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0779发布日期:2022-05-11 13:4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耳轴箱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


背景技术:

2.有些扩容钢包由于耳轴中心距尺寸限制,需要扩大桶身,此时传递起吊力的耳轴箱变的很薄,而传统板凳结构耳轴箱,由于桶身不能作为主要受力点,所以耳轴箱结构需要较厚。因此需要通过对耳轴箱和桶身的连接结构重新设计,以确保薄型耳轴箱结构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薄型耳轴箱与桶身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其能够确保薄型耳轴箱结构的力学性能。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其包括桶身和设置于所述桶身两侧的耳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箱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腰箍、下腰箍,所述上腰箍、下腰箍分别环绕固定于所述桶身;所述上腰箍、下腰箍之间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前侧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通过圈板固定于所述立板上;所述耳轴箱穿过所述面板中心的限位孔、所述立板中心的支撑孔、所述桶身的安装孔,其外侧壁与所述限位孔、所述支撑孔焊接连接,与所述限位孔间隙配合。
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7.所述桶身为分段设计,其中所述耳轴箱处的所述桶身的桶壁为加厚设计;
8.所述面板与所述耳轴箱的另一端端面同面;
9.所述立板自上而下向所述桶身倾斜。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桶身和立板作为主要受力点,对薄型耳轴箱进行连接和支撑,面板起限位和支撑作用,防止耳轴箱在使用过程中不稳固,保证了薄型耳轴箱结构的力学性能;桶壁的加厚设计进一步保证了耳轴箱的受力稳固,而立板自上而下向桶身倾斜的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耳轴被吊起时的耳轴箱受力。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剖视局部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13.图中: 1桶身;11安装孔;2耳轴箱;3上腰箍;4下腰箍;5立板;51支撑孔;6面板;61限位孔;7圈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
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15.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其包括桶身1和设置于桶身1两侧的耳轴箱2,耳轴箱2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腰箍3、下腰箍4,上腰箍3、下腰箍4分别环绕固定于桶身1;上腰箍3、下腰箍4之间焊接有立板5,立板5前侧设置有面板6,面板6通过圈板7固定于立板5上;耳轴箱2的穿过面板6中心的限位孔61、立板5中心的支撑孔51、桶身1的安装孔11,其外侧壁与限位孔61、支撑孔51焊接连接,与限位孔61间隙配合。耳轴箱2处的桶身1的桶壁为加厚设计;面板6与耳轴箱2的另一端端面同面;立板5自上而下向桶身1倾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桶身1和立板5作为主要受力点,对薄型耳轴箱2进行连接和支撑,面板6起限位和支撑作用,防止耳轴箱2在使用过程中不稳固,保证了薄型耳轴箱2结构的力学性能;桶壁的加厚设计进一步保证了耳轴箱2的受力稳固,而立板5自上而下向桶身1倾斜的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耳轴被吊起时的耳轴箱2受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其包括桶身和设置于所述桶身两侧的耳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箱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腰箍、下腰箍,所述上腰箍、下腰箍分别环绕固定于所述桶身;所述上腰箍、下腰箍之间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前侧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通过圈板固定于所述立板上;所述耳轴箱的穿过所述面板中心的限位孔、所述立板中心的支撑孔、所述桶身的安装孔,其外侧壁与所述限位孔、所述支撑孔焊接连接,与所述限位孔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为分段设计,其中所述耳轴箱处的所述桶身的桶壁为加厚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耳轴箱的另一端端面同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自上而下向所述桶身倾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型双层耳轴箱结构,其能够确保薄型耳轴箱结构的力学性能。其包括桶身和设置于桶身两侧的耳轴箱,耳轴箱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腰箍、下腰箍,上腰箍、下腰箍分别环绕固定于桶身;上腰箍、下腰箍之间焊接有立板,立板前侧设置有面板,面板通过圈板固定于立板上;耳轴箱的穿过面板中心的限位孔、立板中心的支撑孔、桶身的安装孔,其外侧壁与限位孔、支撑孔焊接连接,与限位孔间隙配合。与限位孔间隙配合。与限位孔间隙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巨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0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