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0972发布日期:2022-07-23 06:0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帽型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热轧帽型钢的断面形状特殊,打捆前需进行选择性的翻钢工序,翻转角度180
°
,确保相邻两支帽型钢呈正、反的形式排列于收集台架,目前常用的型钢翻钢装置只具备将帽型钢进行90
°
翻转,翻钢装置将帽型钢翻转 90
°
后,帽型钢只能靠惯性进行剩余90
°
的翻转,此翻钢过程存在以下隐患。其一,90
°
的惯性翻转过程,帽型钢帽顶处无任何支撑结构支撑,当帽型钢翻转成功的瞬间,帽型钢与成排收集台架水平辊道面形成强烈的撞击,该撞击过程将会大大的降低收集台架的使用寿命,同时极易造成帽型钢表面击伤;其二,当翻钢惯性不足时,极易发生帽型钢如图1所示的状况,即翻钢过程自行停止。因此,针对热轧帽型钢的特殊性,有必要发明一种热轧帽型钢的新型翻钢装置。
3.申请号cn201220661306.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翻钢机,包括支撑架和翻钢钩,各种翻钢构件通过销轴铰接于支撑座的翻钢臂上,翻钢钩的翻钢臂上设置有接钢爪;支撑座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垂直于支撑座表面并和表面平齐的槽,翻钢钩的前端为与翻钢钩一体加工制成,该翻钢机包括5个翻钢钩。通过改动翻钢支撑架,加长翻钢钩和增加翻钢钩的个数,提高了翻钢率,增加了翻钢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翻钢装置适用于翼缘外侧平整的h型钢、工字钢、角钢、槽钢及板坯翻钢,但不适用于帽型钢翻钢,因帽型钢翻钢过程中帽顶和帽沿与该翻钢构呈线接触,而非面接触,翻钢过程不稳。
4.申请号cn201120448198.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翻钢装置,为解决现有装置难以用于多种型钢翻转而设计。本实用新型翻钢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主翻钢杆和辅翻钢杆,主翻钢杆和辅翻钢杆通过销轴连接在箱体上;主翻钢杆连接主驱动单元,辅翻钢杆连接辅驱动单元。主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主翻钢杆上的从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的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上固定曲柄的一端,曲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主液压缸连接。辅驱动单元为辅液压缸;辅液压缸一端固定在箱体上,另一端铰接在辅翻钢杆上。本实用新型翻钢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有效地降低了成本,适用于冶金领域的翻钢工序。该翻钢装置可以实现钢板桩,球扁钢等的翻钢,但依然存在翻钢中途帽型钢达到平衡点时,停止翻转的风险,如图1所示,此时翻钢失败,只能将翻钢步骤重新进行一次甚至多次,因此,该装置不适用帽型钢翻钢。
5.申请号cn200910304476.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对钢轨进行180
°
翻转的钢轨翻钢装置,该钢轨翻钢装置包括沿钢轨纵向间隔均匀设置的多个的翻钢头,所述每个翻钢头的角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翻钢垫,翻钢垫具有与轨底接触的顶面,所述顶面在轨底横向的尺寸小于轨底宽度的1/2。本发明利用钢轨本身的自重,在翻钢装置的翻钢头上增设一块翻钢垫,在不改变翻钢装置其它现有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钢轨的180
°
翻转,其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同时翻转的可靠性高,尤其适合于未入缓冷坑的热轧钢轨水平堆垛时应用。该装置依靠钢轨翻钢过程中自重实现后续90
°
翻转,帽型钢不同于钢轨,翻钢过程中当帽沿与帽顶角处
与收集台架辊道面接触后,可找到较好的平衡点,导致帽型钢翻钢过程停止,如图1所示,因此,该装置不适用帽型钢翻钢。
6.申请号cn201120139784.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轨翻钢叉,以解决目前翻钢叉翻钢时根部区域与轨端端面的边角部位相接触,容易在钢轨端面边角部位造成划伤与压溃缺陷的问题。它由二根固定在翻钢机旋转轴上的翻钢叉组成,所述翻钢叉头部为直径较根部大的圆柱体,圆柱体通过锥形台平滑过渡到翻钢叉根部。本实用新型翻钢时保证旋转力作用在轨端的轨腰部位,可以减少钢轨与翻钢叉之间的相对滑动,翻钢叉根部区域由于直径较小,不与钢轨端面边角部位接触,有效消除了翻钢作业对钢轨端面边角部位的划伤与压溃。该翻钢装置适用于断面尺寸较小的钢轨翻钢,夹持稳定,翻钢过程不易脱落,但该翻钢装置不适用于帽型钢,因帽型钢截面尺寸较大,截面形状特殊,无稳定夹持面(夹持会造成帽型钢变形),因此,不适用于帽型钢翻钢。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针对热轧帽型钢产品的截面特点,确保翻钢过程快速高效、稳定可控,减少产品击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包括翻钢件、支撑件和承接件,所述翻钢件、支撑件和承接件呈交替分布,翻钢件在台架辊道面上每隔1m分布1个,支撑件和承接件成对分布在相邻两个翻钢件之间;所述支撑件和承接件在翻钢之前均处于台架辊道面的下方,并与台架辊道面相互平行。
9.优选的,所述翻钢件与现有翻钢装置一致,其包括第一绞臂和第二绞臂,第一绞臂和第二绞臂通过绞轴连接为一体,第一绞臂和第二绞臂由绞轴带动,并沿90
°
顺、逆时针转动。
10.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可伸缩的液压杆装置,液压杆装置安装在转轴201 上,液压杆装置通过转轴实现最大旋转角度为70
°

11.优选的,所述承接件包括第三绞臂和连接轴,第三绞臂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并通过连接轴实现最大旋转角度为70
°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针对热轧帽型钢产品的截面特点,能够实现工作快速高效、稳定可控,未发生以往的翻钢中途停止、卡顿现象,未发生翻钢过程中帽型钢与收集台架辊道面猛烈撞击现象,经对翻钢后的帽型钢检查,未发现表面击伤缺陷,有效提升了帽型钢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工作状态图。
18.图中:1、翻钢件;101、第一绞臂;102、第二绞臂;103、绞轴;2、支撑件;201、转轴;3、
承接件;301、第三绞臂;302、连接轴;4、台架辊道面。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一种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包括翻钢件1、支撑件2和承接件3,翻钢件1、支撑件2和承接件3呈交替分布,翻钢件1在台架辊道面4上每隔1m分布1个,支撑件2和承接件3成对分布在相邻两个翻钢件1 之间;支撑件2和承接件3在翻钢之前均处于台架辊道面4的下方,并与台架辊道面4相互平行,有效避免了翻钢件1在工作中与支撑件2和承接件3 工作空间相互影响。
21.在上述实施例中,翻钢件1与现有翻钢装置一致,其包括第一绞臂101 和第二绞臂102,第一绞臂101和第二绞臂102通过绞轴103连接为一体,第一绞臂101和第二绞臂102由绞轴103带动,并沿90
°
顺、逆时针转动,可将帽型钢由图4中4a的位置翻转至4b的位置。
22.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件2为可伸缩的液压杆装置,该装置可沿杆的长度方向进行伸长或缩短,液压杆装置安装在转轴201上,液压杆装置通过转轴201可沿图2中箭头方向做旋转运动,最大旋转角度为70
°

23.在上述实施例中,承接件3包括第三绞臂301和连接轴302,第三绞臂 301固定连接在连接轴302上,并通过连接轴302沿图2中箭头方向做旋转运动,根据帽型钢的规格,旋转至与帽型钢帽顶面接触时停止转动,如图4中 4b的位置所示。
24.工作过程:本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在翻钢之前,将支撑件2和承接件3均处于台架辊道面4下方,并与台架辊道面4相互平行,随后将帽型钢输送至翻钢位置,即图4中4a的位置,承接件3上的第三绞臂301沿其连接轴302由起初的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至图4中4b的位置,转速12rad/min;然后,翻钢件1沿其绞轴103逆时针90
°
旋转至图4中4b的位置,转速12rad/min,此时,帽型钢稳定的卡在翻钢件1与承接件3之间;随后,支撑件2沿其转轴201由起初的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至图4中4c的位置,转速 12rad/min,支撑件2的液压杆伸出,顶到帽型钢外侧壁时停止;翻钢件1再沿其绞轴103逆时针旋转至初始位置,转速12rad/min;随后,支撑件2和承接件3同时启动,承接件3沿其连接轴302做逆时针运动,转速12rad/min;支撑件2不旋转,液压杆逐渐伸长,推动帽型钢翻转,伸长速度为 0.03-0.05m/s,至伸长量达到80mm时停止伸长并开始收缩至初始长度,并逆时针旋转至初始水平位置,转速12rad/min;随后,承接件3继续旋转,转速 12rad/min,直至帽型钢帽顶与台架辊道面4完全接触后停止;由上可知,每重复上述步骤1次,可完成1支帽型钢的翻钢工作。
25.综上所述:本热轧帽型钢的翻钢装置,对热轧帽型钢翻钢工作快速高效、稳定可控,未发生以往的翻钢中途停止、卡顿现象,未发生翻钢过程中帽型钢与收集台架辊道面4猛烈撞击现象,经对翻钢后的帽型钢检查,未发现表面击伤缺陷,有效提升了帽型钢的生产效率。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