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3632发布日期:2021-12-22 16:5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子元器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现有技术中电子元器件的接料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下料机构将物料送至接料机构,然而现有用于接收物料的接料机构相对于下料机构无法实现相对运动,因而只能将电子元器件或下料机构移至接料机构的上方并相对于接料机构发生运动以将物料送到接料机构,以完成接料;另外一种是通过人工将接料用的料盒搬运到下料机构对应的位置;这两种接料方式均会造成接料效率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料装置,解决现有电子元器件接料效率慢的问题。
4.一种接料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x轴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轴驱动机构上的y轴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y轴驱动机构连接的接料机构;所述x轴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接料机构和y轴驱动机构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y轴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接料机构沿y轴方向移动;其中,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板、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线性模组,所述线性模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丝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杆且与第一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接料机构和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x轴驱动机构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传动组件、第二丝杆和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同步带两端分别和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且与第二丝杆螺纹配合。
6.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滑轨和第三滑块,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
7.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和第三滑块的数量均为两个。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下端,所述基座设有供所述同步带穿过的避让槽。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下端,所述基座设有供所述同步带穿过的避让槽。
10.进一步地,所述y轴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坦克链和承载板,所述第一坦克链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且第一坦克链和所述接料机构连接,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安装板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坦克链,所述第二坦克链和所述安装板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机构包括底板、固定板、托板和接料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托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托板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接料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设有定位柱。
14.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机构、x轴驱动机构以及y轴驱动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x轴驱动机构和y轴驱动机构,x轴驱动机构实现接料机构沿x轴方向移动,y轴驱动机构实现接料机构沿y轴方向移动,通过移动接料机构本身,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通过移动下料机构和无需人工搬运,使得整个接料效率提高,而且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16.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料装置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x轴驱动机构;3、y轴驱动机构;4、接料机构;10、避让槽;20、第二驱动件;21、第二丝杆;22、第二滑块;23、主动轮;24、从动轮;25、同步带;26、滑轨;27、第三滑块;28、第二坦克链;29固定座、30、安装板;31、第一驱动件;32、第一丝杆;33、第一滑块;34、第一坦克链;35、承载板;40、底板;41、固定板;42、托板;43接料板;44、支撑杆;45、限位块;46、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9.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接料装置,包括基座1,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基座1的x轴驱动机构2、设置于x轴驱动机构2上的y轴驱动机构3,以及与y轴驱动机构3连接的接料机构4;x轴驱动机构2用于带动接料机构4和y轴驱动机构3沿x轴方向移动;y轴驱动机构3用于带动接料机构4沿y轴方向移动;其中,y轴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板30、部分设置于安装板31上的线性模组,线性模组包括第一驱动件31、第一丝杆32和第一滑块33,第一驱动件31和第一丝杆32连接,第一滑块33套设在第一丝杆32且与第一丝杆32螺纹配合,接料机构4和第一滑块33连接,安装板30和x轴驱动机构2连接,第一驱动件31通过第一丝杆32驱动第一滑块33移动,从而带动接料机构4沿y轴方向移动。
22.其中,请参阅图2,x轴驱动机构2包括第二驱动件20、传动组件、第二丝杆21和与安装板30连接的第二滑块22,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23、从动轮24和同步带25,第二驱动件20和主动轮23连接,同步带25两端分别和主动轮23、从动轮24传动连接,从动轮24和第二丝杆21传动连接,第二滑块22套设在第二丝杆21上且与第二丝杆21螺纹配合,第二驱动件20通过主动轮23驱动同步带25转动,第二丝杆21跟随同步带2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22移动,从而带动y轴驱动机构3和接料机构4沿x轴移动。进一步地,在沿x轴移动过程中,为了保证移动更为顺畅,x轴驱动机构2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滑轨26和第三滑块27,安装板30和第三滑块27连接,第三滑块27可滑动安装于滑轨26上,在带动安装板30移动的同时,安装板30进而带动第三滑块27沿着滑轨26移动。可选地,滑轨26和第三滑块27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滑轨26分别设置在基座1两侧,每个滑轨26上对应安装有一个第三滑块27,进一步保证了移动的平稳性。
23.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y轴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坦克链34和承载板35,第一坦克链34设置于承载板35,且第一坦克链35和接料机构4连接,承载板35和安装板30连接。x轴驱动机构2还包括第二坦克链28,第二坦克链28和安装板30连接。
24.此外,第二驱动件20通过固定座29安装于基座1下端,基座1设有供同步带25穿过的避让槽10,通过上述设置,更加合理利用基座1的安装空间,使得结构设计更为紧凑。上述的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20均采用驱动电机。
25.请参阅图3,接料机构4包括底板40、固定板41、托板42和接料板43,底板40和固定板41之间通过多根支撑杆44连接,固定板41设有第一安装槽,托板4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托板42设有第二安装槽,接料板43固定于第二安装槽内,通过底板40、固定板41以及托板42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得接料板43的安装更为稳固。此外托板42两侧还设有限位块45,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接料板43的位置产生偏移。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设有定位柱46,通过设置定位柱46,能够快速找准接料板43的安装位置。
26.综上,本实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设置x轴驱动机构2和y轴驱动机构3,x轴驱动机构2实现接料机构4沿x轴方向移动,y轴驱动机构3实现接料机构4沿y轴方向移动,通过移动接料机构本身,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通过移动下料机构和无需人工搬运,使得整个接料效率提高。
27.实施例2
28.请参阅图4,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料装置中的x轴驱动机构2、y轴驱动机构3以及接料机构4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x轴驱动机构2对应连接有一个y轴驱动机构3,每个y轴驱动机构3对应连接有一个接料机构4,通过左右交替接收物料,避免停机,进一步提升下料效率。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