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1504发布日期:2021-11-18 00:5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滑轮吊装设备运行时容易受到冲击,钢丝绳会在滑轮绳槽中跳动,严重时钢丝绳会跳出绳槽。因为滑轮与支撑架结构之间存在竖向缝隙,导致产生夹绳问题。不仅容易损伤钢丝绳影响工作效率,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以解决因滑轮与支撑架结构间缝隙导致夹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从夹绳产生的原因入手,从根本上杜绝了夹绳的可能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包括滑轮、滑轮支撑架、滑轮支撑盖和主轴;
6.所述滑轮支撑架与所述滑轮支撑盖组成滑轮支撑架结构,所述滑轮支撑架结构内设有圆形凹槽;
7.所述滑轮通过主轴安装于滑轮支撑架与滑轮支撑盖之间的圆形凹槽中;
8.所述滑轮边缘与滑轮支撑结构上方形成一个用于束缚钢丝绳的束缚空间。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滑轮支撑架与滑轮支撑盖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滑轮中部与主轴相连处两端设有两个轴承凹槽;两个轴承凹槽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各通过一个卡簧固定在对应的轴承凹槽中;两个卡簧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盖和第二轴承盖。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均为单向推力球轴承。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主轴为阶梯轴。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圆形凹槽直径与滑轮直径之差小于钢丝绳的最小直径。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圆形凹槽的内壁与滑轮公差配合。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滑轮的绳槽截面为倒梯形。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该装置通过在滑轮支撑架结构上机加工出内凹结构,使滑轮与滑轮支撑架结构上方形成束缚空间,把钢丝绳束缚在里面,无法跳出从而杜绝了滑轮使用时出现夹绳,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19.2、同时由于加装了单向推力轴承,降低了摩擦阻力,提高传动效率,固定了主轴,
轴承外的卡簧和轴承盖保护了轴承内部的干净,起到了防尘的作用。
20.3、由于滑轮绳槽横截面为倒梯形截面,所以钢丝绳对滑轮轨道的磨损相对均匀,不易造成外侧磨损。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左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主视图。
24.图中1、滑轮支撑盖;2、第一承盖;3、垫片;4、第一轴承;5、第一螺栓;6、滑轮支撑架;7、束缚空间;8、滑轮;9、第二螺栓;10、第二轴承盖;11、第二轴承;12、主轴;13、固定螺栓;14、卡簧;15、轴承凹槽;16、圆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8.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包括滑轮8、滑轮支撑架6、滑轮支撑盖1、固定螺栓13、主轴12、左轴承4、右轴承11、左轴承盖2和右轴承盖10。
29.滑轮支撑架6与滑轮支撑盖1组成滑轮支撑架结构,滑轮支撑架结构内侧机加工出圆形凹槽16,滑轮8安装于滑轮支撑架结构的圆形凹槽16中,滑轮8通过主轴12固定在滑轮支撑架6与滑轮支撑盖1之间,滑轮8边缘与滑轮支撑结构上方形成一个束缚空间7。
30.主轴12为阶梯轴,主轴12的第一阶梯轴与第五阶梯轴直径相同且最小,主轴12的第三阶梯轴直径最大,主轴12的第二阶梯轴与第四阶梯轴的直径相等且大于第一阶梯轴小于第三阶梯轴,第一阶梯轴和第五阶梯轴分别通过两组第一螺栓5与垫片3固定在滑轮支撑架结构两侧,第二阶梯轴和第三阶梯轴分别与滑轮支撑架6滑轮支撑盖1配合,第三阶梯轴与滑轮8配合。
31.主轴12与滑轮8相连段两侧上设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11,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11皆为单向推力球轴承。滑轮8与主轴12相连处两侧设有两个轴承凹槽15,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11各通过一个卡簧14固定在对应的轴承凹槽15中,第一轴承盖2和第二轴承盖10分别在两个卡簧14的外侧通过十二个第二螺栓9固定在滑轮8上。
32.滑轮支撑架结构上的圆形凹槽16直径与滑轮8直径之差小于钢丝绳的最小直径,这样滑轮与支撑架结构间的缝隙小于钢丝绳的最小直径,使得钢丝绳运动时始终保持在束
缚空间7中,不用会跳出绳槽,杜绝夹绳的发生。
33.优选的,滑轮支撑架结构上的圆形凹槽16直径与滑轮8直径之差小于钢丝绳的最小直径的一半,这样滑轮与支撑架结构间的缝隙小于钢丝绳的最小直径的一半,使得钢丝绳运动时始终保持在束缚空间7中,不用会跳出绳槽,杜绝夹绳的发生。
34.优选的,圆形凹槽16的内壁与滑轮8公差配合,这样滑轮与支撑架结构间的缝隙非常小,使得束缚空间7近似于密闭空间,使得钢丝绳运动时始终保持在束缚空间7中,不用会跳出绳槽,杜绝夹绳的发生。
35.滑轮8的绳槽截面为倒梯形截面,钢丝绳对滑轮8圆周上的轨道磨损均匀。
36.实施例2
3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钢丝绳穿过束缚空间7并与滑轮8绳槽接触;
39.钢丝绳运动从而带动滑轮8运动;钢丝绳运动时始终保持在束缚空间7中,不用会跳出绳槽,杜绝夹绳的发生。
40.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8)、滑轮支撑架(6)、滑轮支撑盖(1)和主轴(12);所述滑轮支撑架(6)与所述滑轮支撑盖(1)组成滑轮支撑架结构,所述滑轮支撑架结构内设有圆形凹槽(16);所述滑轮(8)通过主轴(12)安装于滑轮支撑架(6)与滑轮支撑盖(1)之间的圆形凹槽(16)中;所述滑轮(8)边缘与滑轮支撑结构上方形成一个用于束缚钢丝绳的束缚空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支撑架(6)与滑轮支撑盖(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8)中部与主轴(12)相连处两端设有两个轴承凹槽(15);两个轴承凹槽(15)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11)各通过一个卡簧固定在对应的轴承凹槽(15)中;两个卡簧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盖(2)和第二轴承盖(1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11)均为单向推力球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2)为阶梯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16)直径与滑轮(8)直径之差小于钢丝绳的最小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形凹槽(16)的内壁与滑轮(8)公差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8)的绳槽截面为倒梯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夹绳滑轮装置,包括滑轮、滑轮支撑架、滑轮支撑盖和主轴;所述滑轮支撑架与所述滑轮支撑盖组成滑轮支撑架结构,所述滑轮支撑架结构内设有圆形凹槽;所述滑轮通过主轴安装于滑轮支撑架与滑轮支撑盖之间的圆形凹槽中;所述滑轮边缘与滑轮支撑结构上方形成一个用于束缚钢丝绳的束缚空间。装置运作时束缚空间约束了钢丝绳,钢丝绳不会脱离束缚空间,彻底避免了钢丝绳滑落至滑轮侧面造成夹绳的情况。造成夹绳的情况。造成夹绳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 梁勇 易里坤 张立英 郭辰 张子巍 周明 鲁谟尔 李家川 邵振洲 李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