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板覆膜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4420发布日期:2022-05-25 21:0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板覆膜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板覆膜小车。


背景技术:

2.覆膜,又称"过塑"、"裱胶"、"贴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覆膜已被广泛用于书刊的封面,画册,纪念册,明信片,产品说明书,挂历和地图等进行表面装帧及保护,目前,常见的覆膜包装产品有纸箱、纸盒、手提袋、化肥袋、种子袋、不干胶标签等,而门板出厂前需要覆保护膜,来对门板进行保护,还可以增加门板的美观,使得门板更加耐用,进而需要覆膜小车来辅助人工对门板进行贴膜。
3.然而市场上的覆膜小车,不便对不同大小的保护膜卷筒进行悬挂,导致无法根据门的宽度来选择相应的保护膜对其进行覆膜,其次,不便对门板进行支撑,导致人工无法对门板前后面进行覆膜,而在覆完膜之后,需要用到剪刀剪断保护膜,还需要人工拿起胶条对门板进行封边,在此之间,人工无法顺手拿起胶条和剪刀进行使用,导致了人工无法快速对保护膜进行剪断,并无法对门板进行封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门板覆膜小车,具备用于挂不同大小的保护膜卷筒,可以根据门板的宽度选择相应的保护膜对其进行覆膜等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板覆膜小车,包括车架底座,所述车架底座的上端靠近右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组合板,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的上端设置有转杆,六组所述挂钩均匀分布在支撑架的一端,三组所述转杆分别放入在六组挂钩的内部。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拿起转杆,并把三组转杆逐一插入到三组保护膜卷筒的内部,并把三组转杆分别放入到挂钩的内部,在其六组挂钩和三组转杆的配合下,能够用于挂不同大小的保护膜卷筒,可以根据门板的宽度选择相应的保护膜对其进行覆膜。
7.优选的,所述车架底座的上端靠近左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车架底座的上端且位于支撑柱的右侧方设置有斜撑杆,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柱的后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承托平台。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两组固定杆和两组横杆的配合下,能够对四组支撑柱进行固定,并在四组支撑柱与两组承托平台的配合下,能够对门板进行支撑,能够稳定地对门板进行覆膜,而在完成覆膜后切断保护膜,再翻转门板后可以对门板的另一面进行覆膜。
9.优选的,所述车架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万向座,所述万向座的下端设置有滚轮。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四组滚轮和万向座配合下,能够带动安装板进行移动,方便对车架底座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将该覆膜小车推到门板的位置,以减轻搬运压力。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两组所述限位柱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组限位柱,能够对支撑架进行支撑,方便支撑架更加稳定。
13.优选的,四组所述支撑柱设置在车架底座的上端,两组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四组支撑柱的中间,两组所述横杆安装在四组支撑柱的内部,所述斜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柱的右侧相固定。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撑杆和两组横杆,能够对四组支撑柱进行固定,并起到限位作用,方便支撑柱对承托平台进行支撑。
15.优选的,四组所述安装板等距离分布在车架底座的下端,所述滚轮活动安装在万向座的内部。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组安装板,在滚轮与万向座的配合下,能够对车架底座进行支撑,能够使得车架底座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17.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左侧设置有工具盒,所述工具盒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斜柱,所述支撑斜柱的一端与支撑柱的左侧相固定。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工具盒,能够对胶条和剪刀进行存放,方便人工拿起胶条对门板进行封边,并通过剪刀能够剪断保护膜,使得工人可以快速对保护膜进行剪断,并便于对门板封边。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通过设置支撑架、挂钩和转杆,通过把三组转杆逐一插入到三组保护膜卷筒的内部,并把三组转杆分别放入到挂钩的内部,在其六组挂钩和三组转杆的配合下,能够用于挂不同大小的保护膜卷筒,可以根据门板的宽度选择相应的保护膜对其进行覆膜。
21.2、通过设置支撑柱、固定杆、横杆和承托平台,在其两组固定杆和两组横杆的配合下,能够对四组支撑柱进行固定,并在四组支撑柱与两组承托平台的配合下,能够对门板进行支撑,能够稳定地对门板进行覆膜,而在完成覆膜后切断保护膜,再翻转门板后可以对门板的另一面进行覆膜。
22.3、通过设置工具盒和支撑斜柱,能够对胶条和剪刀进行存放,并方便人工拿起胶条对门板进行封边,并通过剪刀能够剪断保护膜,使得工人可以快速对保护膜进行剪断,并便于对门板封边。
23.4、通过设置安装板、万向座和滚轮,在四组滚轮和万向座配合下,能够带动安装板进行移动,方便对车架底座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将该覆膜小车推到门板的位置,以减轻搬运压力。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板覆膜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板覆膜小车的左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板覆膜小车的支撑架和挂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板覆膜小车的承托平台和工具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板覆膜小车的车架底座和滚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车架底座;2、支撑柱;3、支撑架;4、斜撑杆;5、固定杆;6、工具盒;7、支撑斜
柱;8、限位柱;9、组合板;10、挂钩;11、转杆;12、横杆;13、承托平台;14、安装板;15、万向座;1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门板覆膜小车,包括车架底座1,车架底座1的上端靠近右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上端设置有组合板9,支撑架3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0,挂钩10的上端设置有转杆11,六组挂钩10均匀分布在支撑架3的一端,三组转杆11分别放入在六组挂钩10的内部。
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拿起转杆11,并把三组转杆11逐一插入到三组保护膜卷筒的内部,并把三组转杆11分别放入到挂钩10的内部,在其六组挂钩10和三组转杆11的配合下,能够用于挂不同大小的保护膜卷筒,可以根据门板的宽度选择相应的保护膜对其进行覆膜。
33.具体的,车架底座1的上端靠近左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2,车架底座1的上端且位于支撑柱2的右侧方设置有斜撑杆4,支撑柱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5,支撑柱2的后端设置有横杆12,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承托平台13。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两组固定杆5和两组横杆12的配合下,能够对四组支撑柱2进行固定,并在四组支撑柱2与两组承托平台13的配合下,能够对门板进行支撑,能够稳定地对门板进行覆膜,而在完成覆膜后切断保护膜,再翻转门板后可以对门板的另一面进行覆膜。
35.具体的,车架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下端设置有万向座15,万向座15的下端设置有滚轮16。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四组滚轮16和四组万向座15配合下,能够带动安装板14进行移动,方便对车架底座1进行移动,能够将该覆膜小车推到门板的位置,以减轻搬运压力。
37.具体的,支撑架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8,两组限位柱8安装在支撑架3的内部。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组限位柱8,能够对支撑架3进行支撑,方便支撑架3更加稳定。
39.具体的,四组支撑柱2设置在车架底座1的上端,两组固定杆5设置在四组支撑柱2的中间,两组横杆12安装在四组支撑柱2的内部,斜撑杆4的一端与支撑柱2的右侧相固定。
4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撑杆4和两组横杆12,能够对四组支撑柱2进行固定,并起到限位作用,方便支撑柱2对承托平台13进行支撑。
41.具体的,四组安装板14等距离分布在车架底座1的下端,滚轮16活动安装在万向座15的内部。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组安装板14,在滚轮16与万向座15的配合下,能够对车架底座1进行支撑,能够使得车架底座1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43.具体的,支撑柱2的左侧设置有工具盒6,工具盒6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斜柱7,支撑斜
柱7的一端与支撑柱2的左侧相固定。
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工具盒6,能够对胶条和剪刀进行存放,方便人工拿起胶条对门板进行封边,并通过剪刀能够剪断保护膜,使得工人可以快速对保护膜进行剪断,并便于对门板封边。
4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门板覆膜小车,首先,通过推动支撑架3,并在四组滚轮16和四组万向座15配合下,能够带动安装板14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把车架底座1移动到门板处,然后,通过拿起转杆11,并把三组转杆11逐一插入到三组保护膜卷筒的内部,并把三组转杆11分别放入到挂钩10的内部,在其六组挂钩10和三组转杆11的配合下,能够用于挂不同大小的保护膜卷筒,可以根据门板的宽度选择相应的保护膜对其进行覆膜,最后,把门板放入到两组承托平台13的上端,而在其两组固定杆5和两组横杆12的配合下,能够对四组支撑柱2进行固定,并在四组支撑柱2与两组承托平台13的配合下,能够对承托平台13上端的门板进行支撑,以便对门板进行覆膜,再翻转门板后可以对门板的另一面进行覆膜,并且在通过从工具盒6处拿出剪刀对保护膜进行剪断,再从工具盒6的内部拿起胶条,对其门板进行封边。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