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夹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7706发布日期:2022-02-09 14:5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夹持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阅读架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夹持组件。


背景技术:

2.阅读架是用于辅助阅读的器具,为便于收纳,现有的阅读架大多采用可折叠式设计,如中国专利cn211354358u、cn210901970u、cn210930201u、cn206443407u就公开了这类阅读架,为避免运输途中折叠部件意外打开,这类阅读架在加工完成后需要通过塑封膜包裹后才能出货,现有的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大多采用对开式夹爪进行夹持,但夹持时,塑封膜不可移动,难以适应流水线生产作业,也有采用夹持轮进行夹持的方式,虽然能够适应流水线生产作业,但夹持轮难以打开,穿入塑封膜时,费时费力,非常不便,也难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塑封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适应流水线生产作业的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能够通过打开夹持轮,降低穿入塑封膜的难度,省时省力,操作方便。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夹持组件,包括:
5.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和用于连接所述上水平板与所述下水平板的竖直板,所述上水平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向下竖直延伸,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贯穿所述下水平板并向下伸出;
6.夹持轮,所述夹持轮位于塑封设备输送带的正上方,所述夹持轮包括芯轴、套设在所述芯轴上的轴承、套设在所述轴承上的圆管状轮体,所述芯轴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相连接;
7.所述支撑杆包括位于所述竖直板右侧的第一支撑杆和位于所述竖直板左侧的第二支撑杆,所述夹持轮包括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夹持轮的芯轴的中心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夹持轮芯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轮的芯轴的边缘相连接,使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夹持轮芯轴偏心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持轮偏心转动,使所述第二夹持轮与所述第一夹持轮夹紧或松开。
8.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折弯杆,所述折弯杆的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折弯杆位于所述上水平板和所述下水平板之间。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折弯杆的左端部向左伸出所述支撑座形成把手,所述折弯杆的右端部抵紧在所述竖直板上形成抵紧端。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折弯杆与所述竖直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驱使所述把手向靠近所述竖直板的方向转动,使所述第二夹持轮和所述第一夹持轮保持在夹紧状态。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抵紧端朝向所述竖直板的端面设有圆弧面和与所述圆弧面相切的斜面,在所述第二夹持轮与所述第一夹持轮相夹紧时,所述圆弧面与所述竖直板相贴合,在所述第二夹持轮与所述第一夹持轮相松开时,所述斜面与所述竖直板相贴合并抵紧。
12.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斜面与所述竖直板相贴合并抵紧时,所述弹簧施加在所述折弯部上的拉紧力f1与所述竖直板施加在所述折弯部上的抵紧力f2的合力f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转动轴心线相垂直并位于同一平面。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把手上套设有防滑胶套。
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折弯杆上还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在所述第二夹持轮与所述第一夹持轮相夹紧时,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抵紧在所述竖直板上,所述调节螺栓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夹持轮与所述第一夹持轮之间的间隙。
15.优选地,所述轮体的外壁设有防滑条纹。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机体上。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夹持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夹持轮,支撑座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杆,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位于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支撑杆,夹持轮位于塑封设备输送带的正上方,夹持轮具有芯轴、轴承和轮体,夹持轮第一和第二夹持轮,通过使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与第一夹持轮芯轴的中心相连接,使第一支撑杆与第一夹持轮芯轴同轴设置,使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与第二夹持轮芯轴的边缘相连接,使第二支撑杆与第二夹持轮芯轴偏心设置,实现了在第二支撑杆转动时带动第二夹持轮偏心转动,使第二夹持轮与第一夹持轮夹紧或松开的技术效果,既不影响夹持轮自身的转动,夹持效果好,能够适应流水线生产作业,又能够实现夹持轮的开合,便于塑封膜的穿入,省时省力,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此时,第二夹持轮与第一夹持轮处于夹紧状态。
21.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此时,第二夹持轮与第一夹持轮处于夹紧状态。
22.图4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此时,第二夹持轮与第一夹持轮处于松开状态。
23.图5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此时,第二夹持轮与第一夹持轮处于松开状态。
24.其中:10.支撑座;11.上水平板;12.下水平板;13.竖直板;14.支撑杆;141.第一支撑杆;142.第二支撑杆;15.侧板;16.连接杆;20.夹持轮;201.第一夹持轮;202.第二夹持
轮;21.芯轴;22.轴承;23.轮体;231.防滑条纹;30.折弯杆;31.折弯部;311.调节螺栓;32.把手;321.弹簧;322.防滑条纹;33.抵紧端;331.圆弧面;332.斜面;40.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26.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上下方向为图1中的上下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左右方向是图1中的右左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前后方向是图2中的上下方向。
27.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夹持组件,包括:支撑座10和夹持轮20,其中,支撑座10包括上水平板11、下水平板12和竖直板13,上水平板11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下水平板12位于上水平板11下方并与所述上水平板11相平行地设置,竖直板13沿前后方向竖直延伸,竖直板13用于连接上水平板11与下水平板12,竖直板13的上端部与上水平板11下表面的中部相连接,竖直板13的下端部与下水平板12上表面的中部相连接,使支撑座1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呈工字型,上水平板1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杆14,支撑杆14向下竖直延伸,支撑杆14的下端部贯穿下水平板12并向下伸出,支撑杆14有两根,分别为位于竖直板13右侧的第一支撑杆141和位于竖直板13左侧的第二支撑杆142;夹持轮20位于支撑座10的下方并位于塑封设备输送带40的正上方,输送带40沿前后方向输送阅读架及塑封膜,夹持轮20包括芯轴21、轴承22、轮体23,具体地,轴承22套设在芯轴21上,轮体23呈圆管状并套设在轴承22上,芯轴21的上端部与支撑杆14的下端部相连接,夹持轮20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夹持轮21和第二夹持轮22。
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41的下端部与第一夹持轮201的芯轴21的中心相连接,使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一夹持轮201芯轴21同轴设置,第二支撑杆142的下端部与第二夹持轮202的芯轴21的边缘相连接,使第二支撑杆142与第二夹持轮202芯轴21偏心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4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夹持轮202偏心转动,使第二夹持轮202与第一夹持轮201夹紧或松开。
29.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既不影响夹持轮自身的转动,夹持效果好,能够适应流水线生产作业,又能够实现夹持轮的开合,便于塑封膜的穿入,省时省力,操作方便。
30.为便于转动第二支撑杆1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142上连接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折弯杆30,折弯杆30的折弯部31与第二支撑杆142的外壁焊接连接,折弯杆30位于上水平板11和下水平板12之间,折弯杆30的左端部向左伸出支撑座10形成把手32,把手32上套设有防滑胶套322,折弯杆30的右端部抵紧在竖直板13的左侧壁上形成抵紧端33。
31.为方便第二支撑杆142转动后的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杆30与竖直板13之间设置有弹簧321,具体地,折弯杆30上靠近设置有连接板34,连接板34靠近把手32一侧,弹簧321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连接板34和竖直板13上,弹簧321用于驱使把手32向靠近竖直板13的方向转动,使第二夹持轮202和第一夹持轮201保持在夹紧状态,这样设置还能够使第二夹持轮202与第一夹持轮201之间的夹紧力及间隙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状态,确保较好的夹持效果,在塑封膜出现局部过厚时,能够通过弹簧321的伸缩微调第二夹持轮202与第一夹持轮201之间的间隙,避免塑封膜的损坏。
32.在通过把手32转动第二支撑杆142时,由于弹簧321的存在,放手时第二支撑杆142容易复位,不能解放双手,而在将塑封膜穿入第二夹持轮202与第一夹持轮201之间的间隙
时,恰恰需要双手操作,以便对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本实施例中,抵紧端33朝向竖直板13的端面设有圆弧面331和与圆弧面331相切的斜面332,在第二夹持轮202与第一夹持轮201相夹紧时,圆弧面331与竖直板13的左侧面相贴合;在第二夹持轮与202第一夹持轮201相松开时,斜面332与竖直板13的左端面相贴合并抵紧,此时,弹簧321施加在折弯部31上的拉紧力f1与竖直板13施加在折弯部31上的抵紧力f2的合力f与第二支撑杆142的转动轴心线相垂直并位于同一平面,也即,此时合力f无法驱动折弯部31及第二支撑杆142沿第二支撑杆142的转动轴心线转动,实现了自锁定的技术效果,无需手持把手32,也能够将第二夹持轮202保持在与第一夹持轮201相松开的状态,便于双手进行塑封膜的穿入作业。
33.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杆30上还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311,具体地,调节螺栓311螺纹连接在连接板34上,在第二夹持轮202与第一夹持轮201相夹紧时,调节螺栓311的端部抵紧在竖直板13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拧动调节螺栓311,方便地调整第二夹持轮202与第一夹持轮201之间的间隙。
34.为避免夹持轮20与塑封膜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轮体2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条纹231,轮体23可以由摩擦轮或其他方式驱动,以便轮体23的转动速度与塑封膜在输送带40带动下的移动速度相匹配。
35.为便于调整塑封膜的封口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0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阅读架包装用塑封设备的机体上。
36.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