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8721发布日期:2022-03-16 11:4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


背景技术:

2.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动络筒机在络纱过程中一些疵筒需要回倒,一般倒后筒表面的纱线缠绕太松且需要在较低的速度倒纱。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 211110364 u的“一种自动络筒机用倒筒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中部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部滑动连接升降板,升降板右侧设有导纱环,所述底板左侧转动连接丝杆,丝杆上部螺纹连接升降板,所述底板右侧设有立柱,立柱下部设有螺柱,螺柱中部设有转动环,转动环侧边铰接支撑杆,支撑杆上端铰接顶杆下表面,顶杆上端铰接固定环的侧边,固定环中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立柱顶端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外部套设有顶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动络筒机用倒筒装置,通过设置丝杆使得升降板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从而调节导纱环与纱管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纱线在导纱的过程中在纱管与导纱环之间的弧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4.但现有技术中,虽然满足了调节倒纱线的角度调节,但倒纱时纱线缠绕速度过慢,纱线在纱筒表面无法快速被缠紧而极易散落,松散的纱线继续缠绕就会出现纱线打结情况,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倒纱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虽然满足了调节倒纱线的角度调节,但倒纱时纱线缠绕速度过慢,纱线在纱筒表面无法快速被缠紧而极易散落,松散的纱线继续缠绕就会出现纱线打结情况,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倒纱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包括安装座、调整机构、导纱环、纱筒限位杆和搬运件,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两侧与调整机构的底部活动安装,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搬运件的底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轴心处与纱筒限位杆的底部活动安装,所述调整机构的顶部轴心处与导纱环的外侧固定安装,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横杆、电动升降杆和伸缩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底部与电动升降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底部与伸缩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测距仪。
7.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的轴心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底部与安装槽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轴承。
8.优选的,所述纱筒限位杆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插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向件,所述旋转轴的外侧与轴承的内侧活动安装。
9.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侧均匀活动安装有多个充气杆,每个所述充气杆的底端均相连通有导环,所述导环的底端相连通有气泵。
10.优选的,所述导纱环的外侧与横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导纱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橡胶环。
11.优选的,所述搬运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均活动安装有位移电机,所述位移电机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偏转件,所述偏转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夹板。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与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调整机构,实现了通过安装座后端顶部的搬运件将纱筒放置于纱筒限位杆外壁,当纱筒紧固安装于纱筒限位杆上后,纱筒限位杆将配合倒纱辊电机而发生旋转运动,将纱线逐步缠绕至纱筒外壁上,当纱线在纱筒外壁缠绕长度逐渐增大时,纱筒外壁的纱线层厚度也逐渐增大,通过电动升降杆底部外侧的红外测距仪实时监测纱线层厚度,并通过升降电机实时控制升降杆的高度,使得升降杆调整导纱环的高度,进而保证纱线在缠绕时角度不变,避免纱线因张力作用损坏或无法紧密缠绕至纱筒外壁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搬运件,实现了当倒纱完成后,活动杆通过位移电机的带动靠近纱筒,夹板与纱筒外壁夹紧后,液压杆升起将纱筒拔出纱筒限位杆,接着通过偏移件控制活动杆向外侧偏转,方便的自动将纱筒卸下。
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纱筒限位杆,实现了当纱筒底部内壁插入插杆后,气泵通过导环向插杆外侧各个充气杆内充气,充气杆充气体积膨胀后与纱筒内壁挤压,使得纱筒在旋转缠绕时不会松动掉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21.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
22.图例说明:1、安装座;2、调整机构;3、导纱环;4、纱筒限位杆;5、搬运件;24、横杆;21、电动升降杆;22、伸缩杆;20、升降电机;23、红外测距仪;10、安装槽;11、通孔;12、轴承;45、插杆;42、旋转轴;40、电动机;46、导向件;44、充气杆;43、导环;41、气泵;30、橡胶环;50、固定座;51、滑槽;52、位移电机;53、液压杆;54、偏转件;55、活动杆;56、夹板;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
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络筒机倒纱装置,包括安装座1、调整机构2、导纱环3、纱筒限位杆4和搬运件5,安装座1的顶部两侧与调整机构2的底部活动安装,安装座1的顶部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搬运件5的底部,安装座1的顶部轴心处与纱筒限位杆4的底部活动安装,调整机构2的顶部轴心处与导纱环3的外侧固定安装。
26.下面具体说一下调整机构2和搬运件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7.如图1-4所示,调整机构2包括横杆24、电动升降杆21和伸缩杆22,横杆24的一端底部与电动升降杆21的顶部活动安装,横杆24的另一端底部与伸缩杆22的顶部活动安装,电动升降杆21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升降电机20,电动升降杆21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测距仪23,导纱环3的外侧与横杆24的顶部固定安装,导纱环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橡胶环30,搬运件5包括固定座50,固定座50的底部开设有滑槽51,滑槽51的两端均活动安装有位移电机52,位移电机5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液压杆53,液压杆5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偏转件54,偏转件5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55,活动杆55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夹板 56。
28.其调整机构2和搬运件5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安装座1后端顶部的搬运件5将纱筒放置于纱筒限位杆4外壁,当纱筒紧固安装于纱筒限位杆4上后,纱筒限位杆4将配合倒纱辊电机而发生旋转运动,将纱线逐步缠绕至纱筒外壁上,当纱线在纱筒外壁缠绕长度逐渐增大时,纱筒外壁的纱线层厚度也逐渐增大,通过电动升降杆21底部外侧的红外测距仪23实时监测纱线层厚度,并通过升降电机20 实时控制升降杆21的高度,使得升降杆21调整导纱环3的高度,进而保证纱线在缠绕时角度不变,避免纱线因张力作用损坏或无法紧密缠绕至纱筒外壁的问题,当倒纱完成后,活动杆55通过位移电机52的带动靠近纱筒,夹板56与纱筒外壁夹紧后,液压杆56升起将纱筒拔出纱筒限位杆4,接着通过偏移件54控制活动杆 55向外侧偏转,方便的自动将纱筒卸下。
29.如图1-3和图5所示,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0,安装座1的轴心处顶部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的底部与安装槽10的顶部相连通,安装槽10的内侧活动安装有轴承12,纱筒限位杆4包括插杆45,插杆4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轴42,旋转轴4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电动机40,插杆4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向件46,旋转轴42的外侧与轴承12的内侧活动安装,插杆45的外侧均匀活动安装有多个充气杆44,每个充气杆44的底端均相连通有导环43,导环43的底端相连通有气泵 41,固定座50的底部与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安装槽10的内壁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
30.其纱筒限位杆4达到的效果为,当纱筒底部内壁插入插杆45后,气泵41通过导环43向插杆45外侧各个充气杆44内充气,充气杆44充气体积膨胀后与纱筒内壁挤压,使得纱筒在旋转缠绕时不会松动掉落。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