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残留灌装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6287发布日期:2021-11-06 05:0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残留灌装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头,尤其涉及一种无残留灌装头。


背景技术:

2.酱料通常经过灌装机灌装到容器中,酱料由灌装机的进料机构定量挤入至灌装头中,再从灌装头灌入容器中。目前,灌装头中的流道一般由水平流道和竖直流道组成,水平流道的一端连接进料机构,水平流道的另一端连接竖直流道的一端,酱料由进料机构挤进水平流道后再流入竖直流道,最后从灌装头的出料口向下流出。
3.但是,日常中的酱料不止是单纯的粘稠状流体,有些酱料其中还混有固态物,比如黄豆酱、橄榄菜、牛肉酱等等。这些酱料在由水平流道挤入至竖直流道时,酱料中的固态物经常残留在水平流道与竖直流道的连接处,一方面影响酱料定量灌装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灌装头难以清洗,容易滋生细菌,在两个批次的生产中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残留灌装头,这种无残留灌装头能够避免酱料在水平流道中残留,既能够准确定量灌装,又容易清洗,卫生环保。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无残留灌装头,包括灌装头座体、水平挤出头、水平挤出驱动机构、竖直挤出头和竖直挤出驱动机构,灌装头座体中开设有进料流道、水平流道和竖直流道,进料流道与水平流道相连通,水平流道的后端与竖直流道相连通,竖直流道的下端作为灌装出口;水平挤出头安装在水平挤出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并能够沿水平流道前后移动,竖直挤出头安装在竖直挤出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并能够沿竖直流道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流道自前向后倾斜,并且进料流道的后端与所述水平流道的后端相连通;所述水平挤出头和所述竖直挤出头均为圆柱体,水平挤出头的前端与所述水平挤出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为一个与竖直挤出头的柱面相匹配的弧面。
6.本说明书所述酱料的水平挤出方向为自前向后,竖直挤出方向为自上向下。
7.上述进料流道用于将酱料输送至水平流道,水平挤出驱动机构驱动水平挤出头沿水平流道移动,将水平流道中的酱料挤出至竖直流道,然后竖直挤出驱动机构驱动竖直挤出头沿竖直流道移动,将竖直流道中的酱料挤出,完成灌装工作。
8.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为一个与竖直挤出头的柱面相匹配的弧面,当水平挤出头前进到水平流道与竖直流道的连接处时,将水平流道内的酱料全部挤至竖直流道,同时,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作为竖直流道的流道面,竖直挤出头向下挤出酱料时,竖直挤出头的柱面能够贴着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向下挤压,将附着在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上的酱料刮干净,从而避免水平挤出头复位时酱料在水平流道中残留,确保酱料的定量灌装,同时降低灌装头的清洗难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流道中设有进料挤出头,进料挤出头的后
端面为一个与水平挤出头的柱面相匹配的弧面。在进料流道中也设置进料挤出头进行挤出进料,当进料挤出头前进到进料流道与水平流道的连接处时,进料挤出头的后端面作为水平流道的流道面,水平挤出头向后挤出酱料时,水平挤出头的柱面能够贴着进料挤出头的后端面向后挤压,将附着在进料挤出头的后端面上的酱料刮干净,进一步确保酱料的定量灌装。进料挤出头可通过气缸或者电机进行驱动挤出。相应的,进料挤出头通常也为一圆柱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流道的倾斜角度为30
°
~50
°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挤出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水平挤出气缸,平移架和第一连杆,水平挤出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并且缸体水平朝后,平移架安装在水平挤出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一连杆的前端安装在平移架上,第一连杆的后端与所述水平挤出头的前端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竖直挤出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升降架、竖直挤出气缸、升降导杆和第二连杆,竖直挤出气缸安装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缸体朝下,升降架安装在竖直挤出气缸的活塞杆上并且能够沿升降导杆上下移动,第二连杆的上端安装在升降架上,第二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竖直挤出头连接。竖直挤出头通过连杆安装在升降架上,竖直挤出气缸驱动整个升降架沿升降导杆上下移动,从而驱动竖直挤出头在竖直流道中上下移动。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无残留灌装头将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设计成一个与竖直挤出头的柱面相匹配的弧面,当水平挤出头前进到水平流道与竖直流道的连接处时,将水平流道内的酱料全部挤至竖直流道,同时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作为竖直流道的流道面,竖直挤出头向下挤出酱料时,竖直挤出头的柱面能够贴着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向下挤压,将附着在水平挤出头的后端面上的酱料刮干净,从而避免水平挤出头复位时酱料在水平流道中残留,确保酱料的定量灌装,同时降低灌装头的清洗难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各标示为:1

灌装头座体,101

进料流道,102

水平流道,103

竖直流道103,2

水平挤出头,201

水平挤出头的后端弧面,3

水平挤出驱动机构,301

第一支架,302

水平挤出气缸,303

平移架,304

第一连杆,4

竖直挤出头,5

竖直挤出驱动机构,501

第二支架,502

升降架,503

竖直挤出气缸,504

升降导杆,505

第二连杆,6

进料挤出头,601

进料挤出头的后端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如图1所示,一种无残留灌装头,包括灌装头座体1、水平挤出头2、水平挤出驱动机构3、竖直挤出头4和竖直挤出驱动机构5,水平挤出头2和竖直挤出头4均为圆柱体;灌装头座体1中开设有进料流道101、水平流道102和竖直流道103,进料流道101自前向后倾斜并且进料流道101的倾斜角度为45
°
,进料流道101的后端与水平流道102的后端相连通,水平流
道102的后端与竖直流道103相连通,竖直流道103的下端作为灌装出口;在灌装时,将酱料从进料流道101挤出至水平流道102,然后水平挤出驱动机构3驱动水平挤出头2沿水平流道102移动,将水平流道102中的酱料挤出至竖直流道103,然后竖直挤出驱动机构5驱动竖直挤出头4沿竖直流道103移动,将竖直流道103中的酱料挤出,从而完成灌装工作。
19.如图1所示,水平挤出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支架301、水平挤出气缸302,平移架303和第一连杆304,水平挤出气缸302安装在第一支架301上并且缸体水平朝后,平移架303安装在水平挤出气缸302的活塞杆上,第一连杆304的前端安装在平移架303上,第一连杆304的后端与水平挤出头2的前端连接;水平挤出头2在水平挤出气缸302的驱动下能够沿水平流道102前后移动,水平挤出头2的后端面为一个与竖直挤出头4的柱面相匹配的弧面201;竖直挤出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支架501、升降架502、竖直挤出气缸503、升降导杆504和第二连杆505,竖直挤出气缸503安装在第二支架501上并且缸体朝下,升降架502安装在竖直挤出气缸503的活塞杆上并且能够沿升降导杆504上下移动,第二连杆505的上端安装在升降架502上,第二连杆505的下端与竖直挤出头4的上端连接;竖直挤出头4在竖直挤出气缸503的驱动下能够沿竖直流道103上下移动。
20.水平挤出头2的后端面为一个与竖直挤出头4的柱面相匹配的弧面201,当水平挤出头2前进到水平流道102与竖直流道103的连接处时,将水平流道102内的酱料全部挤至竖直流道103,同时,水平挤出头2的后端面作为竖直流道103的流道面,竖直挤出头4向下挤出酱料时,竖直挤出头4的柱面能够贴着水平挤出头2的后端面向下挤压,将附着在水平挤出头2的后端面上的酱料刮干净,从而避免水平挤出头复位时酱料在水平流道102中残留,确保酱料的定量灌装,同时降低灌装头的清洗难度。
21.如图1所示,进料流道101中设有进料挤出头6,进料挤出头6的后端面为一个与水平挤出头2的柱面相匹配的弧面601,当进料挤出头6前进到进料流道101与水平流道102的连接处时,进料挤出头6的后端面作为水平流道102的流道面,水平挤出头2向后挤出酱料时,水平挤出头2的柱面能够贴着进料挤出头6的后端面向后挤压,将附着在进料挤出头6的后端面上的酱料刮干净,进一步确保酱料的定量灌装。进料挤出头6可根据灌装机具体的进料方式,采用气缸或者电机驱动进料挤出头6挤压酱料。
2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