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99439发布日期:2023-01-18 00:5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网版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太阳能网版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印刷的模板,一般包括网框和网布区域。随着复合网版技术的发展,网布区域一般包含聚酯网布和金属网布两个部分,并通过热熔胶膜进行连接。金属网布的编织是一种高精度的技术,是由线径10-50um之间的金属丝线从经纬两个方向相互交错编织而成。
3.为了保证在运输途中产品不会发生损坏,通常需要使用胶带将聚酯网布粘贴起来以达到保护的作用。目前,胶带的粘贴都是通过人工手动粘贴的,并且使用的胶带并非日常使用的透明胶带,而是包括胶带本体和离型纸的胶带。其中,胶带本体形成有粘性的粘贴面和非粘性的外露面,而离型纸作为防粘内衬粘贴于胶带本体的粘贴面上。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将离型纸与胶带本体手动剥离,使得胶带本体的粘贴面暴露出来,进而将其粘贴于网版上。并且为使得粘贴位置合适,使用者需要对准特定的粘贴位进行粘贴。因此,使用人工手动粘贴胶带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人工成本,还会导致粘贴位置不准确,不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
4.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以在减小人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太阳能网版的粘胶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减小人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太阳能网版的粘胶效率和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包括工作台、送胶结构、滑移调整结构、剥离废料结构和粘胶结构;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形成有与待粘胶网版相匹配的操作位,以所述操作位的几何中心为原点,以平行于所述操作位上相互垂直的两条边的直线分别作为x轴与y轴,以垂直于所述操作位顶面的直线作为z轴建立坐标系;所述送胶结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并用于将胶带输送至所述操作位;所述滑移调整结构包括x轴网版移送组件,所述x轴网版移送组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并用于将网版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剥离废料结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用于将离型纸与胶带本体分离;所述粘胶结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操作位上方,所述粘胶结构用于在待粘胶网版上粘贴胶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胶带能够由送胶结构输送至操作位处,并由粘胶
结构粘贴至待粘胶的网版上。具体的,在胶带被输送至操作位之前,剥离废料结构能够自动将胶带本体与离型纸剥离开来,使得输送至操作位处的胶带为胶带本体。x轴网版移送组件能够使得操作板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操作位上的待粘胶网版于x轴上往复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胶带即可于此移动路径上被粘贴至待粘胶网版上。
8.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化送胶、剥离离型纸和粘胶的一系列操作,使用机械结构代替了人工操作。由于操作位的位置确定性强,上述机械结构的位置关系稳定,因此,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但能够减小人工成本,还能够使得粘贴胶带的位置确定、速度均衡提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网版粘贴胶带的质量与效率。
9.可选的,所述工作台还包括工作台本体、安装架和安装板,所述操作板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工作台本体于所述操作位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操作位上方且靠近所述操作位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安装板平行于板面且相互垂直的两轴线均位于所述坐标系的oxz面上, 所述送胶结构、所述滑移调整结构、所述剥离废料结构和所述粘胶结构均设置有两组,且均以所述坐标系的oxz面为对称面对称,且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安装架便于将用于粘贴胶带的机械结构设置于操作位上方。具体的,由于太阳能网版为矩形板状,需要粘胶带的边共有四条且两两相互平行。因此,本方案中将安装板设置于送胶结构、滑移调整结构、剥离废料结构和粘胶结构的对称面上,即可安装对称的结构于坐标系oxz面的两边。这使得网版相互平行的两边能够同时粘贴胶带,并且同时保证了网版相互平行的两边胶带粘贴整齐,进一步提高了粘贴胶带的效率和质量。
11.可选的,所述剥离废料结构包括张紧辊、收卷拉辊和弹性张紧组件,所述张紧辊与所述收卷拉辊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且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弹性张紧组件用于使所述张紧辊的侧面与所述收卷拉辊的侧面相互压紧,所述张紧辊的侧面与所述收卷拉辊的侧面之间形成有废料剥离位;和/或,所述粘胶结构包括定位件、压胶件和切割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沿平行于y轴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于对胶带本体定位,所述压胶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沿平行于z轴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于将胶带本体压紧于待粘胶网版上,所述切割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切割胶带本体;和/或,所述x轴网版移送组件包括x轴滑轨和x轴滑块,所述x轴滑轨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本体的顶面上且与x轴平行,所述x轴滑块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板的底面且与所述x轴滑轨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和/或,所述送胶结构包括胶带辊和传动辊组件,所述胶带辊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坐标系的oxz面,所述胶带辊的辊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且用于释放胶带,所述传动辊组件包括若干个轴线垂直于所述坐标系oxz面的传动辊,且若干个所述传动辊的辊轴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剥离废料结构,使用时,张紧辊与收卷拉辊的侧面相互压紧,并且张紧辊和收卷拉辊绕各自自身的轴线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离型纸于废料剥离位处时会受到挤压,能够将离型纸通过废料剥离位排出。
13.对于粘胶结构,使用时,使用者能够使用定位件对胶带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不仅
可以支持于同一网版的不同位置粘贴胶带,还可以支持对不同尺寸的网版粘贴胶带,增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并且于同一网版的不同位置进行粘胶只需调节定位件即可,进一步提高了网版粘胶的效率。
14.对于x轴网版移送组件,使用时,x轴滑块能够基于使用者的指令自动沿x轴滑轨由初始位移动至结束位,其中,初始位为网版待粘胶的边处于尚未粘胶状态的位置,结束位为网版待粘胶的边处于已完成粘胶状态的位置,对于送胶结构,使用时,胶带辊能够盛放未剥离离型纸的胶带盘,使用者能够在胶带用尽是更换胶带辊。胶带由胶带辊释放并穿入传动辊组件中,由若干个传动辊调整角度后输送进入剥离废料结构和粘胶结构中进行后续操作。
15.可选的,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防滑层,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张紧辊上,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张紧辊压紧于所述收卷拉辊上,所述防滑层包括包裹于所述张紧辊侧面上的第一弹性层和包裹于所述收卷拉辊侧面上的第二弹性层,所述第一弹性层与所述第二弹性层相互压紧形成所述废料剥离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离型纸与胶带本体分离并进入废料剥离位后,弹性件压缩产生的弹力将会对张紧辊提供朝向收卷拉辊方向的压力,从而使得张紧辊与收卷拉辊相互压紧的趋势更加稳定。
17.同时,防滑层采用同时具备较大弹力和静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能够在张紧辊的侧面与收卷拉辊的侧面相互压紧的过程中产生弹性形变,使得离型纸位于废料剥离位时与防滑层的接触面积增大,以保证即使离型纸的表面较为光滑,仍能够避免其在废料剥离位上与防滑层产生相对滑动。
18.因此,在张紧辊与收卷拉辊同时分别绕自身轴线以相反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废料剥离位上的离型纸即可随着以上二者的转动而顺利地被排除,保证了离型纸废料能够按照既定的速度排除而不会卡在废料剥离位处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19.可选的,所述操作板包括操作顶板和操作底板,所述操作顶板的顶面上形成所述操作位,所述操作底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所述x轴滑块,所述操作顶板与所述操作底板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太阳能网版为方形板状,当采用上述结构对其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完成粘贴后,还需要将其旋转并置入操作位上,使得另外两条待粘胶的边能够重复上述操作。
21.操作底板与操作顶板转动连接,当网版的第一组平行边粘胶完成后,即可旋转操作顶板使得第二组平行边对准粘胶结构,即可重复第一组平行边的粘胶过程,自动完成整个网版的粘胶工作。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胶带辊首次安装步骤;网版第一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网版第二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次安装指需要更换胶带辊的情况,其包括第一次使用
上述装置的情况和更换胶带辊的情况,新的胶带辊需要进行预置操作,以便为后续粘胶过程省去人力成本。
24.另外,由于网版为矩形板状,网版具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对边,因此,在网版第一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之后需要进行网版第二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来切换至第二组的贴胶状态并完成贴胶工作。
25.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网版的全部步骤完成后,将会有下一块网版置于操作位中重复进行上述贴胶的步骤,直至胶带用尽或其他需要更换胶带辊的情况发生,才会重复上述的胶带辊首次安装的步骤。
26.可选的,所述胶带辊首次安装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安装胶带辊;分离胶带本体与离型纸,并将胶带本体穿入传动辊组件中,将离型纸穿过废料剥离位;将胶带粘贴于定位件上。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新的胶带辊安装后,需要将胶带本体和离型纸分离,将胶带本体预先通过传动辊组件粘贴于定位件上,将离型纸预先穿过废料剥离位。如此操作之后,当装置运转时,粘胶结构即可携带胶带本体完成相关操作。同时,剥离废料结构亦可同步携带离型纸完成废料的排出。
28.可选的,所述网版第一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包括:放置网版于操作位上;压胶件向下移动,将胶带本体粘性面粘贴于待粘胶网版上;网版沿x轴方向由初始位向结束位移动完成胶带粘贴,其中,初始位为网版待粘胶的边处于尚未粘胶状态的位置,结束位为网版待粘胶的边处于已完成粘胶状态的位置;压胶件向上移动;切割件切断胶带。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使用者能够将网版放置于操作位上,压胶件即可基于使用者的指令向下移动,从而将胶带本体压紧于网版上。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胶带本体从压胶件的下表面穿过,并且胶带本体上具有粘性的粘贴面背离压胶件而朝向待粘胶网版。
30.随后,操作板将基于压胶件完成压胶的动作指令,承载着网版沿x轴方向由初始位向结束位移动完成胶带粘贴。当粘贴完成后,压胶件将向上运动退回初始位置,并由切割件将胶带切断,结束这一组平行边的粘胶工作。
31.可选的,所述放置网版于操作位上的步骤与所述向下移动压胶件的步骤之间还包括基于待粘胶网版尺寸与待粘胶的位置调节定位件位置的步骤;和/或,所述向下移动压胶件的步骤和所述网版沿x轴方向移动完成胶带粘贴的步骤之间还包括定位件和切割件均沿y轴向远离网版的方向移动的步骤;所述向上移动压胶件的步骤和所述切割件切断胶带的步骤之间还包括定位件和切割件均沿y轴向靠近网版的方向移动的步骤。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待粘胶网版的尺寸可能稍有变化,并且同一待粘胶网版可能需要于多个位置粘贴胶带。因此,需要使用定位件对粘胶的起始位置进行定位。得
注意的是,定位件和压胶件在定位过程中同步移动,使用定位件进行压胶件的定位,从而定位粘贴的起始位置,进而定位粘贴胶带的粘贴路径。
3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压胶件向下移动并将胶带本体的粘贴层压紧于待粘胶网版上时,压胶件高于待粘胶网版,且压胶件与定位件的距离较小。因此此时定位件上的胶带本体将脱离定位件而悬空,胶带本体的端部依靠压胶件粘贴至网版上,此时可将定位件与刀片移开。
34.进一步的,当网版沿x轴方向由初始位移动至结束位完成了胶带粘贴后,传动辊组件中最接近压胶件的传动辊的顶面接触胶带本体,且该传动辊的高度高于定位件没有沿y轴移动时的初始位置高度。当压胶件向上移动并高于定位件时,胶带本体将会呈现为斜面,且该斜面在定位件的初始位置处的高度与定位件的高度相匹配。因此,定位件和切割件均沿y轴向靠近网版的方向移动从而回到初始位置,胶带本体具有粘性的粘贴面即可与定位件相接触,并且重新由定位件调整其位置。
35.可选的,所述网版第二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包括:网版沿x轴方向由结束位移动至初始位;操作板旋转90度切换网版待粘胶的边;重复所述网版第一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完成网版第二组平行边自动粘胶;再次将网版沿x轴方向由结束位移动至初始位;取下已完成粘胶的网版,并更换新的待粘胶网版。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太阳能网版为方形板状,当采用上述步骤对其第一组平行边完成粘贴后,还需要将其旋转并置入操作位上,使得另外一组平行边能够重复上述操作。
37.在一个网版的全部步骤完成后,将会有下一块网版置于操作位中重复进行上述贴胶的步骤,直至胶带用尽或其他需要更换胶带辊的情况发生,才会重复上述的胶带辊首次安装的步骤。
3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能够实现自动化送胶、剥离离型纸和粘胶的一系列操作,使用机械结构代替了人工操作。
39.2.由于操作位的位置确定性强,上述机械结构的位置关系稳定,因此,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但能够减小人工成本,还能够使得粘贴胶带的位置确定、速度均衡提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网版粘贴胶带的质量与效率。
40.3.对称的结构使得网版相互平行的两边能够同时粘贴胶带,并且同时保证了网版相互平行的两边胶带粘贴整齐,进一步提高了粘贴胶带的效率和质量。
41.4.使用者能够使用定位件对胶带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不仅可以支持于同一网版的不同位置粘贴胶带,还可以支持对不同尺寸的网版粘贴胶带,增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并且于同一网版的不同位置进行粘胶只需调节定位件即可,进一步提高了网版粘胶的效率。
42.5.防滑层能够在张紧辊的侧面与收卷拉辊的侧面相互压紧的过程中产生弹性形变,使得离型纸位于废料剥离位时与防滑层的接触面积增大,以保证即使离型纸的表面较为光滑,仍能够避免其在废料剥离位上与防滑层产生相对滑动。保证了离型纸废料能够按
照既定的速度排除而不会卡在废料剥离位处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4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4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中操作板部分的示意图。
4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隐藏部分结构的整体示意图1。
4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隐藏部分结构的整体示意图2。
47.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48.图6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49.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11、操作板;111、操作顶板;112、操作底板;113、转盘 ;12、工作台本体;13、安装架;14、安装板;15、操作面板;151、面板本体;152、显示屏;153、拉环;154、支撑杆;155、滚轮;2、送胶结构;21、胶带辊;22、传动辊组件;221、可伸缩杆;23、打孔组件;231、打孔板;232、打孔柱;3、滑移调整结构;31、x轴网版移送组件;311、x轴滑轨;312、x轴滑块;32、z轴移动组件;4、剥离废料结构;41、张紧辊;42、收卷拉辊;43、弹性张紧组件;431、弹性件;4311、弹簧组;432、防滑层;44、排料盘;5、粘胶结构;51、定位件;511、勾爪;52、压胶件;521、压轮;53、切割件;531、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51.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发明构思的彻底理解。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本公开的附图中的一些附图以框图形式表示结构和设备,以避免使所公开的原理复杂难懂。为了清晰起见,实际具体实施的并非所有特征都有必要进行描述。在本公开中对“一个具体实施”或“具体实施”的提及意指结合该具体实施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具体实施中,并且对“一个具体实施”或“具体实施”的多个提及不应被理解为必然地全部是指同一具体实施。
52.除非明确限定,否则术语“一个”、“一种”和“该”并非旨在指代单数实体,而是包括其特定示例可以被用于举例说明的一般性类别。因此,术语“一个”或“一种”的使用可以意指至少一个的任意数目,包括“一个”、“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和“一个或不止一个”。术语“或”意指可选项中的任意者以及可选项的任何组合,包括所有可选项,除非可选项被明确指示是相互排斥的。短语“中的至少一者”在与项目列表组合时是指列表中的单个项目或列表中项目的任何组合。所述短语并不要求所列项目的全部,除非明确如此限定。
5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包括工作台1、送胶结构2、滑移调整结构3、剥离废料结构4和粘胶结构5。其中,工作台1用于放置待粘胶网版、送胶结构2、滑移调整结构3、剥离废料结构4和粘胶结构5,送胶结构2安
装于工作台1上并用于输送胶带,滑移调整结构3安装于工作台1上并用于在自动粘胶过程中调整粘胶结构5和网版的位置,用以保证粘胶工作顺利进行,剥离废料结构4安装于工作台1上且用于将离型纸与胶带本体分离,粘胶结构5安装于工作台1用于在待粘胶网版上粘贴胶带。
54.工作台1上安装有操作板11,操作板11上形成有与待粘胶网版相匹配的操作位,为便于理解网版自动粘胶装置的结构位置关系,进而理解网版自动粘胶装置的使用方法和粘胶步骤,以操作位的几何中心为原点,以平行于操作位上相互垂直的两条边的直线分别作为x轴与y轴,以垂直于操作位顶面的直线作为z轴建立坐标系。根据上述坐标系,具体的,滑移调整结构3包括x轴网版移送组件31,x轴网版移送组件31安装于工作台1上并用于将网版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
55.具体的,在不同实施例中,x轴网版移送组件31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网版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作为示例的,x轴网版移送组件31可以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方式移送网版,其移送速度与距离可以由操作人员的操作指令决定。
56.使用时,胶带能够由送胶结构2输送至操作位处,并由粘胶结构5粘贴至待粘胶的网版上。具体的,在胶带被输送至操作位之前,剥离废料结构4能够自动将胶带本体与离型纸剥离开来,使得输送至操作位处的胶带为胶带本体。x轴网版移送组件31能够使得操作板11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操作位上的待粘胶网版于x轴上往复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胶带即可于此移动路径上被粘贴至待粘胶网版上。
57.综上,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化送胶、剥离离型纸和粘胶的一系列操作,使用机械结构代替了人工操作。由于操作位的位置确定性强,上述机械结构的位置关系稳定,因此,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但能够减小人工成本,还能够使得粘贴胶带的位置确定、速度均衡提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网版粘贴胶带的质量与效率。
58.具体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工作台1可以为不同的结构,但凡能够形成有操作位,供网版放置即可,本技术具体但非限定地提供一种工作台1的结构:工作台1还包括工作台1本体、安装架13和安装板14,操作板11安装于工作台1本体上,安装架13用于将安装板14悬吊于操作位之上,安装板14用于固定安装送胶结构2、滑移调整结构3、剥离废料结构4和粘胶结构5。
59.针对操作板11,其具体可以为不同的结构。作为示例的,操作板11包括操作顶板111和操作底板112,操作顶板111的顶面上形成操作位,操作底板112的底面连接x轴网版移送组件31,操作顶板111与操作底板112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
60.由于太阳能网版为方形板状,对其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完成粘贴后,还需要将其旋转并置入操作位上,使得另外两条待粘胶的边能够重复上述操作。
61.操作底板112与操作顶板111转动连接,当网版的第一组平行边粘胶完成后,即可旋转操作顶板111使得第二组平行边对准粘胶结构5,即可重复第一组平行边的粘胶过程,自动完成整个网版的粘胶工作。
62.参照图2,进一步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操作顶板111与操作底板112可以为不同的连接方式,但凡能够转动连接即可。作为示例的,操作顶板111与操作底板112可以通过转轴和转盘113连接。其中转轴与操作顶板111、操作底板112和转盘113均同轴连接,转盘113安装于操作顶板111与操作底板112之间且与操作顶板111和转轴均为固定连接,转轴由
伺服电机驱动以固定的角度和速度绕自身轴线转动。
63.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操作顶板111可以为不同的形状,作为示例的,为便于放置太阳能网版,操作顶板111可以为矩形板状。同样的,操作底板112与转盘113同理,也可以为不同的形状,作为示例的,操作底板112为矩形板状,转盘113为圆盘状,且为使得转盘113能够起到承载操作顶板111的作用,该圆盘的直径不应过小。
64.继续参照图1和图2,针对工作台1本体,具体的,工作台1本体可以为不同形状,但凡允许上述结构放置即可。作为示例的,工作台1本体可以为柜子的形状,其内部包括容纳电子器件、驱动装置以及其他工作设备的容纳空间。如此设置能够使得较为繁乱的工作设备尽可能地被整理入工作柜中,保证操作环境的整洁,减小了繁杂环境对网版的影响,进一步地提高了网版粘胶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质量。
65.进一步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安装板14、安装架13、送胶结构2、滑移调整结构3、剥离废料结构4和粘胶结构5之间可以为不同的位置关系,本技术具体但非限定地提出一种方案:安装架13与工作台1本体于操作位的上方固定连接,安装板14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3位于操作位上方且靠近操作位的一侧的表面上,安装板14平行于板面且相互垂直的两轴线均位于坐标系的oxz面上, 送胶结构2、滑移调整结构3、剥离废料结构4和粘胶结构5均设置有两组,且均以坐标系的oxz面为对称面对称,且均安装于安装板14上。
66.由于太阳能网版为矩形板状,需要粘胶带的边共有四条且两两相互平行。因此,本方案中将安装板14设置于送胶结构2、滑移调整结构3、剥离废料结构4和粘胶结构5的对称面上,即可安装对称的结构于坐标系oxz面的两边。这使得网版相互平行的两边能够同时粘贴胶带,并且同时保证了网版相互平行的两边胶带粘贴整齐,进一步提高了粘贴胶带的效率和质量。
67.进一步具体的,上述的工作台1结构中还可以包括操作面板15和滚轮155。其中,操作面板15用于为使用者提供操作终端,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面板15发出开始粘胶指令、调整网版以及其他结构位置的指令等,滚轮155安装于工作台1本体的底部,便于工作台1移动。
68.针对操作面板15,进一步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操作面板15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作为示例的,操作面板15包括面板本体151、显示屏152、拉环153、支撑杆154和若干数据传输线。其中,显示屏152用于显示指令名称来指示使用者的操作,拉环153固定安装于面板本体151的左右两侧供使用者握持,支撑杆154连接面板本体151与工作台1本体并起到支撑作用,若干数据传输线用于将使用者的指令传输至各个驱动装置。
69.上述的支撑杆154轴线沿z轴方向设置且能够沿z轴方向伸缩,以便于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该装置。可选的,上述支撑杆154还可以绕自身的轴线转动,结合上述拉环153的设置,使用者能够通过握持拉环153转动面板本体151以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要求。可选的,支撑杆154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且若干数据传输线设置于支撑杆154的内部,并且数据传输线由面板本体151通过支撑杆154内部延伸至工作台1本体内部,如此即可将使工作环境更加整洁。
70.参照图1和图3,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送胶结构2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本技术具体但非限定地提供一种方案:送胶结构2包括胶带辊21和传动辊组件22,胶带辊21的轴线垂直于坐标系的oxz面,胶带辊21的辊轴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4且用于释放胶带,传动辊
组件22包括若干个轴线垂直于坐标系oxz面的传动辊,且若干个传动辊的辊轴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4上。使用时,胶带辊21能够盛放未剥离离型纸的胶带盘,使用者能够在胶带用尽是更换胶带辊21。胶带由胶带辊21释放并穿入传动辊组件22中,由若干个传动辊调整角度后输送进入剥离废料结构4和粘胶结构5中进行后续操作。
71.进一步具体的,传动辊组件22可以由不同个数的传动辊组成,并且若干个传动辊之间也可以为不同的位置关系,用于在传动过程中将胶带调整为不同的角度,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要求。作为示例的,包括4个转动辊,胶带由胶带辊21中释放而出,胶带经过的传动辊依次为低于胶带辊21轴线、高于胶带辊21轴线、低于胶带辊21轴线、低于胶带辊21轴线且高于粘胶结构5。
72.针对单个传动辊进一步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传动辊的辊轴可以为不同的结构。作为示例的,传动辊的辊轴可以设置为可伸缩杆221,并且其伸缩的过程可以有伺服电机驱动,其伸缩的长度可以由操作人员发出的操作指令决定。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传动辊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作为示例的,传动辊的辊轴可以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以获得较大的硬度与较大的强度,而传动辊的周侧表面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以便于稳定地传动胶带本体。
73.作为补充的,太阳能网版在运往使用者处之后,使用者需要定位孔来确定其使用时安装的位置,为避免粘胶动作使得定位孔被遮盖而影响使用者定位,送胶结构2还可以包括打孔组件23,用于在胶带上打出定位孔。具体的,打孔组件23安装于安装板14上且位于胶带由胶带辊21输送至粘胶结构5处的输送路径上,其包括打孔板231和打孔柱232。其中,打孔板23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4上,打孔柱232与固定在安装板14上的伺服电机相连,打孔板231上形成有与所需定位孔相匹配的孔,打孔柱232的直径略小于打孔板231上的孔,打孔柱232的轴线垂直于打孔板231且对准打孔板231上的孔设置。
74.参照图1和图4,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滑移调整结构3中包括的x轴网版移送组件31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本技术具体但非限定地提供一种方案:x轴网版移送组件31包括x轴滑轨311和x轴滑块312,x轴滑轨311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本体的顶面上且与x轴平行,x轴滑块312固定安装于操作板11的底面且与x轴滑轨311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使用时,x轴滑块312能够基于使用者的指令自动沿x轴滑轨311由初始位移动至结束位,其中,初始位为网版待粘胶的边处于尚未粘胶状态的位置,结束位为网版待粘胶的边处于已完成粘胶状态的位置。
75.进一步具体的,滑移调整结构3还包括z轴移动组件32,z轴移动组件32用于供安装板14沿z轴方向移动,以便于该装置根据不同的网版尺寸做出响应的调整。具体但非限定地,z轴移动组件32包括z轴滑轨、z轴滑块和伺服电机。其中z轴滑轨固定安装于安装架13上,z轴滑块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4上且与z轴滑轨滑动连接,伺服电机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操作指令驱动z轴滑块与z轴滑轨上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
76.参照图4和图5,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剥离废料结构4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本技术具体但非限定地提供一种方案:剥离废料结构4包括张紧辊41、收卷拉辊42和弹性张紧组件43,张紧辊41与收卷拉辊42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4上且轴线均垂直于安装板14,弹性张紧组件43用于使张紧辊41的侧面与收卷拉辊42的侧面相互压紧,张紧辊41的侧面与收卷拉辊42的侧面之间形成有废料剥离位。使用时,张紧辊41与收卷拉辊42的侧面相
互压紧,并且张紧辊41和收卷拉辊42绕各自自身的轴线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离型纸于废料剥离位处时会受到挤压,能够将离型纸通过废料剥离位排出。
77.针对上述方案,进一步具体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张紧辊41与收卷拉辊42的转动可以由不同形式实现。作为示例的,张紧辊41与收卷拉辊42的转动均可由伺服电机驱动,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中伺服电机驱动张紧辊41与收卷拉辊42转动的速度应与送胶结构2、粘胶结构5和滑移调整结构3的操作速度相匹配。
78.同样针对上述方案,进一步具体的,弹性张紧组件43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但凡能够起到使张紧辊41的侧面与收卷拉辊42的侧面相互压紧的作用即可,本技术具体但非限定地提供一种方案:弹性张紧组件43包括弹性件431和防滑层432,弹性件43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4上,弹性件431远离安装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张紧辊41上,弹性件431用于将张紧辊41压紧于收卷拉辊42上,防滑层432包括包裹于张紧辊41侧面上的第一弹性层和包裹于收卷拉辊42侧面上的第二弹性层,第一弹性层与第二弹性层相互压紧形成废料剥离位。
79.针对弹性件431进一步具体的,弹性件431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构成,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张紧辊41相连。作为示例的,弹性件431可以为弹簧组4311,由若干个弹簧组4311成,本方案以两个弹簧为例提供一种安装方案:安装板14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弹簧的端部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上,两个弹簧压缩并且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连轴板上,张紧辊41的辊轴两端部朝向固定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两个延伸柱,连轴板与两个延伸柱固定连接,使得弹簧的轴线与张紧辊41的轴线相互垂直。
80.针对防滑层432进一步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防滑层432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但凡具备较大弹力和静摩擦系数即可,作为示例的,防滑层432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
81.作为补充的,剥离废料结构4还可以包括排料盘44,排料盘44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4上且用于承接排出的离型纸。具体的,排料盘44成滑梯状设置,能够使得离型纸以既定的方向排出装置,使得工作台1保持整洁。
82.在使用时,当离型纸与胶带本体分离并进入废料剥离位后,弹性件431压缩产生的弹力将会对张紧辊41提供朝向收卷拉辊42方向的压力,从而使得张紧辊41与收卷拉辊42相互压紧的趋势更加稳定。
83.同时,防滑层432采用同时具备较大弹力和静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能够在张紧辊41的侧面与收卷拉辊42的侧面相互压紧的过程中产生弹性形变,使得离型纸位于废料剥离位时与防滑层432的接触面积增大,以保证即使离型纸的表面较为光滑,仍能够避免其在废料剥离位上与防滑层432产生相对滑动。
84.因此,在张紧辊41与收卷拉辊42同时分别绕自身轴线以相反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废料剥离位上的离型纸即可随着以上二者的转动而顺利地被排除,保证了离型纸废料能够按照既定的速度排除而不会卡在废料剥离位处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85.参照图4和图6,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粘胶结构5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本技术具体但非限定地提供一种方案:粘胶结构5包括定位件51、压胶件52和切割件53,定位件51安装于安装板14上并沿平行于y轴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于对胶带本体定位,压胶件52安装于安装板14上并沿平行于z轴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于将胶带本体压紧于待粘胶网版上,切割件53安装于安装板14上并用于切割胶带本体。使用时,使用者能够使用定位件51对胶带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不仅可以支持于同一网版的不同位置粘贴胶带,还可以支持对不同
尺寸的网版粘贴胶带,增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并且于同一网版的不同位置进行粘胶只需调节定位件51即可,进一步提高了网版粘胶的效率。
86.针对压胶件52进一步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压胶件52可以为不同结构,作为示例的,压胶件52可以为压轮521,压轮521的轴线垂直于安装板14设置,且能够由气缸驱动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
87.同样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定位件51也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并由不同的方式驱动。作为示例的,定位件51可以为勾爪511,勾爪511呈l型,其长边与固定于安装板14上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能够由气缸驱动沿y轴往复移动,勾爪511的短边用于供胶带本体的粘性层粘贴。
88.综合上述针对压胶件52与定位件51提出的方案,采用勾爪511与压轮521相互配合完成胶带粘贴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为使得压轮521向下移动时粘贴于勾爪511上的胶带本体即可脱落,压轮521的初始位置应高于勾爪511。
89.同样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切割件53也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并由不同的方式驱动。作为示例的,切割件53可以为刀片531,其刀刃部朝向下方,其远离刀刃部的一边与固定于安装板14上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能够由气缸驱动沿y轴往复移动。
90.参照图1和图4,针对上述的网版自动粘胶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版自动粘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胶带辊21首次安装步骤。
91.首次安装指需要更换胶带辊21的情况,其包括第一次使用上述装置的情况和更换胶带辊21的情况,新的胶带辊21需要进行预置操作,以便为后续粘胶过程省去人力成本。
92.具体的,s1包括以下步骤:s11.安装胶带辊21。
93.s12.分离胶带本体与离型纸,并将胶带本体穿入传动辊组件22中,将离型纸穿过废料剥离位。
94.s13.将胶带粘贴于定位件51上。
95.当新的胶带辊21安装后,需要将胶带本体和离型纸分离,将胶带本体预先通过传动辊组件22粘贴于定位件51上,将离型纸预先穿过废料剥离位。如此操作之后,当装置运转时,粘胶结构5即可携带胶带本体完成相关操作。同时,剥离废料结构4亦可同步携带离型纸完成废料的排出。
96.s2.网版第一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由于网版为矩形板状,网版具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对边,因此,在网版第一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之后需要切换至另外一组的贴胶状态并完成贴胶工作。
97.具体的,s2包括以下步骤:s21.放置网版于操作位上。
98.具体但非限定的,步骤s21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s211的步骤:s211.基于待粘胶网版尺寸与待粘胶的位置调节定位件51位置。
99.由于待粘胶网版的尺寸可能稍有变化,并且同一待粘胶网版可能需要于多个位置粘贴胶带。例如,需要胶带的形状可能为以网版的中心点为基准点向外扩散形成多个同心
方环。因此,需要使用定位件51对粘胶的起始位置进行定位。得注意的是,定位件51和压胶件52在定位过程中同步移动,使用定位件51进行压胶件52的定位,从而定位粘贴的起始位置,进而定位粘贴胶带的粘贴路径。
100.s22.压胶件52向下移动,将胶带本体粘性面粘贴于待粘胶网版上;使用者能够将网版放置于操作位上,压胶件52即可基于使用者的指令向下移动,从而将胶带本体压紧于网版上。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胶带本体从压胶件52的下表面穿过,并且胶带本体上具有粘性的粘贴面背离压胶件52而朝向待粘胶网版。
101.具体但非限定的,步骤s22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s221的步骤:s221.定位件51和切割件53均沿y轴向远离网版的方向移动。
102.值得注意的是,当压胶件52向下移动并将胶带本体的粘贴层压紧于待粘胶网版上时,压胶件52高于待粘胶网版,且压胶件52与定位件51的距离较小。因此此时定位件51上的胶带本体将脱离定位件51而悬空,胶带本体的端部依靠压胶件52粘贴至网版上,此时可将定位件51与刀片531移开。
103.s23.网版沿x轴方向由初始位向结束位移动完成胶带粘贴,其中,初始位为网版待粘胶的边处于尚未粘胶状态的位置,结束位为网版待粘胶的边处于已完成粘胶状态的位置;s24.压胶件52向上移动;具体但非限定的,结合上述s221,步骤s24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s241的步骤:s241.定位件51和切割件53均沿y轴向靠近网版的方向移动。
104.当网版沿x轴方向由初始位移动至结束位完成了胶带粘贴后,传动辊组件22中最接近压胶件52的传动辊的顶面接触胶带本体,且该传动辊的高度高于定位件51没有沿y轴移动时的初始位置高度。当压胶件52向上移动并高于定位件51时,胶带本体将会呈现为斜面,且该斜面在定位件51的初始位置处的高度与定位件51的高度相匹配。因此,定位件51和切割件53均沿y轴向靠近网版的方向移动从而回到初始位置,胶带本体具有粘性的粘贴面即可与定位件51相接触,并且重新由定位件51调整其位置。
105.s25.切割件53切断胶带。
106.操作板11将基于压胶件52完成压胶的动作指令,承载着网版沿x轴方向由初始位向结束位移动完成胶带粘贴。当粘贴完成后,压胶件52将向上运动退回初始位置,并由切割件53将胶带切断,结束这一组平行边的粘胶工作。
107.s3.网版第二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
108.具体的,s3包括以下步骤:s31.网版沿x轴方向由结束位移动至初始位;s32.操作板11旋转90度切换网版待粘胶的边。
109.由于太阳能网版为方形板状,当采用上述步骤对其第一组平行边完成粘贴后,还需要将其旋转并置入操作位上,使得另外一组平行边能够重复上述操作。
110.s33.重复网版第一组平行边自动粘胶步骤,完成网版第二组平行边自动粘胶;s34.再次将网版沿x轴方向由结束位移动至初始位;s35.将已完成粘胶的网版取下,并更换新的待粘胶网版。
111.在一个网版的全部步骤完成后,将会有下一块网版置于操作位中重复进行上述贴
胶的步骤,直至胶带用尽或其他需要更换胶带辊21的情况发生,才会重复上述的胶带辊21首次安装的步骤。
11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