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5020发布日期:2022-10-26 04:0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海洋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不断增加,救生艇作为海上遇险时的一种重要逃生设备,是每一条船必备的法定安全设备。而救生艇收放海况复杂,波浪对救生艇收放的影响十分明显,使得收放难度加大,危险性增加,这就对收放救生艇的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增加波浪补偿功能。
3.实现波浪补偿需要保证吊放救生艇的绳索保持张紧,可通过调定绳索上的恒张力实现。绳索上的张力反馈到液压系统即压力,可通过调定救生艇收放绞车进出油口之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来设定波浪补偿工况下绞车上缠绕的绳索的恒张力,保证救生艇随着波浪一起沉浮。波浪上涌时,救生艇被波浪抬起,绳索松弛,绞车受力小于设定的波浪补偿张力,液压油推动绞车正转,收紧绳索,拉紧救生艇。波浪下沉时,救生艇脱离水面,救生艇全部的重力作用在绞车上,绞车受力大于设定的波浪补偿张力,液压油经过溢流阀溢流,绞车在救生艇重力的作用下反转,下放救生艇。
4.常见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均为多为单马达结构,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输出轴的转矩和转速,经行星减速器将转矩增大和转速降低,最终传递给卷筒,实现低速大扭矩工况,适用于满载起降。波浪补偿工况时,通过马达变量机构将马达排量降低,市面上变量马达的小排量一般为满排量的30%,所以,波浪补偿工况下绞车上绳索的张力为满载起降工况下的30%,波浪补偿工况下绞车上绳索的速度为满载起降工况下的333%,也就使得大负荷救生艇波浪补偿时的绳索的张力过大,很容易将救生艇提出水面,波浪跟随效果不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
5.而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主马达和副马达排量没有特殊的比例约束,理论上可以达到任意比例,解决了以上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
7.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绞车、主马达和主马达控制阀组、副马达和副马达和副马达控制阀组,所述的液压绞车包括机架、转轴、卷筒、行星减速器、液压盘式制动器、液压盘式离合器、编码器。卷筒通过转轴安装在机架上,转轴与主马达的输出轴相连,转轴与主马达之间设有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将主马达输出轴的转速降低、转矩增大,主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液压盘式制动器;
8.卷筒上设有主齿轮,主齿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其啮合的副齿轮,其中一个副齿轮与编码器相连,另一个副齿轮与副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9.液压绞车的卷筒内设有液压盘式离合器,当液压绞车末端控制口lh无液压油进
入,离合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抱紧行星减速器输出轴,主马达的运动通过行星减速器传递到离合器,最终传递到卷筒上;当绞车末端控制口lh进油,离合器与行星减速器输出轴脱开,主马达的运动传递到行星减速器输出轴上,但无法传递到卷筒上,此时卷筒的运动不受主马达驱动,只受副马达驱动;
10.主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其输出轴的转矩和转速,然后通过行星减速器,将此机械能进行转速降低、转矩增大,最后通过常闭式离合器传递到卷筒上,实现低速大扭矩起降工况。与此同时,卷筒上的主齿轮和副马达输出轴上副齿轮啮合,带动副马达输出轴跟随卷筒运动。
11.主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其输出轴的转矩和转速,然后通过齿轮啮合,将此机械能传递到卷筒上,实现高速小扭矩波浪补偿工况。与此同时,卷筒内的常闭式离合器开启,卷筒的转动与主马达运动脱开,仅由副马达驱动。
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液压盘式离合器安装于卷筒内,卷筒作为离合器的壳体。
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马达控制阀组包括01电磁阀、02平衡阀、03梭阀、04液动换向阀、05减压阀、06梭阀、10单向阀、11电磁阀和12单向阀,在满载起升工况下,液压油由绞车起升口进入主马达控制阀组,依次经过01电磁阀、03梭阀、04液动换向阀、05减压阀、06梭阀进入制动器zd口,将主马达制动器打开,使主马达处于松刹状态;与此同时,液压油经02平衡阀进入主马达a口,驱动主马达输出轴转动,工作后的液压油经主马达b口、主马达控制阀组,流出绞车下降口。
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副马达控制阀组包括07减压阀、08单向阀、09电磁阀、13平衡阀、14梭阀、15液动换向阀、16减压阀、17单向阀和18溢流阀,在满载起降工况下,液压油通过主马达控制阀组x口进入副马达控制阀组,然后依次通过07减压阀、08单向阀、09电磁阀进入副马达a、b口,此为副马达跟随运动的补油路。卷筒旋转时,卷筒上的主齿轮和副马达输出轴上副齿轮啮合,带动副马达输出轴转动;副马达的进出油口ab之间装有09电磁阀,此电磁阀为常开,也就是满载起降工况时,副马达进出油口ab之间相通,可以实现跟随卷筒运动的要求。与此同时,副马达存在泄漏,长期使用,副马达进出油口ab之间的油量会越来越少,副马达会吸空损坏,所以需要一个补油路给副马达补油。
15.作为进一步改进,停止向绞车起升口或者绞车下降口输入液压油时,制动器内的压力油依次经过06梭阀、10单向阀、04液动换向阀流出主马达控制阀组泄漏口l1,最终流回油箱,制动器关闭,绞车制动。无液压油输入时,02平衡阀也可将负载停止在任意位置,实现停车负载不滑移的双重保障。
16.作为进一步改进,当进入制动器的液压油压力低于04液动换向阀设定的弹簧力时,04液动换向阀不动作,此时,液压油无法进入制动器,制动器关闭;当进入制动器的液压油压力高于04液动换向阀设定的弹簧力时,04液动换向阀换向,液压油进入制动器,制动器开启。提高了制动器的开启压力,避免了由于油压波动而出现断续开闭制动器,继而绞车抖动的现象。
17.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波浪补偿工况下,调定18溢流阀的溢流压力,设定波浪补偿工况下绞车的恒张力;波浪补偿工况自动开启时,01电磁阀、09电磁阀、11电磁阀得电,且绞车起升口进油;液压油经过11电磁阀流入副马达控制阀组va口,依次经过14梭阀、15液动换向阀、16减压阀进入离合器lh口和主马达控制阀组z口,将卷筒内的离合器打开,使主马达与
卷筒脱开,并将主马达制动器打开,使主马达处于松刹状态;与此同时,液压油经13平衡阀进入副马达a口和18溢流阀进油口处;
18.如果此时波浪下沉,负载全部的重力作用于卷筒上缠绕的绳索上,绳索被拉紧,此时绞车受力大于设定的张力,负载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带动绞车反转,液压油经过18溢流阀流出,给副马达b口补油,多余的液压油经副马达控制阀组vb口、12单向阀直接流出“绞车下降口”,不对副马达做功;
19.如果此时波浪上涌,负载被波浪抬起,卷筒上缠绕的绳索变松,此时绞车受力小于设定的张力,液压油流入副马达a口,驱动副马达输出轴正转,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卷筒转动,收紧绳索,拉紧负载,工作后的液压油经副马达b口、副马达控制阀组vb口、12单向阀流出“绞车下降口”;
20.取消波浪补偿时,01电磁阀、09电磁阀、11电磁阀失电,且“绞车起升口”无液压油进入;离合器内液压油依次经过17单向阀、15液动换向阀流出副马达控制阀组泄漏口l2,最终流回油箱,离合器关闭;制动器内的压力油依次经过06梭阀、10单向阀、04液动换向阀流出主马达控制阀组泄漏口l1,最终流回油箱,制动器关闭,绞车制动;此时恢复满载起降工况。
21.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绞车中的制动器是常闭的,失压制动,卷筒停止转动,负载可在任何位置被制动。
23.2.利用卷筒直接作为离合器的壳体,因此绞车结构紧凑。
24.3.绞车中的制动器和02平衡阀均可将负载停止在任意位置,实现停车负载不滑移的双重保障。
25.4.04液动换向阀提高了开启制动器的油压,避免了由于油压波动而出现断续开闭制动器,继而绞车抖动的现象。
26.5.双马达结构,主马达、行星减速器用于满载起降工况,副马达、一对齿轮啮合用于波浪补偿工况,用一对齿轮啮合代替复杂的行星减速器,传动效率增高,且两种工况没有关联,可以实现大型救生艇轻波浪补偿的需求。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的主视图;
29.图3是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的侧视图;
30.图4是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的俯视图;
31.图5是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32.1.01电磁阀2.02平衡阀3.03梭阀4.04液动换向阀5.05减压阀6.06梭阀7.07减压阀8.08单向阀9.09电磁阀10.10单向阀11.11电磁阀
33.12.12单向阀13.13平衡阀14.14梭阀15.15液动换向阀16.16减压阀17.17单向阀18.18溢流阀19.绞车起升口20.绞车下降口21.总泄漏口22.主马达23.液压盘式制动器24.行星减速器25.机架26.卷筒27.液压盘式离合器28.编码器29.副马达30.副马达控制阀组31.主马达控制阀组32.副齿轮33.主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35.如图1~5所示,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包括01电磁阀1、02平衡阀2、03梭阀3、04液动换向阀4、05减压阀5、06梭阀6、07减压阀7、08单向阀8、09电磁阀9、10单向阀10、11电磁阀11、12单向阀12、13平衡阀13、14梭阀14、15液动换向阀15、16减压阀16、17单向阀17、18溢流阀18、绞车起升口19、绞车下降口20、总泄漏口21、主马达22、液压盘式制动器23、行星减速器24、机架25、卷筒26、液压盘式离合器27、编码器28、副马达29、副马达控制阀组30、主马达控制阀组31、副齿轮32和主齿轮33。
36.一种双马达结构波浪补偿液压绞车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绞车、主马达和主马达控制阀组、副马达和副马达和副马达控制阀组;所述的液压绞车包括机架、转轴、卷筒、行星减速器、液压盘式制动器、液压盘式离合器、编码器。卷筒通过转轴安装在机架上,转轴与主马达的输出轴相连;转轴与主马达之间设有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将主马达输出轴的转速降低、转矩增大,以满足满载状况下起升或下降救生艇的需求;主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液压盘式制动器,液压盘式制动器为常闭式,当液压绞车前端控制口zd无液压油进入,制动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抱紧主马达输出轴,主马达无法运动,达到制动的目的;当绞车前端控制口zd进油,制动器与主马达输出轴脱开,主马达处于松刹状态,主马达的运动传递到行星减速器输出轴上;
37.卷筒上设有主齿轮,主齿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其啮合的副齿轮,其中一个副齿轮与编码器相连,编码器通过测算卷筒旋转的圈数,进而测算绞车上缠绕的绳索收回(或者下放)的长度,进而判断绞车起吊的负载距离水面的高度,最终反馈给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激活波浪补偿工况;另一个副齿轮与副马达的输出轴相连;
38.液压绞车的卷筒内设有液压盘式离合器,安装于卷筒内,卷筒直接作为离合器的壳体,因此结构紧凑、体积小。当液压绞车末端控制口lh无液压油进入,离合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抱紧行星减速器输出轴,主马达的运动通过行星减速器传递到离合器,最终传递到卷筒上;当绞车末端控制口lh进油,离合器与行星减速器输出轴脱开,主马达的运动传递到行星减速器输出轴上,但无法传递到卷筒上,此时卷筒的运动不受主马达驱动,只受副马达驱动;
39.副马达与转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当无压力油开启离合器时,卷筒的转动由主马达通过行星减速器控制,绞车处于低速大扭矩工况,适用于满载起降。而卷筒上的齿轮一直和副马达输出轴齿轮啮合,所以卷筒转动也会带动副马达做跟随运动。当压力油开启离合器时,卷筒的转动与主马达运动脱开,此时卷筒的转动仅由副马达通过齿轮啮合驱动,无其他部件参与,传动效率高,可以实现高速小扭矩工况,适用于波浪补偿;
40.所述的主马达控制阀组包括01电磁阀、02平衡阀、03梭阀、04液动换向阀、05减压阀、06梭阀、10单向阀、11电磁阀和12单向阀,所述的副马达控制阀组包括07减压阀、08单向阀、09电磁阀、13平衡阀、14梭阀、15液动换向阀、16减压阀、17单向阀和18溢流阀;
41.在满载起升工况下,液压油由“绞车起升口”进入主马达控制阀组,依次经过01电磁阀、03梭阀、04液动换向阀、05减压阀、06梭阀进入制动器zd口,将主马达制动器打开,使主马达处于松刹状态;与此同时,液压油经02平衡阀进入主马达a口,驱动主马达输出轴转
动,工作后的液压油经主马达b口、主马达控制阀组,流出“绞车下降口”;主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其输出轴的转矩和转速,然后通过行星减速器,将此机械能进行转速降低、转矩增大,最后通过常闭式离合器传递到卷筒上,实现低速大扭矩起升工况。与此同时,液压油进入副马达控制阀组x口,然后依次通过07减压阀、08单向阀、09电磁阀进入副马达a、b口,此为副马达跟随运动的补油路。卷筒旋转时,卷筒上的齿轮和副马达输出轴齿轮啮合,带动副马达转动;副马达的进出油口ab之间装有09电磁阀,此电磁阀为常开,也就是满载起降工况时,副马达进出油口ab之间相通,可以实现跟随卷筒运动的要求。但是副马达存在泄漏,长期使用,副马达进出油口ab之间的油量会越来越少,副马达会吸空损坏,所以需要一个补油路给副马达补油。
42.满载下降工况与满载起升工况类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43.停止向绞车起升口(或者下降口)输入液压油时,制动器内的压力油依次经过06梭阀、10单向阀、04液动换向阀流出主马达控制阀组泄漏口l1,最终流回油箱,制动器关闭,绞车制动。无液压油输入时,02平衡阀也可将负载停止在任意位置,实现停车负载不滑移的双重保障。
44.04液动换向阀提高了开启制动器的油压。当进入制动器的液压油压力低于液动换向阀设定的弹簧力时,液动换向阀不动作,此时,液压油无法进入制动器,制动器关闭。当进入制动器的液压油压力高于液动换向阀设定的弹簧力时,液动换向阀换向,液压油进入制动器,制动器开启。提高了制动器的开启压力,避免了由于油压波动而出现断续开闭制动器,继而绞车抖动的现象。
45.在波浪补偿工况下,调定18溢流阀的溢流压力,设定波浪补偿工况下绞车的恒张力。波浪补偿工况自动开启时,01电磁阀、09电磁阀、11电磁阀得电,且“绞车起升口”进油。液压油经过11电磁阀流入副马达控制阀组va口,依次经过14梭阀、15液动换向阀、16减压阀进入离合器lh口和主马达控制阀组z口,将卷筒内的离合器打开,使主马达与卷筒脱开,并将主马达制动器打开,使主马达处于松刹状态。与此同时,液压油经13平衡阀进入副马达a口和18溢流阀进油口处。
46.如果此时波浪下沉,负载全部的重力作用于卷筒上缠绕的绳索上,绳索被拉紧,此时绞车受力大于设定的张力,负载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带动绞车反转,液压油经过18溢流阀流出,给副马达b口补油,多余的液压油经副马达控制阀组vb口、12单向阀直接流出“绞车下降口”,不对副马达做功。
47.如果此时波浪上涌,负载被波浪抬起,卷筒上缠绕的绳索变松,此时绞车受力小于设定的张力,液压油流入副马达a口,驱动副马达输出轴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卷筒转动,收紧绳索,拉紧负载,工作后的液压油经副马达b口、副马达控制阀组vb口、12单向阀流出“绞车下降口”。
48.取消波浪补偿时,01电磁阀、09电磁阀、11电磁阀失电,且“绞车起升口”无液压油进入。离合器内液压油依次经过17单向阀、15液动换向阀流出副马达控制阀组泄漏口l2,最终流回油箱,离合器关闭。制动器内的压力油依次经过06梭阀、10单向阀、04液动换向阀流出主马达控制阀组泄漏口l1,最终流回油箱,制动器关闭,绞车制动。此时恢复满载起降工况。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