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用撑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8914发布日期:2022-01-19 19:0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陆两用撑顶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撑顶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液压撑顶器广泛应用于废墟救灾、障碍物的支撑、稳定和举升等工况。现有的液压撑顶器包括进油口、手阀、油缸、活塞装置及撑顶头。进油口与手阀之间通过过渡接头连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外接的驱动机构通过进油口向油缸输送油料,由于过渡接头的存在,导致设备具有多个密封结构,油料输送过程中漏油隐患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陆两用撑顶器,能改进现有技术存在的进油口与手阀之间通过过渡接头过渡油路,密封结构较多,漏油隐患风险较高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陆两用撑顶器设备,水陆两用撑顶器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包括油缸以及活塞组件;活塞组件与油缸连接,并由油缸带动运动;手阀,手阀的一端与油缸连接,另一端连接进油口,手阀控制进油口进入的油料在油缸中的运动状态,从而控制活塞组件的活动状态。
5.其中,油缸包括缸底、缸身以及缸头,缸底与缸头分别连接于缸身的两端,缸身为中空结构,其内用于容纳油料以及至少部分活塞组件,缸头与活塞组件连接。
6.其中,手阀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第一螺纹,缸头上连接手阀的位置对应形成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手阀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配合螺接于油缸;手阀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三螺纹,进油口上形成有第四螺纹,进油口通过第三螺纹与第四螺纹相配合螺接于手阀。
7.其中,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第一活塞的一端可活动的连接油缸,第二活塞的一端可活动的连接第一活塞的另一端,且第一活塞的一端沿油缸运动,第二活塞的一端沿第一活塞运动。
8.其中,油缸远离活塞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撑顶头,第二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撑顶头,第一撑顶头与第二撑顶头同轴设置。
9.其中,第一撑顶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油缸,第二撑顶头通过第二弹性件接连于第二活塞。
10.其中,水陆两用撑顶器还设置有把手,把手包括:连接部,一端与缸头连接;手持部,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
11.其中,手持部的轴线与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以及油缸的轴线平行。
12.其中,水陆两用撑顶器的外表面通过硬质氧化防腐或使用耐腐蚀不锈钢或锰锌磷化表面处理,以进行防水防腐处理。
13.其中,进油口远离手阀的一端连接有进油盖,进油盖与进油口可拆卸连接或转动连接,以覆盖进油口或打开进油口。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撑顶器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包括油缸以及活塞组件;活塞组件与油缸连接,并由油缸带动运动;手阀,手阀的一端与油缸连接,另一端上形成有进油口,手阀控制进油口进入的油料在油缸中的运动状态,从而控制活塞组件的活动状态。本技术的水陆两用撑顶器在手阀一端与进油口直接相连,取消了过渡接头零件,密封结构变少,撑顶器工作过程漏油隐患风险降低。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6.图1是本技术的水陆两用撑顶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的水陆两用撑顶器的手阀与进油口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号:1、油缸;11、缸底;12、缸身;13、缸头;2、第一活塞;3、第二活塞;4、手阀;5、进油口;6、第一撑顶头;7、第二撑顶头;8、连接部;9、手持部;10、油盖;14、第三螺纹;15、第四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1.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2.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水陆两用撑顶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水陆两用撑顶器包括支撑主体(图未示)、手阀4、撑顶头(图未示)、把手(图未示)、进油口5及油盖10。
2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包括油缸1以及活塞组件(图未示)。活塞组件与油缸1连接,并由油缸1带动运动。手阀4,手阀4的一端与油缸1连接,另一端连接进油口5,手阀4控制进油口5进入的油料在油缸1中的运动状态,从而控制活塞组件的活动状态。具体地,支撑主体是水陆两用撑顶器能实现撑顶障碍物的主要结构,利用手阀4连接进油口5与油缸1,通过进油口5往油缸1内注入油料,油缸1内的油料挤压油缸1内的活塞,实现活塞的运动,让支撑
主体实现支撑功能。
24.在本实施例中,油缸1包括缸底11、缸身12以及缸头13,缸底11与缸头13分别连接于缸身12的两端,缸身12为中空结构,其内用于容纳油料以及至少部分活塞组件,缸头13与活塞组件连接。具体地,油缸1是一个一面开口,其他面密封的容器,油缸1的缸身12容腔只能通过进油口5向内挤压或释放油料,当容腔内油料变多,油料推动活塞向缸身12外运动,当容腔内油料变少,拉引活塞向缸身12内运动。
25.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第一活塞2的一端可活动的连接油缸1,第二活塞3的一端可活动的连接第一活塞2的另一端,且第一活塞2的一端沿油缸1运动,第二活塞3的一端沿第一活塞2运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为双活塞设计。第一活塞2可在油缸1内运动,第二活塞3可在第一活塞2内运动,当油缸1内没有油料时,第一活塞2内置于油缸1的缸身12内,第二活塞3内置于第一活塞2,设备长度更小。当油缸1内注满油料,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都完全延伸出时,相比于一个活塞的设计伸展长度更长,双活塞的设计满足空间小但需要撑顶长度长的救援环境,使设备适合更多的救援环境。
26.其中,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相对于油缸1的结构设置并不是固定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设置于油缸1的同一侧。第一活塞2内置于油缸1、第二活塞3内置于第一活塞2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油缸1内设置两条油路,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可以反向设置,分别位于油缸1的两端。即可以理解的,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只要能在油缸1内运动使状态由叠在一起到完全伸展开即可,其内部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仅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讲解。
27.在本实施例中,油缸1远离活塞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撑顶头6,第二活塞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撑顶头7,第一撑顶头6与第二撑顶头7同轴设置。具体地,撑顶头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支撑主体与待支撑障碍物的直接接触时,部分障碍物对支撑主体的伤害。
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撑顶头6通过第一弹性件(图未示)连接油缸1,第二撑顶头7通过第二弹性件(图未示)接连于第二活塞3。具体地,由于弹性件的过盈设置,第一撑顶头6与缸底11与第二撑顶头7及第二撑顶头7与第二活塞3间存在摩擦力,撑顶头能稳定安装在缸底11及第二活塞3上。在撑顶头需要安装或撑顶头损坏需要更换时,需施加一定克服弹性件的摩擦力的压力或拉力,即可实现撑顶头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撑顶头与缸底11及第二活塞3的连接方式更灵活,且拆装方便。
29.在本实施例中,水陆两用撑顶器还设置有把手,把手连接部8与手持部9。一端与缸头13连接,手持部9与连接部8的另一端连接。手持部9的轴线与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以及油缸1的轴线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持部9上还可以设置防滑部或者设计为握手形状,以方便用户的抓取。把手的设置,使产品的拿取和使用更加轻便。
30.在本实施例中,进油口5远离手阀4的一端连接有进油盖10,进油盖10与进油口5可拆卸连接或转动连接,以覆盖进油口5或打开进油口5。具体地,当设备不处于工作状态,不外接驱动机构时,覆盖进油盖10能避免杂物通过进油口5混入油缸1,能达到保护设备的功能。
31.在本实施例中,水陆两用撑顶器的外表面通过硬质氧化防腐或使用耐腐蚀不锈钢或锰锌磷化表面处理,以进行防水防腐处理。具体地,防水防腐处理后,撑顶器设备既能在陆地环境下使用,又能在水底环境使用,使设备适合更多的救援环境。其中,防水与防腐处
理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本实施例只展示了部分处理方法,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对处理方法做的其他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32.进一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把手处还能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具体可以设置在把手的端部或侧部。照明灯具有照明作用,当设备在黑暗环境下工作时,照明灯能方便工作人员的救援工作。
33.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撑顶器。该水陆两用撑顶器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包括油缸以及活塞组件。活塞组件与油缸连接,并由油缸带动运动。手阀,手阀的一端与油缸连接,另一端连接进油口,手阀控制进油口进入的油料在油缸中的运动状态,从而控制活塞组件的活动状态。本技术的水陆两用撑顶器将进油口与手阀直接连接,取消了过渡接头零件,设备更加稳定,减少了密封结构,降低了漏油隐患风险,同时还能减少加工成本。
34.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的水陆两用撑顶器的手阀4与进油口5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在本实施例中,手阀4的一端形成有第三螺纹14,进油口5上形成有第四螺纹15,进油口5通过第三螺纹14与第四螺纹15的配合螺接于手阀4。具体地,手阀4与进油口5之间是通过一端带有螺丝纹的手阀4拧进一端带有螺丝孔的进油口5来连接,不需要使用过度零件来两端分别连接手阀4与进油口5,减少了加工成本,密封结构变少一个,降低了漏油隐患风险,产品更加稳定。
36.其中,进油口5与手阀4的直接连接方式并不是固定的,在本实施例中,我们在进油口5与手阀4上分别设螺纹,利用螺纹相配合来固定手阀4与进油口5。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卡扣与密封条相配合活通过螺柱与密封条相配合来直接连接进油口5与手阀4。即可以理解的,进油口5只要能与手阀4直接连接并避免漏油即可,其内部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仅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讲解。
37.在本实施例中,手阀4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第一螺纹(图未示),缸头13上连接手阀4的位置对应形成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图未示),手阀4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配合螺接于油缸1。具体地,手阀4与缸头13的连接方式与手阀4与进油口5的连接方式一样,都是通过在两部件一端设置相互匹配的螺纹,通过拧紧螺纹来连接手阀4与缸头13,其中,手阀4与缸头13的连接方式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8.在本实施例中,进油口5与手阀4连接,手阀4与缸头13连接,在手阀4与缸头13的连接处还设置有连通到缸底11的油路。具体地,外接的驱动机构通过进油口5向水陆两用撑顶器注油料,油料依次通过进油口5、手阀4、缸头13及油路从缸底11进入油缸1的缸腔内,实现油料对第一活塞2的挤压,使第一活塞2受压迫后向外运动。同时,第一活塞2也具有中通的油路且两端没有堵头,油缸1内的油料也会通过第一活塞2的油路挤压第二活塞3,使第二活塞3向外运动。
39.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工作人员手持手柄手持部9,将水陆两用撑顶器两撑顶头与待撑开两界面垂直放置,拆卸进油口5处设置的进油盖10,利用进油口5外接驱动机构。工作人员打开手阀4开关,驱动机构向进油口5注入油料,油料依次经过进油口5、手阀4及缸头13,通过内置的油路从缸底11进入油缸1的缸腔,油缸1的缸腔内油料聚集,形成液压,油料挤压与油缸1缸头13可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塞2,第一活塞2受挤压向油缸1缸腔外运动。同时,
油料经过第一活塞2内置的油路,同样挤压与第一活塞2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活塞3,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向外运动,分别与缸底11及第二活塞3一端相连的第一撑顶头6与第二撑顶头7向反方向运动,将两待撑开界面撑开,实现撑顶功能。待撑顶结束后,第一活塞2内置油路及油缸1内的油料依次通过缸底11到缸头13的油路、缸头13、手阀4及进油口5返回外接的驱动机构,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收缩回油缸1缸腔内,工作人员在进油口5旋上进油盖10,回收水陆两用撑顶器。
40.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撑顶器的手阀与进油口的连接方式,手阀的一端形成有第三螺纹,进油口上形成有第四螺纹,进油口通过第三螺纹与第四螺纹的配合螺接于手阀。手阀与进油口之间是通过一端带有螺丝纹的手阀拧进一端带有螺丝孔的进油口来连接,不需要使用过度零件来两端分别连接手阀与进油口,减少了加工成本,密封结构变少一个,降低了漏油隐患风险,产品更加稳定。
4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