密封区,将开口密封好。粘贴标签内表面第二区域通过在第一粘合剂涂层上设置减粘涂层,利用没有粘性或者粘性小的减粘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第二区域与内包装的前粘贴区之间的粘力,能够有效地减少包装盒第一次打开时的所需力量,而不需要减少第二区域上的第一粘合剂涂层的沿内外侧方向上的宽度,因此能够保证密封效果。并且,由于现有技术中对粘合剂的多方面要求,导致第一粘合剂涂层中粘合剂的选择较少,采用本发明的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满足其他条件而粘性较强的粘合剂也能够适用在本发明中第一粘合剂涂层中,增加粘合剂的选择范围。本发明的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在保证粘贴标签与内包装纸密封性的同时,降低包装盒打开时所需要的力,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和制造。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包装盒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粘贴标签的内表面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粘贴标签的外表面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粘贴标签内表面上的第一粘合剂涂层和减粘涂层的分布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粘贴标签外表面上的引流结构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包装盒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实施例二中的粘贴标签内表面上的引流结构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中外盒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元件标号说明1
ꢀꢀꢀꢀꢀ
外盒
11
ꢀꢀꢀꢀ
下盒体12
ꢀꢀꢀꢀ
上盒盖2
ꢀꢀꢀꢀꢀ
内包装21
ꢀꢀꢀꢀ
开口22
ꢀꢀꢀꢀ
前密封区23
ꢀꢀꢀꢀ
左密封区24
ꢀꢀꢀꢀ
右密封区3
ꢀꢀꢀꢀꢀ
粘贴标签31
ꢀꢀꢀꢀ
第一区域32
ꢀꢀꢀꢀ
第二区域33
ꢀꢀꢀꢀ
第三区域34
ꢀꢀꢀꢀ
第四区域35
ꢀꢀꢀꢀ
第五区域36
ꢀꢀꢀꢀ
第六区域4
ꢀꢀꢀꢀꢀ
烟支5
ꢀꢀꢀꢀꢀ
第一粘合剂涂层6
ꢀꢀꢀꢀꢀ
减粘涂层7
ꢀꢀꢀꢀꢀ
无粘合剂区8
ꢀꢀꢀꢀꢀ
第二粘合剂涂层9
ꢀꢀꢀꢀꢀ
引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6.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27.参见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包括方形的外盒1、方形的内包装2、以及粘贴标签3。
28.外盒1包括上端敞口的下盒体11、以及可翻转连接在下盒体11后壁上的上盒盖12,上盒盖12可翻转合盖在下盒体11的上端敞口上或者翻转打开。
29.内包装2设置在下盒体11内,内包装2中用于包装消费品,例如烟支4等发烟制品,内包装2从其顶面开设有延伸至其前面的开口21,用于拿取消费品,内包装2位于开口21前后左右侧区域分别为前密封区22、后密封区、左密封区23和右密封区24。
30.粘贴标签3后边固定粘贴在内包装2的后密封区上、前边固定粘贴在上盒盖12前壁
内侧,上盒盖12合盖在下盒体11上时粘贴标签3内表面能够覆盖住内包装2的开口21,且粘贴标签3内表面上与开口21、前密封区22、左密封区23、右密封区24和后密封区对应的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第四区域34和第五区域35,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第四区域34和第五区域35分别位于第一区域31周边的前侧、左侧、右侧和后侧处,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和第四区域34上设有可重复粘贴的第一粘合剂涂层5,分别用于与前密封区22、左密封区23和右密封区24粘贴,第一粘合剂涂层5绕着开口21四周布置呈u型,且沿着内外侧延伸的方向为其宽度方向,参见图4。第五区域35上设置永久性粘贴的第二粘合剂涂层8,粘贴标签3后边通过第五区域35上的第二粘合剂涂层8与后密封区固定粘贴。
31.在本发明中,第二区域32的第一粘合剂涂层5上还设有减粘涂层6,减粘涂层6由分散在第一粘合剂涂层5上的减粘材料构成,且减粘材料在粘合剂涂层形成非连续表面,减粘材料没有粘力、或者减粘材料与内包装2之间粘力小于第一粘合剂涂层5与内包装2之间粘力。
32.为了避免出现消费者首次打开包装较为费力的问题,一般会考虑采用减少粘贴标签4与内包装2之间第一粘合剂涂层5的粘合力来实现,并通过减少粘合剂本身的粘力,或者减小第一粘合剂涂层5宽度(沿内外侧方向)的方式来实现,然而通过对现有包装盒分析发明,由于香烟包装盒的功能是保持内部消费品的水分和香气,所以内包装2和粘贴标签3采取的材料优选具有气密性的新型复合材料,对粘贴标签3上涂覆的粘合剂要求非常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适用于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第二能够在较高和较低的温度下都具有稳定的粘合效果,第三能够具有合适的粘性,既要能够方便剥离,又要能够在反复剥离后仍然具有足够的粘性。因此在实施使用中,粘合剂的选用十分困难,只有极少部分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更好粘力小的粘合剂难以实现。另外,由于粘贴标签3需要重复多次的打开和粘合,会出现灰尘或者烟丝碎屑落入到第一粘合剂涂层5上,因此若减小其宽度,长时间使用时会出现粘合力降低,并且当第一粘合剂涂层5的密封区域变窄时,在密封区域容易出现空气流通的通道,造成密封效果差,因此,采用减小第一粘合剂涂层5宽度的方法也难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33.本发明涉及的包装盒的原理为:在第一次打开前,外盒1的上盒盖12在下盒体11上端盖合好,此时粘贴标签3内表面覆盖住内包装2的开口21,并且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第四区域34通过第一粘合剂涂层5紧密粘贴在内包装2的开口21周围的前密封区22、左密封区23和右密封区24,从而能够将开口21密封好,保护好内包装2中的消费品。粘贴标签3内表面第二区域32通过在第一粘合剂涂层5上设置减粘涂层6,利用没有粘性或者粘性小的减粘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第二区域32与内包装2的前密封区22之间的粘力,在第一次打开包装盒的上盒盖12时,上盒盖12会先带动第二区域32与前密封区22分开,而该处的粘力为主要打开阻力,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包装盒第一次打开时的所需力量,而不需要减少第二区域32上的第一粘合剂涂层5的沿内侧方向上的宽度,也即不会减少第一粘合剂涂层5的面积,因此能够保证密封效果。并且,由于现有技术中对粘合剂的多方面要求,导致第一粘合剂涂层5中粘合剂的选择较少,采用本发明的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满足其他条件而粘性较强的粘合剂也能够适用在本发明中第一粘合剂涂层5中,增加粘合剂的选择范围,有利于包装盒的制造。包装盒再次关闭时,粘贴标签3内表面再次覆盖住内包装2的开口21,而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第四区域34则通过第一粘合剂涂层5重复粘贴在前密封区22、左密封区23和右
密封区24,再次实现对开口21的密封,因此包装盒能够实现重复密封。本发明的可重复密封的包装盒,在保证粘贴标签3与内包装2纸密封性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包装盒打开时所需要的力,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和制造。
34.在本发明中,减粘材料具体可采用油墨、光油、金刚砂和石墨等材料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组组合,采用印刷或者喷涂等方式在第一粘合剂涂层5上,减粘材料具体可以采用条状、网格状(附图4所示)、点状等非连续表面的形状,或者上述形状的组合,减粘材料分散布置在第一粘合剂涂层5上,形成一层覆盖层。
35.参见图1至图8,以下以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36.实施例一。
37.图1至5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在本实施例中,外盒1可采用硬质材料构成,其下盒体11后壁上端与上盒盖12后壁下端通过铰接线连接,上盒盖12关闭时,与下盒体11一同形成一个封闭的六面体,上盒盖12打开时,露出下盒体11的上端敞口。内包装2由金属化纸张包裹烟支4束后形成的六面体,内包装2上端开口伸出于下盒体11上端敞口,并伸入到上盒盖12中。
38.参见图2和图4,作为优选设计,粘贴标签3内表面的第三区域33和第四区域34的第一粘合剂涂层5上也都设有减粘涂层6,同第二区域32上的原理相同,在保证第四区域34和第五区域35上的第一粘合剂涂层5的宽度不减少的情况下减少粘性力,从而可以在保证密封效果情况下减少包装盒打开时所需力量。
39.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4,粘贴标签3的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和第四区域34上的第一粘合剂涂层5与第一区域31之间都具有间距,且该间距至少为1mm,也即在第一区域31前左右侧具有一呈u形的且宽度至少为1mm的无粘合剂区7,能够避免制造时第一粘合剂涂层5涂覆区域偏移出现误差而导致第一区域31内存在粘合剂。
40.在本发明中,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第四区域34的第一粘合剂涂层5上的减粘涂层6,其宽度一般占第一粘合剂涂层5宽度的10%~100%。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4,作为优选设计,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第四区域34上的减粘涂层6都布满第一粘合剂涂层5,以此方便加工制造减粘涂层6。进一步优选地,参见图4,减粘材料与内包装2之间没有粘合力,减粘涂层6布满整个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和第四区域34,方便减粘涂层6的加工,由于减粘涂层6与内包装2之间不具有粘性力,因此减粘涂层6超出第一粘合剂涂层5的部分也不会影响到消费品。
41.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和图5,作为优选设计,粘贴标签3前边通过外表面粘贴在上盒盖12前壁内侧,粘贴标签3与上盒盖12前壁相贴的区域为第六区域36,第六区域36设置在粘贴标签3外表面靠近前边缘处,与第二区域32相对,第六区域36上设置永久性粘贴剂来与上盒盖12前壁内侧固定粘贴。采用这种方式,第二区域32和第六区域36分别位于粘贴标签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方便在第二区域32上进行第一粘合剂涂层5和减粘涂层6的加工制作、以及第六区域36上永久性粘贴剂的加工制作,不会相互影响,第六区域36与第二区域32之间不需要设置间隙。
42.现有带有外盒1、内包装2和粘贴标签3纸的包装盒,常采用以下工艺进行包装:外盒1由片状的硬纸质材料折叠而成,参见图8所示的外盒1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包装盒在包装制作时,内包装2包裹消费品,形成封闭的立方体时,粘贴标签3已经固定粘贴在内包装2
上并覆盖开口21,此时粘贴标签3外表面朝上,然后内包装2和粘贴标签3在外包装成型设备上水平设置的各工位上移动,片状的硬纸质材料逐渐折叠形成立体的外盒1,将内包装2包裹在其中,然后上盒盖12前壁内侧面与粘贴标签3的第六区域36进行贴合并固定相连。参见图1、图3和图5,作为优选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在第六区域36上设有引流结构9,并在引流结构9中设有储液态的永久性粘合剂,引流结构9可引导和存储液态的永久性粘合剂,来与上盒盖12前壁内侧固定地不可移除地粘贴。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采用上述包装工艺进行包装时,当内包装2形成封闭的立方体且粘贴标签3已经固定粘贴在内包装2上并覆盖开口21时,粘贴标签3外表面朝上,此时在引流结构9内施加液态的永久性粘合剂,在后续地片状硬纸质材料折叠成立体外盒1、以及上盒盖12前壁内侧面与粘贴标签3的第六区域36处进行贴合并固定相连的过程中,内包装2和粘贴标签3在外包装成型设备上水平设置移动,引流结构9所在的第六区域36表面始终水平朝上,其内容纳的液态粘合剂处于稳定状态,不会散逸滴落。在将粘贴标签3的第六区域36贴合在上盒盖12上时,两者互相挤压,液态粘合剂附着在上盒盖12前壁内表面并向四周扩散。通过设置引流结构9,能够引导和存储液态粘合剂,防止其不受控地流动,使得涂覆于第六区域36的液态粘合剂限制在引流结构9范围内,避免出现越过引流结构9区域而出现在粘贴标签3、上盒盖12或包装的其他部件处,而引起不希望的粘连。
43.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结构9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案:(a)引流结构9包括低于粘贴标签3表面的不连续凹陷结构,不连续凹陷结构具体可以选用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形凹坑或条形凹槽等,或者这些结构的组合,并且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不连续凹陷结构外围的一圈连续条状凹槽,连续条状凹槽内侧还可设置多圈连续或不连续的条状凹槽。最外的连续条状凹槽用于防止液态粘合剂流出引流结构9。(b)引流结构9包括突出粘贴标签3表面的不连续凸起结构,不连续凸起结构可采用印刷或喷涂工艺在粘贴标签3外表面加工成形,不连续凸起结构具体可以选用均匀分布的点状凸起、直条形凸起、波浪形凸起或网格状凸起等,或者上述几种形状凸起的组合。此外,不连续凸起结构还可以选用有标志意义的字母、汉字、二维图形等图案的凸起结构。通过合理地排布,使不连续凸起结构图案内部和/或图案之间的空间可以引导多余的液体粘合剂流动方向,并储存这些液体粘合剂。进一步优选地,引流结构9还包括设置在不连续凸起结构外围的一圈连续条状凸起,起到栅栏的作用,将液态粘合剂限制在引流结构9的内部,防止其越过引流结构9。连续条状凸起内侧还可设置多圈连续或不连续的条状凸起。(c)采用上述方案(a)中不连续凹陷结构和方案(b)中不连续凸起结构的组合。当然,本实施例中,引流结构9也并不限于上述三种方案,其他合适的能够起到相同作用的现有结构亦可。
44.实施例二。
45.参见图6和7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不同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粘贴标签3的前侧边处是通过内表面与上盒盖12进行粘贴的,参见图7,也即第六区域36设置在粘贴标签3的内表面,且位于第二区域32前侧,第六区域36上设有引流结构9,并且引流结构9与第二区域32上的第一粘合剂涂层5应具有适当间距。本实施例的其他地方与实施例一中均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46.在本发明中另外的实施例中,包装盒还包括可移除纸(附图中未示出),包装盒第一次打开前,可移除纸与内包装2的开口21边缘之间全部采用可撕裂方式连接,或者可移除
纸与内包装2的开口21之间在后侧边缘铰接线连接而其余边缘可撕裂方式连接,可撕裂方式连接具体可采用弱线进行连接。以此在打开前,通过可移除纸能够更好地密封内包装2,第一次打开时,上盒盖12带动粘贴标签3打开,粘贴标签3带动可移除纸与内包装2的开口21边缘撕裂分开,将可移除纸从开口21中完全撕开出来,或者前左右三边撕开并向后翻转,使开口21被打开,能够进行烟支4消费品拿取。当然,可移除纸与粘贴标签3的第一区域31可也以不粘贴,此时第一区域31上不设置粘合剂,在第一次打开上盒盖12后,手动撕掉并移除可移除纸。
47.在本发明中另外的实施例中,包装盒还可包括一个内框架(附图中未示出),内框架常见为u形结构,置于内包装2内,或者置于外盒1与内包装2之间,其u形结构包括前面和左右两个侧面,分别与内包装213的前面和左右侧面对应放置,以增强内包装2的刚度。
48.综上所述,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4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