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7266发布日期:2022-06-15 01:1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进步及发展,小区、商业建筑、酒店普遍都安装了电梯。电梯作为一种公共垂直交通工具,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垃圾处理不及时或者清理不到位,会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为了能让轿厢环境保持清洁,大多数物业选择雇用清洁员,定时打扫电梯卫生,这种方式需要人工一栋一栋清洁,人力成本大,且不具有及时性。为此需要一种清洁具有及时性,且清洁效率较高的清洁系统,从而提高用户乘梯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人工清洁成本高且时效性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能够定期对电梯进行无水清洁,清洁效率高且节省人力。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该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包括污物识别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控制模块、清洁模块及污物收集模块;污物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轿厢地坪图像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污物识别模块获取的图像与预设图像对比分析;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控制清洁模块将污物处理到污物收集模块;清洁模块包括将污物送入到污物收集模块的气流部。
5.通过污物识别模块及数据分析模块实现了污物的位置识别,通过控制模块及清洁模块实现了污物的自动清洁,通过污物收集模块实现了污物的收集,通过气流部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的无水清洁,实现电梯的无水清洁,提升了清洁效率且节省了人力。
6.进一步地,污物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头及摄像传导部,摄像头用于获取电梯地坪图像,摄像传导部用于将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
7.通过摄像头的设置实现了污物图像的收集,通过摄像传导部实现了污物图像传递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块。
8.进一步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色值分析部及位置分析部,色值分析部对污物识别模块获取的轿厢地坪图像与预设图像对比并确认污物,位置分析部用于确认污物的位置;色值分析部与位置分析部电连接,色值分析部及位置分析部将所确认的污物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以便于控制模块控制清洁模块清洁污物。
9.通过色值分析部的设置实现了污物的识别,通过位置分析部的设置实现了污物的自动定位。
10.进一步地,气流部包括在轿厢下部相对设置的第一气流部和第二气流部,第一气流部和第二气流部均能提供吹气及吸气;第一气流部吸气时,第二气流部吹气;或者,第一气流部吹气时,第二气流部吸气。
11.通过第一气流部和第二气流部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的双向处理。
12.进一步地,第一气流部和第二气流部的气流口均设置有过滤网。
13.通过过滤网的设置避免了污物进入到电机里面,延长了第一气流部和第二气流部的使用寿命。
14.进一步地,污物收集部包括设置在第一气流部下方的第一收纳槽和设置在第二气流部下方的第二收纳槽。
15.通过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的双向收集。
16.进一步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内均设置有软质提拉袋。
17.通过收纳槽内设置的软质提拉袋实现了对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中污物的便捷收集。
18.进一步地,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还包括计数模块及设置在轿厢底部的称重模块,计数模块及称重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计数模块用于统计电梯执行运载的次数,称重模块用于检测电梯是否空载,计数模块每运载一次计数n,当n大于或等于预设值且称重模块检测到电梯空载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梯清洁,控制模块控制电梯清洁一次后,计数模块清零。
19.通过计数模块及称重模块的设置实现了电梯在运载预定此处后的无人清洁,保证了电梯实时处于清洁状态。
20.进一步地,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还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及设置在污物收集模块的感应部,信号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感应部发射的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传递至所述信号接收模块。
21.通过感应部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收集模块的监控,保证了污物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对污物收集人员发出信号。
22.进一步地,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还包括闭合模块,闭合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闭合模块用于在电梯进行清洁的时候封闭电梯。
23.通过闭合模块的设置实现了电梯在清洁的时候的关闭,避免了乘客对电梯清洁的干扰。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污物识别模块及数据分析模块实现了污物的位置识别,通过控制模块及清洁模块实现了污物的自动清洁,通过污物收集模块实现了污物的收集,通过气流部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的无水清洁,实现电梯的无水清洁,提升了清洁效率且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的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2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的原理框图;
27.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的结构立体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污物识别模块1;数据分析模块2;控制模块3;清洁模块4;污物收集模块5;摄像头6;摄像传导部7;第一气流部8;第二气流部9;第一收纳槽10;第二收纳槽11;过滤网12。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里将详细地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优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例如“上”、“下”、“内”、“外”、“纵”、“横”等方向性的术语,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该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包括污物识别模块1、数据分析模块2、控制模块3、清洁模块4及污物收集模块5;污物识别模块1用于获取轿厢地坪图像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2;数据分析模块2用于将污物识别模块1获取的图像与预设图像对比分析;控制模块3根据数据分析模块2的分析结果控制清洁模块将污物处理到污物收集模块5;清洁模块4包括将污物送入到污物收集模块5的气流部。
32.通过污物识别模块1及数据分析模块2实现了污物的位置识别,通过控制模块3及清洁模块4实现了污物的自动清洁,通过污物收集模块5实现了污物的收集,通过气流部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的无水清洁,实现电梯的无水清洁,提升了清洁效率且节省了人力。
3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污物识别模块1包括摄像头6及摄像传导部7,摄像头6用于获取电梯地坪图像,摄像传导部7用于将摄像头6获取的图像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2。
34.具体的,摄像头6获取轿厢地坪的图像并通过摄像传导部7将数据传送至数据分析模块2,数据分析模块2将摄像头6采集到的图像与预设图像的rgb(颜色模式)色值进行对比,如果摄像头6采集到的图像与预设图像不一致,则数据分析模块2根据图像对比确认污物的存在及位置。
35.通过摄像头6的设置实现了轿厢地坪图像的收集,通过摄像传导部7实现了轿厢地坪图像传递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块2。
3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分析模块2包括色值分析部及位置分析部,色值分析部对污物识别模块1获取的轿厢地坪图像与预设图像对比并确认污物,位置分析部用于确认污物的位置;色值分析部与位置分析部电连,色值分析部及位置分析部将所确认的污物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模块3,以便于控制模块3控制清洁模块清洁污物。
3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分析模块2中的色值分析部将污物识别模块1获取的轿厢地坪图像与预设图像的rgb色值对比,对轿厢地坪上的污物进行识别,实现对轿厢上是否有污物的确认;如果有污物,则位置分析部会进一步对色值差异的位置进行确认,从而实现对污物所在位置的确认,并最终将是否有污物及污物的位置信息反馈到控制模块3上。
38.通过色值分析部的设置实现了污物的识别,通过位置分析部的设置实现了污物的自动定位。
3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气流部包括在轿厢下部相对设置的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均能提供吹气及吸气;第一气流部8吸气时,第二气流部9
吹气;或者,第一气流部8吹气时,第二气流部9吸气。
4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收到控制模块3发出的清洁指令时,根据控制模块3提供的污物位置信息,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开始工作。若污物靠近第一气流部8,则第一气流部8吸气,第二气流部9吹气,将污物处理到第一收收纳槽中。相反的,若污物靠近第二气流部9,则第二气流部9吸气,第一气流部8吹气,将污物收集到第二收纳槽中。
4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均包括吹风机和吸风机。
42.通过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的双向处理。
4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的气流口均设置有过滤网12。
4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过滤网12的顶部与轿厢侧壁呈45度倾斜角安装,过滤网12的底部与轿厢地坪相齐平。避免了污物进入到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的电机内。
45.通过过滤网12的设置避免了污物进入到电机里面,延长了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的使用寿命。
4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污物收集部包括设置在第一气流部8下方的第一收纳槽10和设置在第二气流部9下方的第二收纳槽11。
4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收纳槽10设置在第一气流部8下方过滤网12前侧,第一收纳槽10槽口高度小于或等于轿厢地坪上表面的高度;同理,第二收纳槽11设置在第二气流部9下方过滤网12的前侧,第二收纳槽1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轿厢地坪上表面的高度。
48.通过第一收纳槽10和第二收纳槽11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的双向收集。
4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收纳槽10和第二收纳槽11内均设置有软质提拉袋。清洁人员只需通过简单的提拉动作即可提出污物。
50.通过第一收纳槽10和第二收纳槽11内设置的软质提拉袋实现了污物收纳槽中污物的便捷收集。
5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还包括计数模块及设置在轿厢底部的称重模块,计数模块及称重模块均匀控制模块3电连,计数模块用于统计电梯执行运载的次数,称重模块用于检测电梯是否空载,计数模块每运载一次计数n,当n大于或等于预设值且称重模块检测到电梯空载时,控制模块3控制电梯清洁,控制模块3控制电梯清洁一次后,计数模块清零。
52.计数模块的预设数值为非零正整数,具体的可以是5、10、15、20、30。
53.通过计数模块及称重模块的设置实现了电梯在运载预定次数后的无人清洁,保证了电梯实时处于清洁状态。
5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还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及设置在污物收集模块5的感应部,信号发射模块用于接收感应部发射的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传递至信号接收模块。
5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感应部包括设置在第一收纳槽的第一感应部和设置在第二收纳槽的第二感应部。
56.通过感应部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收集模块5的监控,保证了污物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对污物收集人员发出信号。
5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还包括闭合模块,闭合模块与控制模块3电连,闭合模块用于在电梯进行清洁的时候封闭电梯。
58.通过闭合模块的设置实现了电梯在清洁的时候的关闭,避免了乘客对电梯清洁的干扰。
5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轿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各模块配合工作流程如下:
60.a:计数模块计数电梯运行次数n,预设数值为30,当控制模块3接受到计数模块计数n大于或等于30的时候,控制模块3控制称重模块检测电梯是否空载,当n大于等于30且电梯空载时候,控制模块3控制摄像头6获取轿厢地坪图像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2与预设图像进行rgb色值对比,验证轿厢地坪是否有污物,如有进入步骤b;若无,进入步骤c;
61.b:控制模块3控制轿厢闭合模块工作,同时数据分析模块2根据摄像头6获取的轿厢地坪图像与预设图像对比,分析出污物的数量及位置,并将污物的数量及位置反馈给控制模块3,进入步骤d;
62.c:控制模块3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计数模块清零后重新计数,进入步骤a;
63.d:控制模块3根据数据分析模块2提供的污物位置信息,控制第一气流部8和第二气流部9工作,若电梯地坪靠近第一气流部8的半侧污物数量大于靠近第二气流部9的半侧,进入步骤e,否则,进入步骤f;
64.e:第一气流部8吸气,第二气流部9吹气,持续十五秒,清洁完成;进入步骤a;
65.f:第一气流部8吹气,第二气流部9吸气,持续十五秒,清洁完成;进入步骤a。
6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污物识别模块1及数据分析模块2实现了污物的位置识别,通过控制模块3及清洁模块实现了污物的自动清洁,通过污物收集模块5实现了污物的收集,通过气流部的设置实现了对污物的无水清洁,实现电梯的无水清洁,提升了清洁效率且节省了人力。该厢地坪无水清洁系统通过结合污物识别模块1、数据分析模块2、清洁模块等多种方式来保证轿厢地坪污物识别清理的及时性,从而实现对电梯轿厢内地坪污物的及时检测和自动清理,保证轿厢洁净。
6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实用新型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68.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上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