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仪器仪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5124发布日期:2022-11-26 11:0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仪器仪表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维修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仪器仪表箱。


背景技术:

2.人员在对电力进行维修时,需要携带较多的仪器和仪表,往往采用箱子收纳这些物品。现有的箱子功能较少,只具备收纳物品的功能。当人员在户外进行电力维修时,人员长时间站立或蹲在地上,十分浪费体力,急需设计一款可供人员坐着维修电力的多功能箱子。另外,无人机在电力巡视领域上的应用如今越来越广泛,利用巡视的无人机运送箱子将方便山区的电力维修,因此箱子如何和无人机连接且不阻碍无人机巡视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功能较少的缺点,提出一种多功能仪器仪表箱可供人员坐着维修电力,且能和无人机连接而不阻碍无人机巡视。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仪器仪表箱,包括开口向上的盒体,所述盒体的上侧盖设有盖子,所述盖子和所述盒体形成容纳腔,所述盖子和所述盒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盒体的侧壁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盒体螺纹连接有用于和所述限位槽配合的螺栓,所述螺栓靠近所述滑槽的下端并和所述支撑脚抵接,所述螺栓靠近所述滑槽的下端,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储物筐,所述储物筐的底部设置有重力块,所述储物筐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盒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沿水平向延伸,所述储物筐的上侧和所述盖子间隙配合,所述储物筐的下侧和所述盒体的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和无人机连接的连接板。
5.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操作卡扣,可打开盖子,将储物筐内的仪器取出或将仪器放至储物筐内。在进行电力维修时,转动螺栓,使得螺栓和支撑脚脱开,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脚沿滑槽向下运动,限位槽和支撑脚同步向下运动,当限位槽运动至螺栓处时,转动螺栓,使得螺栓端部进入限位槽,从而将支撑脚固定在滑槽内。将盖子改在盒体的上侧,并用卡扣固定。本技术相当于一个凳子,可放至地面,人员可坐在盖子上进行作业,节省体力。将盒体倒置时,支撑脚的连接板朝上连接至无人机,可由无人机携带本技术至抢修点为抢修点的人员提供物资。支撑脚可防止无人机上的摄像头和盒体产生干涉,即可防止盒体对摄像头的视角产生遮挡。盒体在倒置的过程中,在重力块和转轴的作用下,储物筐的开口始终向上,保证储物筐内的物品不从储物筐掉出,使得储物筐内的物品井然有序,便于人员查找。
6.所述盒体和所述盖子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密封性的密封垫。
7.通过上述设置,密封垫可防止雨水进入容纳腔,从而保护容纳腔内的仪器。
8.所述盖子的上侧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一侧设置有和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
一气道,所述转动槽的另一侧设置有和大气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断开的阀芯,所述阀芯设置有第三气道,当所述第三气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时,所述第三气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气道连通。
9.通过上述设置,初始时,第三气道和第一气道错开,第三气道和第二气道错开。此时第二气道和第一气道不连通,即容纳腔和大气不连通,此时雨水不会从第二气道进入容纳腔。当容纳腔的气压降低时,盖子将不容易打开。转动阀芯,第一气道通过第三气道和第二气道连通,即大气和容纳腔连通,空气进入容纳腔后,容纳腔气压升高,此时便可省力的打开盖子。
10.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和所述支撑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上端通过第四气道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11.通过上述设置,当连接板连接至无人机时,第三气道和第一气道错开,即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断开,即大气和容纳腔断开,另外,螺栓位于活塞的上侧从而防止活塞从滑槽中被拔出。在动力不足的无人机被迫紧急降落至地面的过程时,盒体下侧的盖子将以较大的速度接触地面,活塞相对滑槽向下运动并通过第四气道压缩容纳腔内的空气,气压通过支撑脚向上支撑无人机,并对无人机形成缓冲,使得无人机和地面接触时的速度大大降低,从而保护无人机。
12.所述盒体的下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13.通过上述设置,容纳槽用于容纳连接板,从而增加本技术的结构紧凑性。
14.所述无人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机撑,所述主体的下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连接板用于和主体的下侧连接。
15.通过上述设置,本技术连接至主体的下侧时,本技术位于机撑之间,盒体和主体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从而不影响摄像头的视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支撑脚向下运动后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和无人机连接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图3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1.参见图1至图4,一种多功能仪器仪表箱,包括开口向上的盒体11,所述盒体11的上侧盖设有盖子12,所述盖子12和所述盒体11形成容纳腔,所述盖子12和所述盒体11之间通过卡扣13连接,所述盒体11的侧壁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滑槽111,所述滑槽111内滑动连接有支撑脚112,所述支撑脚112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槽1121,所述盒体11螺纹连接有用于和所述限位槽1121配合的螺栓113,所述螺栓113靠近所述滑槽111的下端并和所述支撑脚112抵接,所述螺栓113靠近所述滑槽111的下端,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储物筐14,所述储物筐14的底部设置有重力块141,所述储物筐1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142,所述转轴142和所述盒体1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42沿水平向延伸,所述储物筐14的上侧和所述盖
子12间隙配合,所述储物筐14的下侧和所述盒体11的底部间隙配合,所述支撑脚1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和无人机连接的连接板1122。
22.通过操作卡扣13,可打开盖子12,将储物筐14内的仪器取出或将仪器放至储物筐14内。在进行电力维修时,转动螺栓113,使得螺栓113和支撑脚112脱开,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脚112沿滑槽111向下运动,限位槽1121和支撑脚112同步向下运动,当限位槽1121运动至螺栓113处时,转动螺栓113,使得螺栓113端部进入限位槽1121,从而将支撑脚112固定在滑槽111内。将盖子12改在盒体11的上侧,并用卡扣13固定。参见图2,本技术相当于一个凳子,可放至地面,人员可坐在盖子12上进行作业,节省体力。将盒体11倒置时,支撑脚112的连接板1122朝上连接至无人机,可由无人机携带本技术至抢修点为抢修点的人员提供物资。盒体11在倒置的过程中,在重力块141和转轴142的作用下,储物筐14的开口始终向上,保证储物筐14内的物品不从储物筐14掉出,使得储物筐14内的物品井然有序,便于人员查找。
23.所述盒体11和所述盖子12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密封性的密封垫114。
24.密封垫114可防止雨水进入容纳腔,从而保护容纳腔内的仪器。
25.所述盖子12的上侧设置有转动槽121,所述转动槽121的一侧设置有和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气道122,所述转动槽121的另一侧设置有和大气连通的第二气道123,所述转动槽121转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气道122和所述第二气道123断开的阀芯124,所述阀芯124设置有第三气道1241,当所述第三气道124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气道122连通时,所述第三气道124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气道123连通。
26.初始时,第三气道1241和第一气道122错开,第三气道1241和第二气道123错开,参见图1。此时第二气道123和第一气道122不连通,即容纳腔和大气不连通,此时雨水不会从第二气道123进入容纳腔。当容纳腔的气压降低时,盖子12将不容易打开。转动阀芯124,第一气道122通过第三气道1241和第二气道123连通,即大气和容纳腔连通,空气进入容纳腔后,容纳腔气压升高,此时便可省力的打开盖子12。
27.所述滑槽11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111,所述活塞1111和所述支撑脚11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111的上端通过第四气道1112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28.参见图3,当连接板1122连接至无人机时,第三气道1241和第一气道122错开,即第一气道122和第二气道123断开,即大气和容纳腔断开,另外,螺栓113位于活塞1111的上侧从而防止活塞1111从滑槽111中被拔出。在动力不足的无人机被迫紧急降落至地面的过程时,盒体11下侧的盖子12将以较大的速度接触地面,当盖子和地面接触时,机撑还没和地面接触,此时,活塞1111相对滑槽111向下运动并通过第四气道1112压缩容纳腔内的空气,气压通过支撑脚112向上支撑无人机,并对无人机形成缓冲,使得无人机和地面接触时的速度大大降低,从而保护无人机。
29.所述盒体11的下侧设置有容纳槽115,所述连接板1122位于所述容纳槽115内。
30.容纳槽115用于容纳连接板1122,从而增加本技术的结构紧凑性。
31.所述无人机包括主体21,所述主体2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机撑22,所述主体21的下侧设置有摄像头23,所述连接板1122用于和主体21的下侧连接。
32.本技术连接至主体21的下侧时,本技术位于机撑22之间,盒体11和主体21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从而不影响摄像头23的视线。
33.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