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0735发布日期:2021-12-15 11:2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是采用现有直染倍捻机进行纱线倍捻时,需先把面包纱的卷绕筒放到储纱盘锭盘内进行加捻;加捻后的纱线通过上牵伸罗拉的牵引自上而下进入倍捻机的定型热箱中进行弹性定型;定型后的纱线经过下牵伸罗拉的牵引后引入卷绕罗拉的卷绕筒上。然后褪去筒芯再进行染色。
3.目前现有面包纱的卷绕筒直径过小,参见图1,面包纱的卷绕筒1的直径只有65mm,导致纱线褪去筒芯没有太多的空间回弹,使得染色时的染色剂渗入纱线的缝隙不够宽松,染色均匀度不容易保证,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4.另一方面,褪去筒芯的纱线团的表面层容易被染色剂冲乱,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操作,降低了纱线团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径大,能提高染色均匀度、提高产品质量的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包括纱布卷绕筒、前固定盖及后固定盖,所述纱布卷绕筒的前端及后端分别有一体成型的前圆筒形固定圈及后圆筒形固定圈,还包括弹力薄纱套,所述弹力薄纱套的长度大于纱布卷绕筒的长度,所述弹力薄纱套套在纱布卷绕筒上并在前圆筒形固定圈的外面形成薄纱前余量段,在后圆筒形固定圈的外面形成薄纱后余量段,所述薄纱前余量段可内收放置在前圆筒形固定圈内,所述前固定盖与所述前圆筒形固定圈可拆性地固定,所述薄纱后余量段可内收放置在后圆筒形固定圈内,所述后固定盖与所述后圆筒形固定圈可拆性地固定;所述纱布卷绕筒的直径在100mm至150mm之间。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纱布卷绕筒的外壁上均布多个壁体小通孔。
8.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了如下技术特征:采用在卷绕筒外套上弹力薄纱套,当纱布卷绕筒完成纱线的卷绕,将弹力薄纱套的薄纱前余量段及薄纱后余量段分别从前圆筒形固定圈及后圆筒形固定圈掏出,反向套回纱线团的表面,并将前余量段及薄纱后余量段沿周边打两个以上的结,然后将纱布卷绕筒褪去,由于采用了比现有技术增大卷绕筒直径,将卷绕筒直径从原有的65mm增大至100mm至150mm之间,当纱布卷绕筒完成纱线的卷绕,将纱布卷绕筒褪去后,增大了纱线的回弹空间,纱线团回弹后变得更加蓬松易渗入染色剂,染色均匀度得到保证,另外弹力薄纱套将纱线团反向包裹,在染色时,染色液体不容易将纱线团的纱冲乱,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9.图1是现有技术的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
10.图2本实用新型的纱布卷绕筒的纱布卷绕筒结构分解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纱布卷绕筒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纱布卷绕筒的立体图。
13.图中的序号如下:纱布卷绕筒1,前固定盖5,后固定盖6,前圆筒形固定圈11,后圆筒形固定圈12,弹力薄纱套4,薄纱前余量段41,薄纱后余量段42,壁体小通孔2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包括纱布卷绕筒1、前固定盖5及后固定盖6,纱布卷绕筒1的前端及后端分别有一体成型的前圆筒形固定圈11及后圆筒形固定圈12,纱布卷绕筒1的外壁上均布多个壁体小通孔2。
16.参见图2、图3,还包括弹力薄纱套4,弹力薄纱套4的长度大于纱布卷绕筒1的长度,弹力薄纱套4套在纱布卷绕筒1上并在前圆筒形固定圈11的外面形成薄纱前余量段41,在后圆筒形固定圈12的外面形成薄纱后余量段42,前余量段可内收放置在前圆筒形固定圈11内,前固定盖5与前圆筒形固定圈11可拆性地固定,薄纱后余量段42可内收放置在后圆筒形固定圈12内,后固定盖6与后圆筒形固定圈12可拆性地固定;纱布卷绕筒1的直径在100mm至150mm之间。
17.安装时,将纱布卷绕筒1的外面套一个弹力薄纱套4,弹力薄纱套4的长度大于卷筒的长度,将弹力薄纱套4的薄纱前余量段41及薄纱后余量段42塞进纱布卷绕筒1内,然后在纱布卷绕筒1的两端盖上前固定盖5及后固定盖6,使前固定盖5及后固定盖6分别与前圆筒形固定圈11及后圆筒形固定圈12套接固定,使弹力薄纱套4在转动时不移位脱落,最后将经过进行加捻后的纱线牵引引入卷绕在纱布卷绕筒1上。
18.纱线褪去筒芯的操作:当纱布卷绕筒完成纱线的卷绕,将前固定盖5及后固定盖6去除,将弹力薄纱套4的两端从筒芯中取出,并将弹力薄纱套4两端的薄纱前余量段41及薄纱后余量段42反卷包裹面包纱团,将的薄纱前余量段41及薄纱后余量段42相互打结,将支承面包纱的纱布卷绕筒1褪出。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相类似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包括纱布卷绕筒、前固定盖及后固定盖,所述纱布卷绕筒的前端及后端分别有一体成型的前圆筒形固定圈及后圆筒形固定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力薄纱套,所述弹力薄纱套的长度大于纱布卷绕筒的长度,所述弹力薄纱套套在纱布卷绕筒上并在前圆筒形固定圈的外面形成薄纱前余量段,在后圆筒形固定圈的外面形成薄纱后余量段,所述薄纱前余量段可内收放置在前圆筒形固定圈内,所述前固定盖与所述前圆筒形固定圈可拆性地固定,所述薄纱后余量段可内收放置在后圆筒形固定圈内,所述后固定盖与所述后圆筒形固定圈可拆性地固定;所述纱布卷绕筒的直径在100mm至150m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布卷绕筒的外壁上均布多个壁体小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面包纱的卷绕筒装置,包括纱布卷绕筒、前固定盖及后固定盖,所述纱布卷绕筒的前端及后端分别有一体成型的前圆筒形固定圈及后圆筒形固定圈,还包括弹力薄纱套,所述弹力薄纱套的长度大于纱布卷绕筒的长度,所述纱布卷绕筒的直径在100mm至150mm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大卷绕筒直径,使卷绕的纱线褪去筒芯后有足够回弹空间,使得染纱时提高染色的均匀度,并且降低出现乱纱的情况,提高了产品质量,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逵 汤永强 阮永健 郑勇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旭华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