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6794发布日期:2021-12-04 11:2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管道安装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球墨铸铁管是指使用18号以上的铸造铁水经添加球化剂后,经过离心球墨铸铁机高速离心铸造成的管材,简称为球管、球铁管和球墨铸管等。主要用于自来水的输送,是自来水管道理想的选择用料。在进行市政给水管道的安装过程中,有时需要将管道安装到管沟沟底。
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10863587.2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埋地管道吊装工具,包括吊架,还包括固定于吊架上的至少两根兜绳,各兜绳均至少有一端与吊架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关系,各兜绳的两端均与吊架固定连接后,所有兜绳与吊架围成的空间共同组成本吊装工具对管段的约束空间;各兜绳均由多段绳段依次串联而成,且相连的两绳段之间均通过串联装置相连,各串联装置与对应两绳段的连接关系均为可拆卸连接关系。
4.该方案的原理:各兜绳中,可根据管段的直径,在各兜绳上串联数量适宜的绳段,在兜绳长度满足约束管段的同时,使得兜绳尽可能短,在各自与吊架可拆卸连接的一端与吊架分离后,由管段的底部绕过后再固定于吊架上,即完成了本吊装工具与管段的连接。
5.实际安装中,在管道的下落过程中要保证管体水平下到沟底,不得发生碰撞和滚落,避免管道外侧的保护层和防腐层损坏,但是,上述方案中由于兜绳均由多段绳段依次串联而成,且通过卸扣相互连接,管道的外壁与卸扣抵紧,卸扣容易将管道外壁的保护层和防腐层损坏。
6.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管道外壁的保护层和防腐层容易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改善管道外侧的保护层和防腐层容易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
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包括吊装架和至少两条吊带,所述吊装架包括连接杆和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吊带的两端均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吊带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层,管道放置于所述吊带和所述支撑杆组成的空间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吊带,将吊带与吊装架分离后,由管道的底部绕过后再连接于吊装架上,即完成了本吊装工具与管道的连接,使得管道放置于吊带和支撑杆组成的空间中,由于吊带上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层,在抬起管道后,防滑层一方面增大吊带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吊带与管道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吊带损坏管道外壁,另一方面使得吊带与管道之间不直接接触,使得管道外壁与橡胶材质的防滑层接触,从而
减小了对管道外壁的损坏。
11.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拉紧组件,所述拉紧组件包括双向螺杆和两个滑块,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双向螺杆置于滑动槽中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安装于双向螺杆上,所述吊带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一个滑块上,所述吊带另一端可拆卸安装于另一个滑块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螺杆能够使得两个滑块靠近或远离,从而将吊带与管道夹紧或松开,将吊带与管道夹紧,减小吊带与管道之间的空隙,提高吊带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管道的固定效果,减小管道在空中的摆动幅度,进一步减小吊带与管道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固定套装于双向螺杆上,所述蜗杆一端穿入支撑杆与蜗轮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蜗轮蜗杆具有自锁性,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双向螺杆意外滑动,提高了吊装管道的稳定性,转动蜗杆带动蜗轮和双向螺杆转动,操作方便。
15.可选的,所述蜗杆自由端设置有把手。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更方便转动蜗杆。
17.可选的,所述吊带的端部均设置有挂环,所述滑块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挂环置于安装槽中,所述滑块下端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穿入滑块,用于将挂环固定于安装槽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环卡接于滑块的安装槽中,在通过螺栓穿入滑块,将挂环固定于安装槽中,方便了吊带的拆卸和安装。
19.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沿双向螺杆的轴线方向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尺的设置,使得支撑杆上两个滑块之间的距离可以读出,从而方便将每根支撑杆上的两个滑块之间距离调整为一致,使得每根支撑杆上的吊带托起管道后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置于若干吊带上的管道保持水平,避免管道倾斜的情况发生。
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有橡胶片。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的设置,使得管道碰到支撑杆下端时,由硬接触变为软接触,从而避免支撑杆损坏管道外壁的情况发生。
23.可选的,所述防滑层靠近支撑杆一侧开设有防滑纹。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进一步增大吊带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吊带与管道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
25.可选的,所述吊带为扁平吊带。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扁平吊带的设置,一方面方便设置防滑层,另一方面增大了吊带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吊带与管道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
27.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上一体设置有吊挂环。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挂环的设置,方便将吊装结构挂装到吊装设备上。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吊带上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层,在抬起管道后,防滑层一方面增大吊带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吊带与管道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吊带损坏管道外壁,另一
方面使得吊带与管道之间不直接接触,使得管道外壁与橡胶材质的防滑层接触,从而减小了对管道外壁的损坏;
31.2.转动双向螺杆能够使得两个滑块靠近或远离,从而将吊带与管道夹紧或松开,将吊带与管道夹紧,减小吊带与管道之间的空隙,提高吊带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管道的固定效果,减小管道在空中的摆动幅度,进一步减小吊带与管道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
32.3.刻度尺的设置,使得支撑杆上两个滑块之间的距离可以读出,从而方便将每根支撑杆上的两个滑块之间距离调整为一致,使得每根支撑杆上的吊带托起管道后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置于若干吊带上的管道保持水平,避免管道倾斜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吊带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吊装架;11、连接杆;111、吊挂环;12、支撑杆;121、双向螺杆;122、滑块;123、滑动槽;1231、安装槽;1232、螺栓;124、蜗轮;125、蜗杆;1251、把手;126、刻度尺;127、橡胶片;2、吊带;21、挂环;22、防滑层;22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参照图1,包括吊装架1和至少两条吊带2,本实施例选用两条吊带2,吊带2的两端均与吊装架1下端连接,管道放置于吊带2和支撑杆12组成的空间中。
39.参照图1,吊装架1包括连接杆11和至少两根支撑杆12,本实施例支撑杆12选用两根,两根支撑杆12平行设置,连接杆11水平设置且垂直支撑杆12,连接杆11设置为若干根,本实施例选用三根,连接杆11一端焊接于一根支撑杆12、另一端焊接于另一根支撑杆12,从而将两根支撑杆12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杆11上一体设置有吊挂环111,方便外界吊装设备与吊装架1连接。
40.参照图1和图2,支撑杆12上设置有拉紧组件,拉紧组件包括双向螺杆121和两个滑块122,支撑杆12下端沿支撑杆12轴线开设有滑动槽123,双向螺杆121置于滑动槽123中,双向螺杆121的两端均穿入支撑杆12中且与支撑杆12转动连接;支撑杆12上还设置有蜗轮124和蜗杆125,蜗轮124套装于双向螺杆121上且与双向螺杆121键连接,蜗杆125一端穿入支撑杆12中与蜗轮124啮合,蜗杆125自由端置于支撑杆12外且焊接设置有把手1251,通过把手1251转蜗杆125,从而带动蜗轮124和双向螺杆121转动;两个滑块122均与双向螺杆121螺纹转动连接,且两个滑块122分别安装于双向螺杆121不同旋向的螺纹上;支撑杆12的侧壁上沿双向螺杆121的轴线方向设置开设有刻度尺126,通过刻度尺126能够读出两个滑块122之间的距离,方便调整每根支撑杆12上的两个滑块122之间距离一致;支撑杆12下端粘连设置有橡胶片127,管道碰到支撑杆12下端时,避免支撑杆12损坏管道外壁的情况发生。
41.参照图1和图3,吊带2为扁平吊带2,吊带2与支撑杆12一一对应设置。吊带2的两端
均与支撑杆12可拆卸连接,且吊带2两端的结构相同,吊带2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一个滑块122上,吊带2另一端可拆卸安装于另一个滑块122上;吊带2的两端均一体设置有挂环21,滑块122侧壁上水平开设有安装槽1231,挂环21置于安装槽1231中,滑块122下端设置有螺栓1232,螺栓1232由下向上穿入滑块122且穿过挂环21,将挂环21固定于安装槽1231中;吊带2上靠近支撑杆12处粘连设置有防滑层22,防滑层22为橡胶层,防滑层22靠近支撑杆12一侧开设有防滑纹221。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球墨铸铁管道吊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43.将吊带2由管道的底部绕过后,将挂环21置于支撑杆12的安装槽1231中,再通过螺栓1232将挂环21连接于滑块122上,且吊带2的两端连接于滑块122上;然后转动把手1251,使得两个滑块122靠近,直到管道抵住支撑杆12上的橡胶片127,提高吊带2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管道在空中的摆动幅度,进一步减小吊带2与管道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