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机器人及仓储物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9275发布日期:2021-12-01 10:4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搬运机器人及仓储物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搬运机器人及仓储物流系统。


背景技术:

2.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既给仓储物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仓储物流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高效率、低成本、灵活准确地进行包裹拣选一直是仓储物流行业所面临的难题。
3.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货物分拣从传统的人工分逐渐转变成“货架到人”分拣及“货箱到人”分拣,其中,“货架到人”分拣指采用机器人将存放有待取放货物的目标库存容器搬运至人工工位,再由人工工位将货架上的产品取出放入订单箱中;“货箱到人”分拣指采用机器人将存放有待取放货物的货箱从货架上搬运至拣选工位,再由人工或机器人对货箱上的产品拣选至订单箱。
[0004]“货箱到人”的拣选方式相比“货架到人”拣选方式具有效率高、机器人负载小且拣选灵活等优点,但随着仓库高密度存储需求的发展,货架高度随之增加,现有的机器人在取放高层货箱时会因重心过高造成取箱不稳定的情况发生,降低机器人对货箱的取放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搬运机器人,以提高搬运机器人对高层货箱取放时的搬运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储物流系统,以提高对库存容器上高层货箱的取放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设置于所述移动底盘上的门架以及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门架上的货箱传输机构,所述货箱传输机构用于货箱在库存容器上的取放,所述门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货箱传输机构升高至设定高度后被触发打开,以使所述门架两侧的所述支撑机构分别支承于所述搬运机器人两侧的所述库存容器上。
[0009]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具有能够支承于所述库存容器上的打开状态和收纳于所述门架的收纳状态,货箱传输机构能够在升降至经过所述设定高度时致动所述支撑机构,以使所述支撑机构在所述收纳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0010]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门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机构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收纳状态之间切换。
[0011]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具有打开触发部和收纳触发部,当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收纳触发部位于所述门架的内侧,所述货箱传输机构能够在下降经过所述设定高度时抵压所述收纳触发部,以使所述支撑机构从所述打开
状态转动切换至所述收纳状态;当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打开触发部位于所述门架的内侧,所述货箱传输机构能够在上升经过所述设定高度时顶推所述打开触发部,以使所述支撑机构从所述收纳状态转动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
[0012]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当所述支撑机构从所述收纳状态转换至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支撑部沿远离另一侧的所述支撑机构的方向向下翻转。
[0013]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开触发部用于与所述货箱传输机构接触的一面、所述收纳触发部用于与所述货箱传输机构接触的一面和/或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库存容器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减震层。
[0014]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整体呈f型结构,所述支撑件包括形成所述f型结构竖边的主支撑臂及分别形成所述f型结构两个横边的辅助臂和触发臂,所述主支撑臂与所述门架转动连接,所述主支撑臂的第一端形成所述收纳触发部,所述主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臂连接并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触发臂的自由端形成所述打开触发部,当所述支撑机构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辅助臂位于所述触发臂的上方。
[0015]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门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外部设置有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移动底盘的驱动轮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6]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与所述门架转动连接。
[0017]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立柱远离另一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转动轴与安装架转动连接。
[0018]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部和轴套部,所述安装板部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轴套部位于所述安装板部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转动轴转动穿设于所述轴套部中。
[0019]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辅助致动结构,所述辅助致动结构能够在所述货箱传输机构与所述支撑件脱离接触后,促使所述支撑件继续同向转动至所述打开状态或所述收纳状态。
[0020]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致动结构包括凸轮和簧片,所述凸轮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簧片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凸轮能够在随所述转动轴转动时挤压所述簧片,以使所述簧片能够通过所述凸轮向所述转动轴施加促使所述转动轴继续转动的弹性恢复力。
[0021]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转动限位结构,所述转动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支撑件的转动角度。
[0022]
作为一种搬运机器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相对于所述门架的安装位置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调节。
[0023]
一种仓储物流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搬运机器人。
[00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机器人,通过设置能够在货箱传输机构升高设定高度后被
触发打开的支撑机构,可以使货箱传输机构在取放库存容器上的高层货箱时,门架可以由两侧的库存容器辅助支撑,避免因货箱传输机构的重心抬高而导致门架和货箱传输机构晃动等问题,提高货箱传输机构对货箱的取放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仓储物流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搬运机器人进行货箱的搬运,能够提高对货箱搬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搬运机器人在支撑机构打开时与库存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搬运机器人在支撑机构收纳时与库存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是图3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搬运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是图6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机构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是图8中l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
图中标记如下:
[0037]
10、搬运机器人;20、库存容器;201、隔层;30、运行通道;
[0038]
1、支撑机构;11、支撑件;111、主支撑臂;1111、收纳触发部;1112、支撑部;112、触发臂;1121、打开触发部;113、辅助臂;12、安装架;121、安装板部;122、轴套部;123、连接部;1221、限位口;13、转动轴;131、限位凸起;14、辅助致动结构;141、凸轮;142、簧片;
[0039]
2、移动底盘;3、门架;31、立柱;32、顶梁;4、货箱传输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3]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44]
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搬运机器人10,其主要应用于仓储物流行业,用于对存放有订单货物的货箱进行取放和运输,以实现基于订单的取货或上货操作。其也可以应用到需要对货箱或货物进行搬运的其他场所,本实施例中对搬运机器人10的应用仅为示例性,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具体限制。
[0045]
仓储物流系统包括用于放置库存容器20的库存容器区,库存容器区内呈行列排布有多个库存容器20,待搬运的货箱放置在库存容器20上。沿库存容器 20宽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库存容器20之间具有供搬运机器人10运行的运行通道30,搬运机器人10运行至运行通道30中时,能够对该运行通道30 两侧的库存容器20上的货箱进行拾取或将搬运机器人10上携带的货箱放置至库存容器20上。库存容器20在仓储物流系统中的排布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0046]
库存容器20包括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隔层201,每个隔层20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货箱存放位,每个货箱存放位可以设置一个货箱或沿纵深方向设置若干个货箱,货箱内部可以设置一种或多种货品。库存容器2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进行设置,且库存容器20上的隔层201数量和每个隔层201的高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0047]
搬运机器人10包括移动底盘2、门架3、货箱传输机构4及支撑机构1。移动底盘2具备自主移动功能,门架3竖直设置于移动底盘2上,货箱传输机构4可竖直移动地设置于门架3上,以对不同高度的货箱进行取放;门架3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1,且支撑机构1被配置为当货箱传输机构4升高至设定高度后被触发打开,以使门架3两侧的支撑机构1分别支承于搬运机器人10相对两侧的库存容器20上。
[0048]
本实施例提供的搬运机器人10,通过设置能够在货箱传输机构4升高设定高度后被触发打开的支撑机构1,可以使货箱传输机构4在取放库存容器20上的高层货箱时,门架3可以由两侧的库存容器20辅助支撑,避免因货箱传输机构4的重心抬高而导致门架3和货箱传输机构4晃动等问题,提高货箱传输机构4对货箱的取放稳定性和安全性。
[0049]
支撑机构1具有能够支承于库存容器20上的打开状态和收纳于门架3的收纳状态,优选地,货箱传输机构4能够在升降至经过设定高度时致动支撑机构 1,以使支撑机构1在收纳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该种设置,能够避免采用检测装置检测货箱传输机构4的位置及避免采用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机构1在打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切换,支撑机构1采用纯机械式结构,成本较低。
[0050]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位置检测装置检测货箱传输机构4的位置,且设置驱动支撑机构1进行状态转换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位置检测装置电性连接,以使驱动装置能够根据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支撑机构1的运行。
[0051]
为方便描述,以图5所示方向建立xyz坐标系,其中z方向为竖直方向, xy平面为水平面,且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x、y和z满足右手坐标法则。且可以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xyz坐标系为搬运机器人10的局部坐标系。
[0052]
移动底盘2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的驱动轮机构,驱动轮机构包括位于机体底部的驱动轮和位于机体内部且驱动驱动轮转动的驱动单元,驱动轮机构可以但不限定为差速驱动。驱动轮的驱动轴沿x方向设置,即当搬运机器人10 直线运行时,搬运机器人10沿y方向运行。当搬运机器人10沿运行通道30 运行至相对设置的两个库存容器20之间时,两个库存容器20分别位于搬运机器人10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
[0053]
门架3包括沿x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立柱31,立柱31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也可以采用沿z方向连接的分段式结构。优选地,两个立柱31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梁32,以提高门架3的结构强度。
[0054]
优选地,门架3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暂存隔板,货箱传输机构4 从库存容器20拾取的货箱暂存至暂存隔板上。优选地,若干个暂存隔板的高度均低于设定高度,以避免门架3重心过高导致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0055]
货箱传输机构4位于两个立柱31之间,且货箱传输机构4通过升降机构与门架3连接。货箱传输机构4包括暂存托盘、伸缩叉组件、旋转组件及取箱组件,暂存托盘与门架3连接,且具有暂存货箱的暂存位;伸缩叉组件能够相对暂存托盘水平伸缩,以实现货箱在搬运机器人10和库存容器20之间的传输;取箱组件用于拾取货箱;伸缩叉组件通过旋转组件与暂存托盘连接,以使伸缩叉组件能够相对门架3转动,以改变伸缩叉的伸缩方向。
[0056]
即,当搬运机器人10处于移动状态时,伸缩叉组件沿y方向延伸,当搬运机器人10位于两个库存容器20之间时,伸缩叉组件通过旋转组件转动至呈 x方向设置,且沿x方向伸缩以实现货箱在暂存位和库存容器20中的切换;当货箱在暂存隔板和暂存位传输时,伸缩叉组件沿y方向伸缩。
[0057]
移动底盘2、门架3、升降机构、货箱传输机构4及暂存隔板的结构设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如可以参考专利申请cn202010524246.4中的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支撑机构1以外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
[0058]
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件11,支撑件11与门架3对应侧的立柱31转动连接,且支撑件11的转动轴线沿y方向设置,由此可以减少支撑件11转动时与库存容器20的干涉。支撑件11具有能够支承于库存容器20上的支撑部1112,支撑件11由收纳状态展开至打开状态时,支撑部1112沿远离另一侧支撑机构1的方向向下翻转,由此可以更好地保证支撑部1112能够支承于库存容器20的隔层201上。
[0059]
支撑件11具有打开触发部1121和收纳触发部1111,当支撑机构1处于打开状态时,打开触发部1121位于门架3的内侧并凸出立柱31的内侧面,当货箱传输机构4向上运行至经过设定高度位置时,货箱传输机构4向上顶动打开触发部1121以带动支撑件11由收纳状态转动至打开状态;当支撑机构1处于打开状态时,收纳触发部1111位于门架3的内侧并凸出立柱31的内表面,当货箱传输机构4向下运行至经过设定高度位置时,货箱传输机构4向下抵压收纳触发部1111,以使支撑件11由打开状态转动至收纳状态。
[0060]
为进一步地提高支撑机构1在打开状态时的支撑稳定性,支撑部1112上设置有增重结构,增重结构用于增加支撑部1112的重量,以使支撑机构1处于打开状态时,支撑件11的中心向靠近库存容器20一侧偏移,以使支撑部1112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稳定支承于库存容器20的隔层201上。
[0061]
如图6

9所示,为简化支撑件11的结构,支撑件11呈f型结构,其包括形成f型结构
竖边的主支撑臂111和分别形成f型结构两个横边的辅助臂113 和触发臂112。主支撑臂111与门架3转动连接,主支撑臂111的第一端形成收纳触发部1111,主支撑臂111的第二端与辅助臂113连接并形成支撑部1112,辅助臂113形成增重结构;触发臂112的一端与主支撑臂111连接,触发臂112 的另一端形成打开触发部1121。当支撑机构1处于收纳位置时,主支撑臂111 大致竖直设置,且辅助臂113和触发臂112均位于主支撑臂111朝向另一侧支撑机构1的一侧,辅助臂113位于触发臂112的上方。该种支撑件11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0062]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支撑件11的结构仅为示例性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1还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板状结构或其他形状的杆状结构,只要满足打开触发部1121、收纳触发部1111和支撑部1112的设置即可。
[0063]
优选地,为减小搬运机器人10的振动,打开触发部1121用于与货箱传输机构4接触的一面、收纳触发部1111用于与货箱传输机构4接触的一面和/或支撑部1112与库存容器20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减震层,用于减小支撑件1与货箱传输机构4接触时的振动和/或减小支撑件1与库存容器20接触时的振动。
[0064]
优选地,立柱31沿y方向的至少一侧外部设置有支撑件11,由此能够避免立柱31干涉支撑件11的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立柱31的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上述的支撑件11,以提高支撑稳定性和可靠性。更为优选地,两个支撑件11之间连接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沿y方向设置。转动轴13可以与支撑件11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焊接、插接等连接方式连接。
[0065]
为提高支撑机构1与门架3的连接便利性,支撑机构1还包括安装架12,安装架12与门架3可拆卸连接,且安装架12与转动轴13转动连接。安装架 12的设置,能够降低对门架3的改进成本,从而使搬运机器人10能够更好地基于现有结构进行改进,通用性强,且简化门架3的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立柱31沿y方向贯通开设轴孔,转动轴13转动穿设于轴孔中,且两个支撑件11中的至少一个与转动轴13可拆卸连接。
[0066]
安装架12包括安装板部121和轴套部122,安装板部121位于门架3远离另一侧支撑机构1的一侧,且安装板部121与立柱31可拆卸连接。轴套部122 位于安装板部121远离门架3的一侧,转动轴13转动穿设于轴套部122中。该种安装架12的结构设置,能够提高安装架12与门架3和转动轴13的连接便利性,且由于安装架12位于门架3的外侧,能够减少支撑机构1与升降机构及货箱传输机构4之间的干涉。
[0067]
进一步地,转动轴13和/或轴套部122可以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或转动轴 13与轴套部122之间可以设置耐磨衬套,以提高支撑机构1的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68]
优选地,安装板部121远离立柱31的一面凸设有连接部123,连接部123 沿y方向延伸,且连接部123远离安装板部121的一测连接有轴套部122。连接部123的设置,更有利于实现轴套部123与安装板部121之间的连接。安装板部121、连接部123及轴套部12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连接部123与安装板部121一体成型,且轴套部122与连接部123焊接连接。
[0069]
由于支撑件11采用机械式触发方式进行状态切换,为避免货箱传输机构4 与打开触发部1121或收纳触发部1111脱离接触后,支撑件11还未转动至设定位置,支撑机构1上还设置有辅助致动结构14,辅助致动结构14被配置为当货箱传输机构4上升至与打开触发部1121脱离接触后带动支撑件11继续转动至打开位置,以及当货箱传输机构4下降至与收纳触发部1111脱离接触后带动支撑件11继续转动至收纳位置。
[0070]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致动结构14包括凸轮141和簧片142,凸轮141连接于转动轴13,簧片142连接于安装架12,凸轮141能够在随转动轴13转动时挤压簧片142,以使簧片142能够通过凸轮141向转动轴13施加促使转动轴13 继续转动的弹性恢复力。
[0071]
优选地,凸轮141位于转动轴13的端部并外露于轴套部122,簧片142连接于轴套部122的末端并位于转动轴13的外侧,簧片142与转动轴13的最小距离大于凸轮141凸出转动轴13外表面的最大高度,且凸轮141抵压于簧片 142距离转动轴13的最近的位置时,簧片142的变形程度最大,即簧片142与转动轴13具有最小距离的位置为簧片142的最大变形位置。当货箱传输机构4 与打开触发部1121或收纳触发部1111脱离接触时,凸轮141转动至越过簧片 142的最大变形位置。
[0072]
优选地,簧片142位于转动轴13朝向门架3的一侧,且簧片142相对安装板部121倾斜设置。
[0073]
优选地,凸轮141呈对称设置的水滴状结构,其大端与转动轴13连接,小端抵压簧片142,转动轴13的中心轴线位于凸轮141的对称面上。更为优选地,凸轮141与转动轴13一体成型。
[0074]
凸轮141连接于转动轴13的外表面且位于轴套部122的外部,簧片142连接于轴套部122上,且簧片142与转动轴13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凸轮141凸出转动轴13的最大高度,凸轮141在随转动轴13转动的过程中能抵压簧片142,以使簧片142发生变形,且当货箱传输机构4。
[0075]
优选地,辅助致动结构14于转动轴13的两端各设置一个,以提高致动稳定性和可靠性。
[0076]
在其他一个实施例中,辅助致动结构14还可以采用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支撑件11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2连接。在其他另一实施例中,辅助致动结构14可以为磁吸结构,如在转动轴13上设置第一磁吸件,如磁铁,在安装架12于转动轴1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第二磁吸件和第三磁吸件,如金属板,通过控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及设计第一磁吸件在转动轴13 上的位置,能够实现当支撑件11从收纳状态转动至与货箱传输机构4脱离接触后,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大于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当支撑件11从打开状态转动至与货箱传输机构4脱离接触后,第一磁吸件与第三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大于第二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之间的磁吸力。
[0077]
进一步地,为限定支撑件11转动的角度,支撑机构1上还设置有转动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轴套部122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口1221,限位口1221沿轴套部122周向上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转动轴13上凸设有限位凸起131,限位凸起131活动穿设于限位口1221中,且当限位凸起131 与第一限位壁抵接时,支撑机构1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当限位凸起131与第二限位壁抵接时,支撑机构1处于第二极限位置。第一极限位置优选为支撑机构 1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位置,第二极限位置可以为支撑机构1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位置。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极限位置也可以为从打开位置继续向远离收纳位置转动后的位置。
[0078]
即,在本实施例中,转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口1221和限位凸起131,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限位结构还可以采用现有其他能够实现转动限位的结构,如在支撑件11朝向另一支撑件11的一侧面设置弧形限位槽,在转动轴13上凸设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滑动设置于弧
形限位槽中,通过控制弧形限位槽对应的圆心角,控制支撑件11的转动角度。
[0079]
优选地,限位口1221为沿轴套部122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口,限位凸起 131为长条板状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和限位可靠性。
[0080]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1相对门架3的安装位置在高度方向上可调,从而能够调节支撑机构1的高度,以使支撑机构1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库存容器20的设置和不同高度的库存容器20的需求。能够调节两个结构在高度上连接位置的结构较为常规,如在安装板部121上开设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安装孔,在立柱31上开设螺纹孔,通过调节穿设于螺纹孔和安装孔中的螺纹连接件的锁紧位置调节支撑机构1的高度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也不再一一赘述。
[0081]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立柱31均设置有一个支撑机构1,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每个立柱31也可以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支撑机构1,且两个立柱31上的支撑机构1一一对应设置,每对支撑机构1均对应一个设定高度。
[0082]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