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袋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5632发布日期:2024-03-12 21:0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输液袋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大体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袋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1、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方法,通过该医疗方法能够将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输注到患者体内,以帮助患者康复。当患者需要接受输液等时,经常需要根据病情对多种不同的输液药物进行混合,以调配出具有更好疗效的治疗药液。在临床中,医护人员等可以通过将不同容器例如药瓶中的药物转移至输液袋中进行混合,以得到患者所需的治疗药液。

2、目前,医护人员等通常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来调配对患者实施输液所需的治疗药液。例如,当在药瓶与输液袋之间进行移液时,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取用所需要的输液袋。另外,在药瓶与输液袋之间进行混药时,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注射器先吸取部分输液袋中的药液并注入药瓶中以进行部分混合,随后利用注射器吸取药瓶中的药物与药液的混合物,再利用注射器将混合的药物与药液注入输液袋中充分混合。

3、然而,由于现阶段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仍显匮乏,当面对较大量的输液需求时,人工操作的方式难以高效率地对输液袋进行调配。此外,由于输液袋通常不会装满药液,使得药液的液面距离输液袋的出液口具有一定的距离,在使用尺寸较小(即注射器的针管部分较短) 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医护人员进行配液的装置,特别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批量地对输液袋进行运输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便于对输液袋中的药液进行取用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批量地将输液袋运输至目标位置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便于对输液袋中的药液进行取用的输液袋运输系统。

2、为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输液袋运输系统,包括沿着输送路径对所述输液袋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以及将所述输液袋从所述输送装置拾取至目标位置的拾取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具有载置所述输液袋并且在所述输送路径上延伸的液袋仓的基座、以及对所述输液袋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输液袋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移动的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可在所述输送路径上与所述输液袋接触并且可在所述液袋仓的仓口从所述输送路径上移开的接触构件、以及驱动所述接触构件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移动以使所述接触构件推动所述输液袋的驱动构件,所述拾取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液袋仓的仓尾的一侧,所述拾取装置包括可与所述输送装置相对移动的底座、以可绕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承座、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的第一夹持部和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移动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与所述输液袋相匹配的夹持空间,并且以使所述输液袋与所述旋转轴呈预定角度的方式夹持所述输液袋以将所述输液袋从所述输送装置拾取至所述目标位置。

3、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输液袋可以从输送装置的一端进入输液袋运输系统,并且经由输送装置进行输送,当输液袋移动至输送装置的另一端时,拾取装置可以将输液袋拾取至目标位置以此对输液袋进行运输;此外,在拾取装置拾取输液袋后,拾取装置能够通过支承座绕旋转轴旋转以使输液袋进行翻转,从而使输液袋中的药液流至输液袋的出液口的附近,从而能够便于利用注射器对输液袋中的药液进行取用,以此对医护人员的配液操作进行辅助。

4、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输液袋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容纳部、具有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的中空通道的颈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颈部外周的凸缘,所述基座包括具有沿着所述输送路径布置的第一凹槽的第一支承构件和具有沿着所述输送路径布置的第二凹槽的第二支承构件,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与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的方式进行布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所述液袋仓,所述液袋仓以所述凸缘卡合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式载置所述输液袋。由此,能够通过将输液袋的凸缘卡合于第一支承构件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支承构件上的第二凹槽以使基座能够支承输液袋。

5、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驱动构件的传动构件,所述接触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传动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接触构件能够以绕固定轴旋转的方式从输送路径上移开,从而能够便于输液袋进入输送路径。

6、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形成于所述传动构件的端部的第一限位部、以及在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上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具有位置与所述液袋仓的仓口相对应并且可容纳旋转后从所述输送路径上移开的接触构件的凹部,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于所述凹部突起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的方向分别位于所述接触构件的相对两侧,当所述接触构件推动所述输液袋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接触构件以将所述接触构件限制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由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接触构件在推动输液袋时发生不期望的转动,进而能够使接触构件更平稳地推动输液袋。

7、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拾取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座、与所述滑座榫槽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联动的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座榫槽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联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滑座上相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靠近或相互远离以可释放地夹持所述输液袋。由此,能够通过驱动机构对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和释放输液袋的操作进行驱动。

8、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联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具有可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输液袋的第一预设位置,所述拾取装置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块联动并且具有位置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预设检测区域的第一检测构件、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预设检测区域的第一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传感器来检测检测构件的预设检测区域以判断第一滑块能够移动至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夹持颈部的位置,从而能够及时对第一夹持部无法达到夹持颈部的预设位置的情况进行调整。

9、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拾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以及所述限位部分别从三个方向抵接所述颈部以夹持所述颈部。由此,能够更稳定地对输液袋进行拾取。

10、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输液袋还包括可移开地设置在所述颈部远离所述容纳部的端部并且用于封闭所述中空部的袋帽,所述袋帽靠近所述颈部的端部与所述颈部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输液袋运输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开帽装置,所述开帽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袋帽施加作用的分离部、以及驱动所述分离部的驱动部,当将所述袋帽从所述颈部移开时,所述拾取装置以使所述分离部伸入所述间隙的方式将所述输液袋移动至所述开帽装置,并且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分离部,以使所述分离部朝远离所述颈部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所述袋帽从所述颈部分离。由此,能够通过开帽装置对输液袋进行去帽操作以便于对输液袋中的药液进行取用。

11、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开帽装置还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分离部的姿态的姿态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分离部联动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姿态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开口的而识别所述分离部的姿态。由此,能够通过姿态传感器识别分离部的姿态以便于对输液袋进行去帽操作。

12、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所述拾取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袋帽是否位于所述颈部的袋帽传感器,所述开帽装置基于所述袋帽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输液袋进行去帽。由此,能够优化对输液袋的去帽操作,尽可能地避免在输液袋的袋帽与颈部已经分离的情况下,开帽装置进行重复的开帽操作。

13、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输送装置与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标签装置,所述标签装置用于将具有所述输液袋中的药品的信息的标签施加于所述输液袋。

14、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输液袋运输系统中,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目标位置上方并且呈杆状的取袋装置,所述取袋装置用于将所述输液袋从所述拾取装置上取下,当所述取袋装置将所述输液袋从所述拾取装置上取下时,所述拾取装置将所述输液袋以使所述取袋装置位于所述输液袋的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的方式靠近所述取袋装置,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释放所述输液袋,所述拾取装置与所述取袋装置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取袋装置对所述输液袋施加作用以使所述输液袋从所述拾取装置上取下。由此,能够通过取袋装置将输液袋从拾取装置上取下,以便于对输液袋进行后续操作。

15、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批量地将输液袋运输至目标位置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便于对输液袋中的药液进行取用的输液袋运输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