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7776发布日期:2022-01-12 00:3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对移滑门车型加工制造的工具工装,具体为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高档mpv车型,后门多采用滑移门设计。若采用滑移门设计,将会在侧围外板上部布置滑轨从而完成滑移门的动作;但是在侧围外板上设置滑轨会占据较大的布置空间,与常规旋转门结构相比,参见图1-图2,设置滑轨将会导致滑移门的侧围外板上部截面变小,刚度较差,这样导致搬运过程容易变形。
3.针对这样的变形,现有厂家为了保证侧围外板刚度,对部分车型采用增加材料厚度的方法,比如将0.65mm料厚的侧围外板增加至0.8mm料厚的侧围外板;但是这样设置会导致单车零件重量增加5-6kg。
4.当然,为了解决人工转运变形问题,部分企业还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即采用机械手及大型夹具吸盘抓取零件,并转运到货架上;但是采用全自动生产线需要大额投资,对成本控制不利;同时对已有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受车间现有条件限制,不易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即设计了一种专用于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的转运工装,利用该工装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使得在转运过程中形成对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有力支撑,从而达到避免变形的目的。
6.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
7.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所述转运工装用于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固定;所述转运工装包括
8.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呈长条状结构;
9.定位块,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固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上部门框的左右端固定,使得所述加固板与所述上部门框贴合以形成对所述上部门框的支撑加固。
10.进一步的,所述装运工装与所述上部门框可拆卸的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加固板的左端,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加固板的右端;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与所述上部门框左右端处的锐角切口定位配合。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型平台;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凹型平台;所述定位销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型平台、第二凹型平台上。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型平台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凹型平台面积。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还具有第一凸型平台,所述第二定位块具有第二凸型平台;所述第一凸型平台与所述第二凸型平台上均内置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与所述上部
门框对吸实现所述转运工装与所述上部门框的贴合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型平台、所述第二凸型平台上均设置有用于所述磁铁间隙配合安装的安装槽,所述磁铁通过黏胶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相背的一端设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连接形成“~”结构,以与上部门框随行配合。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均设置有减重腔。
18.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9.1.通过设置本转运工装,在需要进行人工转运时,将本工装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进行固定,形成对上部门框的支撑加固避免产生形变,使得变形得以消除。
20.2.转运工装设置两个定位销,定位销与侧围锐角切口间隙配合,一方面保证工装的通过性,同时定位销对侧围外板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减小侧围外板搬运变形。
21.3.转运工装两端头与侧围外板随形配合,保证了支撑的精度,保证了侧围外板不易变形。
22.4.为减小工装自重对侧围外板转运变形的影响,工装两端设置了减重腔来重量减轻。
23.5.为保证工装与侧围外板配合的稳定性,在工装两端设置了磁铁块,磁铁块能稳定吸附在侧围外板上。
24.6.磁铁块与工装间隙配合,保证顺利安装,磁铁块通过黏胶与工装贴合连接。
附图说明
25.图1为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的门框结构图示。
26.图2为旋转门车型侧围外板的门框结构图示。
27.图3为侧围外板搬运施力点和变形区域(即上部门框位置)图示。
28.图4为转运工装与侧围外板安装配合图示。
29.图5为转运工装定位销与磁铁分布图示。
30.图6为侧围外板上锐角切口的图示。
31.图7为转运工装的立体图示。
32.图8为转运工装左端部与侧围外板随形配合图示。
33.图9为图8中a-a的剖面图示。
34.其中:10加固板、21第一定位块、22第二定位块、23定位销、24磁铁、25减重腔、211第一凹型平台、212第一凸型平台、213第一弧面、214第二弧面、221第二凹型平台、222第二凸型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参见图3-图4,利用该工装与侧围外板进行支撑加固,使得操作人员在对侧围外板进行转运过程中避免出现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出现形变的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的安装加工。
37.本实施例中,转运工装用于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固定;具体的,参见图3-图5,转运工装包括加固板10和设置在加固板10左右两端的定位块,通过加固板10与定位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对上部门框的支撑固定。
38.本方案中的加固板10呈长条状结构;因为上部门框同样为长条形,这里设置长条状的加固板10主要为了能够与上部门框相适配形成有效的支撑。定位块分别固定设置在加固板10的左右两端;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定位块将与上部门框的左右端固定,固定完成后,定位块完成对上部门框左右两侧的加固支撑,加固板10与上部门框的中间部位贴合完成对上部门框中间部位的支撑加固。
39.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提供的装运工装并不与侧围外板形成一体结构,即本方案设计的装运工装能够针对不同的侧围外板反复使用,即本方案中,装运工装与上部门框可拆卸的设置;在需要转运时将装运工装与侧围外板进行安装固定,形成对上部门框有效的支撑加固,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顺利的完成转运操作;在完成一个侧围外板的转运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拆下装运工装进行安装在另一个侧围外板上,继续对另外的侧围外板进行转运。
40.设计可拆卸的装运工装,能够实现对所有侧围外板的转运,企业投入资金少,相比于目前通过增加后厚度来保证转运不变形的方案,本方案有效的节约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同时还不会影响到整车重量的增加。
41.下面对转运工装的具体结构做详细地介绍:
42.本方案中,参见图5-图6,设置在加固板10左右两端的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其中第一定位块21设置在加固板10的左端,第二定位块22设置在加固板10的右端;在第一定位块21与第二定位块22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销23;这里的定位销23用于与上部门框左右端处的锐角切口定位配合。
43.可以理解为在侧围外板上部门框的左右两端处具有锐角切口,本方案设计的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中利用这里的锐角切口,即通过在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上设置定位销23的方式,在安装时将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上的定位销23对位安装到锐角切口中,使得装运工装能够准确定位安装在侧围外板上,同时这里设置定位销23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在转运过程中侧围外板搬运变形。
44.需要注意的是,定位销23应该与锐角切口间隙配合,以方便定位销23能够顺利的插接到锐角切口中。
45.本方案中,参见图5、图7-图9,第一定位块21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型平台211;第二定位块22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凹型平台221;定位销23分别设置在第一凹型平台211、第二凹型平台221上;并且第一凹型平台211面积小于第二凹型平台221面积。
46.这里设置第一凹型平台211、第二凹型平台221,可以方便定位销23的设置,同时第一凹型平台211、第二凹型平台221也是为了适应上部门框的结构,可以理解为在上部门框锐角切口的周围位置处具有凸面,因此本方案为了能够更好的与上部门框贴合设置,特地设置了第一凹型平台211、第二凹型平台221与对应的凸面进行配合,以方便定位销23插接的稳定。
47.同时本方案中,第一定位块21还具有第一凸型平台212,第二定位块22具有第二凸型平台222;第一凸型平台212与第二凸型平台222上均内置有磁铁24;磁铁24用于与上部门框对吸实现转运工装与上部门框的贴合固定。
48.可以理解为,本方案提供的转运工装利用定位销23完成与侧围外板的定位,然后再利用磁铁24与侧围外板的对吸完成装运工装与侧围外板之间的固定,通过利用磁铁24磁吸的方式能够保证装运工装稳定吸附在侧围外板上。
49.本方案中,在第一凸型平台212、第二凸型平台222上均设置有用于磁铁24间隙配合安装的安装槽,磁铁24通过黏胶与安装槽的底部固定;即磁铁24分别与第一定位块21、第二定位块22间隙配合,为保证顺利安装,磁铁24通过黏胶的方式连接在安装槽的底部。
50.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装运工装与侧围外板的紧密贴合,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的相背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弧面213和第二弧面214,第一弧面213与第二弧面214连接形成“~”结构,以与上部门框随行配合;通过在转运工装两端头与侧围外板随形配合,保证了支撑的精度,且侧围外板不易变形。
51.可选的,第一定位块21和第二定位块22上均设置有减重腔25;通过减小工装自重降低对侧围外板转运时的变形影响。
52.通过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53.1.通过设置本转运工装,在需要进行人工转运时,将本工装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进行固定,形成对上部门框的支撑加固避免产生形变,使得变形得以消除。
54.2.转运工装设置两个定位销,定位销与侧围锐角切口间隙配合,一方面保证工装的通过性,同时定位销对侧围外板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减小侧围外板搬运变形。
55.3.转运工装两端头与侧围外板随形配合,保证了支撑的精度,保证了侧围外板不易变形。
56.4.为减小工装自重对侧围外板转运变形的影响,工装两端设置了减重腔来重量减轻。
57.5.为保证工装与侧围外板配合的稳定性,在工装两端设置了磁铁块,磁铁块能稳定吸附在侧围外板上。
58.6.磁铁块与工装间隙配合,保证顺利安装,磁铁块通过黏胶与工装贴合连接。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