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动装置的自检测装置和方法及电梯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1312发布日期:2023-12-07 14:2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动装置的自检测装置和方法及电梯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动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制动装置的自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1、制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电梯领域中,制动装置故障每年都导致多起致命事故,而在制动装置故障中,摩擦片过度磨损是重要因素。摩擦片过度磨损导致摩擦材料不足,导致难以在紧急情况下制停电梯,其还会导致制动弹簧延长和制动力降低,并且导致制动扭矩降低。为保证电梯安全性,安全标准规定需要定期检测电梯系统的制动装置的摩擦片的厚度。常规做法是通过检修人员例如每隔两周在现场采用塞尺测量气隙厚度来推算摩擦片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动装置的自检测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静板、与所述静板活动连接的动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动板背向所述静板一侧的摩擦片,并通过电磁线圈控制所述动板相对所述静板的移动,所述自检测装置包括:

3、电感测试模块,所述电感测试模块被配置成测试所述制动装置的电磁线圈的电感l;以及

4、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电感检测模块电连接,并储存有抱闸状态下所述动板和所述静板之间的空气间隙a关于电磁线圈电感l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处理模块配置成在所述制动装置的抱闸状态下执行测试模式,在所述测试模式中,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电感测试模块测量的实际电感l0,并基于所储存的数学模型计算实际空气间隙a0,并且基于所计算的实际空气间隙a0来判断所述摩擦片的磨损量。

5、可选地,在所述的自检测装置中,所述处理模配置成以特定时间间隔重复执行所述测试模式。

6、可选地,在所述的自检测装置中,所述处理模块配置成在监测到的实际空气间隙a0大于阈值时发送警报信息或执行停机操作。

7、可选地,在所述的自检测装置中,所述数学模型为,所述数学模型通过所述制动装置调试过程中接收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电磁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进行训练。

8、可选地,在所述的自检测装置中,所述数学模型还与制动线圈匝数n、静板和动板的总磁阻r_iron相关。

9、可选地,在所述的自检测装置中,所述数学模型为,其中,系数k1和k2基于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求出。

10、可选地,在所述的自检测装置中,所述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在调试过程中获得,其中,在抱闸状态下测得空气间隙a1和制动线圈电感l1,以及提起动板将特定厚度d的物件插入在动板和制动件之间后释放动板以再次进入抱闸状态并测得空气间隙a2和制动线圈电感l2。

11、可选地,在所述的自检测装置中,所述处理模块还配置成基于维护期间获得的额外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3,l3)训练所述数学模型。

12、可选地,在所述的自检测装置中,所述电感测试模块为可测得电感的电路,例如pwm电路。

13、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根据各个实施例所述的自检测装置。

14、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动装置的自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5、建立抱闸状态下所述动板和所述静板之间的空气间隙a关于制动线圈电感l的数学模型;以及数学模型在所述制动装置的抱闸状态下执行测试模式,以测量的实际电感l0;以及

16、基于所述数学模型计算实际空气间隙a0,并且基于所计算的实际空气间隙a0来判断摩擦片的磨损量。

17、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特定时间间隔重复执行所述测试模式。

1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监测到的实际空气间隙a0大于阈值时发送警报信息或执行停机操作。

19、可选地,所述数学模型为,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调试过程中获取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以训练所述数学模型。

20、可选地,所述数学模型还与制动线圈匝数n、静板和动板的总磁阻r_iron相关。

21、可选地,所述数学模型为,其中,系数k1和k2基于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求出。

22、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调试过程中获得所述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其中,在抱闸状态下测得空气间隙a1和制动线圈电感l1,以及提起动板将特定厚度d的物件插入在动板和制动件之间后释放动板以再次进入抱闸状态并测得空气间隙a2和制动线圈电感l2。

23、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维护期间获得的额外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3,l3)训练所述数学模型。

24、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pwm电路测量所述制动线圈电感。

25、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执行根据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2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可自动地监测制动装置的摩擦片厚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动装置的自检测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静板、与所述静板活动连接的动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动板背向所述静板一侧的摩擦片,并通过电磁线圈控制所述动板相对所述静板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检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配置成以特定时间间隔重复执行所述测试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配置成在监测到的实际空气间隙a0大于阈值时发送警报信息或执行停机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模型为,所述数学模型通过所述制动装置调试过程中接收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电磁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进行训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模型还与制动线圈匝数n、静板和动板的总磁阻r_iron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模型为,其中,系数k1和k2基于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求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在调试过程中获得,其中,在抱闸状态下测得空气间隙a1和制动线圈电感l1,以及提起动板将特定厚度d的物件插入在动板和制动件之间后释放动板以再次进入抱闸状态并测得空气间隙a2和制动线圈电感l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配置成基于维护期间获得的额外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3,l3)训练所述数学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测试模块为pwm电路。

10.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检测装置。

11.一种用于制动装置的自检测方法,所述制动装置包括静板、与所述静板活动连接的动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动板背向所述静板一侧的摩擦片,并通过电磁线圈控制所述动板相对所述静板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特定时间间隔重复执行所述测试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监测到的实际空气间隙a0大于阈值时发送警报信息或执行停机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模型为,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调试过程中获取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以训练所述数学模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模型还与制动线圈匝数n、静板和动板的总磁阻r_iron相关。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学模型为,其中,系数k1和k2基于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求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调试过程中获得所述至少两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1,l1,a2,l2),其中,在抱闸状态下测得空气间隙a1和制动线圈电感l1,以及提起动板将特定厚度d的物件插入在动板和制动件之间后释放动板以再次进入抱闸状态并测得空气间隙a2和制动线圈电感l2。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维护期间获得的额外的对应的空气间隙和制动线圈电感的数据(a3,l3)训练所述数学模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pwm电路测量所述制动线圈电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制动装置的自检测装置和方法及电梯系统。所述自检测装置包括:电感测试模块,所述电感测试模块被配置成测试所述制动装置的电磁线圈的电感L;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电感检测模块电连接,并储存有抱闸状态下所述动板和所述静板之间的空气间隙a关于电磁线圈电感L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处理模块配置成在所述制动装置的抱闸状态下执行测试模式,在所述测试模式中,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电感测试模块测量的实际电感L<subgt;0</subgt;,并基于所储存的数学模型计算实际空气间隙a<subgt;0</subgt;,并且基于所计算的实际空气间隙a<subgt;0</subgt;来判断所述摩擦片的磨损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的斯电梯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