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9386发布日期:2022-03-23 15:0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溯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酒瓶外接防伪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白酒销售市场仿冒酒品的情况非常严重,传统的防伪手段是通过厂家在瓶盖做上防伪标记,避免被他人仿照,但是作为商家其无法保证销售酒水是从其店铺流出的,当有人质疑酒水真假时无法辨别酒水来源,而且品牌酒类其瓶身与瓶盖为标志性设置,不能随意更改,目前现有的防伪技术包括无法还原防伪和防伪标签认证防伪。添加防伪标签的方式使用较多,这种方式仿制成本较低,但是容易被破坏,而且不能起到保护原始防伪特征的目的。无法还原防伪,也即瓶盖防伪,该防伪瓶盖包括瓶盖上部和瓶盖下部,瓶盖上部具有与瓶口螺纹相适配的螺纹连接结构,瓶盖上部与瓶盖下部之间具有易撕开的连接部件。向瓶内罐装液体,如酒液时,通过专用的锁口设备将瓶盖下部压装在瓶口上,向外翻折瓶盖上部,通过专用灌酒设备向瓶中注入酒,灌酒完成后,向内翻折瓶盖上部,将瓶盖上部螺纹固定在瓶口。打开时,拧动瓶盖上部,迫使瓶盖上部与瓶盖下部的连接部件断裂,瓶盖下部仍留在瓶口上。采用上述防伪瓶盖能带来瓶身不能回收利用,瓶盖无法复原再利用,能有效杜绝通过回收旧瓶身和瓶盖进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或者仿冒商品的行为。但瓶身不能回收利用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且该方法对于具有瓶身和瓶盖制造能力的假冒或者仿冒商家来说,没有任何的技术约束能力,它们仍然可以通过仿冒瓶身和瓶盖来进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3.现有酒瓶防伪装置多设置在瓶盖上,在酒瓶出厂后其经销商或门店想对售出的酒瓶进行进一步防伪处理时仅能通过张贴防伪标签的方式进行,但传统的防伪标签容易被破坏,且仿制成本低。因此为了加强防伪能力,需设置有种外接在酒瓶外部且与酒瓶紧密链接的防伪装置,且该防伪装置能够有效标记酒水来源,同时能够保护原有防伪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结构简单且一次性使用,实现了不影响酒瓶原始防伪特征识别的同时通过对酒瓶盖设置加强防伪,进一步保护原始酒瓶盖防伪特征不受损坏,使酒的防伪性更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包括卡环和盖帽,所述卡环和所述盖帽通过单向锁定部形成单向锁定连接;所述卡环或所述盖帽上设有防伪溯源标签;所述卡环包括环形块和环扣,所述环形块与所述环扣相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环和盖帽通过单向锁定部形成单向锁定连接,只有破坏卡环和盖帽才能将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从酒瓶上取下,且破坏后无法修复,从而使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达到了一次性使用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扣的一侧向外延伸设有贴标块,所述贴标块上设有所述防伪溯源标签。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单向锁定部包括凸出块、单向锁定插槽和单向锁定插杆;所述环形块的外侧沿所述环形块的圆周面设有若干所述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在远离所述环扣的一侧设有所述单向锁定插槽,相应地,所述盖帽的下端壁向下延伸设有与所述单向锁定插槽相配合连接的所述单向锁定插杆,所述单向锁定插杆插入单向锁定插槽内后仅在破坏所述单向锁定部时才能取出,使所述单向锁定部实现一次性使用。使用时,将卡环(卡环一般为塑料件,有一定的弹性)套设在瓶口,压紧卡环使卡环断口处接触,此时环扣卡在瓶口或酒瓶盖上,然后手动将盖帽上设置的单向锁定插杆一一对应插入单向锁定插槽,插入后单向锁定插杆则卡死在单向锁定插槽内无法再拔出,此时卡环与盖帽则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由于此时环扣卡在酒瓶的瓶口沿上的凸起或酒瓶盖上导致卡环无法与环扣脱离,从而固定在瓶口处,当使用者通过盖帽或者卡环上设置的防伪溯源标签完成验伪后,同过掰断环形块与环扣之间连筋链接块使环形块与环扣脱离,此时环形块和盖帽可轻易取下,进而可以方便的开启酒瓶盖。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块与所述环扣通过若干个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相连接实现一次性使用。卡环中的环形块与环扣通过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相连接,也是需破坏才能将瓶盖打开且破坏后无法修复,也达到一次性使用的效果,经过双重一次性连接使用的部件使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在可以不破坏原酒瓶现有的防伪标识的同时实现了加强酒瓶防伪的功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向销定插杆设有鱼骨齿,相应的,所述单向锁定插槽内设有与所述鱼骨齿相配合的卡槽,使所述单向销定插杆插入单向锁定插槽后形成单向锁定连接。设置鱼骨齿与卡槽配合,进一步有利于实现单向锁定部的单向锁定连接,从而实现了不影响酒瓶原始防伪特征识别的同时通过对酒瓶盖设置加强防伪,进一步保护原始酒瓶盖防伪特征不受损坏。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单向锁定部包括设在所述盖帽上的棘齿一和设在所述卡环的环扣上的棘齿二,所述棘齿一与所述棘齿二配合连接后形成单向锁定。所述棘齿一与所述棘齿二连接后便单向锁定,只能破坏才能拆除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帽的底部通过若干个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二连接有环扣二,所述棘齿一设在所述环扣二的内侧。设置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二使得环扣二与盖帽通过断开连筋链接块二实现脱离,使得棘齿一与所述棘齿二单向锁定后的盖帽与卡环能够轻松脱离,同时脱离后便不能再复原,达到一次性使用的功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帽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环形块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盖帽与所述环形块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实现紧固连接。使用时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锁紧使得棘齿一和的棘齿二相配合单向锁定连接后,棘齿一和棘齿二便不能再拧开,盖帽与卡环形成一个整体,此时只能破坏盖帽中的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二将盖帽与环扣分离才能拆除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贴标块靠近环扣一端向内凹陷设有凹陷部,所述盖帽的一侧设有支板,所述盖帽与所述卡环紧固连接后,所述支板卡在所述凹陷部内且所述支板与所述防伪溯源标签粘连,使盖帽与所述卡环分离后所述防伪溯源标签则会被撕毁。防伪溯源标签与支板和贴标块均有粘连,当盖帽与所述卡环分离后所述防伪溯源标签则会被撕毁,即设置了一个瓶盖分解撕毁的功能,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仿制防
伪溯源标签。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环上设有断口,通过断口将所述卡环套进酒瓶的瓶颈上。设置缺口有利于将卡环卡进酒瓶的瓶颈。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扣在所述断口沿直径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设置缺口与断口在环扣的直径方向,从而使环扣更容易卡进酒瓶的瓶颈。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扣在所述断口的一端设有卡扣。设置卡扣便于环扣卡在酒瓶瓶颈后环扣在断口处卡住。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扣二的外侧设有卡扣二。设置卡扣二的作用是在拆除的时候,通过撕扯卡扣二将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二与环扣二脱离,使得盖帽与卡环脱离。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出块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凸出块沿所述环形块的圆周面均匀分布;相应的,所述单向锁定插槽和所述单向销定插杆的数量均为3个。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帽采用透明材质,所述盖帽内设有所述防伪溯源标签。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贴标块与所述环扣为一体成型。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
24.(2)在不影响酒瓶原始防伪特征识别的同时通过双重一次性破坏便无法恢复的结构实现加强防伪。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分解立体结构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卡环的俯视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卡环的仰视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卡环的主视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卡环的左视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盖帽的主视图;
3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盖帽的侧视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35.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盖帽的立体图一;
36.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盖帽的立体图二;
37.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卡环的主视图;
38.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盖帽的主视图;
39.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卡环的左视图;
40.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盖帽的左视图;
41.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仰视图;
42.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酒瓶外接防伪装置的卡环的仰视图;
43.其中:1-卡环;101-环形块;102-环扣;103-连筋链接块;104-断口;105-贴标块;1051-凹陷部;106-缺口;107-卡扣;108-外螺纹;2-盖帽;201-支板;202-内螺纹;3-单向锁定部;301-环形块;302-单向锁定插槽;303-单向锁定插杆;304-棘齿一;305-棘齿二;306-连筋链接块二;307-环扣二;308-卡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44.所附附图中以非限制性的举例形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随后,在详细描述中较清楚的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特性和优点。
45.实施例1:如图1~8所示,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包括卡环1和盖帽2,所述卡环1和所述盖帽2通过单向锁定部3形成单向锁定连接;所述卡环1或所述盖帽2上设有防伪溯源标签;所述卡环1包括环形块101和环扣102,所述环形块101与所述环扣102通过若干个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103相连接实现一次性使用;若干个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103沿环扣的圆周均匀分布,卡环1和盖帽2通过单向锁定部3形成单向锁定连接,只有破坏卡环和盖帽才能将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从酒瓶上取下,且破坏后无法修复,从而使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达到了一次性使用的效果,卡环1中的环形块101与环扣102通过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相连接,也是需破坏才能将瓶盖打开且破坏后无法修复,也达到一次性使用的效果,经过双重一次性连接使用的部件使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在可以不破坏原酒瓶现有的防伪标识的同时实现了加强酒瓶防伪的功能;所述单向锁定部3包括凸出块301、单向锁定插槽302和单向锁定插杆303;所述环形块101的外侧沿所述环形块101的圆周面设有3个所述凸出块301,所述凸出块301在远离所述环扣102的一侧设有所述单向锁定插槽302,相应地,所述盖帽2的下端壁向下延伸设有与所述单向锁定插槽302相配合连接的所述单向锁定插杆303,所述单向锁定插杆303插入单向锁定插槽302内后仅在破坏所述单向锁定部3时才能取出,使所述单向锁定部3实现一次性使用;所述卡环1上设有断口104,通过断口104将所述卡环1套进酒瓶的瓶颈上。所述单向销定插杆303设有鱼骨齿,相应的,所述单向锁定插槽302内设有与所述鱼骨齿相配合的卡槽,使所述单向销定插杆303插入单向锁定插槽302后形成单向锁定连接。设置鱼骨齿与卡槽配合,进一步有利于实现单向锁定部3的单向锁定连接,从而实现了不影响酒瓶原始防伪特征识别的同时通过对酒瓶盖设置加强防伪,进一步保护原始酒瓶盖防伪特征不受损坏;所述环扣102的一侧向外延伸设有贴标块105,所述贴标块105上设有所述防伪溯源标签,或将所述盖帽2采用透明材质,在所述盖帽2内设有防伪溯源标签;所述环扣102在所述断口104沿直径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106。设置缺口106与断口104在环扣102的直径方向,从而使环扣102更容易卡进酒瓶的瓶颈;所述环扣102在所述断口104的一端设有卡扣107。设置卡扣107便于环扣102卡在酒瓶瓶颈后环扣在断口104处卡住;3个所述凸出块301沿所述环形块的圆周面均匀分布;相应的,所述单向锁定插槽302和所述单向销定插杆303的数量均为3个;所述贴标块105与所述环扣102为一体成型。
46.使用时,将卡环1(卡环1一般为塑料件,有一定的弹性)套设在瓶口,压紧卡环1使卡环1的断口104处接触,此时环扣102卡在瓶口或酒瓶盖上,然后手动将盖帽上设置的单向锁定插杆303一一对应插入单向锁定插槽302,插入后单向锁定插杆303则卡死在单向锁定插槽302内无法再拔出,此时卡环1与盖帽2则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由于此时环扣102卡在酒
瓶的瓶口沿上的凸起或酒瓶盖上导致卡环无法与环扣102脱离,从而固定在瓶口处,当使用者通过盖帽2或者贴标块105上设置的防伪溯源标签完成验伪后,同过掰断环形块与环扣102之间连筋链接块103使环形块101与环扣102脱离,此时环形块101和盖帽2可轻易取下,进而可以方便的开启酒瓶盖。
47.实施例2:如图9~18所示,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包括卡环1和盖帽2,所述卡环1和所述盖帽2通过单向锁定部3形成单向锁定连接;所述卡环1或所述盖帽2上设有防伪溯源标签;所述卡环1包括环形块101和环扣102,所述环形块101与所述环扣102相连接;卡所述卡环1上设有断口104,通过断口104将所述卡环1套进酒瓶的瓶颈上;所述环扣102的一侧向外延伸设有贴标块105,所述贴标块105上设有所述防伪溯源标签;所述环扣102在所述断口104沿直径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106;设置缺口106与断口104在环扣102的直径方向,从而使环扣102更容易卡进酒瓶的瓶颈;所述贴标块105与所述环扣102为一体成型;所述单向锁定部3包括设在所述盖帽上的棘齿一304和设在所述环扣上的棘齿二305,所述棘齿一304与所述棘齿二305配合连接后形成单向锁定;所述盖帽2的底部通过若干个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二306连接有环扣二307,所述棘齿一304设在所述环扣二307的内侧;所述盖帽2的内侧设有内螺纹202,所述环形块101的外侧设有外螺纹108,所述盖帽与所述环形块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实现紧固连接。使用时先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锁紧使得盖帽2上的棘齿一304和环扣102上的棘齿二305相配合连接后,棘齿一304和棘齿二305便不能再拧开,只能破坏盖帽中的易断开的连筋链接块二306将盖帽2与环扣102分离才能拆除该酒瓶外接防伪装置;所述贴标块靠近环扣102一端向内凹陷设有凹陷部1051,所述盖帽2的一侧设有支板201,所述盖帽2与所述卡环1紧固连接后,所述支板201将卡在所述凹陷部1051内且所述支板201与所述防伪溯源标签粘连,使盖帽2与所述卡环1分离后所述防伪溯源标签则会被撕毁。防伪溯源标签与支板201和贴标块105均有粘连,当盖帽2与所述卡环1分离后所述防伪溯源标签则会被撕毁,即设置了一个分解撕毁的功能,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仿制防伪溯源标签;所述环扣二307的外侧设有卡扣二308。
48.使用时,将卡环1(卡环1一般为塑料件,有一定的弹性)套设在瓶口,压紧卡环1使卡环1的断口104处接触,此时环扣102卡在瓶口或酒瓶盖上,然后手动将盖帽2通过内螺纹202与外螺纹108相配合连接后使得盖帽2的环扣二307内侧的棘齿一304和卡环1的环扣102上的棘齿二305形成单向锁定连接,并且单向锁定连接后卡环1与盖帽2则固定连接为一整体,当使用者通过贴标块105上设置的防伪溯源标签完成验伪后,同过掰断通过环扣二308将盖帽2与环扣二307之间连筋链接块二306撕断,从而使盖帽2与卡环1脱离,进而可以方便的开启酒瓶盖,此时防伪溯源标签也会随之撕毁不能再复原,从而实现一次性防伪溯源。
4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