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6959发布日期:2023-03-22 08:4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包装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


背景技术:

2.电子元件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其不受损害,一般会将电子器件进行包装或放在单独的包装箱内,但是这样比较复杂,为此工作人员发现利用包装管进行运输比较方便。
3.现有的包装管均由管体的一开口端放置电子器件,使电子器件沿管体下滑至底部,为不损坏电子器件,滑动过程需要缓慢进行,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当包装管受到外力作用时,外力会直接传递到电子器件上,电子器件与包装管碰撞容易导致电子器件失效,且在包装或者运输过程中容易因摩擦产生静电,一方面静电容易吸附较小物质,例如毛发灰尘,导致电子元件产生损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解决了电子器件与包装管碰撞容易导致电子器件失效,且在包装或者运输过程中容易因摩擦产生静电,一方面静电容易吸附较小物质,导致电子元件产生损坏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包括包装管体和围绕包装管体连接的两个盖体;其中旋转所述盖体能够使其相对于所述包装管体在轴向方向上运动;
6.所述盖体包括一个支撑主体和一个围合在支撑主体周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支撑主体之间共同围合成连接槽,所述支撑主体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密封垫圈,所述环形密封垫圈适用于当所述包装管体的顶部开口处于被所述支撑主体封闭的封闭状态下抵紧在所述顶部开口的内壁,并且所述支撑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环形密封垫圈紧固至凹槽内顶壁的顶紧结构;
7.采用上述方案,盖体能够与包装管体螺纹连接形成固定结构,有效避免电子元件掉出,同时在螺纹连接盖体时能够通过顶紧结构推动环形密封垫圈形变,使得环形密封垫圈进一步对包装管体进行密封,有效提高了包装管防尘防潮湿的功能。
8.所述盖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吸收静电的载荷单元,载荷单元用于吸收包装管体内外的电荷,形成静电转移,有效保证了电子元件的安全;
9.所述包装管体包括一个用于承载电子元器件的空心型管件,所述空心型管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壁插接有支撑组件,所述空心型管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吸收静电的吸电部,采用上述方案,支撑组件能够对电子元件进行有效支撑,一方面方便插入在包装管体内,另一方面在发生晃动时形成弹性形变以抵抗惯性,解决了电子元件容易碰撞管壁发生损坏的问题。
1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电部包括设置在空心型管件侧壁的静电导体,设置于空心型管件内壁的金属纤维网以及设置于空心型管件内侧壁顶部的聚流环,所
述空心型管件采用绝缘材质。
1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设置有收紧件,所述收紧件呈空心型倒圆台状,所述收紧件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收紧件的侧壁开设有三角形扩展槽,所述支撑架的侧壁还设置有四个第一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槽与导向杆相适配。
1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半弧形滑座,所述半弧形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半弧形滑座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适配,所述半弧形滑座的内侧壁设置有缓冲盘,所述缓冲盘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缓冲盘的表面开设有梯形扩展槽,所述半弧形滑座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导向槽。
1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心型管件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支撑主体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牙,所述延伸部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空心型管件外壁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适配的第二螺牙。
1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紧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撑主体侧壁的滑架,所述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滑架的底部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当所述导向部与聚流环相接触前后驱动圆盘相对于支撑主体沿轴向方向运动。
1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架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有一个金属导体,所述支撑主体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与金属导体相适配的金属承接部,所述金属承接部为底部开设有与金属导体相适配倾斜滑面的铜件。
1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承接部为弹性金属片,所述金属弹片包括一个片状导体,所述片状导体的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能够在受到挤压力时相对于片状导体靠近。
1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一个空腔,载荷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空腔内侧壁的电荷转换单元、电阻单元和接地单元,所述电荷转换单元、电阻单元和接地单元与金属承接部之间通过线导体电连接。
1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缓冲座的材质为橡胶。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在本发明的方案中:
21.1.通过包装管体、盖体、顶紧结构和环形密封垫圈的设置,盖体能够与包装管体螺纹连接形成固定结构,有效避免电子元件掉出,同时在螺纹连接盖体时能够通过顶紧结构推动环形密封垫圈形变,使得环形密封垫圈进一步对包装管体进行密封,有效提高了包装管防尘防潮湿的功能;
22.2.通过空心型管件、导向杆和支撑组件的设置,将电子元件插接在支撑架内,通过支撑架内的收紧件进行支撑固定,一方面在安装时通过支撑架与包装管体内壁发生摩擦避免电子元件直接与包装管体发生摩擦,另一方面收紧件通过自身弹性对电子元件进行支撑,在发生晃动时形成弹性形变以抵抗惯性,解决了电子元件容易碰撞管壁发生损坏的问题;
23.3.通过聚流环、金属纤维网、静电导体、金属导体、电荷转换单元、电阻单元和接地单元的设置,盖体与包装管体螺纹连接闭合使得金属导体与聚流环形成电连接,同时当盖
体与包装管体分离时形成电断开,当电连接时能够将包装管内外的电荷输送至电阻单元后进一步输送至接地单元内,从而吸收包装管体内外的电荷,形成静电转移,有效保证了电子元件的安全。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实施例2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实施例1中支撑组件与包装管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的主视剖面图;
30.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的盖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的实施例3中的金属承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的闭合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的顶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标示:
35.10、包装管体;11、空心型管件;111、第一螺纹;112、第二螺牙;12、导向杆;13、支撑组件;131、支撑架;132、收紧件;133、三角形扩展槽;134、第一导向滑槽;135、半弧形滑座;136、卡块;137、卡槽;138、缓冲盘;139、第二导向槽;14、吸电部;141、静电导体;142、金属纤维网;143、聚流环;15、顶部开口;
36.20、盖体;201、支撑主体;2011、凹槽;2012、空腔;2013、第一螺牙;202、延伸部;2021、第二螺纹;203、连接槽;204、缓冲座;21、环形密封垫圈;22、顶紧结构;221、滑架;222、导向部;223、圆盘;224、金属导体;225、金属承接部;2251、片状导体;2252、弹性形变部;
37.30、载荷单元;31、电荷转换单元;32、电阻单元;33、接地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9.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4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3.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
44.实施例1:
45.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包括包装管体10和围绕包装管体10连接的两个盖体20;其中旋转盖体20能够使其相对于包装管体10在轴向方向上运动;
46.盖体20包括一个支撑主体201和一个围合在支撑主体201周侧的延伸部202,延伸部202与支撑主体201之间共同围合成连接槽203,支撑主体201的中部开设有凹槽2011,凹槽2011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密封垫圈21,环形密封垫圈21适用于当包装管体10的顶部开口15处于被支撑主体201封闭的封闭状态下抵紧在顶部开口15的内壁,并且支撑主体201内设置有用于将环形密封垫圈21紧固至凹槽2011内顶壁的顶紧结构22;
47.采用上述方案,盖体20能够与包装管体10螺纹连接形成固定结构,有效避免电子元件掉出,同时在螺纹连接盖体20时能够通过顶紧结构22推动环形密封垫圈21形变,使得环形密封垫圈21进一步对包装管体10进行密封,有效提高了包装管防尘防潮湿的功能。
48.盖体20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吸收静电的载荷单元30,载荷单元30用于吸收包装管体内外的电荷,形成静电转移,有效保证了电子元件的安全;
49.包装管体10包括一个用于承载电子元器件的空心型管件11,空心型管件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分布的导向杆12,导向杆12的外壁插接有支撑组件13,空心型管件1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吸收静电的吸电部14,采用上述方案,支撑组件13能够对电子元件进行有效支撑,一方面方便插入在包装管体10内,另一方面在发生晃动时形成弹性形变以抵抗惯性,解决了电子元件容易碰撞管壁发生损坏的问题。
50.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吸电部14包括设置在空心型管件11侧壁的静电导体141,设置于空心型管件11内壁的金属纤维网142以及设置于空心型管件11内侧壁顶部的聚流环143,空心型管件11采用绝缘材质,为了保证吸收静电的效果,设置若干个静电导体141,静电导体141呈环形分布在空心型管件11,同时空心型管件11内壁还设置有交错分布的金属纤维网142,金属纤维网142整体与静电导体141形成并联电路,用于吸收静电,并将吸收的静电汇集在聚流环143内,当聚流环143与载荷单元30连接后,即可通过电势差,将电荷转移至载荷单元30内,实现静电转移,从而达到去除包装管体10内外带有的静电。
51.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9和图10所示,支撑组件13包括一个支撑架131,支撑架131的内侧壁设置有收紧件132,收紧件132呈空心型倒圆台状,收紧件132的材质为橡胶,收紧件132的侧壁开设有三角形扩展槽133,支撑架131的侧壁还设置有四个第一导向滑槽134,第一导向滑槽134与导向杆12相适配,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电子元件插接在支撑架131内,通过支撑架131插接在导向杆12上滑行至包装管体10内,此种设置的好处在于,安装时是通过支撑架131进行移动,而不是电子元件直接进行移动,此种方式直接解决
了电子元件在安装时容易与包装管体10内壁发生摩擦造成损坏的问题,进一步的,该支撑架131还可以对电子元件起到保护的效果,因为支撑架131内壁具有一个收紧件132,电子元件插接在收紧件132内首先会撑开收紧件132,使得收紧件132进行扩张,因此收紧件132具有向中心复位的势能,在此种势能下,收紧件132能够直接相抵在运输过程中电子元件的惯性势能,因此实现对电子元件的有效防护,避免电子元件发生晃动造成损坏。
52.空心型管件1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111,支撑主体201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111相适配的第一螺牙2013,延伸部202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螺纹2021,空心型管件11外壁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螺纹2021相适配的第二螺牙112,第一螺纹111与第一螺牙2013相适配,第二螺牙112与第二螺纹2021之间相适配,因此第一螺纹111与第一螺牙2013咬合时能够同步带动第二螺牙112与第二螺纹2021相互咬合,从而达到双重固定,有效提高了包装管体10与盖体20之间的稳定性。
53.顶紧结构22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撑主体201侧壁的滑架22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201的内壁还开设有与滑架221相适配的平衡滑槽,滑架221能够在该平衡滑槽内上下运动,滑架2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盘223,圆盘223与环形密封垫圈21相适配,用于抵紧环形密封垫圈21发生形变,使得环形密封垫圈21进一步形成密封结构,滑架221的底部设置有导向部222,导向部222用于当导向部222与聚流环143相接触前后驱动圆盘223相对于支撑主体201沿轴向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导向部222能够带动驱动圆盘223相对于支撑主体201上下滑动,上下滑动的前提是接触聚流环143,在接触聚流环143前,由于重力作用,圆盘223和滑架221滑行至最低处,也就是圆盘223的内底壁接触凹槽2011的底部,当盖体20与包装管体10螺纹连接时,滑架221接触聚流环143,在聚流环143的抵紧状态下滑架221向上运动,进而推动圆盘223向上抵紧环形密封垫圈21,使得环形密封垫圈21发生形变,以此实现密封结构。
54.滑架221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有一个金属导体224,支撑主体20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与金属导体224相适配的金属承接部225,金属承接部225为底部开设有与金属导体224相适配倾斜滑面的铜件,金属导体224贯穿滑架221设置,使得金属导体224实现电连接,为了保证金属导体224能够顺利地导走聚流环143上的电荷,用于粘接金属导体224与滑架221的胶体可以设置为导电的胶体,滑架221在抬升时不仅能够实现促进密封的效果还可实现电连接的目的,也就是说,滑架221滑行至顶部时能够带动金属导体224与金属承接部225相连接,由于他们都是导电金属,所以能够实现电连接,将收集的电荷通过金属导体224和金属承接部225转移至载荷单元30内,实现静电转移。
55.支撑主体20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空腔2012,载荷单元30包括固定连接于空腔2012内侧壁的电荷转换单元31、电阻单元32和接地单元33,电荷转换单元31、电阻单元32和接地单元33与金属承接部225之间通过线导体电连接,电荷转换单元31将收集的静电转换成微小的电流并输送至电阻单元32和接地单元33,在电阻单元32和接地单元33内完成电荷的转移和消耗。在实际应用中,接地单元33可以通过导体连接至盖体20外部,便于将存放及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进行释放,避免静电累积损坏电子器件。
56.支撑主体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缓冲座204,缓冲座204的中部开设有放置槽,缓冲座204的材质为橡胶,电子元件的两端在缓冲座204内放置即使发生上下摆动也可在缓冲座204内实现缓冲,有效避免电子元件的损坏。
57.实施例2:
58.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9和图10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组件13包括两个半弧形滑座135,半弧形滑座1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36,半弧形滑座135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137,卡块136与卡槽137相适配,半弧形滑座135的内侧壁设置有缓冲盘138,缓冲盘138的材质为橡胶,缓冲盘138的表面开设有梯形扩展槽,半弧形滑座135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39,为了方便支撑组件13的安装,将支撑组件13设置成两部分,两个半弧形滑座135通过卡块136和卡槽137进行连接,同时卡块136可以设置为磁铁块,卡槽137内壁设置成与磁铁相适配的可吸附金属或者磁铁,在吸附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方便人员快速安装,相互卡接的两个半弧形滑座135可以直接进行拼装,省略了插接步骤,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同时卡接后的两个半弧形滑座135能够同步插接在导向杆12上,在导向杆12上滑动顺利带动电子元件进入包装管体10,两个半弧形滑座135构成的支撑结构还可以对电子元件起到保护的效果,因为半弧形滑座135内壁具有一个缓冲盘138,电子元件插接在缓冲盘138内首先会向周侧推动缓冲盘138,使得缓冲盘138变形扩张,因此缓冲盘138具有向中心聚拢的势能,在此种势能下,缓冲盘138能够直接相抵在运输过程中电子元件的惯性势能,因此实现对电子元件的有效防护,避免电子元件发生晃动造成损坏。并且,可以根据电子器件的大小灵活选择一个或多个支撑组件13对单个器件进行固定,无需对不同型号电子器件制造专用的支撑组件,通用性强,便于生产和使用。
59.实施例3
60.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金属承接部225的安装以及保证正常的电连接,金属承接部225可以设置为具有柔性的部件,例如fpc或一些柔软的金属条、金属片,具体的,金属承接部225为弹性金属片,金属弹片包括一个片状导体2251,片状导体2251的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弹性形变部2252,弹性形变部2252能够在受到挤压力时相对于片状导体2251靠近,此外,具体的弹性形变部2252和片状导体2251整体成弯钩形状,以保证金属承接部225在受压变形使具有复位的弹性势能,从而保证金属承接部225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实现更佳的电连接。
61.具体的,本电子元器件防静电包装管在工作时/使用时:将电子元件插接在支撑架131内,通过支撑架131内的收紧件132进行支撑固定,收紧件132通过自身弹性对电子元件进行支撑,在发生晃动时形成弹性形变以抵抗惯性,然后将带有电子元件的支撑架131通过导向杆12插接在包装管体10内,使得电子元件在插接时不会直接与包装管体10内壁发生碰撞摩擦,同时,使用时一个电子元件上可以实用多个支撑架131进行支撑固定,然后将盖体20与包装管体10螺纹连接形成固定结构,有效避免电子元件掉出,同时在螺纹连接盖体20时能够通过顶紧结构22推动环形密封垫圈21形变,使得环形密封垫圈21进一步对包装管体10进行密封,有效提高了包装管防尘防潮湿的功能,螺纹连接固定后,金属导体224与金属承接部225相连接,由于他们都是导电金属,所以能够实现电连接,金属纤维网142整体与静电导体141形成并联电路,用于吸收静电,并将吸收的静电汇集在聚流环143内,聚流环143与金属导体224和金属承接部225相连接后形成电通路,将收集的电荷通过金属导体224和金属承接部225转移至电荷转换单元31内,电荷转换单元31将收集的静电转换成微小的电流并输送至电阻单元32和接地单元33,在电阻单元32和接地单元33内完成电荷的转移和消耗。
6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